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善縣靈芝栽培及盆景制作技術探索

2023-10-08 02:42俞宏斌吳錦鋒王維艷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嫁接

俞宏斌 吳錦鋒 王維艷

摘 要 近年來,受食用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影響,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傳統菇棚栽培模式逐漸淘汰,食用菌種植面積大量萎縮。為探索靈芝盆景的栽培及制作技術要領,運用木屑為主要培養料,依托當地成熟的食用菌種植技術,開展靈芝品種篩選、多菌包栽培、盆景制作等生產實踐。從菌種的準備、準備培養料、培養料裝袋機滅菌、接種、菌絲培養、子實體培養管理、靈芝嫁接、盆景制作與保養等方面介紹靈芝盆景制作技術。

關鍵詞 靈芝盆景;制作技術;嫁接;多菌包;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中圖分類號:S567.3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12

靈芝[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為靈芝科靈芝屬木腐類真菌,作為一種具有中藥價值的特殊食用菌,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而它具有的靈芝多糖和三萜類物質更是能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抗氧化、保護修復消化系統、改善血液循環等作用,另外,靈芝盆景以其獨特的文化意境和藝術哲學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1-3]。

靈芝屬中高溫型菌株,菌絲生長溫度最適為24~28 ℃,出芝溫度以26~30 ℃為宜,屬恒溫結實型,出芝階段溫度波動不宜過大。栽培季節以春季為最佳,栽培袋宜3月中旬至4月初制備與接種,原種及母種相應向前推30 d與45 d[4]。項目計劃搜集引進性狀較好的靈芝品種4個,因地制宜運用木屑取代段木作為主要培養料栽培靈芝制作盆景,隨后形成成熟的靈芝水稻輪作模式,再做進一步推廣。

1 材料選擇

1.1 靈芝品種

本項目選取中華紅芝、荷蘭紫芝、元寶靈芝和鹿角靈芝等4個不同顏色、形態的菌株品種。

1.2 原料與培養料配方

菌種擴繁主要原料是商品配方培養料;菌包制作按就地取材原則,主要原料有木屑、麩皮和生石灰,按照72%雜木屑+25%麩皮+3%生石灰的配方制作培養料。培養料的不同,對靈芝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用木屑培養的靈芝相較于棉籽殼具有組織致密、形狀好等優勢。

1.3 菌袋的選擇

采用大小15 cm×30 cm耐高溫高壓聚丙烯折角袋,裝配封口蓋。

2 靈芝生產與盆景制作

2.1 菌種的準備

固體試管母種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滅菌后的1 000 mL搖瓶培養液中,放入25 ℃恒溫培養箱進行無光照培養擴繁,在培養過程中用磁力儀持續攪拌,5 d后將搖瓶菌種轉移至50 L發酵灌培養液中繼續擴繁,繼續保持25 ℃條件下培養,待菌種擴繁后開始接種。

2.2 準備培養料

選取新鮮無霉變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并充分攪拌,逐步加水并持續攪拌至培養料含水量達50%為止。

2.3 培養料裝袋及滅菌

4月中上旬采用裝袋機裝袋,每袋干料重400 g左右,含水重800 g左右。在102 ℃恒溫常壓下滅菌17 h,即可達到接種要求。

2.4 接種

將滅菌后的培養包靜置降溫,當培養包內溫度降至25 ℃左右時即可開始接液體菌種。接種前要先將培養包轉移至無菌操作間并在超凈工作臺上接種,接種時輕輕打開菌包瓶蓋,把液體菌種通過高壓滅菌后的接種槍接入培養包中,菌種接入后迅速封蓋并轉移安放,接種量為每袋20 mL左右。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青霉菌、毛霉菌和根霉菌等雜菌感染。

2.5 菌絲培養

接種后在室溫25 ℃左右、濕度70%左右避光條件下培養,整個培養過程需要45~60 d。期間要加強管理、注意通風、控制溫濕度和氣體環境,溫度過高會導致發菌過快,菌絲徒長,長勢弱,甚至還會發生“燒菌”現象;相對濕度過高則易引起霉菌污染;過高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抑制菌絲的正常生長。每天保證通風1次,可在白天溫度較高時卷起大棚四周尼龍通風換氣10 min左右,通過調節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維持適合菌絲正常生長的環境。在菌絲培養過程中,污染嚴重的菌袋可用來蘇水或石灰水噴濕的報紙進行包裹處理,并及時移出培養室,在專門的地方集中燒毀;污染輕的菌袋可以揀出來單獨培養,加強菌絲生長管理,通過拮抗作用達到抑制雜菌的目的。

2.6 子實體培養管理

一般可選擇移入種植盆或田塊,考慮到本地農戶的栽培習慣,采取移入大棚田塊覆土栽培。選擇通風良好、排水順暢、土質疏松的田塊作芝場,田塊經深翻曝曬,再按750 kg·hm-2生石灰施用量對田塊進行消毒,按東西走向整地做畦,畦寬1.3 m,高25 cm,畦間走道30 cm,棚外四周開40 cm深排水溝。每個大棚包含5條畦,每條畦單獨搭建小拱棚,方便對畦內小環境溫濕度的控制。棚室須進行遮光處理,可以選擇棚膜外覆蓋遮陽率80%的遮陽網或食用菌專用綠白膜。在靈芝菌包移入前還須對棚室作煙熏處理,目的是殺除螨類。

6月上旬,待菌絲長滿菌袋、有黃色分泌物析出時,說明菌包內的菌絲體已經達到生理成熟后期,需要進行覆土培養。將菌包塑料袋去除后以單菌包(1個)或多菌包(5~8個)的形式移入準備好的栽培穴并覆土(單包或多包菌袋出菇會影響子實體的大?。?,多包種植按10個·m-2,單包種植按行距30 cm,間距20 cm排列,覆土厚度1~2 cm,稍壓平實,充分澆水,要避免上濕下干,隨后覆上小拱棚薄膜保濕。此過程繼續控制溫度在25 ℃、空氣濕度80%以上,平時注意保持通風、及時除草。子實體的分化和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一般為1 500~5 000 lx,菌柄、菌蓋生長迅速,粗壯,菌蓋較厚。靈芝子實體的生長情況如圖1~圖3所示。

15 d左右靈芝長出子實體原基,掀去拱棚膜,保證具有散射弱光,溫度控制在25~35 ℃,可以通過增減通風來控制菌柄長度,在子實體接近成熟過程中要逐步降低空氣濕度,防止病蟲害的發生。綠霉菌病是靈芝栽培過程中最主要的病害,在發菌和出芝期間均可發生,高溫、高濕和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易滋生蔓延,且病害一旦出現,目前尚無法補救,所以要注重綠霉菌的預防[5]。栽培期間要加強大棚中菌蠅、跳蟲、菜青蟲等蟲害防治,可以用防蟲網阻止害蟲侵入,采用菊酯類農藥進行噴殺。栽培期間要加強管理,一旦發現雜菌或者蟲害,要立即處理,確保靈芝能夠順利生長。在多菌包培養過程中,保留1個近中間位置、形態周正、長勢和分化較好的子實體原基,剝去多余的原基,促使養分集中,從而獲得更大菌蓋的靈芝子實體,類似果樹栽培中采用的疏果技術。

2.7 靈芝嫁接

隨著人們對靈芝栽培技術的掌握,子實體的獲得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但單一簡單的靈芝盆景已經不足以滿足欣賞水平日益提高的廣大愛好者的追求。人們在靈芝子實體的形成過程中,取下幼芽,嫁接到另一子實體上,經過生長則完全融為一體,能使其形態千變萬化,藝術造型更獨特[6]。靈芝盆景造型是將生物學技術和傳統盆景造型藝術結合起來的一種工藝,通過定向培育,結合物理、化學及藥物處理等技術手段完成[7]。挑選靈芝菌蓋未開傘、顏色未變深的子實體作嫁接“砧木”,選粗壯、未分化菌蓋的鹿角狀子實體作“接穗”。嫁接過程中用消過毒的嫁接刀或美工刀在“砧木”子實體上削一小口,再將“接穗”子實體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削口中,用濕潤土固定好。嫁接在陰天或早晚進行,嫁接后不可澆水,保證空氣濕度90%左右和溫度28 ℃左右。通常接口會在7 d內愈合,若發現嫁接芝白色部分變褐色并有黏性物質出現,說明嫁接失敗,可以進行第2次嫁接,嫁接成活前嚴禁澆水。嫁接成活后要卸掉固定物,否則會出現子實體包埋固定物的現象[8]。在靈芝盆景造型過程中,除嫁接外還可以結合運用其他方法來增強盆景藝術性,比如在生長前期可以套用模具定型,在生長后期采用物理塑型的方式,從而定向培養各種形態的靈芝盆景[9]。

2.8 靈芝盆景制作與保養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將成熟的靈芝取出裝盆覆土,覆土厚度以蓋住培養基料且稍淺于種植盆邊沿即可,也可同時采用沙石、石膏、泡沫塑料等填充物進行固定入座。用毛刷去除靈芝上的孢子粉、塵土等雜質,再用清水沖洗、干布擦拭,經低溫烘干或通風晾干后刷上環保清漆、植物油或天然石蠟等。最后在土層表面再覆上一層較高觀賞性的基質(景觀石子、草炭等),亦可點綴一些擺件裝飾物。如圖4所示,靈芝盆景的制作可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創新,基本思路有2種:1)圍繞主題對靈芝進行造型、裝盆,以靈芝的形態表達意境;2)依據靈芝材料的具體造型因形賦意,象形立意[10]。

3 小結

嘉善縣擁有較好的食用菌產業基礎,菇農具備較高的食用菌種植水平,通過在原有栽培技術上進行指導和推廣,可以將靈芝栽培及盆景制作作為本地區農業產業發展方向的補充,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靈芝栽培時間集中在4—7月,可與晚稻搭配輪作,在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大背景下,是符合當地種植方式的新型農經輪作制度,具備下一步探索示范空間。盡管嘉善縣并非靈芝的原產地,但木業產業發達,木屑資源豐富,適合靈芝生長的木屑種類較多,可以跟其他菌菇一樣,通過成熟的人工栽培技術并運用木屑代替段木方式進行生產,達到資源循環利用和改善環境的目的。除靈芝切片、孢子粉外,靈芝制作的盆景具有獨特的藝術造型和藝術內涵,形成了新的銷售渠道;通過靈芝菌包的銷售,消費者可以體驗到自己種植靈芝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赫亮,范俊崗,陳罡,等.遼東地區靈芝栽培技術[J].遼寧林業科技,2022(4):71-72.

[2] 肖作奇.中藥多糖質量控制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4):159-164.

[3] 律鳳霞,龔振杰,關石.靈芝盆景的栽培與制作[J].北方園藝,2011(13):175-176.

[4] 吳風華,張山起,范惠菊,等.大袋靈芝盆景栽培技術[J].中國食用菌,2016,35(1):84-85.

[5] 黃育江,彭洋洋,何煥清,等.活體靈芝盆景的生產與效益分析[J].食用菌,2020,42(5):40-42.

[6] 李丹妮,朱長俊,鄭雨晴,等.靈芝種植及初加工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2021,15(8):233-235.

[7] 胡忠惠,張文慶.靈芝盆景培育與造型技術[J].天津農業科學,2002(3):21-23.

[8] 王鑫馳,姚方杰,尤婕.靈芝盆景栽培技術及注意事項[J].中國食用菌,2010,29(3):63-64.

[9] 馮珍.食用菌創意景觀的設計和發展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9,38(1):113-116.

[10] 化澤瑜.靈芝盆景的造型及制作技術[J].現代園藝,2018,(10):83.

猜你喜歡
嫁接
核桃優質育苗技術初探
不同砧木對油亮型黃瓜品種生長、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篩選與研究
日本五針松的嫁接育苗技術研究
貴苦瓜2號嫁接試驗
恩陽區核桃豐產嫁接技術應用及成活要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