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對策建議

2023-09-26 04:08
中國發展觀察 2023年6期
關鍵詞:惠民智庫社交

意 娜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建成文化強國列入2035 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中。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立足于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目標,為我國開展文化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抓手。在文化發展板塊的表述中,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強調了三個領域,分別為:加強智庫建設;扎實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筆者認為,這些領域普遍具有“升級”的性質。大力發展這三大領域對于我國全面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智庫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尤為重要的是,中國一直致力于建設符合中國自身需求和發展實際的智庫。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的要求。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公布了首批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的名單。自2015 年以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智庫建設的政策密集出臺。根據《全球智庫報告2020》的統計,中國的智庫數量躍居全球第二,上榜智庫數量達到1413家,比2019 年增加了906 家,僅次于美國。

我國對智庫建設的要求是建設一批“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高端智庫,要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智庫建設的重點是提高研究質量、推動內容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決策部門同智庫的信息共享和互動交流,把黨政部門政策研究同智庫對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和推動智庫建設健康發展、更好發揮作用。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評價研究院的分析,目前我國智庫建設仍有四大難題待破解,包括如何保持智庫的獨立性,如何推動智庫的多元化發展,如何提升智庫的話語權和議題設置能力,以及如何消解逆全球化對于國際交往的影響。

在文化強國建設全面展開之際,專門提出“加強智庫建設”頗有深意。當今世界已進入一個新的動蕩變革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持續上升,全球治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內,智庫機構需要進一步完善體系建設,著力加強專業化研究、強化決策服務能力建設,比如根據國家實際需要,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服務能力,強化安全保障服務能力和對外工作大局能力建設,強化軟硬件實力建設等。對外,智庫機構應該更多地將眼界提升到全球治理的層次上來,特別是要從我國產業發展角度出發,圍繞全球經貿合作、區域供應鏈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全球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真正成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提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理念、機制、對策。

2023年5月28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送戲下鄉活動走進淮安市漣水縣肖渡村,文藝演出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觀看。圖/中新社

同時,智庫具有相對獨立的身份,也可以承擔更多對外交流、交往的功能。從輿論角度,智庫可以更積極地承擔起輿論引導功能,真正講好中國故事,借助自身影響力傳播好中國聲音。從國際合作角度,智庫可以發揮橋梁溝通作用,成為促進國際合作的“助推器”。

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媒體深度融合,理應包含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更深層次的協作,使信息內容能夠充分利用不同傳播介質和渠道,以多種形式到達各自的目標受眾。融合傳播是傳播的一種有效策略。媒體融合不是新提法,但隨著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廣播電視媒體的深度融合正在打開更廣闊的空間。

過去談國際傳播,受眾都是抽象的,被國別、族別、語言等標簽劃歸為一個個模糊的整體。隨著交流的深入,群體畫像進入統計視角,會按照年齡、職業進行簡單劃分。但這些群體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在宏大的文化標簽之下具有豐富的多樣性特征,并不是按照所屬的大文化背景一成不變地存在。我們面對的文化交流對象和我們自己一樣,隨著時代和社會發展,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消費、審美、行為特征。在敏感的消費領域,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對 “Z世代”“她經濟”“小鎮青年”等精準劃分受眾的做法就是重要體現。以“Z世代”為例,他們浸潤在互聯網文化和數字技術中,有著與傳統文化消費者不同的行為方式。當我們討論新時代的國際傳播時,制定文化交流和傳播策略時,必須考慮不同的交流對象,即便面對同一文化背景,也要增加“Z世代”等維度。

社會學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每一代人都被其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塑造。社交媒體成為“Z世代”人群主要的文化交流工具?;ヂ摼W發展到今天,其功能已從獲取信息向分享信息拓展,社交媒體成為“Z 世代”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算法的普及,信息交互變得更為垂直,形成各種小眾圈層。相對應地,文化交流中對社交媒體的重視和應用是必要的,但以為發布一個信息就必然會被看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同時,在網絡上的多種社交方式中,游戲社交成為“Z世代”人群的重要社交方式,超過了直播社交、影視社交、音樂社交、知識社交和運動社交等方式。

從“上網”到“活在網上”。與早期互聯網用戶將移動互聯網視為工具不同,“Z世代”人群“活在網上”,線上娛樂時長比全網平均水平高出30%,受新冠疫情影響,他們的學習也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線下場景不斷萎縮甚至消失,相對應地,單純的線下活動完全不能滿足“Z世代”的需要,線下活動與互聯網的深度結合是當前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涌現出的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和產品,無一例外具有三個主要特征:現代感、高品質和包容性(孫博,2021)。也就是說,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在制作、傳播、獲取和消費全領域善用“文化+科技”手段,使得產品具有藝術感、精致感和啟發性,并展示出對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的尊重,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公眾都能產生共鳴和親切感。而在傳播策略上,要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傳播,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性情感展開故事陳述。應該換位思考,突破過去以成就展示為主的傳播思路,用輕松愉快的故事“潤物細無聲”地營造預期“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

充分發揮自媒體優勢,讓每個人都成為講故事的節點。講自己的故事,以點滴細節參與宏大敘事的建構,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是我國自20世紀末以來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主要是針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資源不足,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不足,農村基層居民接觸文化產品渠道少、內容少等問題,旨在保障我國城鄉居民能夠就近獲取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權益。

同時,文化惠民也是國家文化事業發展的一項基本宗旨,文化發展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就是要讓人民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工作要求中列入了“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文化惠民工程主要針對農村居民,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包括但不限于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送戲下鄉工程和體育健身工程等。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還專門提到“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在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背景下,把免費開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四大場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中推進我國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從建設到共享的重要標志。

猜你喜歡
惠民智庫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家中電器要“煥”新 這波惠民操作別錯過
社交距離
堅定不移抓教育 踐行初心惠民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微智庫
微智庫
智庫能為我們做什么?
建智庫,話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