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地區某醫院過敏性皮膚病患兒過敏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 檢測結果分析

2023-09-21 04:24羅伶俐劉燦祝興元
實用檢驗醫師雜志 2023年2期
關鍵詞:塵螨吸入性過敏原

羅伶俐 劉燦 祝興元

作者單位:410007 湖南長沙,湖南省兒童醫院檢驗中心

過敏性疾病是指機體將環境中的外來物質識別為有害物質時產生的超敏反應性疾病,導致機體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或功能障礙,通常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引起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上述反應的物質被稱為變應原或過敏原。過敏性皮膚病通常是由多種過敏原共同作用導致,多數患者早期由于病因不明確,或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存在個體差異等原因,導致多數患者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病情加重[1]。因此,及時明確過敏原并阻斷致敏途徑是過敏性皮膚病預防和治療的關鍵。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氣候、生活方式和環境的差異較大,不同地區引起皮膚過敏性疾病的過敏原種類及致敏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對于湖南地區兒童的過敏原種類和分布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通過血清過敏原檢測,對在湖南省兒童醫院就診的湖南地區過敏性皮膚病患兒的吸入性過敏原和食物性過敏原種類、分布及其與年齡的關系等進行分析,為本地區過敏性皮膚病患兒的防治和診療方案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學理論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及一般資料 納入2020 年10 月—2022 年10 月于湖南省兒童醫院確診為僅過敏性皮膚?。裾?、特應性皮炎、蕁麻疹)的4 161 例患兒,排除同時感染其他疾病的患兒。臨床診斷包括濕疹499 例,特應性皮炎2 319 例和蕁麻疹1 343 例,平均年齡為(4.46±2.69)歲?;純旱呐R床診斷均由本院皮膚科醫師做出,符合疾病診斷標準。

1.2儀器與試劑 本實驗采用的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試劑盒由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用于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清中的吸入性及食物性過敏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抗體檢測。儀器為歐蒙EURO Blot Master Ⅱ自動蛋白印跡儀、配套孵育板和精益 S910 掃描儀。

1.3檢測項目 10 種吸入性過敏原包括柳樹/楊樹/榆樹、普通豚草、艾蒿、戶塵螨/粉塵螨、屋塵、貓毛、狗上皮、德國小鐮、霉菌組合1(點青霉/分枝孢霉/煙曲霉/交鏈孢霉)、葎草;9 種食物性過敏原包括雞蛋白、牛奶、花生、大豆、牛肉、羊肉、海魚組合(鱈魚/龍蝦/扇貝)、蝦、蟹。根據血清特異性IgE 水平分為7 級:0 級為<0.35 kU/L,1 級為0.35~0.69 kU/L,2 級為0.70~3.49 kU/L,3 級為3.50~17.49 kU/L,4 級為17.50~49.99 kU/L,5 級為50~100 kU/L,6 級為>100 kU/L,1 級及以上為陽性。

1.4研究方法 所有受檢患兒均使用含分離凝膠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進行檢測。實驗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執行,取400 μL 患者樣品置于孵育板槽內,與膜條室溫孵育60 min,洗滌后加入生物素標記的抗人 IgE 單克隆抗體,繼續室溫孵育60 min,再次洗滌后加入鏈霉親和素標記的堿性磷酸酶,孵育10 min 后充分洗滌并加底物顯色,將檢測膜條放置在結果判定模板上,風干后按照EURO Line Scan 軟件的操作指南判斷結果,采用的濃度等級為過敏原判斷公認的放射過敏原吸附試驗(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RAST)系統。只存在一種過敏原致敏為單一致敏,存在兩種及以上過敏原致敏為多重致敏。

1.5倫理學 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標準,并已通過湖南省兒童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HCHLL-2023-29),患兒納入研究前均已獲得法定監護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進行描述。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P<0.05被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過敏原特異性IgE 陽性分布特征 在4 161 例過敏性皮膚病患兒中,至少對一種過敏原過敏的患兒共2 267 例,占54.48%。在過敏兒童中有1 014 例(44.73%)為單一過敏,1 253 例(55.27%)為多重過敏。其中,食物性過敏原的陽性率為36.39%,吸入性過敏原的陽性率為36.60%,兩類過敏原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食物過敏原陽性率最高的前3 位依次為雞蛋白(24.08%)、牛奶(15.25%)、牛肉(9.48%),陽性率最低的是蝦(1.95%);吸入性過敏原中陽性率最高的前3 位分別為戶塵螨/粉塵螨(31.68%)、屋塵(5.47%)、榆柳楊樹花粉(2.63%),陽性率最低的是葎草花粉(0.56%);對19 種過敏原進行致敏級別分析,結果顯示19 項過敏原的致敏級別程度以輕中度(1~3 級)為主,重度(4~6 級)較少。戶塵螨/粉塵螨致敏級別較高,4 級和5 級的陽性率分別為5.38%和11.90%,其余的吸入性過敏原均未超過10%。食物性過敏原中,雞蛋白、牛奶、牛肉的致敏級別常較低。見表1。

表1 4 161 例過敏性皮膚病患兒過敏原特異性IgE 檢測陽性率及致敏級別分布

2.2不同性別和年齡患兒中過敏原特異性IgE 的陽性率分布 4 161 例過敏性皮膚病患兒中有男性2 307 例,過敏原陽性率為55.79%(1 287/2 307);女性1 854 例,陽性率為52.91%(981/1 854),不同性別患兒過敏原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年齡將患兒分為嬰幼兒組(<3 歲)、學齡前組(3~6 歲)和學齡期組(>6 歲)。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吸入性過敏原的致敏率逐漸增高,在學齡期達到峰值(47.58%),而食物性過敏原的致敏率隨年齡增加呈下降趨勢。在嬰幼兒組(49.10%比22.21%)和學齡前組(36.74%比18.10%)中,食物性過敏原陽性率明顯高于吸入性過敏原。學齡期組中,吸入性過敏原明顯高于食物性過敏原(44.32%比25.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食物性過敏原中,雞蛋白、牛奶、牛肉、羊肉、大豆和花生的陽性率均隨年齡增長而呈下降趨勢。在吸入性過敏原中,戶塵螨/粉塵螨、屋塵、德國小蠊和霉菌組合則隨患兒年齡增加而呈上升趨勢,在學齡期兒童組中達到最高峰。不同年齡階段的主要過敏原分布不同,在嬰幼兒組中以雞蛋白、牛奶和牛肉三種食物性過敏原為主;在學齡前組中以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和牛奶為主;而在學齡期組以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和蟹為主。除蟹和雞蛋白外,其余過敏原在不同年齡組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段過敏性皮膚病患兒各類過敏原陽性率比較

2.3不同過敏性皮膚病類型患兒各類過敏原陽性率比較蕁麻疹、濕疹和特應性皮炎患兒均以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牛奶和牛肉為主要過敏原。蕁麻疹患兒的過敏率為46.31%;濕疹患兒的過敏率為43.09%;特應性皮炎患兒的過敏率為61.92%,明顯高于其他兩種疾病患兒。吸入性過敏原和食物性過敏原的過敏率均在特應性皮炎患兒中最高。除牛奶和德國小鐮外,其他過敏原的陽性率在不同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兒中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不同過敏性皮膚病患兒各類過敏原陽性率比較

3 討論

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備受關注的健康問題,可導致皮膚、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2]。過敏性皮膚病是皮膚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因發病機制復雜、致病因素多,且患者往往最初由單一過敏轉變為多種過敏而導致病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給臨床治療及預防帶來一定的難度。導致過敏性皮膚病的大部分抗體為IgE 抗體,誘發其過敏的抗原為過敏原,過度暴露于過敏原會導致多種過敏性皮膚病,如蕁麻疹、濕疹、特應性皮炎和過敏性紫癜等。防治過敏性皮膚病的關鍵在于發現過敏原并有效避免與之接觸,所以過敏原特異性IgE 抗體檢測對于過敏性疾病的預防、診斷以及治療都具有重要意義[3]。

本研究中4 161 例過敏性皮膚病患兒中共檢出過敏原過敏的患兒2 267 例(54.48%)。Li 等[4]對上海地區過敏性疾病患兒的研究顯示,約64.5%的患兒對至少一種過敏原過敏;張迪等[5]研究表明,北京地區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兒的過敏率為63.02%,上述研究結果中的過敏率均高于本研究。Sun 等[6]研究表明,河南省約41.97%的過敏性疾病患兒至少對一種過敏原過敏,過敏率低于本研究,表明我國不同地區兒童的過敏原陽性率分布存在差異。本研究中44.73%的患兒為單一過敏,55.27%的患兒為多重過敏,提示多數患兒對多種過敏原存在過敏。湖南地區過敏性皮膚病患兒主要的過敏原是戶塵螨/粉塵螨(31.68%)、雞蛋白(24.08%)和牛奶(15.25%)。這與楊凡萍等[7]報道的上海地區濕疹皮炎患者的常見過敏原為粉塵螨/戶塵螨(59%)結果大致相同,而與大連地區過敏性皮膚病患兒最常見的過敏原為雞蛋 (45.3%)[8],徐州地區特應性皮炎患兒最常見的過敏原為牛奶(34.59%)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9]。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能夠引起過敏性皮膚病的過敏原種類繁多,不同地區因地理環境、植被種類、氣候特點、風俗習慣、飲食結構及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致病性過敏原的分布差異較大。本研究中,食物性過敏原的陽性率為36.39%,吸入性過敏原的陽性率為36.60%,兩類過敏原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食物性過敏原致敏陽性率前3 位依次為雞蛋白、牛奶和牛肉;吸入性過敏原中前3 位致敏原為戶塵螨/粉塵螨、屋塵和榆柳楊樹花粉。男性患兒過敏原陽性率為55.79%(1 287/2 307);女性患兒陽性率為52.91%(981/1 85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與閆紅等[10]研究結果一致,但Ying 等[11]研究表明,上海地區過敏性疾病兒童男性患兒的sIgE陽性檢測率高于女性患兒。引起吸入過敏原譜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自2020 年以來,口罩的佩戴大大地減少了室外吸入性過敏原的暴露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呼吸道過敏原的陽性率。對過敏原的致敏級別進行分析表明,戶塵螨/粉塵螨致敏所占比例遠超過其他吸入性過敏原,且其致敏級別較高,以4 級和5 級為主,提示在湖南地區的呼吸道疾病患兒中,戶塵螨/粉塵螨可能已成為主要致敏原。

有研究表明,對食物性過敏原的過敏反應在嬰兒早期最為普遍,而對吸入性過敏原的過敏反應則在后期占主導地位,稱為“過敏性進展”[12]。本研究通過年齡分組后比較不同組別之間的過敏率,結果表明,過敏性皮膚病患兒不同年齡階段的主要過敏原分布不同,在嬰幼兒組中以雞蛋白、牛奶和牛肉三種食入過敏原為主;在學齡前組中以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和牛奶為主;而在學齡期組以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和蟹為主。上海地區一項關于過敏性疾病患兒的研究也表明,年齡越大,吸入過敏原的陽性率越高,而食物過敏原的陽性率則下降[4]。對食物過敏原致敏主要集中在嬰幼兒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兒童年齡小,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缺乏消化這幾類食物的酶。食物進入體內后不能完全消化而以肽的形式進入腸道,被免疫系統識別為外來物質,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癥狀。有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發生食物行過敏原過敏,后期則容易發生吸入性過敏原過敏[13]。因此在嬰幼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時,應積極尋找過敏原,及時進行飲食指導,減少過敏食物的攝入,調整飲食結構或使用替代食物補充營養。在吸入性過敏原中,戶塵螨/粉塵螨和屋塵的陽性率隨患兒的年齡增加而呈上升趨勢,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14]。分析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兒童的活動范圍增大,接觸外界過敏原的機會增加。戶塵螨是一種常見的塵螨寄生蟲,常出現在布質沙發和床上用品上,可引起多種過敏性疾病,有研究證實,氣候較濕潤地區的兒童對戶塵螨的敏感度更高[15]。粉塵螨是指空氣中的各種塵螨,在環境濕度超過75%時生長,且嬰幼兒可以通過母乳接觸到塵螨而產生高水平的IgE。因此,應及時更換床上用品,并借助除螨儀或空氣凈化器等進行除螨工作,保持室內通風,以減少塵螨的暴露。

分析納入本研究的不同疾病類型的過敏原陽性率差異,結果表明,蕁麻疹、濕疹和特應性皮炎患兒均以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牛奶和牛肉為主要過敏原。特應性皮炎患兒的過敏率(61.92%)明顯高于麻疹患兒(46.31%)和濕疹患兒(43.09%),與上海地區的研究結果一致[9]。各項吸入性過敏原和食物性過敏原的陽性率均在特應性皮炎患兒中最高,且大部分過敏原的陽性率在不同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兒間的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臨床醫師在接診過程中應詳細詢問患兒病史,指導患兒盡量避免與過敏原接觸。

綜上所述,湖南地區過敏性皮膚病兒童主要的過敏原是戶塵螨/粉塵螨、雞蛋白和牛奶,以多種過敏原共同致敏多見。不同年齡組兒童的吸入性和食物性過敏原分布特征存在差異。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吸入性過敏原的致敏率逐漸增高,而食物性過敏原的致敏率呈下降趨勢。本研究反映了湖南地區過敏性皮膚病患兒的過敏原分布特征,對本地區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塵螨吸入性過敏原
面對小小塵螨,我們該怎么辦
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繼發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素
別讓吸入性肺炎傷害到您
查出過敏原 預防過敏反應
跟螨蟲在家做伴
澳大利亞發布強制性過敏原標識問答
小兒面部燒傷合并吸入性損傷的臨床特點分析
如何除螨才有效
面點制品中食源性過敏原調查
舌下免疫治療塵螨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