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施教,讓語文教學走出模糊地帶

2023-09-24 13:01管玉海陳麗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3年8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管玉?!£慃?/p>

[摘 要]面對統編語文教材中難易不同、文體不同、風格不同的課文,教師僅憑經驗是無法真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還容易使語文教學陷入模糊地帶。教師要落實精準施教,做到精準定位目標、精準研制內容、精準遴選策略,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地不斷生長,逐步落實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精準施教;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2-0060-03

縱觀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教學側重點的變化。語文教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方面的教學,兩者合稱為“雙基”。語文學科的“雙基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乃至全社會文化素質的提升。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語文學科教學的側重點轉向凸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這兩個基本屬性。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整體感知等教學方法來凸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但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言,整體感知方式的最大問題在于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入模糊地帶。

所謂模糊地帶,是指學生在文本解讀過程中一知半解,文本的主題在學生面前罩著一層“面紗”。換句話說,學生只是看到了文本的輪廓,未能深入了解文本的內涵和中心。這種情況應當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倘若長期處于這種模糊的學習地帶,不僅不利于學生解讀具體的文本,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品質,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難以提升。

教學,就是要幫助學生解決“學什么”與“怎么學”的問題。傳統教學理念下,很多教師憑借自身的經驗展開教學,這容易將課堂推向以經驗為主的模糊狀態。面對統編語文教材中難易不同、文體不同、風格不同的課文,僅憑借教學經驗是無法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這就需要教師精準施教,做到精準定位目標、精準研制內容、精準遴選策略,讓語文教學走出模糊地帶,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生長。

一、整體關聯,精準設置教學目標

與模糊相對立的是精準。培養學生的精準意識,能幫助學生在精準理解文本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對文本的精準理解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的精確性上。不少教師有這樣的經歷——寫在教案上的教學目標往往是對教學參考資料采用了“拿來主義”,讀到這些目標的時候會感覺它們非常有道理,但想要在教學中落實的時候,似乎又找不到抓手。這種就是教學目標的模糊性導致的。如果教學目標是模糊的,那么教學過程就無法做到精準。要想實施精準教學,就要讓教學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教學目標與文本之間實現整體關聯,在整體關聯的基礎上精準設置教學目標。

(一)依托要素,統整關聯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設置有明確的語文要素,其將小學階段涉及的必備知識點劃分成不同的能力維度,這就意味著各個語文要素在整套教材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關聯的。因此,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關注語文要素本身,而且要從教材的整體布局入手,在整體性關聯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

以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為“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那么,究竟該批注什么?該如何批注?教師不能完全局限于這個單元的內容,而是需要對這一學段教材中的相關語文要素進行梳理與對比。如三年級統編語文教材要求學生關注具有新鮮感的詞語、積累生動的語句、體會文章表達的生動;四年級統編語文教材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等,這些都與批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要將這些內容進行整體關聯,讓學生認識到批注是要在書中留下自己的閱讀痕跡,而批注的內容可以是對精要語言的勾畫圈點,也可以是對閱讀疑惑的感知理解,還可以是對文本核心語句的分析。教學時,教師要緊扣相關的語文要素,運用關聯和統整的思維,明確單元教學方向,更加精準地設定和落實教學目標。

(二)考量學情,順勢而制

研讀教學內容時,決不能將教師用書視作唯一法寶,否則會使教學陷入機械性、生硬性、隨意性的泥潭之中。精準施教強調要以具體的學情為依托,既要教在學生的興趣點上,更要教在學生的缺失點上。因此,教師不能依據經驗來分析學生的學情,而是需要借助具體、翔實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從而明確學生的具體學情,以制訂最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目標。

例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觀潮》時,在學生預習后,教師對詞語誤讀情況和易錯生字進行統計,發現在這篇課文中學生最容易讀錯的生詞為“霎時”“大堤”“頓時”“山崩地裂”,最容易寫錯的生字為“滾”“霎”“猶”“逐”。有了鮮明的對比和準確的數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就更加直觀了。教師可以依據統計結果,對這些生字詞進行重點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具體錯誤類別,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試想,如果教師只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來分析和把握學情,這會導致課堂教學存在盲目性。借助具體的數據進行分析,能夠讓教學目標制訂得更加精準,讓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更加有效。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精準制訂教學目標,提升教學目標的有效性;要恰當選擇閱讀教學內容,促進三維目標的有效滲透,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筑牢支架,精準推動教學進程

對小學階段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學生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提供的教學幫助。這從側面說明了教學幫助的重要性。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文本的時候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如果此時教師只是就事論事地解釋問題,那么學生收獲的也就只是相應的知識點;而如果教師善于在教學的過程中搭建支架,且保證這些支架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那么這些牢固的支架就能夠幫助學生自主解讀文本,讓學生由點到面地掌握相關知識。因此,筑牢教學支架,有助于精準推動語文教學進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開展實踐活動,精準激活學習思維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部分教師使用灌輸式,甚至“填鴨式”的方式教學,導致語文教學呈現內容零散、策略單一的情況。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思維就會僵化,學生就會變成學習的機器。要想避免這種現象,教師就要在教學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精準施教,以課堂教學的目標為指向,設計有趣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精準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

例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一文,作者葉圣陶用細致的語言,從不同角度將爬山虎的腳描寫得生動形象。教學時,如果教師生硬地對學生提出問題:“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腳的?”要求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進行賞析,那么,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興趣就難以被激發。學生的感知學習只能在慣常的模式中進行,無法真正做到與作者的寫作思路同行。為實現精準教學,教師可以開展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出示一幅繪制有誤的爬山虎的圖片,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圖片和語段結合起來對比閱讀。此時,學生對語段就不再是泛泛而讀,而是努力辨析每一個句子所表達的信息,并將其與圖片中的內容進行對比。在理解、確認和糾錯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精準激活。這樣以實踐性活動作為教學支架,有效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將精準施教落到實處。

(二)設置核心問題,精準擴展學習空間

語文教學不能以單一性、機械性的師生問答為主要形式,而需要設置能夠統領全篇、架構課堂的核心問題。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曾說:“‘主問題’是閱讀教學中立意高遠的、有質量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深層次課堂活動的引爆點、牽引機和黏合劑,在教學中顯現出‘以一當十’的力量,具有‘一問能抵許多問’的藝術效果?!币虼?,教師要善于運用單元主題,整合散落在文本中的瑣碎問題,通過設置核心問題來精準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例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時,需要引導學生解決很多問題,如“課題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為了論證這個中心論點,作者先后列舉了哪些事例?”“作者為什么會選擇使用這些事例?”……如果逐個拋出這些問題,學生只能處于瑣碎的機械問答之中,看似掌握了文本的信息,卻完全偏離了議論文的學習方向。針對議論文的文體特點,教師應將教學的目標設定為“學習作者借助具體事例來論證觀點”的寫法,將教學的核心問題確定為“對比閱讀,思考這三個事例有什么異同點”。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要做到精準、輻射面廣,緊扣文章的文體特點,才能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文本深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立足學情,精準實施教學評價

要實施精準、有效的教學,離不開精準的教學評價。對于語文學科而言,精準的評價來源于教師對學生學情的精準把握,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精準觀察與判斷。因此,教師要認識到教學評價是重要的教學環節,不僅不能省略,而且要足夠重視,注重提高教學評價的精準度。精準施教思路下的教學評價應當立足于真實、具體的數據分析,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跟蹤,讓語文教學走出模糊的誤區。

(一)基于數據,精準把握學情

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過程等要素進行檢測并獲取數據,通過對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實現精準評價,為以后教學的調整提供方向和抓手。采集學生的學習數據時,教師應以全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從學生對文本的感知理解、品味體驗、賞析評價、遷移運用等不同維度,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時,教師應參考連續幾次的檢測數據,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當分析結果顯示有關感知理解、整合解釋類的題型,學生的得分率都能夠達到80%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90%,而涉及欣賞評價類題型的得分率則相對較低?;诖?,教師就要關注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動態調整教學方向和訓練重點,結合教材中的精彩語句,引導學生進行欣賞評價類題型的訓練,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推動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動態跟蹤,精準記錄過程

基于數據的精準性評價是一個中長期過程,如果僅僅是一兩次評價,其表現出來的信息往往不具代表性。評價包含診斷問題、分析原因、激勵指導三個著力點,這三個著力點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信息可視化平臺作為支撐,以充分發揮評價效能,使得教學從模糊狀態邁向精準狀態,實現用精準評價引導精準教學。

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設置“語文學習成長記錄袋”,結合每次檢測,形成屬于學生個人的“語文學習報告”。這樣可以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和階段性學習成果,以直觀、翔實的可視化信息呈現出來,為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調整教學策略奠定堅實的基礎。下表是記錄學生一學期學情的表格,以單元為單位,旨在讓學生自主記錄每一單元的字詞學習、課文理解、檢測結果等。其中,“字詞掌握”一欄以教材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詞數量為基數,“/”前填寫已掌握的字詞數量,“/”后填單元生字詞總數;“檢測得分”一欄用于記錄本單元的測試得分(總分通常設為100分);“課文理解”和“自我總體評價”為10分制,由學生自主評價并填寫;“后續學習思路”一欄由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后續學習提出建議。在教師指導之后,學生自主填寫這個表格。每次填寫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對比,并結合數據判斷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哪些方面存在什么樣的問題,讓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思路。通過這個表格,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動態跟蹤,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動態的認識和判斷。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不能由教師單純憑借經驗來實施和推進,而需要在精準定位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優化教學方式,將精準施教落實到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將學生的認知引向深處,逐步落實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 參 考 文 獻 ]

[1] 李新民.淺談模糊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2012(30):85.

[2] 張思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課外語文,2017(18):52-53.

[3] 戴正興.深度解讀 精準施教:統編語文教材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綜述[J].遼寧教育,2020(3):16-22.

(責編 韋於坊 韋 雄)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