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覺統合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2023-09-23 11:15沈麗娟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8期
關鍵詞:創新應用體育教學

沈麗娟

[摘 要] 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感覺統合訓練,符合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體育教學,在創新教學內容、開展游戲活動、利用體育器材、實施分層教學、鍛煉思維能力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合理訓練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協調運作,以提升體育教學的適配性,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要。

[關鍵詞]體育教學;感覺統合訓練;創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4-0048-03

感覺統合訓練是針對人體神經系統的訓練,以人體受到的感覺刺激反應作為訓練評估標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從創新教學內容、開展游戲活動、利用體育器材、實施分層教學、鍛煉思維能力等角度,圍繞感覺統合訓練展開教學設計和組織,能有效提升學生感覺統合訓練的品質。學生普遍存在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對身心健康成長極為不利。體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從感覺統合角度展開訓練,讓學生的大腦、心理、身體三個方面達成統合,在視覺、聽覺、感覺、肌肉等多方面的配合下,建立感覺統合認知。

一、創新教學內容,豐富感覺統合訓練形式

小學體育雖然有比較固定的教材,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完全按照教材編排的內容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教材內容缺乏認同感。因此,教師要整合處理教材內容,借助信息渠道搜集更多的趣味性訓練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好學情調查,針對性地設計一些適合的訓練任務,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各個器官形成一定刺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訓練習慣。

體育訓練形式眾多,哪項運動能夠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這是教師要直面的問題。學生的感覺統合方面出現了問題,通過哪些運動可以有效彌補,教師要做好對應研究,在內容選擇方面展開創新探索。如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平衡力時,需要進行平衡木、蹺蹺板等運動,但受教學條件限制,教師要做替代性設計。如沒有平衡木器材,可以在場地上畫出平衡木,讓學生進行訓練,其安全性更高。如果教師能夠將一些游戲活動融入其中,讓學生展開小組對抗比賽,能夠有效提升運動訓練的品質。如很多小區都有蹺蹺板這樣的運動器材,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閑暇時間進行訓練,這樣也能獲得一定的訓練效果。網絡上還有一些改進傳統游戲活動的方法,也能夠訓練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網絡展開搜集,為課堂教學提供信息支持。學生主動參與信息搜集,在課堂展示環節能給出更多的設計建議,為運動訓練提供更多的素材內容。有的學生說:“韻律操是比較好的一項運動,因為有音樂背景的設計,能夠給人帶來更多的動感體驗,所以這項運動能夠鍛煉人的感覺統合能力?!庇械膶W生說:“我們經常在公園里看到有人倒著走,這項運動對場地要求低,也不需要什么輔助器材,可以兩個人合作,防止出現安全事故。這項運動能夠訓練人的感覺統合能力,是非常值得實踐應用的一項運動?!苯處熆偨Y歸納學生的建議,組織學生選擇訓練形式,督促學生自覺展開多種形式的感覺統合訓練,提升其身體素質。

上述教學,教師設計替代性的運動訓練,特別是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相關的運動信息,能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學生對網絡應用有濃厚的興趣,教師適時讓學生應用網絡收集信息,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運動訓練的效果。

二、開展游戲活動,激發感覺統合訓練動力

學生對體育游戲最有感覺,教師根據學生的訓練心理,適時引入一些游戲活動,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運動訓練,在主動鍛煉中發展感覺統合能力。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游戲活動的認同感存在一定差距,教師要為學生準備更多適合的游戲活動,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運動訓練需求。特別是在課余的運動訓練中,學生對游戲活動有較高的認同感,教師針對性地引入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能夠激發學生新的運動訓練動力。

如果有需要,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展開信息搜集,為學生設計更多有時代感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傳統體育游戲活動的改進應用,能夠給學生帶來感官沖擊,激發參與運動訓練的動力。如“滾鐵環”“跳房子”“打陀螺”“老鷹抓小雞”等游戲,有較高的運動訓練作用,對學生多種感官的協調發展能帶來更多的助力。教師可以對相關的游戲活動做改進,或者將一些游戲活動進行融合處理,創新游戲活動形式。如將“跳房子”與“滾鐵環”兩種游戲活動相融合,以團隊配合的形式開展游戲活動,即有人“跳”,有人“滾”,達成默契,這樣能夠獲得更好的感覺統合能力訓練效果。如在“打陀螺”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進行創新設計,增設互動訓練、速跑等形式,提高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運動訓練。又如“踩高蹺”,這是一種技巧性的游戲活動,有一定的危險,教師不妨改進設計,降低高蹺的高度,讓學生雙手與雙腳配合踩高蹺。學生對這些改進的傳統游戲活動有參與熱情,能夠積極配合,主動進行運動訓練。

小學生天性愛玩,對游戲活動情有獨鐘。如果教師能夠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做好對接、融合、創新設計,給學生準備更多新穎有趣的游戲活動,學生自然會主動參與,在運動訓練中發展感覺統合能力。

三、利用體育器材,提升感覺統合訓練品質

訓練學生感覺統合能力需要體育器材的支持,因為機械性訓練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運動審美疲勞。適時引入一些體育器材展開運動訓練,能夠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也能夠豐富運動訓練的形式,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體育器材的科學應用,找到實踐創新點,設計更多新型的運動訓練項目,讓學生有更多的運動訓練選擇。

體育器材種類繁多,如何巧妙應用這些器材進行運動輔助,需要教師深入思考與創新。如果有必要,教師也可以吸取學生提出的意見,創新設計運動訓練項目,組織學生進行運動訓練。如跳繩是最為普遍的運動形式,教師可將一些體育器材引入其中,形成花式跳繩,或者將幾條跳繩進行混合應用。這樣能提升跳繩的難度,增加運動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又如,用羽毛球拍端乒乓球速跑游戲,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平衡協調能力,還可以對學生展開相應的思維訓練,因為既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又不能讓乒乓球落下來,操作難度相當大,但訓練效果也會更加突出。再如,在羽毛球的投擲訓練中,可將羽毛球投向天空,看誰投擲得更高,或者設計擲遠比賽、擲準比賽,增強訓練的趣味性?;@球投籃比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運動形式,教師可以對運動訓練的形式進行創新設計,如將籃球筐畫在地上,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進行投籃訓練,這也屬于感覺統合訓練范疇。

學生對游戲性的運動訓練有特殊的參與興趣,再加上教師適時進行創新設計,能夠獲得全新的訓練效果。另外,體育器材種類繁多,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行開發一些替代器材,利用這些器材進行運動訓練,讓學生在生活條件下展開感覺統合訓練,更好地提高感覺統合能力。

四、實施分層教學,優化感覺統合訓練教程

學生的訓練基礎和運動能力存在個體差異,這是客觀現實。教師要全面把握學生的訓練基礎和運動能力,以便更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實施分層教學,這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的基本要求。在設計感覺統合訓練時,教師要評估運動訓練的強度,給不同群體學生設計適合的訓練項目,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發展感覺統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分層教學不是分開教學,教師要在訓練內容、訓練形式、訓練強度等方面做出規劃,給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

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呈現差異性,其運動興趣也存在個性化,教師對此要有全面了解和做出科學評估,針對性地設計和組織運動訓練。如女生大多喜歡做一些舒緩的運動,而男生則喜歡進行對抗性運動,教師在設計分層教學時需要做整合處理。如球類運動,教師出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籃球等運動器材,要求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對每一個運動項目進行訓練設計,并提出該項目的運動要求。學生選擇運動項目后,積極參與鍛煉,教師再度創新設計,鼓勵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或者比賽,提升運動鍛煉的品質。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展開運動訓練,能夠獲得顯著的訓練效果。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自行設計比賽和游戲活動,學生能夠積極回應,主動參與運動訓練的創新設計。如籃球運動,一些男生喜歡參與強對抗的比賽,而女生則喜歡做一些游戲活動。教師可針對學生的需求進行運動訓練設計,也可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行設計不同的運動訓練,提高學生參與運動訓練的積極性。在運動訓練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運動表現進行評價,及時出示訓練任務,對學生運動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并傳授一些運動技巧和方法,促進學生運動訓練品質的提升。

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有特殊感覺,參與運動時獲得的體驗也會更為豐富。特別是讓學生對運動訓練展開創新設計,能給予學生更多的運動自由,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會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發展感覺統合能力。另外,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低年級學生在運動訓練方面有學段差異,教師對此需要客觀評估,以便做出最為科學的運動訓練設計和組織,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五、培養思維能力,拓展感覺統合訓練維度

感覺統合訓練要考慮學生大腦、身體、思想的統一調度,所以在設計體育訓練時,教師要注意開展思維訓練,在激活學生思維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開展一些益智性的游戲活動,通過團隊合作展開競賽,或者是引入“破解魔宮”等游戲,能有效訓練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學生對益智性的游戲活動有特殊喜好,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對相關的運動訓練內容做創新設計,提升運動訓練的價值。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有創新設計和探索的意識,將運動與思維做科學對接,讓學生在動腦的基礎上展開訓練和運動。如教師在操場上設計了魔宮式跑道,要求學生分組進行“通關”比賽,先觀察跑道設計方案,制訂行動計劃,再小組之間展開比賽,看哪個小組能夠快速抵達“關口”。教師組織學生觀察分析跑道設計方案,并給出一些建議,讓學生集體討論,制訂科學、合理的行動計劃。學生進行比賽后,教師跟進指導與監督,確保運動訓練順利展開。在賽后的總結環節,教師要求學生做“復盤”討論,找到最佳的行動路線。如果能夠吸納學生參與迷宮設計,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會更加高漲,因為他們有自己的運動思維和訴求,這樣不僅能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能夠為運動訓練注入新的活力。如“迷宮”設計,教師讓一部分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既能增加運動訓練的吸引力,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獲得更好的運動訓練效果。另外,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約因素,教師與學生相互探討以及現場做規劃,都能夠對學生形成激發和調動作用,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個簡單的“迷宮”游戲設計,能給學生帶來新的運動挑戰,不僅要深入調查研究,還要團隊配合,確保每個行動、環節都能夠保持一致性。學生設計運動訓練方案,需要動腦思考,在討論過程中還需要深入分析,特別是在行動時要內化方案,這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感覺統合能力。教師從不同角度展開運動訓練設計,發展學生的多種感覺統合認知,能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訓練需求,助學效果更為突出。

小學體育引入感覺統合訓練,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訴求,教師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負責,圍繞學生的感覺統合訓練進行創新實踐和探索。感覺統合訓練受到一些制約因素的影響,教師要對這些因素做整合處理,在教學內容、訓練形式、體育器材、分層教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展開創新探索,讓學生順利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在實踐體驗中發展感覺統合認知。

[ 參 考 文 獻 ]

[1] 潘巧玲.體育教學融入民間體育活動視角選擇[J].新教育,2021(17):57-58.

[2] 高貴良.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訓練的策略探討[J].名師在線,2021(16):89-90.

[3] 溫璽.新時代小學體育教學有效策略的實踐思考[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6):61.

(責編 杜 華)

猜你喜歡
創新應用體育教學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