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探索

2023-10-02 19:55
山西青年 2023年11期
關鍵詞:師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蔣 韻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提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正是這種“不平衡”“不充分”逐步使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問題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各大高校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其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和探索,可以更好地順應社會新時代的發展,從更全面更專業的角度幫助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

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成為許多有師資條件的大學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門公共課程,它與其他公共必修課享有相同的地位,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1]。然而,由于受課程性質、授課內容等因素影響,各學校開設情況參差不齊。一些院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選修課,而另一部分院校則將其作為是必修科目,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開設在大學一年級。有些院校完全采用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上課,而有些院校則努力探索理論環節與實踐環節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大,使得該課程一直處于“說教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下,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擺在廣大心理老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教學反饋來看,不少同學反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枯燥乏味,沒有實質內容;與心目中鮮活、豐富、積極、獲益匪淺的想象有很大的差異。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目的的心理輔導活動,它所涉及知識領域非常廣泛,如人際關系學、行為科學、精神分析學等等;同時又與德育密切相關。就學生評教環節而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優勢亦不遜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類公共課程,評教效果良好[2]。為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需具有鮮明的理論導向與符合其特色的教學模式,在特定的教學對象下統一其標準以有的放矢,獲得客觀評價反饋與認同。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的德育相比,有著明顯不同的特性:它不是單純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就它與心理學科之間的聯系而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自身應能從中發現很多經典教育心理學思想作為參考。

一、高等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現存的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當前,盡管各大院校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了相應的學時、學分以及課堂講課PPT、教案等,部分院校甚至擁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但老師們只是對課程中的有關概念做了解釋,而較少對這些課程做練習,這就使教學缺少了一個實踐化過程,不能很好地推動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3]。從另一方面來講,心理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還要能夠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具體問題,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此外,由于很多學校對于心理健康知識沒有明確的方法論指導,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有些學校認為開設心理課是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心理成長,而忽視了心理課程本身所具有的合理性以及應用價值。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還需將心理課程結合到其他課程中去,從而進一步擴展學習體驗,增強學習意識,這樣就可以方便學生多角度展開課堂上知識,可以說當前心理課程體系開設院校還不夠健全。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業教師配備不足

建立一支健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各大重點高校在評定等級時核心的競爭力。教育部頒布了有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評價標準,但是在基層的執行中難以落實。目前,雖然高校都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但是從業人員能力欠缺的現象特別嚴重。一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課程都是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校醫院的工作人員同時擔任,僅僅只是機械完成課時任務而完全沒有真正掌握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這不僅意味著人數不多,還意味著教師專業性不強,未能真正介入,任教的專業人員也嚴重不足。其次,一些地方高校雖然成立了專門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或專職從事此項工作,但多數是“各自為政”的形式,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組織架構和制度保障。從人員配置上來看,都配備不低于兩名心理學專職人員,條件較好時又將外聘心理學專業相關的老師,但是與此同時,往往會出現外聘人員流動性大、工作態度不嚴肅。從現實情況來看,高校一些學生存在某些心理問題,尤其是貧困生。所以,學校方面的專業支持已經顯得力不從心,學院方面則更基本上是對上崗“兼職”者進行培養,心理健康專業指導與普遍性教育難以落實[4]。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育手段落后

一直以來,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手段簡單,“傳授—接受”型教學模式一直占著主要位置,課時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高等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時在16 ~20 節之間,這導致教師一人“獨霸”講臺,以滿堂灌形式進行教學,而如某些討論、訪問、見習的教學方式因耗時過多被略去。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下,高校學生表現出對該課程毫無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實踐活動,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其次是班級規模過大。當前,許多本科院校紛紛擴大招生,導致班級人數急劇上升。班級人數增加后,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傳統的“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的被動式學習模式已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其教育創新功能也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起來,學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激發;由于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遭到了重創,無法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心理壓力更大,個性也無法得到發展。在個體心理健康這一主觀體驗豐富的場域中,這一老套的教學模式不僅有悖于高校學生心理成長的規律,也構成阻礙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有效開展的“瓶頸”問題。

(四)課程學習評價制度單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立是為了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人成長,此門課程除了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更應該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在生活中體驗和感受,并能積極地進行應用。但目前大部分的院校對于課程的改革仍以傳統的模式進行,一般由出勤、課堂表現、期末考核幾部分構成,考核以案例分析或論述為主,課堂評價制度的單一會局限學生對心理健康的理解性和感受性,認為心理健康只存在于課堂中。這種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期待值,也難以將知識轉為實用性和趣味性。

二、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展建議

(一)心理健康知識的生活化滲透

高校老師應該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知識點核心貫穿于生活化互動中,用具象化方法開啟書本知識所蘊含的內涵與價值,讓學生輕松面對問題,知道如何調節自我,掌握心理問題解決節奏。對高校學生而言,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校園。除了上課時間以外,學生還有許多課外時間。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高校老師要做好學生的課外指導工作。高校老師要積極使用媒體這一渠道,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傳,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中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提高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高校老師還可以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輔導。

高校教師應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對于部分心理障礙學生,高校老師要加強重視,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避免因學生心理問題導致惡性事件發生。這些課外生活化的指導,是使心理健康知識滲透的最佳突破點,這是因為只有在學生學習動力上打通障礙,使他們愿意去體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積極去感知所學知識,才能有利于心理健康知識的全面優化,并有利于經由學生反饋實現均衡化改革。

(二)優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配備

教育之本在于教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失衡本質上是師資資源配置失衡,所以要做到教育公平。首先要均衡配置師資資源。全員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體師生都應參與這一工作。優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配備,除了保證配置合理的師資配備人數外,還要確保教師的基本待遇,打造一支既能滿足要求又能保持穩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其次,要加大師資培訓。要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要落實;再次,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要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培養一批合格的心理教師。確保教師隊伍專業化,要提高師資水平,就要有步驟、有目標地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者培訓的力度,要對培訓的內容進行仔細地研究。從鞏固教師心理學專業基礎、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技能水平上搞好培訓,確保教師心理咨詢的時間。每個學期都要適當地安排每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任課教師進行一段時間的心理咨詢實踐活動,運用心理咨詢實踐活動既有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增強教學實效。

(三)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已經蓄勢待發。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要求我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做到“因人而異”;同時,也要求學校和老師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國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存在一定弊端,不利于對大學生開展個性化輔導和培養,不能適應時代要求。因此,需要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方式,構建新型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之下,傳統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5]。建立學生心理關注與服務體系,了解學生心理動態,做好輿情引導。知識性教學方面: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實體課程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利用網絡課程的優點,將信息化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到網絡課程中去[6],彌補傳統實體課程存在的不足,培養專業師資;信息化教學平臺中,教學資料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文本圖像又有影音資料,內容更加豐富、直觀、形象,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強化記憶效果,這充分體現出心理課程重視體驗性。信息化平臺中教學情境的創設,還有助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它打破時空限制優勢,便于學生自行安排學習時間,便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是十分不錯的教學模式。

三、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傳統模式已不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同時,也會間接造成當今高校大學生焦慮不安、情緒危機、異常冷漠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為擺在高校學生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身心健康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之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心理健康訴求越來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對高?!缎睦斫】到逃氛n程教學要求越來越高。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普及與推廣,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取得了優異的成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不斷創新,積極推進高校的教學改革,構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體系和教法模式,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夠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真正實現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防治與解決,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真正將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為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猜你喜歡
師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國和主要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職前培養體系比較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幼教師資培訓班在京開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