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

2023-09-27 09:21李翠萍
江西教育C 2023年9期
關鍵詞:傳統圖案文化自信傳統文化

李翠萍

摘? ?要: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和解題方法,讓學生在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的同時,體悟中華民族的智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傳統文化? ? 文化自信? ? 古典游戲? ? 數學趣題? ? 傳統圖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感悟中華民族的智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關注數學學科發展前沿與數學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入傳統文化?筆者認為,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教學實踐。

一、開展古典游戲,體會數學之樂

中國古典益智游戲博大精深?!叭A容道、孔明鎖、七巧板、九連環”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益智游戲,也被稱為“中國的謎題”。傳統益智游戲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智慧,有利于開發智力、挖掘潛能、啟迪思維。在游戲前,教師應讓學生了解游戲的起源和發展,感受古人的絕妙智慧,并通過自己的思考感悟其中的數學思想。

以“華容道”為例,“華容道”這一古老的益智游戲起源于曹操在赤壁戰爭后通過華容道逃跑的故事。該游戲變化多端、百玩不厭,它巧妙地還原了古代排兵布陣的軍事模型,讓學生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幫助“曹操”逃離華容道,有利于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學生在“排兵布陣”的過程中描述圖形的運動,提升了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增強了空間感,在游戲中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古典益智游戲和數學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體驗到了數學之樂,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益智游戲的魅力。

二、解決古代趣題,發展數學思維

解決古代數學趣題,能讓學生感悟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數學思維和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其中的數學問題,豐富學生對我國古代數學思想的認知,并學會用數學思維分析和表達問題。

出自數學名著《孫子算經》的“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經典數學趣題,原題是: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學生嘗試用“砍足法”解決問題:第一個思路是,假設雞兔各抬一半腳,地上“單腳雞”和“雙腳兔”的腳就是94÷2=47只,腳比頭多47-35=12只,每只“單腳雞”腳和頭的數量相等,每只“雙腳兔”腳的數量比頭的數量多1,所以兔子12只,雞23只。第二個思路是,假設雞兔都抬兩只腳,地上只有“雙腳兔”的腳94-35×2=24只。而每只兔子有兩只腳在地上,所以有24÷2=12只兔子,35-12=23只雞。我們現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常用的假設法就是古人“砍足法”的傳承和再創造。

古代趣題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他們用巧妙獨特的思路解決了數學趣題。學生在了解古人解題思路的同時,也能領悟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了解我國古代很多先進的數學解題方法,經歷知識的“再發現”和“再創造”,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欣賞傳統圖案,感受數學之美

我國傳統圖案內容豐富、造型獨特、設計精美,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明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從那些淳樸渾厚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

在學習“軸對稱”一課之前,筆者讓學生通過實踐調查、上網收集資料、查閱書籍等方法,了解有關軸對稱圖案的資料,以及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在課堂上,筆者借助風箏、剪紙、臉譜、古建筑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圖案,讓學生欣賞傳統文化。例如,風箏起源于中國,由于造紙業的出現,紙糊風箏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工具;剪紙是一種鏤空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民間廣為流傳,被用來納福迎祥;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漢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標志之一;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它以嚴謹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構造和瑰麗的建筑裝飾著稱于世,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高水平的建筑工藝……通過欣賞精美的圖案,學生既感受到了數學的美,又體會到了古代文化、工藝、建筑的深厚底蘊和祖國文化的燦爛輝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四、講述數學家的故事,激發奮斗之志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古人攻克數學難題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不畏困難、自強不息、勇于探索的奮斗精神。

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時,教師可以介紹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惜時如金的故事。有一次,陳景潤去理發,在取號等候的間隙,他坐在店外一個安靜的地方背起了小本上的外文單詞。背了一會兒,他又想起上午在圖書館讀外文資料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就起身直奔圖書館。等他把不懂的東西弄懂后高高興興來到理發店時,他的號早已過了。他還為自己制定了一個工作時間表,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每一分鐘。就算在走路時,他仍在看書和背誦。他的英語、俄語、法語和德語單詞都是這樣掌握的。

每一位數學家的故事,都是一部勵志的奮斗史。了解華人數學家在數學研究中的重要貢獻,能培育學生艱苦奮斗、敢于探索、熱愛祖國的精神。

五、傳承數學成就,堅信民族之強

我國古代出現了很多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數學成就,這些成就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教師在教學中穿插我國古代突出的數學成就,能夠讓學生體會古代人民的智慧,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例如,在教學有關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對數學史做出了重大貢獻,人們為了紀念祖沖之,也將圓周率稱為“祖率”。

再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學生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筆者適時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曾利用“出入相補原理”來計算平面圖形的面積?!俺鋈胂嘌a原理”就是把一個圖形分割、移補,使其面積保持不變,來計算出圖形的面積。學生也了解到,“轉化思想”在數學學習中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總之,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小學數學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感悟中華民族的智慧,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的欲望,從而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常歡.小學數學教學中傳承數學傳統文化的課例研究[J].智力,2023(17):13-16.

[2]孫鈺紅.讓中華優秀傳統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J].小學數學教育,2023(11):13-14.

[3]劉文霞,姚永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7):32-34.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鶴湖學校)

猜你喜歡
傳統圖案文化自信傳統文化
傳統圖案與現代文化·生活·設計的關系
中國傳統圖案對現代商業品牌包裝設計的影響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