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理論到實踐:人才引領視域下的職業教育強國建設

2023-09-28 16:59肖丹王志偉
教育與職業(下) 2023年9期
關鍵詞:理論與實踐職業教育

肖丹 王志偉

[摘要]人才是我國的第一資源,對于深入推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深刻意涵。梳理人才引領與職業教育歷史發現,我國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經歷了從“助力”到“引領”、從“定位”到“賦能”、從“適應”到“協調”的互動轉向。為厘清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功能,需要基于經濟、政治、教育三方面探尋人才引領視域下職業教育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源流。面向未來,要樹立類型化職業教育發展觀念,設計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新引擎,塑造中國特色高技能人才品牌,構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體系。

[關鍵詞]職業教育;人才引領;人才強國;教育強國;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18-0102-05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次將人才的重要性擺到國家發展高位,這也對新發展階段職業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叭瞬乓I驅動”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教興國和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認識更深遠、理解更全面、需求更迫切。因此,系統分析人才引領與職業教育互動的歷程和理論源流,總結人才引領下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行動策略,對于推進我國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深刻意義。

一、人才引領與職業教育互動的歷史梳理

從實業教育歷史、職業教育地位確立、技術創新與工業發展進程的視角看,人才需求演變與職業教育呈現出靈活化的互動關系。把握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系統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厘清人才引領對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影響,是當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基礎。

1.從“助力”到“引領”的人才強國戰略。百年來,在現代中國教育發展歷程中,明確職業教育地位與比重成為實現人才引領制度化與規范化發展的緣起。1922年,《學校系統改革令》的頒布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事件,此時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將工作重心擺在對生產一線人員的教育與再培訓上?!啊晃濉陂g……工業、農業、林業、運輸業等部門需要補充100萬的熟練工人?!雹俚?0世紀70年代,技工學校開始正式招收高中畢業生以培育技術技能人才后備軍。90年代,大學擴招對職業教育產生較大影響,職業院校的優質生源被進一步壓縮,為應對“高教擠壓”的挑戰,黨和政府推出系列法律法規將職業教育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發展軌道。步入新時代,職業教育被擺在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與增強教育整體創新實力的更突出位置,旨在通過人才培養引領社會發展。從“人才助力”到人才強國戰略的轉變,反映出中華民族從變法圖存、富國求強的社會變革運動轉向了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程。

2.從“二分”到“融合”的育人定位轉向。有研究指出,“社會性與教育性的不可分離,決定了職業教育研究要從‘非此即彼’的‘二元論’,走向‘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的‘不二論’思維,從而走向統一的集大成效應之路”②。由此可見,職業教育對于辦學、人才培養等的實踐正逐步向“融合理性”轉變。這種“融合理性”實質上是職業教育在其產生與發展歷程中適應教育外部需求而達到的最佳穩定狀態。從理性視角分析,技術屬性是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顯著特色與核心特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體現了從“生存性技能獲取”到“技術與技能雙提升”的變遷邏輯,這必定是職業教育利用自身所特有的技術技能與人才培養模式來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踐過程。在此意義上,職業教育成為促進人才現代化的核心,實現從“職業人”到“公民”再到“人類”的轉變,逐漸重視共同人性、培養全人的理性價值。

3.從“適應”到“協調”的專產相互協調。產業轉移過程有其普遍規律,職業教育的突出特征在于通過培養與積累人力資本在區域經濟中發揮引領作用,通過打造產業認準的教育品牌,體現出較強的區域影響力與輻射力。該互動關系展現了職業教育通過人才支撐服務經濟社會的機制,區域發展與職業教育密不可分。借助人才支撐促進國家各方面發展,是我國職業教育高度關注的目標。各地對職業教育存在價值轉向或價值取向上的差異,而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及其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又會顯著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動力機制,出現人才引領的繁榮景象??梢?,“科技”“教育”與“人才”之間具有一種良性互動、彼此促進的和諧關系。同時,互促互融過程會涉及一系列復雜化、動態化、制度化的行動變革,這也是職業教育目前需要重視的改革方向。只有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才能真正實現人才強國,才能真正構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服務個體全面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也才能真正實現從人口大國到人才強國的跨越式發展。

二、人才引領下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源流

職業教育強國建設作為我國教育生態系統中的一大創舉,具有深刻的概念內涵與特征外延,需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多維角度進行整體透視與把握。本研究基于多維視角形成“政治—經濟—教育”三維分析框架,進一步理解我國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內在邏輯,為未來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行動提供理論參考。

1.經濟維度:響應國家需求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強國的經濟邏輯主要體現在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跨界性與融合性等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跨界性與融合性特征?,F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跨界性與融合性強調職業教育和社會系統的互動關系,并在與外界互動的過程中,對體系內部進行持續優化。其次,職業教育強國建設要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職業教育強國建設要求職業院校能夠在國家重點發展產業與新興產業領域攻克“卡脖子”的工藝技術與生產技術問題。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層面已做出一定貢獻,邁出了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堅實步伐。最后,職業教育強國建設要主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強國建設要求職業院校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但不限于被動式地提供服務,還要求引領經濟社會的變革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加快數字經濟方面,職業教育提升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能力,不斷增強適應性,改造提升傳統專業,重點打造互聯網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高水平專業群,擴大了數字技能人才供給。

2.政治維度:始終踐行黨的領導不動搖。職業教育強國的政治維度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方面。我國職業教育作為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需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首先,黨中央高度關注職業教育服務人民的強度與覆蓋面。新時代,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各項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2022年8月,習近平主席向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致賀信時強調指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必須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原則,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中國共產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根本立場與價值目標,強調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突出人才在培養方式、隊伍建設、發展渠道等多個方面的人民滿意情況。最后,堅持立德樹人,培育德技并修的技術技能人才。促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立德樹人。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肩負著多重社會職能,是推進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支撐。

3.教育維度:突出人才培養、教學與社會服務。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教育維度呈現出既定底層邏輯,必須討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教學與社會服務三大基礎功能。首先,人才培養定位與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優化。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具有極強的功能定位,其人才培養旨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其次,職業教育追求實踐教學的實際效果,著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趯嵺`教學,職業教育強國建設出現了實用主義傾向,對學校的教學秩序產生影響,教學的實踐性、應用性、功用性等價值取向越來越受到重視。最后,人力資本供給服務于社會發展。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與價值的生成是人力資本運作后的結果。人力資本運作的前提是價值,是社會系統職業教育供給人力資本做出判斷的過程,也是教育端與非教育端互相融合后產生的互動結果。綜上所述,職業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在內涵發展與社會需求中取得必要的平衡,既要遵循職業教育的客觀發展規律,又要在社會要求的倒逼下根據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目標與進程持續輸出符合要求的優質人才。

三、人才引領下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行動策略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強國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個層面。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強調的“人才引領驅動”,我們要在發揚與繼承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強國建設,要特別重視在理念、技術與系統等不同維度上的引領和支撐。

1.理念引領:樹立類型化職業教育發展觀念。在人才引領的驅動下,我們需要重新反思職業教育發展觀,這是推進職業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理念基礎。一方面,社會各界要深刻把握職業教育理性向度,職業教育強國建設要反思“矮化職業教育”的思維方式,重構社會形象,加強職業教育品牌建設;另一方面,要強化人文精神融入育人體系,重視個人的職業興趣發展,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第一,健全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完善全方位服務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強化“中職—高職—職教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目標引領,在細化現有政策法律的基礎上制定服務人才培養的行動綱領。同時,職業院校需完善組織機構,建立系統化的課程設置、教學實施、評價反饋等組織體系,優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第二,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打造靈活開放的辦學體系。首先,職業院校要通過與地方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需求對接,選擇勞動力市場需求大的專業進行重點開發與建設;其次,地方政府要加強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匹配程度及對接能力,推進課程體系與專業建設;最后,強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拓寬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引導實習實訓規范化發展。第三,構建多層級服務人才培養的協同體系。要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推進職前職后教育銜接發展,職業院校應構建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校企合作培訓項目。同時,職業院校要立足自身職業技能培訓優勢,為社會提供教學資源,加強社會勞動者的職業能力培訓,提升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創新與社會服務水準。第四,樹立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評價觀。我國職業教育亟待建立科學、全面的評估機制,對職業院校的師資水平、教學質量、實踐教學環境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在科學評價的指導下,職業院??梢缘玫礁倪M和提升的具體依據,推動教育教學持續改進,從而持續優化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更新教材和教學資源,從而為教育強國建設培養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傊?,樹立類型化職業教育發展觀念能夠滿足社會對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人才需求,幫助學生了解自身興趣和優勢,并培養其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有助于增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2.技術賦能:設計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新引擎??平倘趨R背景下,數字技術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起到重要賦能作用。技術賦能的過程既包含應然層面的“理想目標”,借助職業教育強國建設事業不斷完善對社會發展的服務作用與支撐功效;又涉及實然層面的“實際執行”,借助機制與平臺的介入應對現實問題。目前,我國已基本營造出“重視科技、持續投入”的環境氛圍,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具體制度并加以落實。第一,運用數字技術激發深度教學。深度教學是師生積極主動使用元認知技能的一種高階交互方式。為借助技術來提高育人質量,職業院校應以學生有效學習為核心,運用數字技術重構課程體系,靈活運用項目式、研討式、翻轉課堂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心流狀態”。第二,推動科教融匯與產教融合,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職業院校在加強與企業合作了解真實需求的前提下,引入先進的數字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在實踐環境中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導職業院校培養、引進、培訓具備實踐經驗和行業背景的專業課教師,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第三,依托現代數字技術,推動平臺建設和混合式教學。職業院校要積極探索大數據服務平臺和在線學習平臺的建設方案,加強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和實施,通過虛擬仿真、元宇宙、區塊鏈等技術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職場情境、學習資源與教學平臺,并提供個性化學習推薦、資源定制化分享、終身學習檔案、網絡智能搜索等服務,打破傳統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現狀,以此更新與升級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系統性、便捷化、自助式的教學服務,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提質增效。概言之,利用數字技術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教學方式,并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共享和跨場域、跨機構、跨時空合作,同時為學生學習營造實踐場景和虛擬實驗等教學環境,切實重構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強化人才引領的支撐作用具有創新意義。

3.系統支持:塑造中國特色高技能人才品牌。人才是國家強大的基石,對于一個大國而言,在技術標準領域發揮自身強大的影響力是國家強大實力的重要體現。人才引領視域下,形成彰顯我國職業教育育人實力的具體體現包括多個層面。第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才培養標準。工匠精神有其博大精深的實踐淵源,我國要借助職業教育強國建設在人才培養標準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傳播“重德求精”的工匠精神,彰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全球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影響力。第二,明確中國特色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發展的基本方向。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的涉及范圍、服務對象和發展渠道會更加廣泛,為此,建議職業院校加強與國際企業的合作力度,在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的基礎上,根據企業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學生獲取與國際勞動力市場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和知識。第三,持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職業教育強國建設培養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技能型人才,是推動全球實現更美好和可持續發展狀態的基礎。具體行動上,政府與教育行政部門需加強職業教育宣傳工作,突破民眾觀念壁壘,促成跨界融合式發展;職業院校要破除單一功能,打造技術服務、文化傳承等多元化教育職能;職業院校教師要避免固守原有的育人系統,創造生態化支撐體系。第四,注重地域差異,實施因地而異的人才培養策略。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行業專業類型差異化明顯,并且內部還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地方政府應根據區域發展特點與需求,重點培養彰顯特色的相關專業人才,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第五,職業教育強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保障社會和諧穩定。職業教育因其經濟導向、就業導向、實用導向等特質,為勞動者提供更好的培訓和就業機會,通過發展勞動者的一技之長提高其社會認可度和質量,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并保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傮w上看,職業教育旨在豐富高技能人才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在多個維度上打造出優勢凸顯的中國特色高技能人才品牌,有利于增強我國經濟社會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最寶貴的資源,對于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從現實層面看,近代以來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折射出完善人力資本助推社會發展的探索歷程。在此過程中,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歷久彌新,在教學創新、制度改革、服務引領等多個維度上探索人才引領下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源流與實踐經驗,為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做出了積極貢獻。面向未來,通過社會各界的持續努力,我們將推動職業教育大跨步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高品質的人力資本支持。

[注釋]

①李藺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41.

②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的向度與功能——新《職業教育法》學習心得[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6):29.

[參考文獻]

[1]何睦.大學知識創新與近代城市新興產業發展——以南開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95-99.

[2]陸宇正,曾天山.職業本科教育辦學實踐的意蘊解析與行動策略[J].大學教育科學,2023(3):108-117.

[3]田山俊,李文文.二戰后(1947—1966)美國國際教育協會與聯邦政府的互動模式及其內在邏輯[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7(3):129-138.

[4]吳立波,黃楷胤.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變革:目標、問題與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3(3):38-44.

[5]雍莉莉.職業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價值意蘊、矛盾表現與實踐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2(22):96-100.

猜你喜歡
理論與實踐職業教育
關于本科生納米概念教育的探討
文化差異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