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媒體增強斗爭意識的探索與實踐

2023-10-05 23:13
視聽界 2023年2期
關鍵詞:武進區音樂節斗爭

顧 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三個務必”,即“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v觀百年黨史,斗爭貫穿始終。新時代、新形勢,我們面臨新的斗爭任務。一方面,作為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新時代斗爭的特點,把握斗爭方向,堅定斗爭意志,掌握斗爭規律,講求斗爭藝術;另一方面,作為新聞媒體,要弘揚斗爭精神,扛起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努力開創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一、堅持黨管媒體,牢記守土有責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面對的輿論環境復雜多變,意識形態領域面臨各種挑戰。比如,如何在眾聲喧嘩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并科學有效地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如何完美駕馭市場經濟這把雙刃劍,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厚德”載起市場經濟之“物”,掃除極端自私的精致利己主義者、拜金主義者;如何有效溝通整合兩個“輿論場”,在全媒體大數據時代創新宣傳管理方式,使媒體始終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中;如何認清、抵制、粉碎西方對我國“西化”“分化”的圖謀,維護好意識形態安全。凡此種種,都值得重視并予以解決。同時,媒體傳播格局也正處于深度變革之中,網絡輿論泥沙俱下、自媒體有身陷“塔西佗陷阱”之疑、傳播渠道日益圈群化。面對這樣一個時代,主流媒體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既要有斗爭精神,又要努力增強斗爭本領。

堅持黨管媒體,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黨對新聞媒體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家辦媒體”的戰略定力不動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的新聞輿論方針政策,尤其是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提出的明確要求,牢記“48 字”新聞輿論工作方針,切實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加大正面引導,加強陣地管控。

黨的領導是新聞工作的“根”與“魂”。武進區融媒體中心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主動擔當政治之責、大局之責、安全之責、守土之責,牽頭抓總、靠前指揮,旗幟鮮明地站到意識形態工作的第一線,做到“三帶頭”“三親自”,即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帶頭管陣地把導向強隊伍、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件親自處置,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將使命刻在心頭、把責任落實在行動上。黨委中心組定期安排意識形態專題學習,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研究意識形態工作,對重大事件、重要情況、重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全力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同時加強輿情管控,建立《節目審查管理規定》、新媒體信息發布審核把關制度、全媒體信息采集發布晨會制度,嚴格執行新聞播出三級審查制度,對信息進行全流程監管,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

黨性原則不僅要講,而且要理直氣壯地講,政治上頭腦清醒,態度上旗幟鮮明,宣傳上大張旗鼓。2020 年以來,武進區融媒體中心連續三年舉辦陽湖學習達人挑戰賽,各鎮(街道)各部門、企業積極組織參賽。題庫內容涉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每年側重各有不同;以賽促學、以學促行,圍繞達人賽,全區各地掀起學黨史、頌黨恩、傳承紅色基因的學習熱潮,創新黨課、實景講堂、云端講壇、紅色戲曲、專題宣講、原創微電影、大型新聞采訪……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紅色旋風席卷陽湖大地。每場比賽,線上線下都有上萬人參與觀看評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堅持敢于斗爭,增強“亮劍”意識

回望過去十年,新時代的偉大成就飽含著黨和人民攻堅克難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了百年大黨永不褪色的革命性和戰斗性。敢于斗爭是立場和原則,善于斗爭是方法和策略,要把增強斗爭勇氣和提高斗爭本領統一起來。

面對狂風暴雨,我們要做敢于斗爭的戰士,迎難而上,無所畏懼;面對歪風邪氣,我們要敢于同不正之風硬碰硬,不奉承,不偏私,堅決不做無原則的妥協和退讓;面對各種錯誤觀點,我們要敢于及時權威發聲、引導輿論,直截了當亮出觀點,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擔負起思想引領教育的責任。

武進區融媒體中心開辟“問政”欄目,以問題為導向動真碰硬,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督導督促職能部門踐行承諾、狠抓落實,切實達到了“紅紅臉、出出汗、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在創建文明城市期間,在新聞節目中對有些部門不作為或推進速度慢、部門市民騎電瓶車不戴頭盔、公共場所吸煙等現象做了曝光,促進了全區面上文明城市創建的開展。武進區融媒體中心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系統內部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如春節上班第一天,與紀委聯合行動,對各部門工作紀律進行了明察暗訪,希望各部門迅速調整好自己的工作狀態,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精神來開啟新一年的工作。

敢于斗爭,就是要直面艱難坎坷,敢于克服各種困難,變不可能為可能。舉辦2022 西太湖國際音樂節是武進區融媒體中心2022 年初定下的一件大事,前期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然而面對持續不斷的疫情,國內知名音樂節諸如長江潮、咪豆等紛紛延期甚至取消。截至2022 年8 月底,全國范圍內大型音樂節延期、取消場次超過百場。西太湖國際音樂節2022 年要不要辦,能不能辦,能辦好嗎?這是上級領導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主創團隊需要給出的答案。武進區融媒體中心領導多次帶隊向區委、區政府領導進行專題匯報,詳細制定防疫、安保等措施方案,聽取各方面意見。武進區主要領導聽取匯報后指出,西太湖國際音樂節不僅要辦,而且要辦好辦成功,要體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輪驅動”,尤其在“兩湖創新區”大背景下,大型文旅活動是最具性價比的推廣名片。由于各項準備保障措施堅強有力,西太湖國際音樂節如期舉行。勇氣和用心換來了良好口碑,觀眾對音樂節給予大量好評。作為常州“兩湖創新區”主陣地的西太湖收獲了巨大的關注度和美譽度,榮登微博熱搜、抖音熱榜,以及海量媒體矩陣推送,“西太湖國際音樂節”傳播點擊率超過2 億人次。

“敢”是正視問題的魄力,“敢”是勇于擔當的定力,“敢”是堅韌不拔的毅力,唯有把“敢”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為行,在思想上革故鼎新,在行動上敢為人先,敢闖“無人區”、敢當“探路者”、敢啃“硬骨頭”,才能永立潮頭,創造奇跡。

三、堅持善于斗爭,講求藝術策略

新聞輿論工作中的斗爭精神,不是好斗,而是善戰。不是高高在上、裝腔作勢,而是以事實為基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受眾心悅誠服。不是爭得聲嘶力竭、面紅耳赤,而是分析由淺入深,鞭辟入里,令人信服。新聞媒體要善于將政治理念還原為根據、事實,用老百姓的話來說,講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力求把深奧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將深刻的道理用群眾聽得懂的話說明白;要推動政務公開,特別是突發事件的信息透明,沒有真相就沒有諒解;要觸摸民意脈搏,從群眾利益角度,體會解決現實矛盾的切膚之痛,拋開“官話”,和群眾平等對話。

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武進區融媒體中心從防疫辦取得第一手資料,迅速通過新媒體對外發布權威信息,及時抑制了群眾中因信息不暢而引起的恐慌情緒;在政風熱線節目中,積極回應網絡熱點,澄清真相,梳理情緒,努力維護社會安寧;制作了一批精品海報,如《全民抗疫,彰顯本“色”!》,聚焦抗疫隊伍的天使白、網格藍、公安綠、志愿紅;《有聲素描丨在這場“倒春寒”里,總有點滴溫暖你!》,通過新疆餐廳老板傾“馕”相贈、前黃鎮雅韻藝術團的愛心餛飩、抗疫“夫妻檔” 舍小家顧大家等愛心主題素描,講述了身邊溫暖人心的故事,激勵大家奮勇前進;深度閱讀《“白與黑”“快與慢”“靜與動”——武進抗疫辯證法 》《武進,“慢了”》等圖文,思考性、可讀性都很強,啟迪人們在疫情中反思;中心還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點亮御城”活動,在人們重回家庭,恢復平常生活的那一刻,萬家燈火點亮群星璀璨。

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皩殑︿h從磨礪出”,經得住“磨”,才有深厚的底蘊和韌性;抗得住“練”,才有過硬的能力和本領。唯有在斗爭中經受磨礪,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才能見世面、長才干,作決策、辦事情的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才能練就斗爭的真本領。

征途漫漫,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意識形態領域亦如是??h(區)級融媒體面臨諸多問題與困境,唯有堅持黨的領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在不懈奮斗中戰勝挑戰,在不斷發展中解決問題,才能助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武進答卷”。

猜你喜歡
武進區音樂節斗爭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韻學校
A Wishing Tree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林初級中學
音樂節
朱允炆和叔叔們的斗爭(下)
正當防衛正當斗爭
巴西 音樂節
Hello音樂節!活力穿搭show不停
武進區婦幼保健所
舊政協關于停戰問題的斗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