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教育輿論內涵的“三個維度”*

2023-10-08 21:31張艷君哈爾濱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教書育人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三個維度輿情輿論

張艷君 (哈爾濱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輿論一般指的是一致性程度,是民眾對一定教育客體的一致性認識和評價,其主體是具有自主意識的公眾?!敖逃浾撌侵干鐣妼逃?、事業中的某些事件,包括教育實踐中人們的思想、行為以及相互關系等各個方面帶有某種傾向性的議論、評價和態度,其實質是教育評價主體間價值關系的意識,是教育評價活動在社會運作層面的一種表現?!盵1]有學者指出,教育輿論“包含著共同關切的嬗變的基因:新政策、突發事件、某一熱點態勢等等, 容易形成社會熱點、關注點”。[2]教育輿論作為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可以從基本要素、時代特征以及功能作用三個維度進行系統把握,為認識教育輿論提供前提。

一、要素維度:把握教育輿論的基本要素

要素是構成一個事物最基本的單位,把握要素是認清一個事物的基本前提。以此觀之,教育輿論包含教育輿論的主體、教育輿論的客體以及教育輿論的空間三個重要要素,并呈現出四種表現形式。

(一)教育輿論的主體是無名的復合型主體

主體具有廣泛性、分散性特點,泛指社會各階層、各職業的廣大民眾,具有特定理念的教育機構、學校、黨派、媒體并不是教育輿論的主體。2020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確定的黨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五個教育評價主體只是教育輿論主體的一部分,包含五個主要主體在內的廣大民眾才是真正的主體。廣大人民群眾對周邊以及社會教育事件進行討論、評價,特別是在新時代自媒體發達的今天,教育輿論的主體表現為無名的復合型主體,其身份并非是單一的“吃瓜群眾”,既可以是教育中的五大主體,也可以是五大主體以外的無關群眾。

(二)教育輿論的客體是中介性教育事項

“中介性教育事項是指能夠引發教育輿情和教育輿論的組織、機構、人員、事件、政策、措施、行為、言論等?!盵3]由此產生的教育輿情和教育輿論事件包括“教育政策法規議題、教育管理議題、教育公平議題、教育腐敗議題、師生權益議題、價值取向議題、人才培養議題以及其他重大社會事件”。[4]從內容上看,教育輿論涉及內容和范圍極其廣泛,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從課堂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貫穿教育的各個環節和階段,涉及師德師風領域、教育與社會結合領域、學生與家長權益領域以及教育社會心理期待領域,體現了教育輿論客體的廣泛性。

(三)教育輿論的空間指線下與線上的空間集合體

教育輿論其載體以及環境方面與傳統的教育評價不同,它是線上與線下評價的綜合、多元評價主體的混合,多方面教育議題交織出現,以網絡教育輿論評價為主。網絡教育輿論一般經歷社會問題向話題轉化—個體意見的網絡化擴展—事實與意見信息的傳播—主流媒體的意見主導與整合四個階段,這是教育輿論網絡空間傳播的顯著特點。

以此觀之,教育輿論呈現出四類不同的表達方式:第一,新聞報道。例如2022 年全國兩會上報導,有專家代表提出建議在學齡兒童的教育中進行視力動態監測,建立視覺動態檔案,引發人民熱議。第二,民意調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吨袊逃龍蟆穼议L和教師進行了網絡調查,調查了民眾關于中小學生對相關教育問題的意見。在線調查或者民意調查是一種征詢民意的做法,調查廣大民眾對特定教育事件的看法和觀點,是調查事件、匯總意見、提供資政建議的一種重要方式。第三,舉報投訴。2021 年天津某中學教師錄音案例,就是有關人員在網絡空間對相關事件的披露和舉報,引發了教育輿論。第四,社交評論。2020 年U.S.News 數學學科排名顯示曲阜師范大學領先北京大學,引起廣大民眾在各類社交媒體上討論、評價、反思大學學科排名情況,形成了對教育評價標準問題的熱議。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將教育輿論、教育輿情、教育思潮和第三方評價等概念混淆,從而為理解教育輿論、加強教育輿論治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厘清教育輿論與相關概念的不同之處是把握教育輿論科學內涵的前提所在。首先,教育輿論與教育輿情、教育思潮盡管都是有關教育中介性事件的觀點,但三者之間存在諸多不同。教育輿情與教育輿論都是民眾對教育現象的情緒、觀點的綜合,但是教育輿論與教育輿情相比具有意見的一致性特點,教育輿論更傾向某些觀點得到一定群體或者多數人的認可,從這種意義上說,教育輿論是某種集體情緒經由特定事件爆發出來的集中表達;而教育輿情是新聞媒體、公眾針對某一政策、事件或人物的意見、態度的復合形式,更呈現分散化的特點;教育思潮是某一階級和階層中相當數量的成員進行教育評價的一種方式,具有典型的代表人物,呈現思想的趨勢或傾向,其對象是某一時代或時期所存在的一些比較基本的教育問題。而教育輿論一般沒有典型的代表人物,更多的是處于感性評價和理性評價之間,層次較低,主要涉及對當下具體的教育事件或教育現象的評價。其次,教育輿論不是第三方評價?!暗谌皆u價也稱社會評價,通常是由專家學者、社會組織、中介組織等根據自身的評價指標體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對教育行為進行評價?!盵5]從中可以看出,第三方評價專指特定的機構,由一定的專業人員所組成的針對特定目標進行的評價行為。其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影響越來越大;二是廣泛體現民意;三是形式類別越來越多;四是功利性顯著。[6]而教育輿論是非專業人員的廣大民眾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念和心理性格進行的評價,二者在主體、目標上存在根本不同,教育輿論也可以是針對第三方評價的輿論。

二、特質維度:教育輿論的時代特征

自新時代以來,網絡媒體技術的發展在客觀上助推了教育輿論的傳播。在人人都是發聲者的今天,教育輿論呈現出彰顯新時代利益訴求、強度愈大廣度愈寬以及“觀點比事實傳播更快”的特點,這些成為把握教育輿論時代特征的重要抓手。

(一)教育輿論彰顯了新時代的利益訴求

教育輿論在新時代的表現實質上是人民群眾對于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教育的期盼,與教育尚不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之間的矛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新階段的新的產物。教育矛盾的沖突、利害關系的摩擦和思想流派的交鋒,是教育輿論產生的土壤和背景;某一教育事件、教育問題是教育輿論產生的觸發點和直接因素。以此觀之,多重教育輿情事件并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挑戰現有體制機制,而是人民群眾為了更好的教育在表達愿望、反映訴求。

(二)教育輿論的強度愈大廣度愈寬

這是指教育輿論發生的強烈程度,也包含時間的韌性。當某個教育事件引起廣大民眾的情感共鳴或者價值認同,會引起人們對該事件的極大關注,以支持或者抗議的形式表達自身的觀點。當某個教育新聞即使因為人們注意力轉移被人們淡忘,但其本身體現的本質問題沒有解決,或者人們議論的教育事件所體現的信念、價值觀與公眾差距較大,一旦類似問題再現,極易造成輿論再現甚至輿論疊加的情況,教育輿論的程度更加嚴重。這類問題多涉及教育與社會問題結合的輿論,如“仝卓高考作假案”“翟天臨學術論文造假”“王麗麗被頂替上大學案”持續引發人們熱議就是典型案例。

(三)教育輿論中“觀點比事實傳播更快”

在教育輿論的傳播媒介方面,網絡成為教育輿論的主要傳播路徑?;ヂ摼W空間成為人們發表教育觀點、表達情緒的最重要空間,包括各種傳統媒體和自媒體。自媒體和傳統媒體往往互為信息的來源,很多情況下網友率先發聲,經過二次傳播形成一定的輿論效應引起傳統媒體的注意,進而報道。二者交織傳播,造成教育輿情和教育評論的走勢難以預料、錯綜復雜。在這個過程中,自媒體不再僅僅充當傳統媒體的“轉化器”,或僅僅充當個人聲音的“擴音器”,而是越來越成為教育議程的“設置器”,對公眾的教育議題設置和輿論走向有更大的影響力,而事件事實的調查報道遠遠滯后于觀點的傳播。由此產生了教育輿論傳播速度更快、輿論主體來源廣泛、社會影響重大等新的特點。此外,在教育輿論中,社會的中下層公眾經常決定著輿論的發展方向,而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所謂精英階層的言論,有時并不能引導輿論,教育輿論中同時含有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教育輿論主體的公眾其總體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信念更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從而使教育輿論環境向積極方向變化,教育輿論的理性因素有了顯著提高。

三、功能維度:教育輿論對教育評價的正負作用

審視教育輿論在現實社會中產生的作用,便不能忽略教育輿論對教育評價的正負作用。這是因為教育輿論是當代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維度,是主體表達對教育熱點和教育事件的觀點、看法,忽略了教育評價這一中介,抽象地談論教育輿論對社會的功能作用,便是脫離現實的妄評。

(一)教育輿論是提升教育評價的重要維度

其一,教育輿論彰顯教育評價的利益動因。教育輿論一方面體現著評價主體的廣泛性,另一方面體現著評價動因的利益性。教育輿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意志。輿論體現的是多數公眾的意志,是民意的體現,具有民主的因素。與此同時,教育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民眾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謀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一個社會賴以進步的重要路徑。因此教育輿論體現的民主因素與教育的民意特點具有高度的媾和性。其二,教育輿論暗含教育評價的價值理念。在教育輿論中,不同區域、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卻有著不同的教育主張,這些教育主張在有些方面具有一致性,有些方面卻存在嚴重的分歧。這種一致和沖突體現了社會中教育評價的張力,正是在這種教育評價的張力中,教育評價不斷突破原有的障礙,實現改變從而進步。其三,教育輿論實現了教育評價多重方式的有機融合。在教育過程中,對政府、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教學政策、方針、措施進行全過程監督和評價,對學生的分數、價值觀、道德水平等進行廣泛評價,并依此反推研判教學過程的優良程度。與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的長期性周期性有所不同,教育輿論的爆發點多為即時性的個別事件,針對個性事件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地報道和評論,盡管都具有醞釀、爆發、高潮、消退的歷時性特點,但往往教育輿論持續時間不長,極易被社會其他熱點事件遮蓋。尤其教育事件和非教育事件交叉傳播時,人們的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對教育輿論中事件的關注度持續下降,這是教育輿論乃至整個社會輿論中的顯著特點。

(二)教育輿論干擾教育評價的公正客觀性

但是,教育輿論在產生以及發酵過程中,因為自媒體傳播、群體廣泛等特點,也容易干擾教育評價的公正客觀性。第一,網絡技術一方面拓寬了廣大民眾的交往范圍,使人們通過網絡更廣泛參與社會生活,但是也往往使人們認知受限于一定的網絡環境,使人們的認知局限于一定的碎片知識中,不能深刻把握事件的來龍去脈和本質規律,從而造成對教育事件和教育現象的誤判,引發非理性的言語和行為。第二,教育輿論中觀點比事實更快傳播,人們趕在事實出來前紛紛發聲,影響了教育部門的客觀評價和公正處理。往往教育輿論爆發后,諸多教育部門為平息輿論動態,“迅速果斷”對當事人進行處理,這既不利于完整動態把握事件真相,也不利于保護當事人利益,更不利于教育領域公正原則的持續。第三,教育輿論突出的問題在于其教育評價的科學水平不高。由于教育事業和教育評價的復雜性,教育評價主體的多元性,理性認識和非理性認識交織其中。民眾在教育評價、教育測量、教育預測等方面認識不深,對教育事業及其實踐規律的科學研究不足,不能掌握科學的評價方法,因此無法在教育評價中始終保持評價理性,造成教育評價科學水平不高。

綜上,教育輿論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利益動因、價值觀念和融合評價方式,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維度。但本質作為民意評價的教育輿論之所以成為必需,是因為當前教育評價的困境——當前教育評價的主要主體仍然是教育行政部門,行政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評價主體單一、模式單一、理論陳舊、技術落后。而教育評價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作為管理、診斷和監督手段,本應能夠對教育的主體、全過程進行積極評價,推進教育的發展。為什么要強調教育輿論的評價作用?從教育的目的來看,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的運行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因此產生人才的教育過程理應受到社會的監督;從教育的推進來看,教育并非教育一個行業能獨立完成,涉及社會多個行業的交互影響,尤其是教育過程中要吸收各個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教育的過程是不斷與社會進行互動的過程;從教育的多主體來看,教育涉及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等多個主體,涉及多重利益主體,必然要反映多種需求。因此,社會教育的發展需要大力推進教育評價,就客觀需要教育輿論在教育評價中發揮的無可比擬作用,推動教育輿論的有效治理,“遵循認識網絡輿情問題本質——把握網絡輿情動態發展態勢——科學指導網絡輿情治理實踐方式的邏輯進路,科學認識新時代網絡輿情的本質和特點”,[7]實現教育輿論的有效治理,使之成為推動教育評價改革的突破點和助力器。

猜你喜歡
三個維度輿情輿論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推進大學治理現代化的三個維度
輿情
輿情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應把握好“三個維度”
輿情
誰能引領現代輿論場?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輿情控制與言論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