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措施

2023-10-08 13:21鄭文娟王慧芳賈海麗李玲霍紅盼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生物防治陜西省

鄭文娟 王慧芳 賈海麗 李玲 霍紅盼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為降低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達到優化土質、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的目的,以陜西省為例,分析了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的意義,從生物防控技術、精準施藥技術等方面介紹了農藥減量措施;從有機肥料的應用、微生物肥料的應用、調控施肥技術的應用等方面介紹了化肥增效措施。

關鍵詞 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生物防治;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75

設施瓜菜種植在陜西省的農業經濟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然而,使用農藥化肥過度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還給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開展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陜西省設施瓜菜種植中農藥和化肥減量增效的措施,重點關注綠色防控技術、精準施藥技術的應用和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的使用。綠色防控技術通過引入天敵蜂等害蟲天敵進行生物防治,減少了害蟲數量,降低了作物對農藥的依賴性;精準施藥技術使得農藥的使用更加準確和精細,避免了農藥的過量使用,降低了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使用有機肥料和微生物肥料能夠豐富土壤中的營養,增強土壤的養分供應能力,減少作物對化肥的需求量,避免土壤受到污染。

1 意義

在陜西省開展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意義重大。1)陜西省是農業大省,需要質量良好的土壤來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減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和破壞,保護和提升土壤的肥力,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1]。2)陜西省的水資源相對緊缺,合理減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可以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通過科學的施肥技術和灌溉技術,能夠提高水肥利用率,有效節約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3)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水平對于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陜西省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減量增效措施可以減少農藥和化肥殘留物的含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2]。4)陜西省農業發展面臨著傳統農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的挑戰,減量增效措施可以推動農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特色農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5)陜西省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減量增效措施有助于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通過推行綠色種植、有機農業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可減少農藥和化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多樣性。

綜上所述,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具有保護土壤資源、節約水資源、促進農產品品質提升、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有助于實現陜西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推動農業經濟的綠色、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2 措施

2.1 農藥減量措施

2.1.1 生物防治技術

在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措施中,生物防治技術可以作為一種替代傳統農藥的有效手段[3]。1)需要在設施瓜菜種植區域通過使用黃板、黃色貼紙、誘蟲燈等工具進行害蟲的捕捉,或者利用專業的監測設備收集數據,對種植區域的害蟲種類、數量和分布進行調查和監測[4]。2)根據調查結果,選擇合適的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劑,用于控制特定害蟲的繁殖和傳播。根據生物防治劑的使用說明和推薦劑量,進行準確的施藥操作;施藥通過噴霧、涂抹等方式進行,確保生物防治劑能有效接觸和作用于害蟲。3)在生物防治過程中還要定期進行害蟲監測和生物防治效果的評估,重新調查害蟲種群數量、觀察植株狀況及評估作物產量和品質,并根據監測和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優化生物防治措施,調整施藥劑量、增加或減少施藥頻次,或者嘗試不同的生物防治劑組合,以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和減少農藥使用量。

在陜西省設施瓜菜種植中,使用蚜蟲的天敵瓢蟲進行生物防治。調查發現種植區域的蚜蟲數量為50只·m-2,根據蚜蟲數量,按照10只·m-2瓢蟲進行釋放。每周監測蚜蟲和瓢蟲的數量變化,結果顯示,在生物防治后的第2周,蚜蟲數量下降到10只·m-2,而瓢蟲數量增加到20只·m-2,監測結果確認了生物防治劑的有效性。如果蚜蟲數量仍然過高,可以適當增加瓢蟲的釋放量,或者結合其他生物防治劑進行聯合防治,以進一步減輕蚜蟲的侵害。

通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過程中,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蟲數量,減少作物對農藥的依賴,從而實現農藥減量增效的目標。通過持續的監測和評估,可以不斷優化生物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2.1.2 精準施藥技術

在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過程中,應用精準施藥技術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施藥效果,降低環境和生態風險。該技術在對目標害蟲進行調查和監測后,需要根據調查結果和作物特性確定害蟲閾值,閾值的設定要參考農業農村部或相關研究機構的推薦標準。當害蟲達到一定數量時,進行施藥處理。處理時,應先根據歷史數據和害蟲生物學特性,通過統計分析、機器學習等方法建立害蟲預測模型,對害蟲的發生和傳播趨勢進行預測。綜合考慮害蟲數量、閾值范圍和預測結果等因素,精準施藥。1)使用現代化的農藥噴霧設備,如遙控噴霧器、GPS導航噴霧器等,實現施藥的精確定位和定量控制。2)結合氣象數據和害蟲預測模型,選擇適宜的施藥時間,以提高施藥效果。3)根據目標害蟲的生命周期和生活習性,選擇合適的農藥劑型和施藥方式,如接觸性農藥、內吸性農藥等。

假設在陜西省設施瓜菜種植中,主要目標害蟲為蚜蟲,通過害蟲調查和監測,發現蚜蟲數量達到10只·m-2時,需要進行施藥處理。根據害蟲預測模型和氣象數據,預測下一周將有較高的蚜蟲發生風險。因此,農民在瓜菜種植區域設置黃板,并每周檢查和記錄上面的蚜蟲數量,根據調查數據和相關標準,設定蚜蟲閾值為10只·m-2。利用歷史數據和氣象因素構建蚜蟲發生的預測模型。模型考慮了溫度、濕度、降水等因素對蚜蟲繁殖和傳播的影響,根據害蟲調查數據和預測模型的結果,判斷是否達到施藥閾值。如果蚜蟲數量超過10只·m-2且預測顯示蚜蟲發生風險增加,則進行施藥處理。使用現代化的農藥噴霧設備,根據地理定位和GPS導航,將農藥精確噴灑在受蚜蟲侵害的瓜菜植株上。同時,根據農藥的使用說明和建議劑量,控制施藥的數量和濃度,以確保施藥效果和減少農藥的浪費。

通過上述方法,農民可以科學判斷施藥時機,并在目標害蟲數量超過閾值且預測到風險增加時精準施藥,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環境污染和生態風險,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在陜西省設施瓜菜種植瓜菜田中,當蚜蟲數量超過閾值時,農民對受蚜蟲影響較大的區域進行了農藥噴灑,而沒有進行整體性的農藥覆蓋。農民每7 d監測1次蚜蟲數量,在施藥后的15 d內,蚜蟲數量顯著減少,由10只·m-2下降至6只·m-2。經過30 d的持續觀察,農民發現在精準施藥處理后,蚜蟲的數量持續保持在低水平,為1~3只·m-2,未再超過閾值,成功地控制了蚜蟲的數量,并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

2.2 化肥增效措施

2.2.1 有機肥料的應用

在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措施實施過程中,應用有機肥料是一種常見的化肥增效措施。選擇有機肥料時,需要考慮有機肥料的養分含量、質地、肥效持續性等因素[5]。例如,選擇畜禽糞便作為有機肥料,氮含量約為1.5%,磷含量約為1.0%,鉀含量約為0.5%。結合土壤測試結果和作物需求量,計算出每667 m2需施用畜禽糞便4.33 t。

施肥時,將有機肥料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或與土壤混合,避免有機肥料集中施用在作物根部。施肥后管理需要做好有機肥料的覆蓋和保濕工作,避免養分流失;要定期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和葉片顏色,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肥量;定期監測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生長狀況,評估有機肥料的施肥效果和作物產量,監測土壤養分含量。按照以上流程進行有機肥的施用后,陜西省設施瓜菜種植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養分水平高,對提高土壤質量有很好的效果。由此可知,有機肥料可以有效替代部分化學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質量和作物的養分供應,實現化肥減量增效的目標。

2.2.2 微生物肥料的應用

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措施中,還有微生物肥料的應用,使用的微生物肥料包括固氮菌、磷解菌、有機質分解菌等。在施用微生物肥料時,要考慮微生物肥料的菌株活性、菌群組成和對作物養分的釋放能力。例如,施用含有適量固氮菌和磷解菌的微生物肥料(固氮菌1.5 g·m-3,磷解菌1.0 g·m-3),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和作物需求量和微生物肥料中菌劑的含量,計算出微生物肥料的施用量為每667 m2施用10 kg。將含有固氮菌和磷解菌的微生物肥料與水按1∶5的體積比混合后,均勻噴施在土壤中,1 m2噴施10 mL。

對于露地栽培的作物,微生物肥料溶液需均勻噴施在整個土壤表面,以覆蓋根系范圍;對于水培或基質栽培的作物,微生物肥料溶液可以噴灑在基質表面,確保充分滲透。最佳噴施時間為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溫時段噴施,以減少微生物的熱失活。施肥應后做好土壤保濕和通風工作,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活性。定期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和葉片顏色,并進行必要的調整;觀察作物生長情況,監測土壤養分含量。通過以上的微生物肥料應用流程和實際數據,發現土壤中氮、磷、鉀含量提高,作物產量有增加的趨勢,說明微生物肥料可以有效促進土壤養分釋放和提高作物的養分吸收利用效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的目標。

2.2.3 調控施肥技術的應用

在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過程中,可以通過土壤測試和作物需求來確定施肥量、調控施肥。土壤測試需要采集分析土壤樣品,測試土壤中的氮、磷、鉀等養分的含量;再根據目標作物的品種、生育期和產量目標,確定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量,按量進行施肥。假設陜西省某塊田地的土壤中氮含量為120 mg·kg-1,磷含量為40 mg·kg-1,鉀含量為150 mg·kg-1,若瓜菜作物生育期為60 d,產量目標為每667 m2 5 000 kg,要保證產量、質量達標,667 m2需施氮肥30 kg、磷肥10 kg、鉀肥20 kg。因此,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和作物需求量,得出667 m2需要施加氮肥20 kg、磷肥10 kg,鉀肥充足,不需要額外施加。

將計算得出的施肥量按照合適的時間和方式施用到作物的根系周圍,定期監測作物生長情況、葉片顏色和營養狀況,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施肥量,使其適應作物的生長需求。通過以上的施肥調控流程,可以有效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施肥的精準性和效率,實現化肥增效的目標。

3 結語

綜上所述,陜西省設施瓜菜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措施為瓜菜種植提供了科學可行的管理方法。通過應用生物防控技術、精準施藥技術和施用有機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可以顯著降低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本研究的結果有利于減量增效措施的推廣和應用,對于促進陜西省設施瓜菜種植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海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新農業,2023(4):7-8.

[2] 陳學泉,蘇敬波.馬鈴薯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種植技術與推廣[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3,26(2):104-106.

[3] 魏啟文,曾娟,秦萌,等.新時期我國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探討[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23(1):6-9.

[4] 劉文,范培清,孔慶霞,等.我國農田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研究進展[J].寒旱農業科學,2023,2(1):13-16.

[5] 楊潔淼,曾楊,王斌,等.金堂縣水稻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關鍵技術初探[J].四川農業科技,2022(12):59-61.

猜你喜歡
生物防治陜西省
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陜西省紅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陜西省財政53億余元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植物內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聚焦兩會
淺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分析
加強有害生物防治,保護林木生態安全——方城縣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顯著
陜西省閱讀文化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