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治理與中國哲學的起源

2023-10-02 10:00謝遐齡
社會科學 2023年5期
關鍵詞:天道天地國家

謝遐齡

西方哲學史認為,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家是米利都的泰勒斯。這種看法或許與亞里士多德講學傳統相關。講學要有根據,考證限于資料。中國哲學始于哪位思想家?西方哲人往往從孔子和老子中選一位。黑格爾看不上孔子,肆意貶低《論語》,認為孔子只是講些道德常識。①黑格爾寫道:“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薄墩撜Z》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墩軐W史講演錄》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19頁。下文黑格爾高度評價了《周易》的哲學價值,顯然他未把《周易》的思辨體系與孔子關聯在一起??磥硭麤]有把自己高度贊賞的《周易》與孔子關聯在一起?!墩撜Z》是用來培訓國家治理人才的教材,地位相當于西方社會的圣經。只以思辨程度來衡量孔子思想,是不恰當的?!墩撜Z》里有一句話—— “惟天為大,惟堯則之”,指出國家治理必須依據天道。這個論斷既是政治的,也是宗教的,又是哲學的。其重要性、權威性絲毫不低于《約翰福音》的“太初有道”。

一、王教:國家治理的宗教內涵和哲學維度

“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边@句話指出,天高于一切、包含一切。天不是神,卻是所有神的統領。時賢有稱天為中國宗教“至上神”的。天確實是“至上”的,但不是神,把天歸入神的行列,就把它看小了。董仲舒深得孔子思想精髓,講得最確切:“天者,百神之大君也?!雹谔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398頁??鬃右笾烀?、畏天命。不知天命就不配君子稱號,也即不得涉足國家治理。③《論語》最后一句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說明知天命、畏天命是成為君子的基本前提,也是最高成就??鬃幼约菏辶⒅境蔀榫?,到五十知天命。人們認為,《論語》似乎明確傳達了孔子極少論及天道。①這個論點的依據是《論語?公冶長》中子貢語:“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比欢?,《論語》有孔子論天道的記錄:“子曰:‘予欲無言?!迂曉唬骸尤绮谎?,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②《論語?陽貨》。有的詮釋家由此認為,子貢講“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在炫耀自己聽到老師講天道了。這句論天道的話闡述了兩個要點:一是天不說話:二是天顯象于人,人要從春夏秋冬運行、萬物生長發育來領悟天道、天意。

這個思想在《周易?系辭》中表述為:“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币勒蘸诟駹枌φ軐W思辨性的要求,這句話似乎缺少哲學意味;然而依照現象學直觀方法的要求,這一命題的哲學意味不僅相當明顯,而且揭示了孔子未明說的意思——唯有圣人才有這樣的觀象悟意的直覺能力。關于這層意思,董仲舒講得最透徹。董仲舒說:“ 《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不覽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則先王之遺道,亦天下之規矩六律已!故圣者法天,賢者法圣,此其大數也;得大數而治,失大數而亂,此治亂之分也?!雹厶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14頁。國家治理的根本思路在遵循天道。為什么要加上“法古”?法古意即法先王。為什么要遵奉先王之道?先王在此指圣王,即達到圣人境界的前代君王。之所以是圣王,是因為他們能夠領悟天道。賢王不能直接領悟天道,就研習領悟圣王?!笆フ叻ㄌ?,賢者法圣”就是主要規律。

怎樣領悟天道,怎樣解說天道,其中就含有哲學問題。(了解天道的方法有許多,卜筮就是其中的一種。)或許有人會質疑:四時運行、萬物生育,不全屬自然規律嗎?怎么成了天道?天道不是應該很“神”嗎?答曰:“四時行”“百物生”不僅是天道,而且還是“天之神道”。④《周易?觀卦》彖辭:“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泵鞔_表達了神道與四時的關系?!吧瘛钡囊馑季褪巧衩疃f不出其由來?!吧竦馈钡囊馑季褪沁@種道理、規律,妙不可言,卻說不清其究竟。好比當代物理學,有強作用力、弱作用力,但我們說不清其所從來。因而也可將它們稱為“神道”。對《論語》“予欲無言”解釋得最好的當數王船山,他在《四書箋解》中寫道:“天,以神化言?!薄八臅r之行,百物之生,皆天之神化也?!薄洞饺珪返?冊,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第260頁。所謂“神道設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這種“自然規律”設教。質疑者之所以會有上述誤解,是接受了西方思想影響的當代話語而把自然界和神看作兩個事物。中國古代未曾把天分裂、對峙為神與自然界兩個事物,天是渾然一體的,既是自然界又是神,或者說,既不是自然界也不是神。天是形而上者,意思是形質未分者。形質既分,才有自然界(物質)和純然神(基督教的上帝)之區分。西方思想把自然界與神的對峙當作默認的前提和基礎,但依中國古代思想看,這種對峙是屬于形而下的。亞里士多德的metaphysica依形質既分為前提去分析萬物,其書中文翻譯為《形而上學》是個錯譯,這個沿襲了一個多世紀的錯誤引發了諸多思想混亂,亟待糾正。⑤metaphysica先是被譯為“玄學”,后嚴復將其改譯為“形而上學”,乃是從“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而來。但我認為,亞里士多德奠基了形與質的分裂對峙,導致了神與自然界的分裂對峙,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與中國思想“形而上者謂之道”全然不是一回事。嚴復對此并未有所領悟。

觀象與思考推動哲學發展?!吨芤?系辭》解說“象”曰:“見乃謂之象?!庇衷唬骸胺ㄏ竽蠛跆斓?,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碧斓?、四時、日月都是象?!疤齑瓜蟆?,天是垂象之天;天又是所垂之象。這樣豈非矛盾?天、天道是中國古代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最重要的概念,必須說清楚。而這個解釋活動就是哲學要做的事,解釋活動產生哲學。

垂象之天與所垂之天必須分開為二事。蒼蒼之天不是垂象之天。董仲舒有一說,曰:“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為一端,地為一端,陰為一端,陽為一端,火為一端,金為一端,木為一端,水為一端,土為一端,人為一端,凡十端而畢,天之數也?!雹尢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216、217頁。天有兩層意義:一是總括義,也即垂象之天;二是十端之一,“法象莫大乎天地”之天,蒼蒼之天是也。這一學說為解決困難提供了可能性。前幾年,我對朱子判陰陽二氣為形而下者心存疑慮。⑦謝遐齡:《戴震是理學家嗎?——論戴震哲學對理學的否定》,《南國學術》2019年第2期。據董子天有十端之說,朱子說自是根據堅實。只是有諸多細節還須斟酌,如是否垂象之天為形上、所垂之象為形下,尚待進一步切磋。這里,盼同好者不吝賜教。(五行亦有形上、形下之疑待定。依董子說,五行既稱端,見質,當屬形下。然而既稱行,意即運行。運行,道也,不得以端視之,似形而上者。)

四時是天道的重要垂象??鬃诱Z“四時行焉”,《周易?系辭》語“變通莫大乎四時”?!吨芤?系辭》語承“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兩儀、陰陽、乾坤,對應天地;四象,對應四時,①《周易?系辭》又曰:乾,大生;坤,廣生?!皬V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參見《周易正義》,十三經整理委員會整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321頁。也關聯四方。當今論者每謂吾國乃農業文明,此論不能說沒道理,但無疑是不夠全面的。由四時概念看,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是四季分明、均衡的溫帶氣候。這一點極其重要。因而說中華民族屬于溫帶文明,似乎更確切些。卦、爻各表示某種物象,應合某種生存狀況,其推演透顯天道、天意。因而,“吉兇”“大業”,講的是國家治理。

四時各有特性。董仲舒曰:“天地之化,春氣生,而百物皆出,夏氣養,而百物皆長,秋氣殺,而百物皆死,冬氣收,而百物皆藏?!雹谔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446頁?!秴问洗呵铩肺丛馇鼗?,資料完整?!妒o》記載的古人觀天象所得甚詳,且述當行的禮、樂、政務,《禮記》纂集為《月令》??梢娔鞘歉髋晒灿械乃枷?。這似乎在闡明“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四時還有情感:“春氣愛,秋氣嚴,夏氣樂,冬氣哀?!雹厶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31頁。與情感相關的是功能、效能:“愛氣以生物,嚴氣以成功,樂氣以養生,哀氣以喪終,天之志也。是故春氣暖者,天之所以愛而生之;秋氣清者,天之所以嚴以成之;夏氣溫者,天之所以樂而養之;冬氣寒者,天之所以哀而藏之?!雹芴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31頁?!疤熘尽?,意思是天意。功能、效用顯示天意。國家治理則貫徹四時示象的天道:“明王正喜以當春,正怒以當秋,正樂以當夏,正哀以當冬。上下法此,以取天之道?!雹萏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31頁。在此要強調的是,在孔子、董仲舒的觀念中,天沒有人格性,不可把天理解為具有人格性的神。

春夏秋冬具備的生養收藏功能還內含人倫道理:“生溉其樂以養,死溉其哀以藏,為人子者也。故四時之行,父子之道也?!雹尢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31頁。這是說,人倫秩序源于天道。董仲舒接著論述了國家治理原則:“天地之志,君臣之義也;陰陽之理,圣人之法也。陰,刑氣也,陽,德氣也?!雹咛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31頁。關于四時中所蘊含的人倫道理,董仲舒在對策書中講得更明確:“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于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雹唷稘h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501、2502頁??梢?,董仲舒根據天地陰陽之“大象”透顯的天意,確定了“恩德為主、刑罰為輔”的治國思路。

此處正是判定儒家與道家分途的關節點。上引文中的“德”字,切勿依今日話語解讀為道德規范之類。引文中有“德主生”,“陽為德”,“以生育養長為事”等語,所以,“德”應理解為恩德。

施民以恩德即為仁政??鬃哟_立的根本原理“為政以德”,并非倫理學教條,而是宗教、政治、哲學之大命題。還是董仲舒深刻領會了孔子思想——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有養而成之,事功無已,終而復始,凡舉歸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無窮極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雹崽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29頁。論斷天意為仁極其重要,這是儒家的根本。道家對天道性質的論斷則恰恰相反。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笨梢姟盁o為而治”的治理思路包含著放任政商大鱷盤剝細民的態度。董仲舒斷言天之根本性質是仁,盛贊天意“無窮極之仁”,雖然有針對時弊的現實性,顯然是政治性的;但從理論上看,則是宗教的;而其重辨析和論證的風格,又是哲學的;確切地說,政治、宗教、哲學在董仲舒這里乃是一體的。今日話語起因于今日事實。今日事實是,政治、宗教、哲學各為一事物;而在古代,這三者是一體的。因此,說中國古代無哲學,可以成立。因為董仲舒的學問是《春秋》學,屬于經學,而經學不等于哲學;但是,從經學中剝離出若干內容名之曰哲學,卻是可能的。經學從形態上看是研究五經的學問。五經是中國古代關于國家治理的記錄、思想、理論。古代制度,稱作王制;教化體制,稱作王教。實際上,禮制即宗教體制,教化即宗教維度。因而古代的政治、軍事、宗教一體的國家,可以看作國家宗教?;蛟S有質疑者問:何以國家稱作國家宗教?答曰:今日話語稱作國家的,基本上是單從政治功能看,而古代國家是政治、軍事、宗教一體,既然可以把這樣的三位一體稱作國家,那么也可以稱之為宗教。之所以加上國家二字,稱作國家宗教,意在凸顯政治、宗教之一體性。所以,王教之稱恰好用于這種宗教體制。

孔子說自己“志在《春秋》 ”。司馬遷解讀為,《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長于治人”,所闡發乃“王道之大者也”。①《史記?太史公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297頁。這樣看來,《春秋》學,王道學也。進一步說,經學可理解為王道學。王道學,國家治理之學問,關于天道的學說、理論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宗教的,又是哲學的。

二、宗教維度:國家起源之判據所在

論及國家治理,不得不問: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怎么就出現了國家?換言之,國家是怎樣起源的?

從組織形態和功能兩個維度看,國家是個有結構的存在體,有處置內部關系和對外關系的功能。國家必有的要素是權力。其實權力不外功能。人們聚居形成群體,就會有內部關系、外部關系等問題,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有需要就會產生具有一定功能的人物或機構。內部關系中,有些問題會自然解決,有些須有人干預才會解決,于是需要調解者。有的調解者是“自帶”的,如家族長輩;而有的調解超出了家族范圍,這就促成領袖的出現。調解時,如果每事處置得當,眾望所歸,就無須使用暴力;只有存在分歧且調解無果時,才會有使用暴力的需要。由此可見,暴力并非必要因素,卻是必備因素。外部關系情況不同,武力不可少。經過漫長的歲月形成的群體領導中心,它的權力未必大,但服務功能相當明顯。分配食物要公平,預測天氣、節令不能出錯過多,對外爭斗不能失敗,特別在面臨干旱需要求雨時,領袖要充當獻祭的犧牲。②《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408頁,書中記載鐘離意上疏語“昔成湯遭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邪?使人疾邪?宮室榮邪?女謁盛邪?苞苴行邪?讒夫昌邪?’”注引《帝王紀》曰:“成湯大旱七年,齋戒翦發斷爪,以己為犧牲,禱于桑林之社,以六事自責?!笨梢?,商湯尚循上古遺風。

要特別指出的是,人類群體生活中必定有宗教因素。雖然說不清宗教確切的產生時間,但埋葬逝去親人,并在墳墓中放置食器、谷物等,說明當時已有靈魂觀念,并且起始時間相當早。③“從莫斯特文化(公元前7萬—前5萬年)開始,我們能夠肯定就已有了對死者的掩埋……關于死后生命的信仰似乎從人類歷史最初的時候就有了?!泵谞柷?伊利亞德:《宗教思想史》,晏可佳、吳曉群、姚蓓琴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第11、12頁。說宗教自始就伴隨人類社會,或許略有夸張;而認定構成宗教的主要成分始終伴隨人類,當能成立。④杜爾干:《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林宗錦、彭守義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38頁:原始宗教“與以氏族為基礎的社會組織是不可分的”。他對圖騰的論述詳盡而權威。只要看到當代生活仍然廣泛存在徽章——族徽、?;盏?,就可體會宗教要素無處不在。人類學、考古學關于此方面的論著甚多,在此無須贅述,本文僅僅討論宗教與國家起源的關系。

前述人類群體發展出權力中心,那么這個權力中心在怎樣的條件下成為國家?或許我們可以把權力中心的功能劃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外用武(軍事) ;二是內部事務,如分配食物、裁斷糾紛、頒布歷法,或許還有婚配等(行政);三是宗教(趕鬼驅邪、祭祀、占卜等)。產生國家的必要條件是共同體要足夠大,也即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從而使行政機構成為必要。然而,這并非本質所在。軍政權力結構升級并未構成概念突破⑤關于“國家概念”這個要點,參見黑格爾:《法哲學原理》,鄧安慶譯,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57、258節。黑格爾寫道:“國家是倫理精神的現實性……這個倫理精神思考自身并知道自身。國家存在于單個人的自我意識及其知識和活動中?!薄獧嗔χ行脑诟拍钌媳徽J知為國家。權力中心原本就有宗教維度。因而,概念提升須考察宗教維度之可能性。原有的宗教已經成型,稱作巫,或薩滿教。而后來的宗教狀況與巫具有本質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宗教有過重大變更。因此,國家很可能起源于宗教變革;在宗教維度上探尋國家的起源,是可行的思路。

宗教在變革前,稱作巫;在變革后,稱作國家宗教,即人們熟知的夏、商、周等國家形態。當時的國家是政治、軍事、宗教一體的存在體。也就是說,國家宗教即國家。國家宗教是宗教學界使用的名稱,這個術語易生歧義,它一般用來指全國范圍內,全民(大多數或絕大多數人)奉行的主流宗教,如西方國家的基督教,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教。在這樣的語境中,國家宗教與國家是處于分離狀態的兩個存在體。而夏、商、周時代的國家宗教,宗教與國家是一個存在體,稱其為國家宗教,意在指出其一體性。

依照上面提出的思路,莫非國家起源就在巫轉化為國家宗教的過程中?已經有學者提出“從巫到史”“由巫到禮”的論斷,也有從巫到儒家的詳盡論述。①謝選駿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從巫到史”,從文化角度涉及了這一現象。參見謝選駿:《也談古代中國宗教神話向古史神話的轉變》,《哲學研究》1986年第5期。參見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余治平:《孔子之前已有儒》,出版中。這些研究所敘述的事情,大都屬于巫向國家宗教轉化的現象。這就是說,巫轉化為國家宗教的事實是清楚的,雖然各家注重的角度及解釋各異,但禮制就是國家的體制,就是政治、軍事、宗教三者一體的制度。從巫到史也好,從巫到禮也好,其實就是從巫到國家宗教。此外,筆者的這一論斷,還與一個情況相關,那就是國家宗教(王教)一直延續至清朝末年??梢哉f,中華文明五千年就是王教(國家宗教)五千年。

宗教與政治、軍事權力為一體。宗教當其出現時就是國家宗教。宗教就是國家,國家就是宗教;宗教出現就是國家產生。換句話說,當宗教從巫中出現時,或者宗教脫離巫術產生時,就是國家出現時。

如果要從巫到國家宗教的轉化中尋找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那么似乎舍顓頊“絕地天通”別無他選?!渡袝?呂刑》中載有“乃命重黎,絕地天通”。古人有此事的記載,可見它是很大的事件。將此作為宗教產生的標志,有著足夠的歷史地位。戰國時代的文獻對此有較詳細的敘述,抄錄在此:

昭王問于觀射父,曰:“ 《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禋絜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宜、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祇、氏姓之所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求用不匱。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薦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其后三苗復九黎之德,堯復育重、黎之后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為司馬氏。寵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寔上天,黎寔下地?!馐乐畞y,而莫之能御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變,何比之有?”①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512—516頁。

這段史料講述了古代宗教史,展示了古代治理與宗教融和一體的狀況。按其所述,在絕地天通之前,古代宗教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有覡有巫的薩滿時期(或稱原始宗教時期)。(2)設祝時期。設祝當是行政作為。覡、巫似是自發,是民眾中的能力特異者,其以肢體行為來祛邪驅鬼。祝則須任命。祝須具備全面的歷史、地理知識,精通倫理、禮儀。祝不僅要在祭祀時擔當重要角色,還掌管宗教知識及其傳承,也就是說,祝之存在與行動內含著思想、倫理準則。祝與巫覡在本質上不同。祝之存在表明,古代宗教有了新的因素。(3)五官之設時期。五官之設,屬于封神舉措?!蹲髠?昭公二十九年》曰:“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蔽骞贋榻艹鍪献迨最I之祠,任命掌管部類神職,或有廟宇。這些杰出人物的家族已經提升為貴族;任祠官者從其子孫中挑選,選拔條件頗為嚴苛。由這些敘述可以看到,在國家出現之前,宗教體制已經頗具規模,禮儀要求相當嚴整。有祭祀祖先的,有祭祀土地、五谷等神的,職責分化相當明確。通曉“氏姓之所出”,想必與婚姻管理相關,也就是說,宗教與民事渾然一體。五官或許并非管理機構,僅僅提供咨詢,只是咨詢內容有權威影響而已。社會秩序無須權力強制,由宗教確定的習俗足夠維護。

顓頊任命重黎,背景是“九黎亂德”,其意思是:兩個宗教不同的部族整合,濫用暴力,社會秩序混亂。吾臆:或許“亂德”的原因在于“九黎”有巫,無祝與五官;因此缺少對倫理原則的思考。顓頊的作為不僅僅是整頓祭祀制度,還有所發展,更重要的是他采用了強制舉措。(這段史實記載在討論減輕刑罰的文獻《呂刑》中,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其中,“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一句意味深長,其說明顓頊不只是“使復舊?!?,而是設置專門機構、任命專職官員掌管祭天事務,這是一次全新的創舉。此舉剝奪了民眾祭天的權利,其后形成唯有天子可以祭天的傳統,是國家宗教的重要教條。所以,視“絕地天通”為國家宗教之始,可以成立。②張立文主編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寫道:“哲學脫胎于宗教……目前所見較早的宗教傳說,當為顓頊的‘乃命重黎,絕地天通’……意味著原始宗教正在漸漸地發展為國家宗教?!保ū本褐袊嗣翊髮W出版社2007年,第26頁。該書《后語》稱,此節為楊慶中撰寫。)“原始宗教”一詞,在此當指巫術,或薩滿教。這本教材也認為,顓頊“絕地天通”是國家宗教產生中的重大事件,可以作為標志。只要把國家宗教等同于國家,則可推出“哲學起源于國家治理”。既然視其為國家宗教之始,則其同為國家之始。

觀射父向楚昭王講的故事隱含著一個宗教史、思想史事實:祭天已經相當流行,天的觀念已經極其重要。若非如此,則沒有“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之必要?!澳嗣乩琛彼鞛椤熬焓凇钡於嘶A。這里,雖然仍然說不清天的觀念何時興起,然而顓頊“絕地天通”決定了天的觀念的崇高宗教地位則無可置疑。至此,“惟天為大”才有可能,國家起源才與上天概念捆綁在一起。

三、天道:中國哲學的中心問題

宗教與巫的根本區別在于:巫通過一系列的行為處理實際問題;宗教不僅有儀式,還須對儀式、信仰講出理由。既然必須闡釋,于是就產生了許多學說和理論,其中就有哲學。既然“惟天為大”、奉天法古,天就有常道。闡明天道,是宗教要求,是國家治理的實踐需要,也是哲學的起源。

古籍中關于天道的討論紛繁雜陳,浩如煙海??梢哉f,天道是中國哲學的最高問題、核心問題、根本問題。有人說,整個中國哲學都是圍繞天道展開的。在此,本文只能選幾種加以討論。

(一)“大一統”的宗教意義:一為源頭、萬緒歸一

“大一統”出自《春秋公羊傳》?!洞呵铩贰半[公”經文“元年春王正月”,傳文“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何休解詁文:“統者,始也,總系之辭。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蟲,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曰政教之始?!雹邸洞呵锕騻髯⑹琛?,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1—12頁。君主受天命上位,確定正月以統領天下,不僅“自公侯至于庶人”,而且“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蟲”,彰顯著宗教性?!霸甏骸?,意思是上位第一年,本是常詞。何休卻在“元”字上大做文章:“變一為元,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無所系,而使春系之也?!雹佟洞呵锕騻髯⑹琛?,十三經注疏整理本,第7頁。何休所論乃天道。

細品上文,“大一統”的意思是以“一”統括萬事萬物??梢?,中國哲學最初始的概念是一、元。思想出“一”是世界的起始,衍生為整個世界,并且用一橫畫書寫,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最燦爛的時刻。它不僅是中國哲學的開始,也是中國文字、書畫藝術的開端。(西方思想雖然也有一與多,但文字不同,書寫方式不同,因而書法藝術性??;而西方繪畫則走的是與中國畫迥然不同的道路。)這樣看來,如果要確定第一個中國哲學家,那么就只能在伏羲、神農、黃帝、少皞、顓頊這些人中尋找。

“惟初太極,道立于一?!雹凇墩f文解字》首句一般作“惟初太始,道立于一”。此處引自段玉裁注本。太極通常被理解為元,氣也。這樣的思想似乎是全人類共有的。古希臘米利都的阿那克西曼德認為,萬物出自一種“元質”,無限而永恒,元質、萬物之轉化由命運規定?!懊\規定”或許可解讀為有一定之規,但說不清楚,頗似“天之神道”的意思。元為氣,氤氳,與現代物理學的宇宙大爆炸設想暗合,令人驚奇。

太極,元氣氤氳,如何衍生天地?于是有學說:

昔者圣人因陰陽,定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也。夫有形生于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

太易者,未見氣也。

太初者,氣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

太素者,質之始也。

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成,而未相離。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

易變而為一, 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者,氣變之究也,而復變為一。一者,形變之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③《易緯乾鑿度》,《緯書集成》上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12頁。此節《列子?天瑞》全抄,字句略異?!扒ぐ矎纳备臑椤皠t天地安從生”,末添“沖和氣者為人”,意思更顯完足。

由太極衍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學說雖然顯得蕪雜,卻也包含諸多發展可能。例如,依此順序,置太始于太素之前,意思是形先于質,日后的學者就有許多話可說。原本簡明的太極,現在剖分為四層。原本太極即氣,現在有未現氣的太易、始現氣的太初;連同太始之形、太素之質,可以解釋為都屬“意思”(意念微動:幾,或機),④周敦頤《通書》“誠無為;幾善惡?!敝熳幼⒎Q“誠”即太極?!皫渍?,動之微,善惡之所由分也?!蔽嵋埽宏柮魉木浣獭坝猩朴袗阂庵畡印背鲇诖??!吨芏仡U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6頁。尚未出現,更非現成。這段理論明確區分形上、形下。有形的天地,應歸入形而下者。

毋庸置疑,《易緯乾鑿度》所述乃宗教思想。若將其與《圣經?舊約》所述上帝創造天地做個對比,則上帝與上天之差異清晰明確?!妒ソ?舊約》中天地為上帝所造;《易緯乾鑿度》中天地從無之中自然而然地演化出來。無即太極,元氣,氤氳。原本太極即一,現在“易變而為一”,太易生出一;與《老子》“道生一”合。不過,由此稱《易緯乾鑿度》為道家思想則不可,因為這種從無到有的演化思想應當是當時各派思想共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太極元氣,形而上者也。故而,道即氣,氣即道。道就其運行而言,氣就其存在而言?!暗郎?,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的意思是:太極生一,再生天地。天地生人,與人為三,故而有“二生三”。三生萬物則意味著不僅天地生萬物,人也參與生萬物。不僅天地不是上帝所造,萬物也不是上帝所造。

或許有論者認為,這是中國思想的人文性質。不用上帝造物就是人文嗎?這恰恰是古代中國的宗教思想。我們稱之為天道學。天道學所述的“自然而然”,即“天之神道”,或王船山所說“天之神化”?!妒ソ?舊約》所述乃神學,吾華則為天學,都是宗教思想;宗教不同而已。吾華的宗教思想“很哲學”,不像神學;是未分化的、未分裂的,不應將其誤解為人文性。

(二)從天道引出王道即國家治理理論

以“元”論天道的理論既是宗教思想,又是哲學,同時也是建立國家治理理論的基礎。

“元”之宗教意義在“元年”“元旦”等用語中凸顯。董仲舒說:“謂一元者,大始也。知元年志者,大人之所重,小人之所輕。是故治國之端在正名。名之正,興五世,五傳之外,美惡乃形,可謂得其真矣?!雹偬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67、68頁。把“一”改稱為“元”,意在強調開端之重要。我們須懂得使用“元年”的意義和價值?!爸螄嗽谡?,意思是國家治理的開端是確定正確的思路,“正名”在此內涵較為豐富?!笆枪蚀呵镏?,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竟內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雹谔K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70頁。重元正始即國家治理的基本思路。重元內涵豐富,其中之一是抓源頭治理。出一大堆問題再治理,乃是末端治理。想要從根本處去除出問題的因素,就須找到正確的指導思想。這就屬于“正名”。

天有十端。有十端的天,即元,也即氣。氣即道,道即氣。十端可分三組——天地人為一組,陰陽為一組,五行為一組。陰陽衍出“德主刑輔”的仁政思想,前文已述。天、地、人又稱三才?!吨芤?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天、地、人各有其道。董仲舒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③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第328、329頁。其中的意思是:王道是貫通天道、人道、地道的大道,天道含于王道之中,三道貫通。三,又寫作叁。叁,參也。國家治理依四時陰陽施行,也即參天道而行。國家治理講究仁義,可以歸于人道。國家宗教即王教,天子須精王道??梢妵易诮谈拍畎鴩抑卫?。不過,有時人們以王道稱國家治理,這樣用詞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把國家治理看作國家宗教,也即天、地、人三道貫通的全方位治理;一是把國家治理看作行政管理的一個維度,也即把王道解讀為人道。類似的情況表現在天道一詞的使用上:有時天道指元氣之道,也即形而上的道,此時天指總含十端的天;有時天道指十端之一的天之道。董仲舒雖然有十端之說,但在他的著作中這種區分不是很清楚。不僅董仲舒,漢朝及后來學者似乎也未區分得很明確。這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重要題目。

(三)從《周易》看國家治理之宗教內涵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薄吨芤?系辭》:“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鼻庩?。又:“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笨梢姟吨芤住啡苛呢?、三百八十四爻全部由陰陽衍出,所衍全屬三道貫通?!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乾象天;乾道運行剛強健勁,君子行事當如是。君子心心念念天意、天道,言行象天——表達的是宗教情懷?!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同樣滿懷宗教意味——君子要像大地一樣寬博厚韌(比如,既容納好的事物,也容忍不那么好的事物)。正像基督徒說“效法基督”,君子效法天地,其中的意蘊孔子“惟天為大,惟堯則之”一言盡之。④《詩經》中的“頌”,是國家祭祀大典用的宗教樂舞?!吨茼?維天之命》中的名句“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表現的是同樣的思想,天命即天道。周文王之德之所以純,在于他完全遵循天道,與天道相合。

《周易》的宗教性明顯?;浇桃笙蛏癯?,其前提是神與自然界分裂對峙,世俗生活與神圣性為二事。吾華古代無分“人文”“神文”,神與自然界未分化?!吨芤?文言》明確地要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逼渲械年P鍵詞是“合”,不是“超越”。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指天之神道,也即天道。大人,指擔當國家治理的君子,對他們的宗教要求是“與天道合”。這就是國家治理必須達到的宗教境界。(有人將“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解說為《周易》的人文主義,謬甚。人文主義是源于西方的術語,建基于神與自然界的分裂對峙。然而,吾華古代并沒有神與自然界的分化,可參看《史記?天官書》。該書論天文,既有今日作為自然科學天文學的內容,又有各天象之宗教意義的內容,是古代天道學之一端。同樣,《周易》所謂人文,涉及天道、人道、地道之一的“人道”,也充滿宗教內涵,絕非“人文主義”。例如,禮制屬于人文。禮制包括現代國家的制度、體制等。禮制體現著國家與宗教之一體性。)

對國家治理的基本要求,依首卦之卦辭“乾,元、亨、利、貞”的解釋?!段难浴吩唬骸霸呱浦L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薄熬有写怂牡抡摺钡囊馑际?,按照元、亨、利、貞治理才配稱君子。元、亨、利、貞表象仁、禮、義、信,應合春、夏、秋、冬,也即應合天道。

《周易》以數的形態推衍出一個完備的體系,全面鋪敘天道?!吨芤?系辭》曰:“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泵控粤?,這個數字表達《周易》囊括天、人、地一切原理?!疤熳鸬乇?,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币澜袢湛茖W視角看,這是價值預設。然而古人是源于直觀的“明證”。古人從天在上,地在下,聯系到尊卑之設定,由此自然而然地認為天尊地卑。以高低比貴賤,同樣是直觀的“明證”。因而國家治理預設了等級劃分,看作天道?!断缔o》又有:“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薄吨芤住逢U述的國家治理指導思想簡明扼要,因而能得“天下之理”,能讓天下事“各得順其位分”。書中又極言《周易》的全方位運用:“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p>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表述了中國思想的重要特點。而所謂“天地之道”,包含著“人文”?!吨芤住返臄道眢w系組織、囊括了各種各樣的治理體驗,并將其凝練為道理,為天下事提供具體的指導。如乾卦“初九:潛龍勿用?!薄熬湃壕咏K日乾乾,夕惕若?!逼浣庹f為:“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边@是治理者必須具備的態度?!靶揶o立其誠”實則后來王陽明“知行合一”所表達的意思,強調的是,說的就是要做的,心口一致,想到了立即付諸行動、立即兌現,內含著“與天地合其德”的宗教要求?!锻恕坟?,離在下乾在上,離之象為火、乾之象為天。象辭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這是要求選擇君子來擔任治理者?!督狻坟粤侈o:“負且乘,致寇至?!逼渲v的是選官不當的嚴重后果?!断缔o》:“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撘舱?,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兑住吩唬骸撉页?,致寇至’,盜之招也?!痹撠陨婕皣抑卫淼年P鍵環節,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他,如《艮》卦。艮之象為山。艮卦兩山相疊,其象辭為“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該卦提供的價值導向是恪守本職、勿侵入其他部門領域,稱得上“穩重”。又如論法制的《噬嗑》卦,其《初九》爻辭“履校滅趾,無咎”,《上九》爻辭“何校滅耳”在《系辭》中發揮出一番大道理。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而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兑住吩唬骸男缰?,無咎?!酥^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不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兑住吩唬骸涡缍?,兇?!薄靶痛笳]”的意思是,教育包括合適的懲罰,講明道理、規則,明示獎懲尺度,是教育;實施獎懲,也是教育?!妒舌尽坟袁F實意義何其重大。

《周易》包羅萬事,不勝枚舉??偫ǘ?,大理論皆與國家治理相關。因此,我認為,中國哲學起源于國家治理。

猜你喜歡
天道天地國家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電視劇的文化屬性解讀——以《天道》為例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拾天地之荒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天道體系 專業成就卓越
權健天道體系戰略委員
權健天道體系精英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