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即墨地方組織的創建及活動

2023-09-15 11:56黃誠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摘要]本文通過時間和事件線索對中國共產黨即墨地方組織的創建及早期活動進行研究,分析早期即墨共產黨人活動特點和社會效果及其對即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形勢發展所作的重要貢獻。表明在艱難歲月建立起來的即墨黨組織在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在腥風血雨中能夠絕境重生,根本原因就在于黨組織具有堅韌不拔、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即墨地方黨組織;早期活動

[作者簡介]黃誠,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委黨史研究中心科長,山東青島 266200。

[中圖分類號] D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3)04-0036-05

即墨,山東省青島市轄區,是山東建黨較早的地區之一,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史。中共即墨組織自1928年建立到新中國誕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團結和帶領即墨人民前仆后繼、浴血奮戰,同國內外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不斷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創造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為青島乃至全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即墨早期黨組織是馬克思主義在即墨傳播和即墨籍黨員革命活動的積極成果,在創建黨支部、組織領導工農斗爭、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

一、即墨黨組織成立前的社會環境

“即墨”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因故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縣朱毛村處)而得名。近代,煙臺、青島于北南先后開埠,迅速崛起。即墨扼其通衢,區位交通優勢依然。原為即墨縣轄區的膠州灣是天然良港,灣口狹窄,入水處較深且有廣闊的海面,適合作為軍港。帝國主義對膠州灣垂涎已久,早在1896年8月,德國遠東艦隊司令梯爾匹茨親自來膠州灣窺探。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曹州教案”為借口,占領了即墨縣南部海域和部分陸地。翌年3月,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將膠州灣海面、潮平周邊100華里、陸??偯娣e1128.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551.75平方公里)的區域劃為“膠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縣之白沙河以南的地區(仁化鄉的大部分、里仁鄉和福海鄉的一部分),使即墨最具發展潛力的“南鄉”淪為德國的殖民地,這塊地方即是后來的青島市。從此,即墨開始由傳統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帝國主義以控制關稅為手段從經濟上侵略即墨。從1865年開始,英國將經濟入侵的魔爪伸向貿易繁榮的膠州灣。在金家口、青島和塔埠頭,均設立了東海關分關,膠州灣諸港的貿易直接或間接地為英國所控制。從當時的管轄范圍看,青島、金家口隸屬即墨,塔埠頭隸屬膠州。這說明英國先于沙俄、德國從經濟上開始侵略即墨。1914年,日本取代了德國在山東的地位,他們在山東掠奪礦產資源,大量傾銷日產商品,把山東變為日本的工業市場。同時操縱青島地方奸商包辦鹽業輸出權,壟斷青島地區的鹽業買賣。帝國主義操縱著即墨地區的經濟命脈,即墨城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瓦解,即墨人民完全喪失了經濟自主權。

西方列強迫使清政府廢除“禁教”政策從文化上控制即墨。鴉片戰爭后,英、美、法等強迫清政府廢除實施了一百多年的“教禁令”?;浇?、天主教以及后來的東正教的傳教士們,披著救世主的外衣,宣揚西方普世觀,實施文化入侵,以傳教作掩護,從事偵察清政府國情的間諜活動,打探清政府政令,了解各地的物產資源等,為實施侵略作準備。帝國主義利用教堂、書院、醫院等所謂的“慈善”場所進行殖民主義的文化滲透和奴化教育,以麻痹人民的斗爭意志。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帝國主義不但用政治、軍事和經濟手段對即墨人民進行直接壓迫,還極力保持中國封建的剝削形式及其上層建筑,把即墨的封建勢力和地主階級作為統治和奴役即墨人民的工具,即墨人民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然而即墨人民并沒有被洋人的淫威所嚇倒,而是勇敢地站起來,組織起大刀會等群眾組織和發動辛亥革命即墨起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侵略、反洋教的斗爭,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反動勢力,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他們在即墨的統治。

二、即墨籍共產黨員早期活動

(一)活動地域

即墨屬青島的近郊區。青島是中國共產黨在山東省建立地方黨組織較早的城市之一。1923年至1925年初,是青島黨組織的建立和青島工人運動興起的時期。早期即墨籍共產黨員均在青島進行活動,這是一個顯著特點,對其原因分析如下:

青島是一座近代工業海港城市,產業工人人數較多。第一代產業工人主要是隨著德國在青島的殖民地建設和興辦工廠企業產生的。1914年,青島工人總數初步推算達1萬余人,其中產業工人約有五六千人。之后,日本取代德國繼續在青島進行殖民統治,利用青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大力興辦工廠企業,尤其以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輕紡工業為主。1916年-1922年,日商先后興建了內外棉、大康、寶來、鐘淵、隆興、富士等6大紗廠,雇傭工人約1.4萬余人。此外,日本的經濟侵略還涉及面粉、火柴、化工、機械、港口和鐵路貿易等多個工業領域。至1922年,青島工人總數約為4萬人以上,其中產業工人約在2萬人左右。青島工人階級進一步發展壯大。青島工人階級除具有工人階級的一般特點外,還直接遭受德日殖民當局的殘暴統治與欺壓,德國當局為統治工人,制定的法規、命令多達180余種。工人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罰款、開除,甚至慘遭逮捕,受盡酷刑。日本廠主更是要求工人每日勞動達12小時,紗廠工人在勞動中間沒有吃飯時間,所以反帝的民族意識極為強烈,具有革命的堅定性和徹底性。即墨早期黨組織初建之前,即墨的大批青年投奔青島學習或就業。在青島學習、就業期間,他們主動接近進步人士,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積極參加地下黨組織領導的工人罷工斗爭,并成為工人運動中的骨干分子。即墨籍學生許興業被任命為青島歷史上的第一個團支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島支部第二團小組組長。在團支部發展的33名團員,即墨籍的就有5人,分別是:在職業學校讀書的林禮周,在西鎮小學教書的王官賞、鐘玉千和在四方機廠做工的于維功、劉書堂。在這批即墨籍的有志青年中,于維功、徐子興、李兆歧是突出代表。1925年2月,中共青島支部成立,鄧恩銘任支部書記。這時期,即墨籍的于維功、徐子興、李兆歧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成為青島工人運動中的骨干分子。

這些早期的即墨籍的黨員,出身背景相似,以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黨的主張為主要任務,大多投身工農運動或學生運動,還利用回即墨的機會,向親朋好友贈送或推薦進步書刊,提高了群眾覺悟,推動了即墨共產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為大革命時期即墨農民運動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主要活動

1.參與組織青島的工人罷工,推動反帝運動。1923年8月,中共青島組成立。1925年2月,按照黨的四大修改的黨章規定,改稱中共青島支部,鄧恩銘任支部書記。支部成立后,在團員和工人積極分子中培養和發展黨員。即墨籍的于維功、徐子興、李兆岐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成為青島工人運動中的骨干分子。其中,于維功是即墨籍最早的共產黨員。1922年,于維功考入青島四方機廠藝徒養成所當藝徒工。1925年2月,由鄧恩銘和紀子瑞介紹,于維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后,于維功便和鄧恩銘、紀子瑞等一起籌劃成立四方機廠工會,很快四方機廠有800余名工人被發展為工會會員,于維功被推舉為工會執行委員。2月8日,膠濟鐵路舉行大罷工,青島四方機廠的工人在王盡美、鄧恩銘和于維功等人組織發動下,同時舉行罷工,歷時9天取得勝利。1925年春夏期間,由中共山東黨組織領導,于維功等人組織青島日商紗廠工人舉行了三次同盟大罷工。第一次同盟大罷工,于4月19日在日商大康紗廠開始,到4月底發展到總同盟大罷工,參加罷工的工人有1.8萬人。5月10日罷工勝利,各紗廠復工。復工不久,日本廠主不但不履行復工條件,反而勾結軍警封閉工會,于是青島各紗廠工人又舉行了第二次聯合大罷工。罷工發生后,日本政府一面派遣軍艦開進膠州灣,準備登陸屠殺工人,一面強迫北洋政府出面鎮壓。5月29日,制造了屠殺青島工人的“青島慘案”。同年6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青島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于維功當選為委員,主持工作。7月23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舉行第三次同盟大罷工。不久,罷工遭到軍閥殘酷鎮壓。一些共產黨人被逮捕殺害,于維功等人遭到反動當局通緝,大批工人運動的領導骨干不得不離開青島轉移到其他地方,于維功等由黨組織安排仍留在青島堅持秘密工作。

2.領導即墨農民運動,提出明確的反封建口號。1924年1月,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這為共產黨組織領導工農群眾運動,發展壯大革命力量創造了有利條件。

1926年,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任命共產黨員趙世恪為即墨農民運動特派員,到即墨籌建農民協會,開展農民運動。趙世恪1924年秋就加入中國共產黨了,是較早的一批共產黨員,他與王桂山、王克忠等人在西南鄉建立農民協會6處。6月,即墨第十區(今華山鎮)東皋埠村私塾教員王守孜,在本村成立了農民協會。農民協會提出“反對邪教”“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等口號,沿街張貼標語,進行社會宣傳,不斷擴大影響,先后發展會員10余名。農會還建立了農民自衛隊,進行減租減息,廢除苛捐雜稅,沒收土豪劣紳的斗爭。農協運動如火如荼,時間持續了半年之久。9月,共產黨員李兆歧和喬基金秘密返回即墨,宣傳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組織農民自衛軍,協同王桂山、趙世恪籌建由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即墨縣黨部。12月,即墨縣臨時黨部成立,在李家西城村召開了代表大會??h黨部成立后,針對軍閥官府的腐敗,發起了反對苛捐雜稅的斗爭,藉以把農民運動推向高潮。他們組織人員沿街張貼標語,內容多是“不給張宗昌完糧”的口號和反土豪劣紳。此舉震動全縣,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抗稅抗捐之風頓起,奉系軍閥張宗昌聞報大怒,派其駐軍鎮壓。后來,王克忠、喬基金被捕入獄,趙世恪、李兆歧轉移外地,農民協會被迫停止了活動。

1927年冬,時任中共青島市執委會委員、農民部長李兆歧被再次派回即墨從事農運工作。他在李家西城一帶,組織農民積極分子,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物,開倉放糧,救濟貧苦農民。由于當時全國革命形勢處于低潮,即墨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李兆歧改變工作方式,利用搞運輸等形式暗中組織發動群眾,采取突然襲擊的辦法,劫富濟貧,為黨組織籌集活動經費。即墨的農民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農村的反動勢力,斗爭中提出的“反對邪教”“打倒貪官土豪”等口號,啟迪了廣大農民的思想覺悟,為即墨農村黨組織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發動鹽工鹽民開展鹽價反壟斷斗爭。即墨沿海一帶盛產食鹽,歷來由鹽戶自產自銷,青島永裕公司壟斷了青鹽的輸出權,強迫鹽戶將食鹽低價賣給永裕公司,致使許多鹽戶破產,鹽工失業。永裕公司轉手抬高食鹽銷售價格,農民要高價向永裕公司買鹽,引起民眾的強烈反對,形成了尖銳的階級矛盾。1928年春天,藍志政遵照中共山東省執行委員會指示,與孫希朋、趙繼速一起發動鹽工和貧苦農民分別成立工會和貧農會,向永裕公司開展斗爭。這次鹽工鹽民斗爭,工會和農會聯合組織了上千人的隊伍,集結在永裕公司門前,高呼“反對永裕公司壟斷輸出青鹽”“反對濫漲鹽價”等口號,強烈要求食鹽降價。永裕公司老板勾結官府和鹽警對群眾進行恫嚇。當矛盾進一步激化時,藍志政便聯合當地的群眾組織“大刀會”同官兵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他們一舉燒毀了馬戈莊鹽務局,殺死鹽警29人。不久,這次鹽工鹽民斗爭遭到鎮壓而失敗,大刀會亦被驅散。

這次鹽工鹽民斗爭,是即墨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領導的工農聯盟斗爭,沉重打擊了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勢力,充分顯示了工農革命精神和偉大力量,鍛煉了工人階級隊伍,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

三、即墨黨組織的創建及早期發展

(一)第一個黨支部成立

即墨第一個黨支部的建立,要從一位革命先驅說起,他叫藍志政,曾用名藍斌之,曾化名“藍志皮”。他是青即地區學運、工運、農運的組織者之一,是中共即墨黨組織的主要創建人。藍志政和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是同班同學。他們經常一起談論社會之黑暗、政治之腐敗,并共同探討救國救民之路。1919年,18歲的藍志政考入北京大學,時逢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早有遠大志向的他,積極投入到了這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中,并被推舉為學生領袖之一,被同學們譽為“藍大帥”。大學畢業后,藍志政回到家鄉。適逢中學同學鄧恩銘來青島進行建黨工作和組織工人運動。為尋求救國之路,藍志政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10月,鹽工鹽民斗爭失敗后,藍志政和孫希朋持國民黨山東省黨部的介紹信,以籌建國民黨即墨縣黨部的名義來到即墨,利用國民黨上層的一些關系打入敵人內部,以“合法”形式建立黨的組織??h長楊酉桂當即撥給500塊大洋作為籌備經費,從縣政府大院騰出了三間房子作為辦公室,掛起了“國民黨即墨縣黨部籌委會”的牌子,藍志政任籌委會主任。從此,便以合法地位和身份秘密開展建黨活動。經過考察、培養,他們在國民黨的機關內部先后發展了12名黨員(其中縣黨部籌委會2名,公安局2名,城陽國術館2名,鹽場4名),于10月20日秘密成立了中共即墨支部,推選藍志政為支部書記。支部成立后,借登記國民黨黨員籌建縣黨部為名,積極聯絡愛國人士,發展黨的組織。當時由于樂觀地估計了革命形勢,缺乏對少數發展對象的嚴格考察,泄露了黨的機密,結果被其中一人向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告密。藍志政等人覺察后,支部立即停止了活動,于同年12月離開了即墨。即墨第一個黨支部遭受挫折的原因:一是受“左”傾主義“城市中心論”的影響,沒能把黨支部的活動基點定在農村,忽視了農村在即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農民才是黨支部活動的基本依靠力量;二是對即墨革命斗爭的特點認識不清,沒能廣泛地發動群眾,組成工農聯盟,缺乏對社會各階層人士足夠了解,使少數政治不堅定的分子混入黨組織;三是對黨支部的建立缺乏細致謀劃等基礎工作,急于求成,過早地暴露了目標。

即墨第一個黨支部存在的時間短,但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重要意義。它為即墨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喚醒了一批即墨的仁人志士,推動了即墨黨組織的發展。

(二)即墨黨組織早期發展

1934年,山東黨組織與黨中央失去聯系。各地的黨組織在得不到中央統一指示的情況下,各自獨立地開展工作。即墨的共產黨人在互不聯系的情況下,分三條線開展工作,建立黨的組織。

1.最早的兩個農村黨支部——中共袁家屯支部、中共普東支部。第一條線是由中央北方局領導的,黨的活動基點在袁家屯一帶。1934年1月,共產黨員徐達三遵照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回到原籍——即墨袁家屯村,進行建黨工作,先后介紹本村的袁世清、徐正福和普東村的王玉田、孫志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又介紹袁超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黨團合編為一個小組,由袁超任組長。8月,中央北方局又派魏思文(山西文水縣人,1932年入黨),黃秀芝(女,又名楊慎仙)來即墨與徐達三一同工作。魏思文在下普東村開設了一處“愛民診所”,黃秀芝在袁家屯辦起了一所小學,他們分別以行醫、教學為掩護,開展黨的工作,發展了數名黨員。當年,年僅14歲的袁超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成立了中共袁家屯支部,袁超任黨支部書記,徐正福任組織委員,袁世清任宣傳委員。9月,成立了中共普東支部,王玉田任書記,孫志溫、王作傳、王作松、王作書任支部委員。

袁家屯、普東黨支部的建立,使這一帶逐步成為黨在即墨農村活動的中心。在徐達三、魏思文、黃秀芝等的具體指導下,相繼建立了農民赤衛隊、反稅同盟會、職工會、婦女針線協助團、少年俱樂團等群眾組織。黨支部通過這些組織,宣傳共產主義思想,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革命斗爭,不斷鍛煉革命骨干,積蓄革命力量,使黨組織在袁家屯一帶得到迅速發展。

2.魯東工委。第二條線是由上海中央局領導。1934年,膠東各地黨組織秘密建立與發展起來,使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以禁止“紅軍勢力發展和共產主義流言在農村傳播”為名,委派張襄五任魯東總指揮,駐軍即墨、萊陽一帶,對人民施以殘暴管控,肆意屠殺無辜群眾?;顒釉诩?、萊邊區的王偉志,于1934年12月發起成立中共魯東工作委員會,成員有王偉志、王中宣、殷吉叢、于化橋、殷書明5人,王偉志擔任書記。工委成立后,與上海中央局聯系,匯報了工委會的組成人員情況,請中央發給捷報及刊物,供同志增進黨的認識及工作的參考,取得了活動經費,以經商為名,開展黨的活動。例如組織即墨、萊陽二縣成立搶鹽會等群眾團體。

3.信義中學黨小組。第三條線是由中共萊陽黨組織領導。1935年春,萊陽縣立中學學生、共產黨員吳青光、耿益(耿仁謙)和李研吾三人因鬧學生運動被校方勒令退學,先后轉入即墨私立信義中學和縣立中學讀書。12月,他們在萊陽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立了信義中學黨小組和共青團支部,吳青光任黨小組長和團支部書記。黨小組成立后,發展了朱洪志、袁光伯等4名黨員。他們經常在墨水河畔的鎖龍墩處秘密集合研究工作。為發動學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黨小組將宋慶齡等1779人簽名發表的《中國人民對日作戰基本綱領》油印出來,在即墨大街小巷廣為張貼散發。當一二·九北京學生抗日救國運動的消息傳到該校,黨小組立即將宣傳品投入墻報箱內,讓學生秘密傳閱。同時,黨小組通過墻報委員會起草電稿,發動全校學生討論通過,并通電聲援一二·九運動。黨小組還組織宣傳隊到即墨街頭宣傳,擴大影響。

為更好地組織廣大學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6年春,在信義中學黨小組的領導下,信義中學成立了反日救國會,并制定了反日救國會章程,發展會員50名,選舉李貽先為會長,耿益為副會長。救國會成立后,經常在教堂舉行反日救國演講會,揭露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行徑,宣傳抗日救國的主張,促進即墨人民的覺醒。1936年夏,會長李貽先、副會長耿益畢業離校,張利運繼任會長,繼續領導學生開展反日救亡活動。

反日救國會是即墨成立的第一個抗日救亡群眾組織,這一組織為即墨全面掀起抗日救亡高潮起到了先鋒和橋梁作用,成為全縣抗日民主運動走向高潮的起點。

小結

中國共產黨即墨地方組織的創建及早期活動,在歷史實踐中顯示了她的力量和影響,喚醒了即墨地區先進分子的革命意識,使一批優秀的革命志士經受住了艱苦惡劣的斗爭環境,積累了斗爭經驗,為黨進一步領導即墨人民開展民主革命奠定了組織基礎。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四卷本)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4周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