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馬尾松病蟲害防治技術

2023-10-08 02:42龍宣任龍麗妃李錦華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馬尾松防治技術病蟲害

龍宣任 龍麗妃 李錦華

摘 要 馬尾松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和環境適應性,種植馬尾松可有效促進種植地區經濟發展。但是馬尾松生長過程中會面臨病蟲害問題,若未能實現有效防治,則無法獲得良好的種植效益?;诖?,以松苗葉枯病、馬尾松赤枯病、松苗猝倒病、馬尾松皰銹病、松材線蟲病、馬尾松毛蟲、松實小卷蛾和日本松干蚧為例,對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馬尾松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 馬尾松;病蟲害;防治技術;廣西國有高峰林場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43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創建于1953年,截至2022年底,林場經營面積10萬hm2,森林蓄積達700萬m3,森林覆蓋率87%。林場位于廣西南寧市盆地的北緣,土壤以赤紅壤為主,土層以中厚土層為主,肥力中等,排水良好。近年來,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逐漸加大馬尾松種植力度,每年可采收松脂10萬t左右,有效提升了當地經濟水平。為保證馬尾松種植效益,需要重點探究病蟲害防治技術,從而降低病蟲害的不良影響。

1 松苗葉枯病

馬尾松發生該病害后,病情會從幼苗下部針葉位置逐漸向上擴展?;疾∥恢脮霈F黃褐色斑點,隨著病情的加重,斑點擴大發展成段斑。針葉發病后,導致幼苗死亡。松苗葉枯病的病原菌能夠在病葉上過冬,如果病葉被埋入土內,病原菌存活率會隨著埋深的增加而下降,第二年夏季時分,環境條件適宜時,會出現較多分生孢子,隨風進行傳播,導致松苗針葉受到危害。

2020年,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松苗葉枯病發生面積4 667 hm2,發病率40%左右,病死樹10萬株,導致林場馬尾松種植經濟效率嚴重降低。針對這一病害,高峰林場積極采用無公害防治手段,病害發生當年完成防治面積3 133 hm2,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為實現有病不成災的生態安全防控目標,有效降低該病害的發生概率,高峰林場將生石灰、硫酸銅、水按照1∶1∶(100~200)的質量比例混合后開展噴施防治工作,7 d左右噴施一次,連續使用3次。松苗葉枯病高發期,高峰林場應用50%退菌特800倍液進行噴施,每7 d噴施一次,連續2~3次,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2 馬尾松赤枯病

馬尾松赤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枯斑盤多毛孢,該病害會對馬尾松針葉造成危害,患病葉片上會出現褐黃色或淡黃色段斑,隨后逐漸發展成暗灰色或棕紅色。馬尾松赤枯病病原菌可在葉片上越冬,次年溫度超過16 ℃時散發出分生孢子,特別是在6—7月產生的分生孢子量最大,直至11月,隨著氣溫下降,不再散發分生孢子。馬尾松赤枯病在5月左右開始發生,當平均濕度在85%~86%、氣溫達到20 ℃時發病較為嚴重,不利于馬尾松健康生長。

馬尾松赤枯病在高峰林場較為常見,也是高峰林場病蟲害防治的重點對象,2019年高峰林場賓陽縣區域馬尾松赤枯病發生面積3.0 hm2。在馬尾松赤枯病防治環節,高峰林場從實踐中得出,將硫磺細粉與621硫煙劑按照8∶2的質量比例均勻混合可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選擇741煙劑、退菌特重煙劑及5%可濕性退菌特粉等開展馬尾松赤枯病防治工作。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選在6月利用621硫煙劑防治馬尾松赤枯病,用量為12~16 kg·hm-2,獲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3 松苗猝倒病

松苗猝倒病在馬尾松不同生長時期的發病癥狀不同:種芽未出土前,受病害影響,種芽腐爛死亡;幼苗出土后,受病菌影響,莖葉腐爛;幼苗長出不久,未完成木質化時,幼苗受到該病危害,倒伏死亡;幼根受到該病害影響,發生腐爛,導致苗木直接枯死[1]。當土壤含水量高、氣溫高時,松苗猝倒病發生較為嚴重,且播種過密、管理粗放等問題均會導致該病害流行。

調查顯示,近年來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松苗猝倒病發病率為20%~40%,病害嚴重時,導致大片幼苗死亡,對棉花和蔬菜等圃地也產生了較大危害。在該病害的防治上,高峰林場實施了以下措施。1)對于新建育苗地,首選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2)精細耕作,保證苗床整平,及時排水。3)重視土壤消毒。馬尾松播種前,高峰林場應用2~3 kg硫酸亞鐵與10~15倍細砂均勻混合,鋪灑于667 m2床面上,再進行播種操作。4)松苗猝倒病發生后,高峰林場應用1%~3%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噴灑防治,為避免莖、葉部分受藥害影響,噴施后應及時用清水進行苗木沖洗,防止發生藥害。馬尾松幼苗生長期間,高峰林場加大了撫育管理力度,如在幼林期間切根,并開展松土與除草工作,合理灌溉;針對缺少幼苗情況,需及時予以補苗,同時做好修整工作,有效促進苗木健康生長,進一步提升苗木抗病能力,降低松苗猝倒病的發生概率。

4 馬尾松皰銹病

馬尾松皰銹病會導致馬尾松生長不良,嚴重時甚至導致馬尾松死亡?;疾『?,病部皮層會變色,且變得粗糙,伴隨開裂情況,甚至會出現流脂、木質部分外漏情況。發病部位會逐漸擴散,當圍繞樹干一周后,導致病斑以上枝干全部枯死,嚴重降低馬尾松的種植效益。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經營管理中,較為重視松皰銹病防治工作,經不斷努力,已連續2年實現無疫情,防治措施總結如下。1)實施栽種防治技術。轉主寄主植物屬于該病害的主要來源,所以高峰林場在馬尾松栽種環節,嚴控與轉主寄主植物混栽,避免在雨水、氣流作用下促進孢子傳播,使馬尾松受到該病害的嚴重影響。同時,高峰林場科學開展養護工作,有效提升了馬尾松抗病害能力,集中處理帶有病蟲害的枯枝落葉,最大限度減少菌源[2]。2)實施化學防治。高峰林場選擇12.5%烯唑醇可濕粉劑2 000~2 500倍液、20%國光三唑酮乳油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間隔12~15 d使用一次,連續使用2次,獲得了良好效果。高峰林場應用唑類藥劑開展防治工作時,尤為注重安全間隔期,且用藥量合理,力求避免馬尾松皰銹病的發生。

5 松材線蟲病

松材線蟲病屬于馬尾松毀滅性病害,一旦大面積暴發,會導致馬尾松大量死亡。松褐天牛屬于松材線蟲的媒介昆蟲。松材線蟲病的發生會嚴重降低馬尾松樹脂產量,甚至停止產脂,還會降低樹木蒸騰作用,導致馬尾松針葉逐漸變成紅褐色,最終使樹木枯死。病樹枯死時,針葉并不掉落,一些樹木的材質會變藍。松材線蟲病通常在5月底至6月初發生,高發期為7—8月。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西鄉塘區自2018年8月發現松材線蟲病以來,針對涉及的9.68 hm2馬尾松林分,切實加大松材線蟲病防控力度,對轄區范圍內枯死松樹進行了全面檢查和清理,做到發現一株、取樣一株、清理一株。經治理,有效防止了疫情蔓延,2019年底至2022年未發現新的松材線蟲疫情。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治理松材線蟲病的措施如下。1)選擇優良抗病品種。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開展育苗及造林工作,積極種植馬尾松一代1125、馬尾松一代1119等品種,提升了種植效益,降低病害發生概率,逐漸形成規模的抗性群體。2)加大林區管理力度。高峰林場積極做好林間枯枝、雜草清理工作,對于存在嚴重病害的樹木及時伐除,同時選擇藥物熏蒸等方式將馬尾松中存在的松褐天牛殺死,防止疫情不斷擴散。對于疫情較為嚴重的林區,在周圍構建了防治隔離帶,避免病害擴散。3)注重檢疫。加大檢疫力度,有效避免了林區進入帶蟲木材,導致病害傳播;對病害發生區進行及時檢疫,嚴格封鎖病害發生嚴重的區域,禁止病蟲害木材進入未發生病害的區域。4)重點實施媒介昆蟲防治。高峰林場在林間釋放白僵菌抑制松褐天?;顒?,通過釋放腫腿蜂蟲卵和花絨寄甲蟲卵降低蟲口密度;將APF-I型誘捕器放置于林區,保持每個誘捕器間的距離為150 m,獲得良好的誘捕效果。

6 馬尾松毛蟲

馬尾松毛蟲幼蟲主要以馬尾松針葉為食,低齡幼蟲會集中在一個位置對馬尾松針葉進行啃食,長大后逐漸分開對松林進行破壞。如果馬尾松針葉被大量啃食,馬尾松會逐漸枯萎,最終死亡,直接影響馬尾松產量,并且會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2020年,廣西國有高峰林場越冬后代馬尾松毛蟲蟲情調查面積114.6 hm2,有蟲面積41.9 hm2,密度3.2頭·m-2。防治馬尾松毛蟲時,高峰林場采取了以下措施。1)科學營造混交林,保證栽植密度適中,使馬尾松林擁有良好的郁閉度,為該害蟲天敵的生長營造良好條件,增加害蟲天敵數量。2)實施生物防治。通過釋放白僵菌,有效降低蟲口密度,獲得了較長的作用時間,防治效果明顯。通常白僵菌的釋放時間可選在11月中上旬,高峰林場選在第二年2—4月,在早上露水較多、溫度較高時進行釋放,效果明顯[3]。3)高峰林場通過噴灑0.5億~1.0億孢子·mL-1的蘇云金桿菌防治三齡、四齡幼蟲,通常在噴施5 d后,害蟲死亡率可超過90%。4)采取化學防治。在幼蟲剛越冬及越冬后,選擇化學藥劑噴施防治,高峰林場選擇50%殺螟松乳劑2 000倍液及50%馬拉松乳油2 000倍液,均獲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對于缺少水源的種植區域,每667 m2噴灑敵百蟲粉劑150~200 g兌水50~100 kg,通過硝酸銨煙劑、敵敵畏插管煙劑進行熏殺,效果顯著。

7 松實小卷蛾

松實小卷蛾會對馬尾松枝條造成危害,使枝條卷曲變形,發生干枯、分叉問題,對馬尾松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嚴重降低馬尾松商品價值。松實小卷蛾幼蟲會在枯梢或秋果中過冬,待到第二年春季氣候條件適宜時大規?;顒?,對馬尾松造成危害。

相關調查顯示,2020年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武鳴區松實小卷蛾蟲害發生面積7.9 hm2,嚴重影響馬尾松種植效益。高峰林場主要選擇了以下方式開展防治工作。1)秋末冬初,高峰林場全面清理存在蟲害的枯枝與秋果,同時集中燒毀枯枝,從而消滅越冬害蟲,有效減少越冬害蟲數量[4]。2)利用黑光燈誘殺的方式消滅松實小卷葉蛾,獲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3)赤眼蜂屬于松實小卷蛾的天敵,高峰林場引入赤眼蜂,使蟲卵數量明顯降低;應用蘇云金桿菌等生物農藥,在有效防治蟲害的同時,降低化學農藥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4)科學選擇藥劑進行蟲害防治,應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每10 d噴施一次,連續使用2次。

8 日本松干蚧

日本松干蚧會破壞馬尾松的皮層組織,導致馬尾松生長不良,芽梢枯萎,后期樹皮會不斷硬化、增厚,發生卷曲翹裂問題。馬尾松幼樹受到蟲害后,會出現樹干彎曲、軟化垂枝情況[5]。該蟲害每年發生2代,雌成蟲交尾后,會在隱蔽處產卵。

為降低該蟲害的不良影響,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強化日本松干蚧調查監測,積極采取多項措施推進日本松干蚧春季防治工作,保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具體應用的措施如下。1)強化檢疫。高峰林場調入或運出苗木時,科學開展檢疫工作,避免調入或運出存在蟲害的苗木。2)注重人工防治。及時將林中的病蟲枝、雜草、枯枝去除,減少蟲源,避免馬尾松受到嚴重危害。每年夏季或冬耕時,將樹冠下土中存在的白色卵挖除,并集中燒毀。3)實施生物防治。重點對該蟲害的天敵進行保護,如花蝽、瓢蟲等,有效降低蟲口密度。4)實施化學防治。對樹干進行刮皮或打孔,將50%久效磷5~10倍液或40%樂果乳油注入其中,對第1齡寄生若蟲進行有效防治;利用50%殺螟松300倍液對樹干與樹枝進行噴施,將若蟲及卵殺死[6]。

9 結語

馬尾松科學種植有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其木材是多個行業的優質原料,擁有較廣的應用領域,經濟效益較高,已成為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種植的主要樹種之一。馬尾松大面積種植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松苗葉枯病、馬尾松赤枯病、松苗猝倒病、馬尾松皰銹病、馬尾松毛蟲、松實小卷蛾等病蟲害問題,若想保證馬尾松種植效益,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治策略,將病蟲害影響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 鄭翠霞.馬尾松育苗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析[J].種子科技,2022,40(13):121-123.

[2] 羅光漁.馬尾松栽植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探析[J].種業導刊,2022(3):43-46.

[3] 龔海燕,易廣義.湖南省馬尾松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J].鄉村科技,2021,12(28):73-75.

[4] 琚煜熙.淺析馬尾松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38(22):208.

[5] 楊瓊.分析山區馬尾松的培育及病蟲害防治[J].花卉,2018(22):280-281.

[6] 林洪雙,宋玉龍,黃蕭灑.簡談馬尾松病蟲害防治技術策略[J].綠色科技,2017(13):187-188.

猜你喜歡
馬尾松防治技術病蟲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馬尾松栽培技術及撫育管理
商洛核桃舉肢娥防治技術
煤礦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技術分析
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達模式分析
馬尾松初級種子園復壯技術
24年生馬尾松種子園自由授粉子代測定及家系選擇
梨病蟲害防治時間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