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干預對金融科技發展的影響及對甘肅省的啟示
——基于空間集聚效應的分析

2023-09-26 01:02姚瑤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23年16期
關鍵詞:甘肅省金融科技

姚瑤

(中國農業銀行鄭州自貿區分行,鄭州 450000)

1 引言

政府干預是推動區域經濟和金融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從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到我國P2P 平臺暴雷,均體現出政府適當干預矯正市場道德風險及外部性的必要性。但同時政府干預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度的干預可能會扭曲市場預期,造成金融發展出現“量性有余而質性不足”的不可持續狀態[1],本研究通過構建Moran's I指數模型,以我國31 個省份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狀況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空間相關性研究,從而得出相關結論,并對甘肅省借助金融科技實現彎道超車提出相關建議。

2 相關理論及文獻綜述

2.1 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影響

隨著“金融+科技”的深入發展與融合,對金融行業的業務、盈利、風控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全面而顯著的影響,推動金融領域變革不斷提速。王文卓[2]的研究認為金融科技的應用將為金融業帶來基礎性和全面性的影響,影響業務創新、業務流程等。王曉丹[3]研究指出通過降低金融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改善經營方式等手段,金融科技可以有效提升金融行業的服務質量與運行效率。張林[4]參照國內各個省份的面板數據構建了具有動態特征的面板模型,研究了解到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必要條件。

2.2 政府干預對金融科技發展的作用

我國很多學者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金融科技不同發展階段產生的作用和對產業的支撐作用。徐義國[5]指出,政府可以通過引導資本流向技術創新為科技金融發展起到支持作用。王仁祥等[6]通過空間計量回歸模型分析了金融資本集聚和政府干預行為對金融與科技耦合的影響,結果表明適度的政府干預可以促進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過度的政府干預則會增加耦合的脆弱性。

3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現狀

3.1 全國金融科技發展及政府干預情況

3.1.1 金融科技實現了快速發展,縮小了省際差距

根據北京大學每年的數字金融普惠指數可知,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征:一是金融科技高速增長。省級指數的中位數在2011 年為33.6,在2018 年升至294.3,這意味著平均每年增長36.4%。同期正規金融部門新增的社會融資總額從12.8 萬億元增加到19.3 萬億元,平均增長率為6%。二是趨同趨勢。省級指數的最高/最低比率從2011 年的50.4 下降到2018 年的1.4,表明省際差距顯著縮小。市政一級的數據還顯示,內陸地區在2011 年至2018 年迅速趕上了東海岸地區,展現出重要的包容性。

3.1.2 從頂層構建對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起到監督與支持作用的政策框架

近年來,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關注,出臺了許多政策。2019 年央行發布規劃性文件,站在國家發展的高度對未來3 年金融科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也積極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見表1)。同時,各個省份都為申報金融科技試點積極進行準備,并為此制定了配套政策,為項目落地提供了保障。

表1 各地區金融科技相關產業扶持政策

3.2 甘肅省金融科技發展及政府干預現狀

3.2.1 金融科技初步發展,研發能力不斷提升

甘肅省目前有金融科技企業27 家,涵蓋網絡借貸、財富管理、股權眾籌等領域,目前金融科技發展以引進合作為主。從產品及技術研發來看,甘肅省內國有商業銀行及股份制銀行主要依托其總行研發平臺,采用平臺合作或科技輸出的方式定制產品、拓展業務;地方金融機構則通過戰略合作和獨立研發的方式,建設專業化研發平臺。例如,建行甘肅省分行營業部在2018 年7 月和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合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阿里云在2020 年1 月開展了與甘肅銀行的多方面合作,研發領域包括了金融云建設、大數據平臺、智能風控、云計算分布式架構等,推進甘肅銀行數字化轉型。

3.2.2 發展規劃逐步完善,政策框架已見雛形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甘肅省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甘肅省政府先后出臺一系列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見表2),從頂層對金融科技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表2 甘肅省近年金融科技相關政策

4 空間集聚效應下政府干預對金融科技發展的影響分析

本文對2018 年我國各個省份金融科技Moran's I 指數進行了測算(見圖1),在選擇空間權重矩陣時運用了地理距離矩陣。Moran's I 指數全部符合10%顯著性水平測試要求。由此可見,金融科技的發展在空間有著比較明顯的集聚性,金融科技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其周邊也大多同屬發展較好的城市,對于金融科技發展程度較低的地區而言也是如此。從甘肅省來看,Moran's I 指數為0.287,與周邊省份空間相關性明顯,說明甘肅省金融科技的發展與周邊金融科技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圖1 中國31 省金融科技發展Moran's I 指數

為檢驗政府干預是否會助推西部大部分地區金融科技發展,構建如下回歸模型:

式中,變量Fin 測度了金融科技發展水平,C 為常數項,αi為待估參數,變量解釋如表3 所示。

表3 描述性統計

構建滯后模型對金融科技的集聚效應進行研究,以下為其表達式:

Y=ρWY+Xβ+ε

式中,ρ 是空間回歸系數,WY 為滯后因變量,β 是變量X對被解釋變量Y 的影響系數,ε 屬于隨機誤差項。表4 內容顯示了政府干預對金融科技發展的區域差異影響的分析結果。在逐步增加控制變量后,空間滯后項系數始終保持正向顯著,進一步證實金融科技發展存在空間集聚效應。變量Gov的系數始終顯著為負,說明從長期來看,政府干預會影響金融科技資源在地區間的有效配置。交互項(Gov×West)在添加了空間滯后項后仍正向顯著,由此可見,西部地區中政府干預行為可對金融科技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縮小其與發達城市的發展差距。

表4 空間計量模型的回歸結果

5 政策建議

5.1 加強政府引導作用,建立金融科技發展的頂層政策框架

甘肅省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在金融科技發展前期,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有限,應由政府從政策規劃、財政資金的投資引導和稅收政策的優惠等方面進行主導,從技術運用、產業生態、平臺要素聚集、人才吸引等多維度,營造良好的金融科技發展環境。但同時政府干預不宜常態化、長期化,合理把握時機與角度,堅持長期內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5.2 加強區域合作交流,鼓勵金融科技產品“引進來”和“走出去”

通過加強“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合作,提升甘肅省金融科技的整體競爭力。一是與國內先進的金融科技中心開展合作,重點引進優質的金融科技企業和初創型科技企業、研發機構、人才培育機構在甘肅落地,創新服務和市場發展,取長補短實現突破;二是與周邊兄弟省份開展合作,打造金融科技走廊,加快金融科技要素聚集,形成規模效應,利用技術和資金的溢出效應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5.3 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和技術應用,持續推動金融機構業態轉型

深化政府部門、高??蒲性核?、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企業間人才引進培育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圍繞金融科技發展戰略布局,設立金融科技事業部,為構建金融科技服務鏈條提供助力,鼓勵金融科技助推金融服務場景化、移動化、智能化發展,通過新技術對接供需雙方,提供創新性金融產品,進一步拓寬市場邊界。

5.4 加強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續發展打造沃土

大力發展以5G 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新基建”建設,為深化金融科技與產業融合互動夯實基礎。推動金融科技智庫建設,由政府有關部門、相關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知名金融科技企業組建金融科技技術專家組,組織研討交流、獎勵評審和提供咨詢。

猜你喜歡
甘肅省金融科技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甘肅省機械工程學會
甘肅省發布第1號總林長令
甘肅省天水市泰安縣橋南初級中學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P2P金融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