?

劉少奇黨性修養認識論的三重邏輯

2023-09-15 11:56李雪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自我革命黨性修養黨的建設

[摘要]中國共產黨人在百年崎嶇中篳路維艱,深刻詮釋著自我革命的實質——黨性,始終踐行黨的建設的長效機制——黨性修養。劉少奇在關于黨性修養的詞源辨析與理論闡釋中,從理論導向上透析了中國共產黨人在無產階級思想上的價值定位;從實踐導向上,呈現著中國共產黨人對實事求是的信仰選擇;從目標導向上,則抒發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建黨精神的自我追求。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黨性修養的初心傳承中最終確立了構建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永恒課題。

[關鍵詞]黨性修養;黨的建設;自我革命

[作者簡介]李雪,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部博士,北京 100091。

[課題] 2022年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課題“中國共產黨窯洞對研究”(項目編號:22CCG43)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 D2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3)04-0011-05

一、劉少奇關于黨性的認識論

(一)“黨性”詞源辨析

劉少奇在闡釋黨性時,首先對比了幾組關系。

1.關于黨性與人性。劉少奇認為人性是作為一切人的普遍屬性,它具有積極或消極的雙重面向;而黨性則是人性的升華,僅代表了人性中的單重積極面向,凝結了人性中的崇高層次。

2.關于黨性與個性。劉少奇剖析到,個性是黨員個人穩定的社會立場及其表現出的行為特征,黨性則是該政黨成員共有的無產階級立場與態度,及其對待黨和人民的行為方式。對比兩者,毛澤東曾指出,“二者是特殊性與普遍性的區別”①,既不能抹殺特殊性,也應當把“每個人的自由發展作為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②,又不可簡單地相互代替,任何單一主體本位,必然導致黨性弱化或者搞一言堂。同樣黨性高于個性,必要時刻共產黨員應站在黨性的立場上收集自覺的個性。

3.關于黨性與黨風。毛澤東曾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提及黨風,指出黨風集中反映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思想組織工作作風、黨的宗旨價值理想方面的內涵,黨風純潔意味著黨性堅定,黨性蛻化則黨風不正。因此,黨性與黨風是源與流之貌,黨風之貌直接聯結著黨性的有無與強弱,實質上肅正黨風就成為黨性修養的關鍵問題,正如劉少奇講:“我們從來反對國民黨的官僚主義的作風,絕不容許國民黨作風在我們隊伍中存在?!雹埏@然,詞源意義上的黨性,劉少奇將黨風定義為,在外在表現上,該政黨有別于其他政黨的特有屬性;內在表現為,該政黨成員在思想、組織、紀律、作風上有別于其他成員的差異性。

(二)“黨性”理論闡釋

劉少奇十分注重黨內關于黨性理論研究,其主要著作如《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論黨員在組織上和紀律上的修養》《論黨的建設》,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中,關于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系統思考。劉少奇從為什么提升、如何提升、怎樣提升黨性修養三個方面,系統闡釋了他的黨性修養認識論,成為長期指導黨內成員自我改造的理論指南。他關于黨性的理論闡釋,在黨的建設史上獨樹一幟,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建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杰出貢獻。關于黨性修養的基本內容,劉少奇進行了系統且廣泛地論述,可以抽取出他對黨性的認識:黨性與黨性修養是實然與應然的部分,要修養什么以達到什么,是黨員黨性標準的標尺。

關于組織觀念。1939年,他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中這樣寫道:“為了黨的、無產階級的、民族解放和人類解放的事業,能夠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黨性或者‘黨的觀念、‘組織觀念的一種表現?!雹芩麖娬{的是,對黨性的判斷依據,是黨員對黨的事業的忠誠與維護程度,黨員是否以黨的利益大于個人利益的組織觀念而存在,是否以集體主義高于個人主義的思想傾向和行為準則而存在。

關于實踐觀念。為了剔除黨內各種舊傳統、舊風氣帶來的不良影響,他指出,共產黨員務必在改造客觀世界時,進行“黨員本質的改造”,改造自身主觀世界。因此,要從幼稚懶散的革命者成長為成熟自如的革命家,一切共產黨員務必在革命鍛煉中改善自身能力與素質;要持久維持無產階級先鋒戰士的純潔性與先進性,一切共產黨員務必在革命實踐中鍛造革命品質與道德素養。⑤

關于思想觀念。1941年,劉少奇在《答宋亮書》中嚴厲批評了兩種錯誤觀念:“這兩種意見都是錯誤的。一種是過分強調實踐,輕視理論的重要性,輕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另一種是過分強調理論,輕視實踐的重要性,輕視實踐對理論的基源性與優越性?!雹拊趧⑸倨婵磥?,缺乏理論將是黨不能走向革命勝利的極端弱點,極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在左右徘徊和無盡搖擺中走不必要的彎路??赡苡袝r陷入教條主義,有時又陷于主觀主義,因此,只有強化思想理論準備,正確把握中國革命和歷史發展規律,才能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劉少奇還敏銳地指出:“如若我們不能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器,就有迷失方向、背離無產階級革命立場的危險,甚至可能自覺地或者不自覺地成為各種機會主義者,成為資產階級的俘虜和應聲蟲?!雹?/p>

關于作風觀念。彼時為迅速扭轉“大躍進”時脫離實際的情況,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集中闡釋了“實事求是”,“民主集中制”的極端重要性,并將其與黨性聯系在一起。他在報告中強調:“另外有一種人,他們并不是因為一時不了解情況而犯錯誤,確實故意弄虛作假,瞞上欺下。這種極端惡劣的作風,不但是同我們黨的實事求是的作風不相容,也不止是黨性不純的表現,而是丟掉了共產黨人應該有的忠誠老實的態度,是喪失黨性的表現?!雹嗳缜八?,“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同樣是檢驗黨性作風的根本標尺??偨Y來看,劉少奇所強調的黨性概念,包括黨員在組織層面、實踐層面、思想層面及作風層面的觀念。

此外,劉少奇還以哲學視角闡釋關于黨性理論,與毛澤東一同代表了黨建理論研究的較高水平?!墩摴伯a黨員的修養》側重從認識論視域下,強調主觀認識主體的階級意識、階級思維及行為方式,與毛澤東的《實踐論》相配合,共同闡釋了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學者也將《論修養》這本講稿,稱為黨內一部倫理學文獻,認為劉少奇將黨性理論與中國儒家修養文化雜糅鍛造,將先賢“內圣外王”的傳統修養倫理信條,用于無產階級政黨的話語體系,是將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非凡表現。實質上,從共產黨員到共產黨人的主體概念過渡,不僅是一字之差,更需要以黨性作為逾越砝碼。為此,劉少奇針對性地概括為七個方面:指出中國共產黨人“要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根基,要有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和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要有無產階級的革命戰略、戰術的智慧;要有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素養;要有堅持黨內團結、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遵守紀律的觀念;要有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要有善于聯系群眾的方法,以及各種科學知識的儲備等”,⑨這七個方面內容為黨性概念作了集中闡釋,也給“黨性修養”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劉少奇關于黨性修養的認識論

(一)理論導向:黨性修養的價值定位

劉少奇特別指出:“我們共產黨員的世界觀,只能是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也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方法論?!雹鈱伯a黨員來說有一條世界觀始終不變,變了就是“動搖、變節或叛變”,?就是共產黨員最大的恥辱!這條世界觀是指引黨員黨性的核心中樞,是黨團結一致的重要保障。習近平就此說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這一論述表明了理想信仰與政治方向的內在邏輯:堅貞的政治性與矢志的理想性決計著黨員的前途命運。同時,劉少奇《論修養》一書也并非如古代賢人所謂的修養——“大都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脫離社會實踐的東西,片面夸大主觀的作用,以為只要保持他們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變現實,改變社會和改變自己。這當然是虛妄的”。?他強調應該是這樣的修養——辯證唯物的、有勞動實質的,具象的,有革命實踐的東西,兼備客觀性的,服從無產階級群眾的革命運動。

劉少奇所言雖從認識主體本身出發討論黨性修養論,但并非脫離革命實踐的自我改造,如若說毛澤東的《實踐論》剖析了黨員黨性認知的源起、路徑、檢驗標準的話,那么劉少奇的《論修養》剖析了黨員黨性認知的態度、階級意識和方法,如前所述,兩種認識論觀點相得益彰,互為補充共同詮釋了黨性修養的完整形態,即認識對象的客觀規律與認識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相統一。?二者統一性合理地解釋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切社會關系必定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如此得以避免兩張皮局面。

(二)實踐導向:黨性修養的信仰論述

由前文所推論出的,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是對黨員本質的改造,這種本質改造分別指向過程和結果的維度。結果的維度即實現共產黨員的黨性養成,而關鍵在于過程的維度即黨性修養的實踐。偉大的理論來自實踐,實踐是檢驗認知真理性的獨一標準,實事求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火中取得的經驗總結,毛澤東在其眾多著作,《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其有系統深刻論述。實質上黨性修養上的實事求是,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具體實踐,他經考察指出:“我們的教條主義者違背列寧的指示,從來不用腦筋具體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說來,總是空洞無物的八股調,在我們黨內造成了一種極壞的作風?!?更深層次地,他將黨性價值與這種實踐精神聯系起來考察:“把革命氣概和實際精神結合起來……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如果有了這種態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毛澤東將實事求是作為黨性價值追尋的切入口,保證原則性與調適性的布局一致,警惕本本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形成,因此,實事求是兼具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并持續呈現效應疊加的政治優勢。

由此出發,劉少奇就曾為黨性修養下了這樣的定義,其中包含三個層次:一是關于黨性修養的程度,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本質的實踐的而非表面的形式的改造;二是關于黨性修養的任務,是對無產階級黨性原則和價值的實踐探索;三是關于黨性修養的目的,是自我發展與自我完善的實踐步驟。這樣看來,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主體遵照無產階級意識立場,進行自我升華達到共產黨人先進性的實踐修煉過程,而黨員本質的改造,就是共產黨要把無產階級各種偉大的進步的特性發展到最高度,每個黨員要按照這一切特性來改造自己,并使自己具備這一切的優良的特性。?將實事求是作為黨性修養的信仰選擇,表明中國共產黨人要建設的,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政黨,一個實事求是與獨立自主、有強大戰斗力的黨。這種信仰選擇在習近平的闡釋中,就是不忘共產黨人的無產階級立場,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宗旨使命,具有堅毅不屈革命精神與靈活創新時代精神、真正群眾先鋒隊性質的黨性修養實踐。

(三)目標導向:黨性修養的基本追求

在劉少奇的認識視域下,黨性修養還包含雙重面向,即“政黨之黨性”就是政黨的基本性質和屬性;“黨員之黨性”就是通過黨性修養培養而成的,黨的屬性在黨員行為上的表現,這是黨員黨性修養的基本追求。

政黨之黨性。就中國共產黨而言,黨章開篇明確指明了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該論述完備、全面、集中、精辟地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建黨立黨的階級立場、階級地位、核心宗旨、群眾基礎、價值與實踐目標等,可謂對中國共產黨政黨屬性的科學表達。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生動踐行著作為人民群眾先鋒隊和領導核心的作用和追求,是一種穩定的靜態黨性。

黨員之黨性即黨性修養。黨性修養的具體實踐和行為過程表明,它是一種發展的動態黨性,反映了黨員在理想信念、階級意識、政治人格、道德品質、行為作風方面的轉變和培養。同樣是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基本追求,對黨員權利與義務及黨的建設的要求,則內涵了黨員關于自身階級定位與思想定位、道路定位與行動定位、組織定位與紀律定位上的高階追求,也完整集中地表達了雙重黨性要求,即組織入黨與思想入黨相結合。這表明,黨性覺悟并不會因為組織上的跨越而自動生成,必須通過加強黨性修養加固黨員之黨性。

因此,政黨之黨性和黨員之黨性相結合的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人早期對建黨精神的自我追求,即只有通過持續不斷地黨性修養,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堅守共產主義理想,踐行人民立場的初心,擔當先鋒隊的使命,?劉少奇關于黨性修養基本追求的認識,也為中國共產黨探索了“使命型政黨”的未來命題。

三、未來命題

(一)黨性修養的初心傳承

習近平展望全球政黨史,總結到,任何一個政黨的覆滅都是從對最初的理想信念之喪失開始的,“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v觀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黨性修養的塑造,無一不是代表著奠基性與傳承性的理論發展,賦予黨性修養以新的內涵與價值:在黨性品質依托“忘我”到“無我”,在黨性人格修養法上以“批評與自我批評”透深至“自我革命”,從黨性靈魂縱深的“無產階級革命”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重新審視中國共產黨人百年黨性修養史時,發現其理論邏輯的起點,早已烙上了一種革命主義的樂觀精神、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壯志情懷,一種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政治品格,一種涅槃重生忘我救蒼生的犧牲精神。這些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知與行、修與為中鑄就的黨性初心。

(二)黨性修養的心學之路

習近平首次將黨性修養凝結為“心學之路”,即“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心學是為自身行為之導向,亦是對中國共產黨人對黨性修養價值定位與信仰選擇的深刻詮釋。黨性修養的心學之路,一在黨性,二在修養。修與養:修為修正修身,結合中國傳統國人修正之態度即“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學養修為,不為沽名釣譽,而是為提高自身,內修的軟約束為根本更深刻,更有效。養為養心養氣,修為先而養為后,“仁遠乎哉,我欲仁愛,斯仁至矣”,既知仁修仁,通過長久的養心境養氣質,得以達到至圣至賢的境界,內養的自我完善過程會更持久,更長遠。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性修養,因此黨性修養的心學之路不是新近的產物,而是伴隨中國傳統修養文化與現代政黨建設發展中,時刻伴隨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在中國場域和語境下的深刻表達。

(三)黨性修養的永恒課題

黨的十九大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黨的特色主題,謀幸福謀復興的使命導向也催生了理解中國特色政黨光譜的新視域——“使命型政黨”。這不僅是劉少奇關于黨性修養認識的初步探索,也是伴隨黨的建設發展,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科學定位下的應有之義。拋去僅以西方中心主義的政黨類型分類,中國共產黨的科學定位體現了雙重范疇,即哲學性與階級性基本定位上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和理念性與指向性行動定位上的使命型政黨?!笆姑驼h”這一詞匯雖非中國獨創,但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認識視域和實踐視域上卻再熟悉不過?!笆姑驼h”在西方的闡述中,其原本特質是“政黨所信奉的意識形態的本質、意識形態在塑造政黨的政治態度、活動方式和行為模式方面的功能差異為標準”,奧斯汀·蘭尼認為使命型政黨代表著一種理想狀態,其主要行為目標在于獲得意識形態上的皈依者無非僅僅獲得公職的選票。就中國共產黨而言,無論從黨章中,還是毛澤東、劉少奇、習近平等中國共產黨人的闡釋中,“使命型政黨”的性質定位,都是在這三個邏輯整合下的永恒課題。

1.理想目標與歷史使命的整合。中國共產黨人在黨性修養過程中,所始終信奉的理想信念是共產主義,新的歷史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兩者結合都是在中國場域下的時代表達,是凝結在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共識。

2.階級力量與社會力量的整合。馬克思主義政黨天然富含階級屬性,階級自覺性是政黨取得執政地位的階級力量。一方面執政黨的階級自覺性與國家權力的公共全民性存在內在張力,另一方面以政黨政治為主要形式的國家相對自主性,要求將生發于基底的社會階層納入社會整體,并同時得到社會集體意志的認可,這使得執政黨必須處理好本就復雜多變的政黨、國家、社會的關系,將使命中主角“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含的階級力量與社會力量整合,恰適先鋒隊和三個代表的力量構成。

3.責任擔當與自我革命的整合。任何一個“使命型政黨”一定兼具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這種責任擔當自然落在政黨中的先進群體肩上,很難想象一個失去了先進性的政黨會承擔任何使命。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得以稱為“使命型政黨”的政治優勢,政黨要保持持續先進性,成員就必須保持持續的黨性修養和自我革命。黨員主體通過內化或外化環節完成黨性修養和自我革命,實現應然黨性與實然黨性的完美呈現,是為避免政黨陷入“塔西佗陷阱”,提升執政能力提升和保持遠大信仰感召的必由之路。政黨的自我革命任務,事實上是由黨員通過黨性修養實現的,把使命擔當當作黨性修養的永恒課題,并通過制度建構形成外化長效機制,是以黨員之黨性先進性固定政黨之黨性的有效手段。

[注釋]

①毛澤東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0.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③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5.

④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1.

⑤盧世楠.建黨百年黨的自我革命基本經驗研究——基于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視角[J].傳承,2002(01):59-65.

⑥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8.

⑦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6.

⑧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8.

⑨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

⑩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2.

?房曉軍,張子禮,胡業福 著.中國共產黨黨性修養史論(1921—1966)[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6:164.

?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

?房曉軍,張子禮,胡業福 著.中國共產黨黨性修養史論(1921—1966)[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6:130.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4.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2.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劉少奇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225.

?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20.

?劉宏凱.偉大建黨精神傳承踐行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向[J].傳承,2002(02):5-9.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北京:人民日報,2016-07-01(01).

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荀子.荀子·勸學[M].北京:中華書局,2015.

孔子.論語·衛靈公篇[M].北京:中華書局,2006.

孔子.論語·述爾篇[M].北京:中華書局,2006.

猜你喜歡
自我革命黨性修養黨的建設
弘揚抗聯精神 加強黨性修養
樹立黨章意識 加強黨性修養
傳承耀邦家風 增強黨性修養
汲取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強大力量
反腐敗“成績單”令種種質疑論調不攻自破
運營商“自我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