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探索

2023-09-15 04:48郝嫘儡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10期
關鍵詞: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摘 要】公共藝術教育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藝術素養,增強審美體驗。然而西藏高校在課程體系、教學理念、師資隊伍等層面卻存在諸多的問題,極大地影響到學生培養的質量。而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對傳統的藝術教育進行改革,形成全新的、科學的教育體系,能夠提升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264;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0—078—03

引言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將西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從而豐富課程內容、提高教育效果,讓課程建設更契合時代發展所提出的基本需求,體現高原高校辦學特色。然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有深入地分析。

一、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現狀

目前西藏開辦藝術教育的高校中,西藏民族大學是唯一一所“面向西藏,服務西藏”在內地辦學的西藏高校,其二級教育學院下屬的藝術教研室承擔藝術教育教學任務,主要開設面向學前教育專業和學校部分公共藝術課程。校團委下設綁金梅朵藝術團,舉辦校園藝術活動,提高學生藝術修養。

西藏大學下設藝術學院,擁有音樂系、舞蹈系、美術系、設計系和公共藝術教學部,面向本科、碩士、博士層面培養專業藝術人才。其中公共教學部成立于2006年,開始開設“西藏民間音樂”“西藏民間美術”“西藏民間舞蹈”等地方特色課程,以普及藝術知識、提高全校學生藝術修養為目的的公共藝術課程。有愛樂樂隊、雪蓮花藝術團等學生藝術團體。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作為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專門以培養小學師資為目標的民族地區高等師范院校,擔負全區幾乎全部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擔。其藝術教育主要由二級機構體育藝術系下設的美術教研室和音樂教研室承擔。主要承擔師范類藝術專業課程及全校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開設,如“藏族歌舞音樂賞析”“西藏民間藝術堆諧囊瑪歌舞賞析”“藏族手工制作技藝”等地方特色課程。校團委下設27個社團,開展全校校園文化活動。

西藏農牧學院設有專門的公共教學部,并未設置專門承擔藝術教育的機構,該校的藝術教育主要由個別教師承擔全校的藝術通識教育。

公共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個分支,是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要素,然而在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工作全面開展與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公共藝術教育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西藏高校教育的發展進程。

首先是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教育觀念相對滯后。在西藏高校教育教學中,藝術教育無論在教學觀念,還是在整體安排上,藝術教育都被作為技能教育的附屬品,并沒有延伸出自己所擁有的發展空間,也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環境。特別在學科建設上,公共藝術教育只是人才培養的“調味劑”,沒有充分發揮推動素質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難以幫助高校落實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在公共藝術教育與文化教育的內在聯系上,很多院校都難以提升認識,過于追求專業化、正統化的教育,忽視了民間藝術教育的價值,導致公共藝術教育的素質教育促進功能,不夠鮮明[1]。其次是課程體系不夠合理。西藏高校部分課程教學依舊停留在藝術鑒賞的層面上,形式主義傾向嚴重??翠浵?、聽錄音也不斷成為公共藝術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從人才培養實踐的角度出發,公共藝術課程體系依舊以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對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視,造成學生所習得的公共藝術知識,難以得到夯實與應用。而在課程內容上,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內容相對單一,普遍以美術、音樂、雕塑、舞蹈等藝術門類為主。雖然在藝術領域的綜合性較高,但不夠深入,缺乏文化內涵,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有限。再次是師資隊伍建設問題。通過對西藏四所高校的調查得知,西藏公共藝術師資力量薄弱,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不夠合理,年輕教師相對較多,并且普遍畢業于藝術院校,過于強調藝術專業技能培養,忽視“理論研究”。致使教師對藝術以外的文化內涵認識不足、實踐經驗匱乏。

最后是資源整合與協同合作問題。在資源整合問題上。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資源主要體現在藝術知識、技能等層面上,缺乏對文化類、自然類等學科資源的融入,雖然有藏族美術、堆諧、扎念琴等地方特色課程資源的融入,但絕大部分是在藝術專業領域,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只停留在賞析層面,不夠深入,導致公共藝術教育的資源維度相對狹隘。而在協同合作層面,公共藝術教育的管理機構相對較少,專門性的管理人員十分稀缺。雖然西藏部分院校能夠將學校藝術系、公共教學部、團委作為負責藝術教育工作的管理主體,但卻容易導致藝術教育工作缺乏系統性。

二、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指人類文明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留下的精神文明財富,通常包括口頭表述、傳說、社會節慶、禮儀、風俗、表演藝術、手工藝技能以及有關自然科學的實踐與知識等。大部分非物質遺產的內容與傳統藝術,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可以歸納為藝術領域。結合我國國務院頒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西藏擁有我國高原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非遺”項目種類眾多、歷史悠久。至2021年6月10日中國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17項西藏項目榜上有名。

在西藏社會市場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的背景下,非遺文化所依賴的生存土壤正發生著急劇地變化,很多非遺文化正陷入流失和消亡的“困境”,文化保護逐漸成為我國社會共同思考和關注的問題。因此西藏高等院校應積極將非遺文化,融入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使西藏非遺文化能夠得到充分地發展和延續。

從教育實踐的層面出發,非遺文化擁有鮮明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及科學價值。其中藝術價值又呈現出較高的地域特性。如果高校忽視非遺文化的地域特性,便會導致非遺文化與學生教育的融合質量受到制約,非遺文化難以發揮出自身所擁有的培育功能和社會推進價值[3]。所以在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層面,高校必須以西藏非遺文化為抓手,突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唯有如此,才能通過校園所處的地域環境、歷史環境及非遺文化的傳承內容,營造出多維度的育人氛圍,幫助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更好地感受非遺文化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此外,將非遺文化與高校教育相融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可以更切實地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質量。與此同時,也能賦能公共藝術教育,豐富公共藝術教育的內涵,增強高校辦學的整體水平。

在非遺文化賦能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層面上。非遺文化能夠為藝術教育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西藏非遺物質文化的種類、內容較為多樣,包括藏香制作技藝、傳統唐卡制作技藝、金工鍛造、木刻雕版印刷技藝、藏族服飾制作技藝、擦擦制作技藝、古爾魯、澤帖爾編制技藝等工藝以及藏醫藥、藏紙、氆氌等內容,并且擁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能夠為公共藝術教育內容,提供補充。此外,非遺文化與公共藝術教育的融合,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用文化陶冶人、感染人、熏陶人,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藝術審美的過程中。與此同時,還能凸顯課程特色。即用地域特色的非遺文化,優化藝術教育過程,使西藏高校藝術教育體系有別與其他院校,增強高校在藝術教育領域的競爭力。因此將西藏非遺文化融入到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文化保護質量,還能推動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

三、公共藝術教育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探索

(一)樹立教育理念

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者應從藝術教育與文化保護的角度,來審視學生教育,提高對民間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積極將西藏的非遺文化作為藝術教育的資源,融入到教育體系中,讓非遺文化與藝術教育形成合力。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西藏高校藝術教師需要堅持非遺文化保護的育人理念,積極弘揚民族文化,提倡文化自覺,讓非遺文化在得到保護和傳承的前提下,擁有育人價值。從而拓展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空間,提高藝術教育的整體地位。簡而言之,西藏高校應將非遺文化作為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的抓手,將其融合到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讓藝術教育與其它教育形成系統的整體,實現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和諧統一及相互結合[4]。這樣,公共藝術教育的價值、地位,才能得到切實地提升。

(二)構建課程體系

確立非遺文化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價值、地位,形成擁有西藏特色的課程體系;而依托非遺文化的地域優勢,提煉出擁有育人功能的技法和理論。能夠讓藝術教育的內容、方式,更加本土化、地域化及生活化。對此,公共藝術教育應擺脫“藝術本位”誤區,在教育內容上要將形式多樣、題材廣泛的非遺文化融合起來,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從而形成形象生動的藝術素養教育。譬如將西藏民間歌舞、西藏民間音樂等內容融合到課程結構中,能夠讓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體系,充滿文化特性和人文特征。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課程內容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此外,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師應從發展、傳播、弘揚等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非遺文化知識普及;利用現代信息手段,系統挖掘文化資源并形成非遺文化數據庫,為后續各類課程的開展,提供支持。而在課程推進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突出和強化民間非遺文化資源的優勢,形成校本藝術課程和地方藝術課程,使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地域文化的藝術魅力。

(三)教師隊伍建設

要想實現公共藝術與非遺文化的充分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和重點。西藏高校應提高對公共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強資金投入、資源投入及人力投入,讓師資隊伍建設更契合非遺文化保護要求。首先是加強理論培訓。西藏高校應通過召開座談會、交流會等方式,闡釋非遺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轉變教師重視藝術技能培養,忽視理論研究、實踐探究的觀念。使藝術教師逐步形成“藝術教育+其它教育”的理念。其次,在師資隊伍培訓的過程中,西藏高校還應提高非遺文化知識的融入力度,幫助教師理解非遺文化的內涵、理念及其對公共藝術教育工作開展的價值[5]。從而夯實藝術教師的文化基礎,提高其文化素養,使其能夠輕松、靈活地將西藏非遺文化與公共藝術教育結合起來。再次,西藏高校還應鼓勵藝術教師申報非遺文化課題活動,提升藝術教師的學術含量。借助科研反哺藝術教育,拓寬非遺文化在公共藝術教育中的應用深度。最后,要加強對公共藝術教師的評價,提高教師對非遺文化的重視程度。

(四)整合文化資源

人們對西藏非遺文化的保護,通常在方法和思路上比較單一,譬如采用建檔、記錄等方式,將書面資料、影像資料作為歷史記憶存儲起來。但在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傳承、保護非遺文化,完全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來實現。通過數字化技術保護非遺文化,能夠為文化的傳承開拓出全新的渠道。西藏高校在非遺文化傳承、保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保留區域非遺文化資源,使其更好地、更全面地應用到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為教師篩選出合適的文化資源提供支持。然而在此過程中,西藏高校首先應構建相應的課題小組,對當地的非遺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其次,深化公共藝術教育內容與已整合的非遺文化的關系,讓不同的文化資源更充分地融入到藝術教育中。

(五)搭建教育平臺

西藏高校應強化公共藝術教育的管理機制、機構建設,提高公共藝術教育工作的系統性。隨后在非遺文化融入的過程中,通過開展非遺文化走進大學校園的活動;邀請傳承人來校表演的活動,調動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興趣。而充分利用研討活動、講座活動及論壇,開展第二課堂,能夠深化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提高非遺文化傳承的效率。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為學校更好地開展文化教育與藝術教育工作,營造濃郁的氛圍。此外,在公共藝術教育與非遺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中,西藏高校還應將文化建設與公共藝術教育融合起來,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輻射價值,積極與文化部門構建藝術教育平臺,形成民間藝人、文化部門、高等院校多元交流的機制,從而在資源共享、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前提下,實現互利共贏。為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抓手。

四、結語

文化自覺是非遺文化保護的前提條件,將非遺文化融入到公共藝術教育中,能夠拓寬非遺文化保護的渠道,讓文化自覺的培養更加科學、有效。因此,西藏高校應通過革新教育理念、構建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建設、整合文化資源、搭建教育平臺等形式,實現非遺文化與公共藝術教育的充分融合,提高公共藝術教育的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注釋:

①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師資力量[EB/OL].[2022-7-30]. http://www2.xzmu.edu.cn/jyxy/contentlist?dept_ id=1141&per=1&url=list2.

參考文獻:

[1]陳娟,張錚溪.山西省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思考[J].藝術評鑒,2022(7).

[2]姬靜.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實施路徑[J].陜西教育(高教),2019(2).

[3]楊玉英.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探索[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0(3).

[4]李柯.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與上海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展研究[J].長江叢刊,2019(1).

[5]袁曼玲.西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與公共藝術的社會實踐——以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西藏自治區高校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等師范院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以拉薩師專為例》(項目編號:JG2019—45)。

作者簡介:郝嫘儡(1982—),女,漢族,山東煙臺人,碩士在讀,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美術教育、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西藏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現狀剖析
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獨特價值研究
淺談西藏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西藏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與主觀幸福感的特點
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探索與實踐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