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與紀念活動的歷史探尋、現實探索和當代啟示

2023-09-15 11:56劉云飛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政治動員紀念活動中國共產黨

[摘要]紀念活動是一次政治行為,有著深刻的政治功能。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毛澤東始終重視紀念活動的運用,并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歷史貢獻。毛澤東之所以重視紀念活動的作用離不開湖湘文化的影響、對中國歷史的把握和對群眾工作的獨特見解。在毛澤東借助紀念活動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進行政治動員和協調政治關系的過程之中,對當代紀念活動的開展作出了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原則和必須牢牢把握紀念實質、凸顯紀念價值的啟示與經驗總結。

[關鍵詞]紀念活動;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政治方向

[作者簡介]劉云飛,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廣西桂林 541006。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中國共產黨以憂患意識促進長期執政能力提升的百年經驗研究(22YJA710037)。

[中圖分類號] D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3)04-0007-04

中共革命紀念活動是一次紀念行為,也是一次政治行為,有著深刻的政治功能。毛澤東自加入革命運動以來便廣泛參與、策劃、組織了一系列的重大革命紀念活動,逐步認識到革命紀念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功能。本文將依托于毛澤東的個人特點與他主導下開展的紀念活動,深刻剖析毛澤東重視革命紀念活動的歷史原因,深入分析毛澤東對于紀念活動政治功能的運用與發展,深度揭示紀念活動的內在要求,力求更好地發揮中共革命紀念活動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和賡續紅色血脈的偉大作用。

一、毛澤東與革命紀念活動的歷史探尋

(一)毛澤東受到湖湘文化的深遠影響

湖湘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中國大地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是在湖湘大地上成長起來的,湖湘文化也對毛澤東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而對于紀念活動的重視也與湖湘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其一,湖湘大地上,由愛國主義引領下的紀念活動普及度較高且被廣泛認可。愛國主義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內涵,而荊楚大地的歷史上展現出眾多的愛國名將和名士。例如,湖南自古被稱之為“屈賈之鄉”,屈原和賈誼的家國情懷深刻影響了湖湘子弟上千年之久,而對此二人的紀念也具有悠久歷史。湖湘文化中的愛國紀念活動對毛澤東影響深遠,其不僅為他重視紀念活動奠定了一定基礎,更為他擔當歷史重任,挽救民族危亡的初心和使命打下了牢固的基石。其二,湖湘大地上紀念儀式與紀念內容豐富多樣且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和持久性,這也為毛澤東重視紀念活動的作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世致用思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內容,而對創立和豐富此內涵的王夫之、黃宗羲、魏源、曾國藩、譚嗣同等為代表的一眾湖湘學者紀念也形式多樣、影響深遠。例如,在對王夫之的紀念中,郭嵩燾就曾于1870年開創了公祭王船山(王夫之)的先例,并支持修辦了船山祠。在此之后,此類大型的紀念活動便成為了湖湘地區的慣例。湖湘文化中的紀念活動歷史悠久,其對毛澤東重視革命紀念活動的作用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湖湘文化自產生以來就深刻顯示出對于紀念活動的重視和利用,在紀念中一次次地重申其內涵和實質。因此,湖湘文化中的紀念情結為毛澤東重視革命紀念活動奠定了初步基調。

(二)毛澤東對于中國歷史的深刻把握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既源自過去又關乎未來。毛澤東之所以成為偉大的軍事家、革命家和戰略家,離不開其對于中國歷史的深刻把握和深入學習。紀念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毛澤東在對中國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把握中也潛移默化地認識到紀念活動的重要性。

首先,學習中國歷史必然會認識并了解到紀念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紀念儀式自先秦時期開始貫穿于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之中,其作為國家主導下的政治活動在歷史的進程中也留下了一筆濃厚的色彩。例如,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則是中國古代紀念儀式與紀念活動的典型,春耕之前往往會進行祭天和祭祖活動,這也深刻體現出周王室利用紀念活動的政治功能加強思想統治和文化統治。其次,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把握中,紀念活動也體現得尤為鮮明。自西漢以來儒家學派就成為了傳統文化的主流,而儒家學派中倡導的“三綱五?!焙蛡惱碇贫榷夹枰欢ǖ拿浇?,而紀念活動則成為了溝通的橋梁。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積極利用紀念活動加強文化統治和政治認同。

綜上所述,紀念活動在中國歷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而毛澤東在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的實踐中,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繼承性發展,紀念活動的重要性也在他的革命歷程中彰顯出重要作用。

(三)毛澤東對于群眾工作的獨特見解

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之中,毛澤東堅定地認識到了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他也善于開辟群眾工作的新方法。紀念活動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在中國大地上受眾廣泛,正是由于毛澤東對群眾工作的獨特見解和深入挖掘,紀念活動也被他積極利用起來。首先,群眾工作的核心就是牢牢團結廣大人民群眾,而開展豐富多樣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是做好群眾工作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紀念活動便自然而然成為了做好群眾工作的有效途徑。其次,群眾工作過程之中必須要重視群眾的理解力與工作方法的通用性,必須保證群眾工作的落實程度和落實效度。紀念活動不僅歷史悠久、受眾廣泛,而且具有普遍性、適用性和廣泛性,也自然而然成為了做好群眾工作的有力措施。面對近代中國特殊的國情,毛澤東深刻認識到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必須要把握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而做好群眾工作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措施便是利用廣為人知的方式與方法進行政治動員,這也就更堅定了毛澤東對于革命紀念活動的重視與運用。

二、毛澤東與革命紀念活動的現實探索

(一)借助紀念活動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

理論要為群眾所掌握、所接受,必須借助一定的載體對理論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進行詮釋和解讀。①革命紀念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實際應用的一個契合點,是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彌足珍貴的機會。毛澤東在探索和利用紀念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借助紀念活動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內涵、擴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馬克思主義自十月革命以來才在中國大地上廣泛傳播。面對近代中國軍閥割據混戰的現狀,共產黨人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群眾的理解力和受眾性,在此之際,紀念活動則顯示出巨大的力量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例如,大革命時期面對國內駁斥和否定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的現實情況,毛澤東在紀念巴黎公社55周年國民黨政治講習班上發表演講并提出,“馬克思說:‘人類的歷史,是一部階級斗爭史。這是事實,不能否認的。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化為家長社會、封建社會以至于今日之國家,無不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階級斗爭的演進。巴黎公社便是工人階級第一次起來打倒統治階級的政治的經濟的革命。我們向來讀中國史,不注意階級斗爭的事實,其實四千多年的中國史,何嘗不是一部階級斗爭史呢?”②通過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演進變化和中國歷史的進程,毛澤東深刻揭示出了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的合理性和合規律性,在紀念活動中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除此之外,為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毛澤東也發表了《五四運動》一文,在文中他也深刻闡明了五四運動的歷史作用,在此基礎上也深入闡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動力等問題。紀念活動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媒介,從毛澤東借助紀念活動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也可以深刻認識到紀念活動的重要性。

(二)借助紀念活動動員人民群眾

毛澤東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工作方法,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偉大勝利。③革命紀念活動是群眾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措施,毛澤東也積極利用紀念活動為媒介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中國革命的進程之中。

首先,借助重要紀念日進行動員是最常見也是最多的動員方式。毛澤東曾在1938年延安舉行的三八婦女節紀念大會上指出:“今天開紀念‘三八的大會,就是一個號召,一個動員,要把全國女同胞的大團體結合起來,把全國男女同胞的大團體結合起來?!雹苓@也是毛澤東利用紀念活動動員人民群眾參與革命斗爭的重要體現,既肯定了婦女同志在革命中的偉大作用又推動了人民群眾的大團結和大聯合。其次,關于重大事件的紀念也是借助紀念活動動員人民群眾的常見方式。例如,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則極其重視“七七”紀念活動和“九一八”紀念活動。在1939年6月30日,毛澤東為紀念抗戰二周年撰寫《當前時局的最大危機》一文,在文中毛澤東深刻駁斥國家內部的“投降主義”和“親日思想”,積極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戰以求解放”,“反對投降與分裂”。⑤同年的9月18日,毛澤東在出席延安各機關、學校、團體紀念“九一八”八周年大會中也指出:“我們的口號只有一個,就是‘打到鴨綠江邊,收復一切失地?!雹捱@在當時積極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抗日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與發展。紀念活動是動員人民群眾的有力措施,從毛澤東借助紀念活動動員人民群眾中可以深刻認識到紀念活動對于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性和重要性。

(三)借助紀念活動協調政治關系

中共革命紀念活動是由中國共產黨主導下的官方的紀念活動,具有鮮明的政黨性質。毛澤東主導開展的紀念活動也時刻反映著黨內的大政方針和政治方向,他也借助紀念活動積極協調多方的政治關系。

紀念活動不僅有理論闡釋和政治動員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動政治整合和協調政治關系的作用。在國共關系的發展過程之中,紀念活動真實地彰顯出兩黨關系的具體狀態。例如,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紀念則具體承載了協調國共關系的橋梁。在1939年3月12年,毛澤東在延安出席了紀念馬克思、孫中山的晚會,并說道:“現在馬克思主義與三民主義聯系起來,在喚起民眾和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以求達到中國之自由平等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國共應該很好地團結,長期合作?!雹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共積極倡導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并且積極協調國共關系。毛澤東通過將馬克思主義與三民主義聯系起來,深刻展示出二者的內在關聯,指明了中國當前的發展狀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并提出國共必須要繼續團結長期的合作才能共御外敵。在面對其他各黨派和各界人士時,毛澤東也積極主張利用紀念活動加強聯系和構筑統一戰線。1940年7月,毛澤東撰寫的《團結到底》一文中強調到:“只有團結到底,才能抗戰到底”,在對于建立統一戰線的政權時也提出:“既不贊成別的黨派的一黨專政,也不主張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而主張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聯合專政,這即是統一戰線政權?!雹噙@也是毛澤東重視利用紀念活動調節各方政治關系的一次有力佐證。紀念活動是協調政治關系的重要手段,從毛澤東借助紀念活動協調政治關系的過程中可以深刻認識到紀念活動的重要性。

三、毛澤東與革命紀念活動的當代啟示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之中積極利用紀念活動達到理論闡釋、群眾動員和政治整合的作用。當下,面對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紀念活動在群眾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關鍵性也更加突顯,但是必須要始終把握和牢記毛澤東在利用紀念活動發揮政治功能時的幾點歷史經驗,持續發揮和擴大紀念活動的重要性。

(一)紀念活動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牢牢地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之上,百年來,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黨取得偉大勝利的基石。毛澤東對于革命紀念活動的運用與發展也深刻堅持并持續貫徹了這一原則。在毛澤東主持開展的紀念活動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黨對于紀念活動的領導權和主導權。正是由于毛澤東對于紀念活動的“三個堅持”,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的紀念活動才能有效地完成理論宣傳、群眾動員和政治整合三大作用,有力推動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確立和發展。當下,面對紛紜變化的國際局勢,紀念活動更加成為了黨做好群眾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措施,而在重視和運用紀念活動之中也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保證紀念活動是由黨領導下的紀念活動,保證紀念活動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此這樣,新時代的紀念活動則更有能力、更有機會、更有效用地繼續發揮其政治功能。

(二)紀念活動必須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原則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屬性。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之中,毛澤東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理論,凝練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以民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一切從群眾出發”等理論。與此同時,紀念活動的開展與舉辦也牢牢把握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活動宗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毛澤東主導、策劃的紀念活動從中國國情出發,注重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性和接受性,注重廣大人民群眾接受的程度與方式,最大限度擴大了紀念活動的政治功能,積極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與進程,也為黨的發展與壯大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與輿論基礎。新時代下,紀念活動已成為文明國家的象征與標志,紀念活動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紀念活動也只有牢牢把握住“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原則才能更加發揮其作用并推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

(三)紀念活動必須牢牢把握紀念本質、凸顯紀念價值

紀念活動是溝通歷史與現實的橋梁,既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又必須凸顯其紀念的價值。毛澤東在對于革命紀念活動的運用與發展中不僅凸顯出其保存歷史記憶、總結歷史經驗和構筑歷史符號等歷史功能,而且深刻挖掘出其進行理論闡釋、政治動員和協調關系等政治功能。這是對于紀念活動的深刻把握和深刻理解。當下,面對歷史虛無主義和西方文化滲透的現狀,紀念活動的特殊屬性則成為了其有力的回應。由中共主導的革命紀念活動一方面承載著建構歷史知識、還原歷史真相,另一方面又是表達政治主張、實施政治動員的重要契機。因此,新時代下的紀念活動必須繼承毛澤東對于革命紀念活動的歷史經驗,又要注重從現實出發、回應時代之需。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之中,毛澤東深刻認識并且積極運用紀念活動服務于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紀念活動也積極彰顯出其所不能被替代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價值。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強調到:“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雹嵝聲r代下,由中國共產黨主導下的紀念活動也逐步承擔起了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歷史使命,只有合理發揮紀念活動的功能才能推動政治目標的實現,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注釋]

①陳金龍.毛澤東與紀念活動的政治功能表達[J].毛澤東研究,2009(00):364-376.

②毛澤東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35.

③張勇.毛澤東群眾工作方法及其當代價值[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18,4(02):81-87.

④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0.

⑤解放:第75、76期[J].延安:解放周刊社,1937-07-07.

⑥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178.

⑦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115.

⑧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0.

⑨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1).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毛澤東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政治動員紀念活動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黑龍江線上線下融合開展十四項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奧斯威辛為何在大屠殺紀念活動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
我也來兩圈
中國共產黨對于抗戰勝利原因論述的演變——以抗戰勝利以來歷次紀念活動的論述為中心
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問題研究述評
加強非戰爭軍事行動政治動員建設的重點環節
信息時代的政治動員
努力提高新時期政治動員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