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其庸的紅學貢獻與書法成就

2023-09-27 12:53張慶善
大學書法 2023年5期
關鍵詞:馮其庸家世紅學

⊙ 張慶善

李一兄說《大學書法》雜志擬作“馮其庸專題”,希望我寫一篇文章,談談馮其庸先生的紅學貢獻與書法,我雖然對書法沒有研究,但寫馮其庸先生的紀念文章則是責無旁貸的,更何況明年2 月就是馮其庸先生百年誕辰,《大學書法》雜志的“馮其庸專題”無疑是對馮老百年誕辰最好的紀念。

說起馮其庸先生,人們就會想到《紅樓夢》和紅學。的確,馮其庸先生以《紅樓夢》研究名世,他在紅學的各個領域多有建樹,他不僅著述等身、學富五車,而且對中國紅樓夢學會的建立、對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和《紅樓夢學刊》的創建都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毫無疑問,馮其庸先生是新時期紅學最主要的推動者,是當代最具影響力、最有代表性的紅學大家,是新時期紅學第一人。

馮老對紅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豐富的學術著述。前些年青島出版社把馮老幾十年的學術成果整理出版,名為《瓜飯樓叢稿》,計33 卷,達1700 多萬字,真是令人驚嘆。在《瓜飯樓叢稿》中,關于曹雪芹和《紅樓夢》研究的著述就有:《曹雪芹家世新考》、《漱石集》(研究《石頭記》古抄本的結集)、《滄桑集》(研究曹雪芹家世的結集)、《解夢集》(研究《紅樓夢》思想藝術等方面的結集)、《瓜飯樓手批甲戌本〈石頭記〉》、《瓜飯樓手批己卯本〈石頭記〉》、《瓜飯樓手批庚辰本〈石頭記〉》、《曹雪芹家世·紅樓夢文物圖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等等。四十多年來,馮其庸先生撰寫了大量有關曹雪芹和《紅樓夢》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其中《曹學敘論》《論庚辰本》《〈石頭記〉脂本研究》《論紅樓夢思想》《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紅樓夢文物圖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等,都是新時期紅學標志性的成果?!豆巷垬侵匦Tu批〈紅樓夢〉》是馮老花費五年時間完成的一部學術巨著,融合了他對曹雪芹家世、《紅樓夢》早期抄本、《紅樓夢》思想藝術研究以及人物研究的全部成果,還吸收了紅學評點派的精華和其他紅學家的研究成果,用馮老自己的話說,這部《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可以說是我全部紅學研究的總匯,也是我自己的四十年研紅心血所聚”。馮其庸先生在曹雪芹家世研究、《紅樓夢》版本研究、《紅樓夢》思想藝術研究等方面的諸多學術成果,對新時期紅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馮其庸先生與《紅樓夢》結緣,首先是從研究曹雪芹家世與《紅樓夢》版本入手的,他在這兩方面的成就尤其巨大。馮先生認為,研究文學作品,離不開“知人論世”?!都t樓夢》不是曹雪芹的自敘傳,但《紅樓夢》的創作包含著作者對自己家庭往事的回憶、哀傷和思考,所以他認為要真正理解《紅樓夢》,明白曹雪芹的苦心,第一就是要弄清楚曹雪芹家世的大起大落,要弄清楚曹家所謂的巨額虧空,實際上是為康熙南巡而造成的虧空,所以《紅樓夢》中不時流露出悲涼之意,流露出一種“怨憤”的情緒;第二是要對明清之際,特別是曹雪芹所處時代的社會、經濟、思想、風俗、制度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因為《紅樓夢》是康、雍、乾時代社會思想風俗的大綜合,它具有的思想深度和社會生活的廣度都不是別書可比的;第三必須深研《紅樓夢》早期抄本,因為這些早期抄本還沒有被后人篡改。他認為只有對這三個方面作深入研究,才能正確地認識《紅樓夢》。馮其庸先生始終對研究曹雪芹及其家世、研究《紅樓夢》早期抄本十分關注,下的功夫也最大。

馮先生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確定了走歷史文獻考證和地面遺存調查相結合的學術道路,一輩子也沒有放棄這種堅持。因此在進入曹雪芹家世研究領域的時候,他十分重視文獻史料的發現考證與遺存實物的發現調查相結合。四十多年來,馮其庸先生在曹雪芹家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第一,他的重要學術著作《曹雪芹家世新考》,以大量史料雄辯地論證了《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的可靠性,進一步確立了曹雪芹祖籍遼陽說;第二,他與著名清史專家李華先生發現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未刊稿本《江寧府志》中的《曹璽傳》和康熙六十年(1721)刊《上元縣志》中的《曹璽傳》,為曹雪芹家世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史料,解決了曹雪芹家世研究中許多重要問題;第三,他進一步深入研究了《清太宗實錄》,發現了曹雪芹高祖曹振彥原為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屬下旗鼓牛錄章京等文獻資料,并據此深刻地研究了曹雪芹上世的旗籍、軍職等情況;第四,他在河北省淶水縣發現了五慶堂曹氏塋地,進一步證實了五慶堂曹譜的可靠性;第五,他通過對康熙甘氏家譜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五慶堂曹譜中三房與四房同出一源的關系,有力地論證了曹雪芹祖籍確為遼陽而不是豐潤;第六,他通過對現存遼寧省遼陽市博物館中有曹雪芹高祖記載的三塊石碑的研究,為曹雪芹祖籍在遼陽找到了重要的文物證據。馮其庸先生在曹雪芹家世史料上的一系列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可以說為曹雪芹家世研究翻開了新的一頁,有力地推動了有關曹雪芹及其家世研究的深入開展。馮其庸先生是曹雪芹祖籍遼陽說的主要代表,他的觀點已被絕大多數紅學研究者所接受。

馮其庸先生在《紅樓夢》早期抄本的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早在1975 年3 月,他與著名紅學家吳恩裕先生合作研究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新發現的三回又兩個半回的《紅樓夢》抄本,論證這就是己卯本的散佚部分,并從此抄本(包括未散佚部分)中避“祥”字、“曉”字的諱,因而考證出此抄本原是清怡親王允祥、弘曉家的原抄本,而怡親王又與曹雪芹家有著重要的聯系,所以它的底本有可能直接來自曹家,這一驚人的發現對《紅樓夢》早期抄本的研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977 年7 月,馮其庸先生完成了《論庚辰本》,這是最早的一本系統研究己卯本與庚辰本關系的學術專著。在書中他論證了現存庚辰本不是由四個本子拼湊而成的,而是據己卯本過錄的,這樣庚辰本就與己卯本一樣,是僅次于作者手稿的一個抄本,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從而確立了庚辰本特殊、珍貴的地位。馮其庸先生還先后研究了甲戌本、甲辰本、列寧格勒藏抄本、程甲本,等等。他發現甲戌本是一個據“甲戌”原本重編的本子,其抄定年代較晚,但這個本子的底本是甲戌原本,仍是一個珍貴的本子。他還充分地肯定了程本的歷史功績。這一系列研究成果,都有力地推動了《紅樓夢》版本研究的深入開展。

馮其庸先生十分注重對曹雪芹創作思想和《紅樓夢》思想藝術的研究,先后發表了《千古文章未盡才》《曹雪芹的世界觀和他的創作》《曹雪芹與紅樓夢》《紅樓夢的時代及其他》《關于當前紅樓夢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等重要論文,出版了《論紅樓夢思想》等學術專著,對曹雪芹的思想和《紅樓夢》的思想藝術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他指出,曹雪芹是一位超前的思想家,他的批判是屬于他自己的時代,他的理想卻是屬于未來的時代。馮先生高度評價了《紅樓夢》的思想藝術成就,他認為《紅樓夢》是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經濟因素的新的民主思想,《紅樓夢》在思想上起到了啟蒙的作用。他說:“《紅樓夢》里的理想人物,是代表歷史發展的進步趨向的,他們在尋找新的人生道路而又不知從何找起。賈寶玉堅決不走仕途經濟的道路,就是對舊的官方設定的封建時代的人生道路的否定,……他們追求婚姻的獨立自主、自由選擇和尊重女性這兩點,已是他們人生中的兩個閃光的亮點了?!再Z寶玉、林黛玉這一對新人的思想內涵具有先進的歷史動向和豐富的歷史內涵,是一對不朽的藝術典型,它閃射著黎明前黑暗中的一絲晨曦?!瘪T先生對《紅樓夢》思想傾向的定性,在新時期紅學發展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馮先生還十分重視《紅樓夢》的當代傳播,他明確提出,應該把讀沒讀過《紅樓夢》、喜歡不喜歡《紅樓夢》作為衡量中國人人文素養的標志之一。

第二,馮其庸先生不僅以其豐富的著述確定了他在紅學史上的地位,而且成為新時期紅學發展的主要推動者。新紅學奠基者之一的俞平伯先生一生有兩大心愿,一是希望能辦一個研究《紅樓夢》的???,一是整理一個脂本。前一個愿望俞老沒有實現,后一個愿望俞老在20 世紀50 年代,在王佩璋的協助下,搞出了一個《〈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但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當時有幾個珍貴的早期抄本還沒有被發現),這個本子并不很完善,而且還只限于學術領域供專家學者研究之用,并沒有普及到廣大讀者中。俞老這兩個愿望,到20 世紀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都由馮其庸先生帶領一批專家學者實現了,這就是《紅樓夢學刊》創刊和《紅樓夢》新校注本的出版。

馮其庸 行書《題紅樓夢詩》橫幅

1975 年,馮其庸先生參加了《紅樓夢》校注小組,在以后的7 年時間里,馮其庸先生一直主持著這項工作,他和校注組的前輩學者們歷經種種坎坷,克服種種困難,于1982 年將《紅樓夢》新校注本交付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是紅學史上第一本以“庚辰本”為底本整理的校注本,從此廣大讀者有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并詳加校注的《紅樓夢》讀本,受到學術界高度評價,如今這部新校注本已經成為最具影響的《紅樓夢》通行本。后來馮老還與李希凡先生共同主編了《紅樓夢大辭典》,這也是紅學史上第一部關于《紅樓夢》及其研究的辭典。他還整理出版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匯評》,十三種《紅樓夢》早期抄本的匯校匯評,歷時十年完成,是一項巨大的學術工程,也是新時期紅學總結性的成果。這些奠基性的學術工程,對紅學發展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馮其庸先生不僅在個人的學術研究和主持奠基性大型學術工程上成就突出,而且還是中國紅樓夢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和《紅樓夢學刊》的創立者。1979 年,馮其庸先生與一些紅學研究者創辦了大型學術??都t樓夢學刊》,馮其庸與王朝聞先生任主編,后又與李希凡先生共同擔任主編,馮其庸先生為《紅樓夢學刊》的生存與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都t樓夢學刊》創刊至今已有44個年頭,發表紅學文章數千萬字,在培養紅學隊伍,團結紅學研究者,繁榮紅學事業諸方面,起到了紐帶和推動作用。1980 年8 月,馮其庸先生與其他紅學前輩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紅樓夢學會,他任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先生實際上是建立中國紅樓夢學會的主要推動者和組織者,1985 年在貴陽全國紅樓夢學術研討會上馮先生當選為會長。在馮其庸先生的領導下,中國紅樓夢學會參與組織了數十次全國性的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和三次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對紅學的普及和紅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馮其庸先生還曾兩次赴美講學,參加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舉辦的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率團赴新加坡舉辦紅樓夢文化藝術展,帶領專家組赴蘇聯鑒定“列寧格勒藏本”《紅樓夢》,他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為把《紅樓夢》和紅學推向世界做了大量的工作??梢哉f,新時期紅學發展幾乎所有重大的活動都與馮其庸先生有著密切的關系,他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紅學事業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馮其庸的名字已與《紅樓夢》、與新時期紅學緊緊地連在一起。

人人都知道馮其庸先生是蜚聲中外的大紅學家,或許是因為他在紅學方面的成就太突出了,以致掩蓋了他在許多方面的造詣。殊不知,馮其庸先生更是一位知識淵博、興趣廣泛的學者,是一位才思敏捷的詩人,是一位堪稱一流的書畫家。他除出版多部紅學著作外,還出版有戲曲論文集《春草集》、古典文學論文集《文心集》、歷史研究論文集《逝川集》、散文序跋集《秋風集》,懷念師友文章結集《剪燭集》,以及《〈精忠旗〉箋證稿》《中國文學史稿》《蔣鹿譚年譜考略》《〈水云樓詩詞〉輯?!贰吨匦!词龢谴档炎V〉》《瓜飯樓詩詞草》,另有大型攝影集《瀚海劫塵》,等等。今天像馮老這樣知識淵博、虛懷若谷、視野遠大、多才多藝的學者真是太少了。著名學者錢仲聯先生在《題馮其庸教授書畫攝影展》一詩云:“紅學專門眾所宗,畫書攝影更能工。何人一手超三絕,四海堂堂獨此公?!?/p>

馮其庸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詩人,讀他的詩會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和非凡的才華。他寫過許多舊體詩,尤其是紀行詩,寫得氣勢磅礡。例如1990 年11 月到武威北面的騰格里大沙漠中調查新發現的漢代古城時,他賦詩云:“大漠孤城雁字橫,紅河東去杳無聲。漢家烽火兩千載,我到沙場有余溫?!彪S后他在風雪中登上嘉峪關城樓時,又賦詩一首:“天下雄關大漠東,西行萬里盡沙龍。祁連山色連天白,居塞烽墩匝地紅。滿目山河增感慨,一身風雪識窮通。登樓老去無窮意,一笑揚鞭夕照中?!瘪T其庸先生的詩曾得到國畫大師劉海粟老人的高度贊賞,有一次海老請馮其庸先生在他剛畫好的八尺大幅紅梅上題詩,只見馮其庸先生揮毫寫道:“百歲海翁不老身,紅樓一樹見精神。丹心鐵骨依然在,不信神州要陸沉?!焙@弦娫?,極為滿意,說這幅畫要自己收藏,不能送人了。馮其庸先生的詩讀來真是令人痛快淋漓,心胸為之一暢。

馮其庸先生不僅詩寫得好,而且能書善畫。他畫的青藤、潑墨花卉,更是兼有吳昌碩、齊白石的風格。而他更愛畫葫蘆、葡萄,那真是一絕。劉海粟老人就曾稱贊馮其庸先生的畫“全是青藤筆意,此詩人之畫,學問人之畫,氣質不同,出手就不凡,故不與人同也”。馮其庸先生的書法、繪畫被稱為文人書畫的代表,尤其他的畫運古入新,自出新意,而且往往是詩、書、畫融匯一體,堪稱文人畫的上品。他的書畫已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被許多博物館珍藏。

說到馮其庸先生的書畫成就,不能不提他與百歲老人劉海粟大師攜手繪丹青的一段佳話。1993 年11月,馮其庸先生率團赴香港舉辦紅樓夢文化藝術展,11 月4 日傍晚,在劉海粟老人的家中,兩位學術界和繪畫界的巨擘相聚在一起。在一番熱烈的交談之后,興致很高的海粟大師拿出一幅尚未完成的水墨畫,這是一幅牡丹,大師隨即用墨沾水,將牡丹畫得淡雅大方、高貴挺拔,接著又揮毫題詩一首:“清露闌干曉未收,洛陽名品擅風流。姚黃魏紫渾閑見,誰識劉家穿鼻牛?!瘪T其庸先生應大師之邀,亦在畫上題詩一首:“富貴風流絕世姿,沉香亭畔倚欄時。春宵一刻千金價,睡起未閑抹燕支?!贝髱煂︸T其庸先生的詩連聲稱贊。隨后馮其庸先生乘興畫了一幅墨松,只見他揮動特大的羊毫,轉眼間,一棵蒼勁渾遒的松樹展現在人們眼前,他又用元好問“秋風不用吹華發,滄海橫流要此身”為之題句,并將此畫作為祝賀海粟大師百歲大壽之禮。海粟大師看了馮其庸先生的畫和題句非常激動,提出與馮其庸先生共同畫一幅墨葡萄。首先由馮其庸先生畫一株大葡萄藤,海老接筆在葡萄藤上加枝添果,整幅畫渾然一體,絲毫看不出是兩人的合作,真是巧奪天工。畫完后,海粟老人又在畫上題“潑墨葡萄筆法奇,秋風棚架有生機”,并鄭重地蓋上了“劉海粟印”“曾經滄?!薄榜T其庸印”“十上黃山絕頂人”四方印章,這樣一幅絕世珍品終于完成了。而紅學大師與國畫大師合作“墨葡萄”在香港一時傳為美談。

馮其庸先生的書法和繪畫,多年來一直被人們稱之為文人書畫的代表,我不太懂書法、繪畫,也不知道如何定位和評價文人書法、繪畫,我只是覺得馮老的書法不同一般,功底深厚,尤其他的草書如行云流水,飛逸倜儻。有人說他的草書深受王羲之、王獻之的影響,但又不受拘束,別具一格。的確,馮老的書法既有詩人的靈動,又有學者的厚重,尤其是他晚年的書法更加意氣縱橫,展現出學術大家的風范。

作為學問大家、書法大家,馮其庸先生十分重視“傳統”與“創新”關系的處理。一次,我帶一位年輕的書法家拜訪馮老,馮老對這位年輕人的書法十分贊賞。但看到其中有兩幅作品意在創新,與“傳統”的路數明顯不同,馮老當即就批評,這樣的“創新”不行,“創新”不是丟掉“傳統”,“創新”一定要建立在中國書法“傳統”的根基之上,萬變不離其宗,如果沒有中國傳統書法的根基,那還能叫“中國書法”嗎?

馮老對李一先生的書法評價非常高。有一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李一先生的書法展,我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的身份主持李一先生書法展開幕式。記得那一次八十高齡的馮老一大早就從通州張家灣趕來。開幕式結束后,我一直陪同馮老觀展,馮老對李一的書法評價很高,他說的最多的話是“功夫”,他一再對我說,李一的書法是下了大功夫的,是功夫字,章草學得好。他說李一的書法既繼承了章草書法傳統,又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非常了不起。在一幅作品前,馮老看得很仔細,記得那是一幅用小楷書寫的扇面,我的感覺就是清秀漂亮,而馮老對我說小楷寫好了不容易,既要工整又不能死板,既要見筆墨的功底,又要寫出靈動和神韻。他對李一這幅小楷書法作品贊不絕口。

還有一次我陪馮老到山東開會,他見一個年輕人魏碑學得不錯,寫得非常好,還擅長篆刻,馮老對這位年輕人的書法和篆刻十分欣賞。他對我說,學書法,一定要學魏碑,學魏碑很難,要多臨帖。據說馮老早年學書法時,就沒少臨摹魏碑。

馮老治學一是靠天分,二是靠勤奮,他一輩子都不放棄對知識的追求。他對我說,他小的時候就喜歡學習書法和繪畫,但那時家里生活困難,學繪畫買不起材料,就勤練書法。他說在地里干活,休息時就可以拿樹枝在地上練字。他一再說學習書法一定要多讀書,尤其是閱讀、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經典,他說知識、學問、閱歷和人文修養,是提髙書法水平、書法境界的基礎和根本。他還說要多看古代名家的經典作品,要多揣摩體會,多臨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好書法。

四十多年來,我有幸追隨馮老左右,受益匪淺。他淵博的知識、寬闊的胸懷、遠大的視野、嚴謹的治學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都對我有著很大的影響。馮其庸先生治學的最大特點是刻苦和嚴謹。他強調做學問要肯下苦功夫,肯吃苦,要實事求是。他十分強調多讀書,同時又十分重視實際考察。他常常說中國的學問是無窮無盡的,有如大海,有如高山,個人的學識再淵博,也是滄海一粟,因此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自滿。他是這樣地告誡年輕人,也是這樣地要求自己,他八十多歲的時候還是晚睡早起,常常是凌晨三四點鐘起床作文讀書。馮先生的成就遠不止紅學一個領域,他的詩、文、書法、繪畫和攝影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在古典文學、古代文化史等領域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他對玄奘取經回歸古道的確認,更是對我國古代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貢獻。說到玄奘,人們就會想到一個詞——百折不撓。玄奘百折不撓的取經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標志性符號。馮老正是以玄奘百折不撓的精神,十次去新疆考察,八十三歲高齡時還穿越羅布泊,深入樓蘭遺址。馮老不懈的追求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虛懷若谷的大師風范,同他的著述一樣,是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

猜你喜歡
馮其庸家世紅學
吳宓檔案中的“紅學”資料
錯過的橄欖枝——悼念馮其庸先生
馮其庸與二月河的忘年交
新中國紅學第一人——追憶李希凡老師
馮其庸的“笨辦法”
《海岳圓》作者宮敬軒家世生平考
北魏寇猛家世生平考釋——以墓志和本傳為中心
Force-Based Quadrilateral Plate Bending Element for Plate Using Large Increment Method
紅學研究溯源
鳴晦廬主人王孝慈家世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