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賓市甘蔗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措施

2023-10-08 02:42江庭但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甘蔗化肥

江庭但

摘 要 甘蔗是廣西來賓市主要的經濟作物,但存在有機肥料缺乏,用量不足;化肥施用量大,結構不合理;肥料施用技術不當等問題。為提高當地甘蔗種植效益和科學施肥水平,從增施有機肥、科學施肥、優化施肥技術等方面介紹了優化措施,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壤肥料資料信息系統、推廣商品有機肥、合理輪作等建議。

關鍵詞 甘蔗;化肥;減量增效;廣西來賓市

中圖分類號:S566.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09

甘蔗是廣西來賓市主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約12萬hm2,是當地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甘蔗產量關乎企業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而甘蔗產量與施肥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期以來,甘蔗生產以集約利用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為基礎提高產量,化肥施用量直接影響甘蔗產量和甘蔗生產成本。因此,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提高來賓市甘蔗效益、確保甘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來賓市針對甘蔗生產中肥料施用存在的問題,采取了多種減量增效技術措施,如甘蔗種植時增施有機肥、推廣種植綠肥、推廣蔗葉還田、套餐平衡施肥等,取得了明顯效果。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有機肥料缺乏,用量不足

有機肥營養全面,含有氮、磷、鉀、鈣、鎂、硫及微量元素等各種礦質養分,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有機肥養分含量低、肥效慢、體積大、難以運輸,加上目前豬牛羊雞等家畜家禽大部分采用規?;B殖,農戶散養較少,農家肥積造困難,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逐年減少。有機肥有限的應用集中在水果和蔬菜上,玉米、水稻、甘蔗等糧糖作物使用很少,特別是用肥量較大的甘蔗,使用有機肥的情況更少。興賓區農業部門調查發現,2014年以來,95%以上的蔗地未使用過有機肥。常年不施用有機肥,會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缺乏養分,土壤保水、抗旱能力嚴重不足,從而影響甘蔗產量的持續增長[1]。

1.2 化肥施用量大,結構不合理

甘蔗是C4作物,植株高大、產量高,肥料用量與產量在一定條件下呈正比,給蔗農造成了施肥越多產量越高的錯覺。由于不清楚甘蔗的需肥規律,很多蔗農在甘蔗生產中盲目過量施用化肥。根據對來賓市興賓區蔗區農戶的調查,化肥每公頃使用量達2 250 kg,不僅施用量大,而且氮磷鉀比例極不合理,常常出現氮肥過量、鉀肥不足的情況。不少農戶化肥用量為“三個一百”,即每667 m2施用50 kg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50 kg磷肥、50 kg尿素。按此計算,純氮用量達457.5 kg·hm-2,五氧化二磷達232.5 kg·hm-2,而氧化鉀只有112.5 kg·hm-2,三者的質量比為1∶0.51∶0.25,比例不夠合理平衡。甘蔗生產中,不僅氮磷鉀配比不當,蔗農還忽略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易造成甘蔗營養不良。

1.3 肥料施用技術不當

蔗農沒有掌握甘蔗的需肥規律,因此在甘蔗生產中未能采用合理的施肥技術,具體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1)種植甘蔗時極少使用有機肥,作基肥的化肥也較少,造成基肥不足;2)苗期沒有及時施肥,造成苗期苗勢弱;3)在應大培土時,常常在雨天撒施大量化肥,但不進行培土,致使肥料養分流失,肥料利用率低;4)后期基本不施肥,造成甘蔗后期脫肥、糖分子積累不足的情況。

2 主要技術措施

2.1 增施有機肥

連作是來賓市甘蔗種植的常見方式,大多蔗區連續種植甘蔗十多年,加上連年重施化肥,致使土壤有機質逐年下降,地力下降明顯,甘蔗施肥量逐年增多,但產量沒有相應增加。為了提高肥料效益,必須培肥地力,而地力的提升又與增施有機肥息息相關。因此,增施有機肥是化肥減量增效的有效途徑,也是最根本的措施。

2.1.1 增加有機肥投入

多途徑、多渠道制備堆肥、廄肥、畜禽糞肥、糖廠濾泥等有機肥,并將其施于蔗地中,每公頃施用量7 500~15 000 kg;也可施沼氣肥(沼渣、沼液),基肥用沼渣,生長期用沼液加2倍清水澆施。

2.1.2 蔗葉還田、種植綠肥

甘蔗砍收后,立即將蔗葉收集好。在甘蔗行邊開一條行溝,溝深20~25 cm,將收集好的蔗葉均勻撒在溝內,經微生物作用后產生養分,增強地力。為使蔗葉能更快地腐爛,每公頃可加入生石灰或碳酸氫銨750 kg左右,在溝內撒上后蓋土,輕耙后播種油菜、苕子等綠肥。翌年甘蔗苗期、綠肥生長盛期,結合培土翻耕壓青,讓有機肥發揮作用。蔗葉機械粉碎還田,是最直接簡單、最有效可行的處理方法,甘蔗葉采用該方法回田后新植蔗產量平均增長12%以上[2]。

2.1.3 施用生物有機肥

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減少養分固定,提高養分的有效性,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提高甘蔗產量和糖分含量。施用含有復合內生芽孢桿菌5億·g-1、有機質含量25%的微生物菌肥60~90 kg·hm-2,可減少化肥用量300 kg·hm-2,同時甘蔗產量提高9.6%~12.3%[3]。

2.2 科學施肥

2.2.1 甘蔗需肥特點

甘蔗生育期需要吸收大量的養分,一般每噸原料蔗需要吸收氮1.50~2.16 kg、五氧化二磷0.8~1.2 kg、氧化鉀1.98~2.71 kg。甘蔗苗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較少,不到全生育期吸收總量的10%;分蘗期吸收量逐漸增多,占全生育期吸收總量的15%~20%;伸長期吸收量最大,占吸收總量的60%以上;成熟期吸收量又減少,占吸收總量的10%以下。

2.2.2 施肥量及施肥配比

根據來賓市興賓區農業部門的試驗示范,按照目標產量75~90 t·hm-2計算,有機肥用量7 500~15 000 kg·hm-2,純氮用量315~360 kg·hm-2,五氧化二磷用量120~150 kg·hm-2,氧化鉀用量240~270 kg·hm-2,滿足m(N)∶m(P2O5)∶m(K2O)=1∶0.4∶0.75的施肥要求。由于在之前的甘蔗生產中大量施用氮磷鉀化肥,不使用有機肥,忽略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從而導致土壤理化性狀差、中微量元素虧缺等問題。因此在氮磷鉀配合使用的基礎上,還需要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以確保最大限度發揮肥料效應。據研究,施用氧化鎂63 kg·hm-2可增產6.46%~20.35%,可見中微量元素肥料具有較好的增產作用[4]。

2.2.3 施用方法

1)施足基肥。施足基肥可使甘蔗迅速發芽,根系迅速伸展,分蘗早而苗壯。如果基肥施用不足,僅靠后期追肥,則會導致苗不壯,長成的甘蔗上粗下細,根基不牢,易倒伏。在施加基肥時,一般以全部的有機肥和磷肥、氮肥總量的30%、鉀肥總量的50%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加。

2)早施苗肥。甘蔗苗期雖然需肥少,但苗期施肥對甘蔗的生長至關重要,如果苗期施肥不足,會導致幼苗生長發育不良、植株矮小,即使后期增施肥料也難以補救,造成產量下降。因此,要在蔗苗3~4片真葉時追施苗肥,苗肥以氮肥為主,按氮肥總量的10%左右施用。

3)穩施分蘗肥。甘蔗的蘗肥施用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前期施肥充足,甘蔗長勢良好,則在分蘗期進行一次施肥即可,施用量掌握在氮肥總量的10%,鉀肥總量的20%。

4)重施攻莖肥。甘蔗伸長期長勢猛,肥料需求量大,占整個生育期的50%以上。此期間要重施氮肥,結合中耕大培土施用占總量50%的氮肥和30%的鉀肥。

5)補施壯尾肥。甘蔗后期生長和地下部蔗芽的生長均需一定養分,特別是5月時已完成培土施肥的甘蔗,后期易出現脫肥現象,因此施用壯尾肥尤為重要。壯尾肥施用量占所施肥料總量的5%~8%。

2.3 優化施肥技術

2.3.1 推廣施肥套餐技術模式

施肥套餐是將含不同養分的肥料按照一定配比搭配施用,以滿足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養分需求,達到最佳的施肥效果。近年來,來賓市通過將緩控釋肥、中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等不同種類的肥料配套施用,使得肥效產生疊加效應。緩控釋肥料能控制養分釋放的速度,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漸分解,使肥料養分能滿足作物各生長階段的不同需要,較長時間地維持肥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能補充蔗地中微量元素的虧缺,保證甘蔗營養全面、均衡。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增強養分活性,增強肥效。因此,該施肥套餐平衡施肥技術可使甘蔗按比例吸收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甘蔗產量。根據有關試驗示范的結果統計,緩控釋肥、中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等配套施用,比常規施肥增產15.5%~27.5%[5]。

2.3.2 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

水肥一體化可以提高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節省勞動力,提高產量,增加種植人員收入。據有關試驗,甘蔗生產采用水肥一體化管理能夠比常規種植減少44%~59%的施肥量,對甘蔗出苗、分蘗、宿根蔗生產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單位面積甘蔗產量增加26.73%[6]。

2.3.3 推廣“三新”配套技術

近年來,來賓市推廣了“三新”配套技術,即由甘蔗機械化深施肥新技術,甘蔗藥肥、甘蔗緩釋專用肥、甘蔗有機無機復合肥等肥料新品種,以及甘蔗中耕施肥培土一體機等新機具組成的“三新”集成模式。據統計,來賓市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67%。

2.3.4 施用土壤調理劑

興賓區是來賓市最大的縣(區),其甘蔗種植面積占來賓市甘蔗種植總面積的2/3。據統計,興賓區耕地有54.65%呈弱酸性(pH值為5.5~6.5),28.79%的土壤呈酸性(pH值為4.5~5.5),0.46%的土壤呈強酸性(pH值<4.5)[7]。由于興賓區大部分的耕地為酸性和弱酸性土壤,加之長期使用化肥,土質酸化板結嚴重,甘蔗根系對肥料的吸收率大幅降低,從而造成多施肥而不高產的現象。使用酸性土壤調理劑,不僅可快速調節酸性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為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提供優良環境,培肥地力。增施適量的土壤調理劑能提高蔗莖產量,比常規施肥提高14.8%[8]。

2.3.5 智能化施肥

為引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深入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切實降低化肥用量、增加蔗農種蔗經濟效益,來賓市近年來加快推進了智能化推薦施肥方法的應用,指導蔗農使用智能化推薦施肥專家系統(Nutrient Expert系統)和廣西測土配方施肥點點通系統(測土配方施肥決策系統),將復雜的施肥原理轉化為農戶易接受、可操作的交互界面,解決推薦施肥“最后一公里”技術難題。

3 討論與建議

3.1 建立健全土壤肥料資料信息系統

土壤肥力取決于土壤養分含量,土壤養分測定值可以反映出土壤養分含量和供肥狀況,是衡量施肥效果和確定是否需要施肥的依據。由此可見,土壤養分測定值對大田生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測土配方施肥中,土壤養分測定值和田間試驗結果是確定用肥種類、用肥量、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的主要依據。為了獲得實際田塊土壤養分含量的真實數據,必須開展田間試驗示范、土壤監測、地力調查等基礎研究,建立健全土壤肥料資料信息庫,優化測土配方計算機專家系統,以滿足不同農戶、不同地塊、不同作物的施肥需要。

3.2 推廣商品有機肥

鑒于當前農村大量制備有機肥(農家肥)已不現實,肥料企業制造商品有機肥就成為一條提供有機肥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的商品有機肥料價格普遍較高,農戶不愿意使用。因此,降低商品有機肥料的價格、提高商品有機肥料的質量,是普及應用商品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徑。

3.3 合理輪作

地力水平除取決于耕作管理外,還取決于種植作物的種類和連作的年限。甘蔗是高肥、高產作物,生長過程中從土壤吸收大量養分,對地力的消耗很大,對于未能在施肥中補充的中微量元素更是如此,因此連作會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造成土壤板結、中微量元素缺乏等。如果單純依靠施肥補充,則肥料用量必然逐年遞增,以維持上一年的產量水平;否則土壤肥力下降,勢必減產。若與其他作物如豆類作物、油料作物等輪作,這些短期作物能夠留有較多的殘體余肥,特別是輪作豆類作物,其本身需肥不多,且有根瘤菌固氮,有利于土壤性質的改善;若再配合多犁多耙,提高和培養地力的效果會更明顯。

參考文獻:

[1] 羅廣盤.來賓市興賓區甘蔗施肥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5(5):229-238.

[2] 樊保寧,游建華,周秋惠.我國糖料甘蔗葉有效處理與利用[J].中國糖料,2020,42(1):77-80.

[3] 黃恒掌,楊祖麗.微生物菌肥對甘蔗產量和糖分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6(2):98-99.

[4]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廣西土壤鉀素狀況與平衡施肥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5] 黃恒掌,韋廣厚,羅廣盤.甘蔗高產高效平衡施肥試驗[J].南方農業,2016,10(13):11-12.

[6] 周愛芳,寧發洲.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甘蔗上的應用試驗[J].廣西糖業,2019(3):29-30.

[7] 來賓市興賓區農業局.來賓市興賓區耕地地力評價[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8] 周文靈,敖俊華,張躍彬,等.施用有機土壤調理劑對土壤性質和甘蔗生長的影響[J].農業科學,2018,8(6):595-601.

猜你喜歡
甘蔗化肥
7月我國化肥進口量增加
花式賣甘蔗
前兩個月我國化肥進出口量均減少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田間試驗化肥減量增效促農增收
清明甘蔗“毒過蛇”
化肥農藥減量,怎么減?
甘蔗的問題
化肥需求增長不均 有人歡喜有人憂
愛咬甘蔗的百歲爺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