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時空耦合協調

2023-10-14 18:22沈麗范文曉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3年8期
關鍵詞:空間差異耦合協調

沈麗 范文曉

摘要 中共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大發展目標,提高碳排放效率無疑是實現這一重大目標的必由之路。在“雙碳”約束趨緊和金融業“脫實向虛”傾向依然存在的現實背景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提升碳排放效率、推動“雙碳”目標如期實現的客觀需要。而各區域碳排放效率和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存在明顯差異的現狀,使得實現區域間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高效協同已刻不容緩。該研究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Dagum 基尼系數分解法、空間Kernel密度估計方法,測算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進而全面揭示其時空演變特征。研究發現:①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已基本穩定在中級協調等級,其向優質協調等級邁進的關鍵是提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東部地區在考察期末升至良好協調等級,西部和中部地區均穩定在中級協調等級,東北地區主要處于初級協調等級。②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存在空間分布不均衡問題,空間差異的主要來源是區域間差異,區域內差異和超變密度對空間差異的貢獻率相對較小。③中部地區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存在多極分化現象,西部和東北地區的耦合協調度均表現出兩極分化趨勢。④在考慮空間因素和時間跨度的條件下,中國大多數省份與相鄰省份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存在空間關聯關系。研究有助于推動構建區域間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協同聯動格局,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綠色轉型提供重要決策參考。

關鍵詞 碳排放效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空間差異;分布動態演進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23)08-0013-14 DOI:10. 12062/cpre. 20230325

中共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雖然當前中國金融業已經開始將經營重點放在支持綠色發展上,承擔著為綠色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重要使命,但其仍面臨較為嚴峻的“脫實向虛”問題[1-2]。因而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中國提升碳排放效率、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驅動力量。同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也能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活力。由此可知,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度融合能夠成為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關鍵突破口。然而,中國各區域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均存在明顯差異,這使得碳排放效率能否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相適配成為當前需要探討的重大現實問題。因此,該研究基于耦合協調原理,對中國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進行測算,在此基礎上揭示兩者耦合協調的時空演變特征,為推動兩者的互動融合在區域間達成協同優化,進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綠色轉型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參考。

1 文獻綜述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功能的充分發揮客觀上需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而當前學術界對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界定尚未統一,多數學者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理解為在實現金融穩健性的重要前提下,金融體系通過擴大金融規模、優化金融結構、提升金融效率來充分發揮金融功能,由此深刻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功能的發展[3-4]。金融業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著示范帶頭作用[5],已有學者圍繞金融發展能否促進碳減排這一問題展開研究[6-10]。提升碳排放效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11],僅有學者從新金融業態、金融集聚等角度探討金融對碳排放效率的影響[12-13]。然而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應對“雙碳”約束日益緊迫問題的客觀需要,其在提升碳排放效率進程中扮演何種角色尚未被明確,同時并未揭示碳排放效率對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因此,文中借鑒多數學者研究系統間協調發展水平的思路[14-16],通過研究碳排放效率系統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度來揭示兩者之間的協同演化,以期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開辟全新路徑。

與此同時,已有學者對不同系統之間耦合協調的時空演變特征進行了初步探討。如武宵旭等[17]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數分解法等方法對黃河流域技術創新與綠色發展的耦合協調水平進行測算和區域差異分析,并使用空間計量模型探討其空間效應,對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根基意義。姜曉艷等[18]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數分解法研究中國城市人口城鎮化與保險業的協調度的時空特征及差異來源,為明晰中國保險業服務城鎮化發展的發展路徑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借鑒。趙文舉等[19]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計、Dagum基尼系數分解法和基于空間效應的β收斂模型,探究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耦合協調度的分布動態、空間差異及收斂性,對總體把握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規律,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戰略指導意義。上述研究為探索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演進規律拓寬了研究思路,充分體現了耦合協調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數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計等方法在此類研究中的適用性和科學性,為選擇何種研究方法探究中國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時空耦合協調提供重要參考。

綜上可知,已有文獻為開展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研究提供了邏輯起點與理論基礎。若能在科學測算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的基礎上,基于時空維度研究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雙向互動關系的區域差異及動態演進,更容易找到兩者之間良性循環發展的切入點,培育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的不竭動力?;诖?,該研究可能的邊際貢獻如下:第一,基于耦合協調原理,開始嘗試從時空視角探究中國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關系;第二,考慮到這一耦合協調關系可能存在的空間非均衡問題,對四大區域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的空間差異及其來源進行考察;第三,納入空間關聯因素和時間跨度的考量,研究中國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的分布動態演進。這突破了目前大多數文獻在研究耦合協調關系問題時僅局限于靜態視角展開研究的現狀,為達成區域間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協同聯動格局積累更具價值的經驗證據。

2 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的測度

2. 1 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關系

耦合協調是指不同系統在自身和外界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相互作用,由此為了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應該從耦合協調理論出發來理解碳排放效率系統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系統之間的相互促進、協同聯動關系。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關系表現為兩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當前碳減排的戰略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能夠鼓勵企業積極展開節能減排的技術創新,為各類碳減排政策的實施創造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精準高效推動碳減排進程,加速提升碳排放效率。另一方面,碳排放效率的逐步提升,能夠帶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由此產生的環境改善效應,會促進高端服務業的發展,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力量。由此可見,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存在互補性鏈接關系。在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進程中,中國若能促成碳排放效率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度融合,最終達成優質耦合協調關系,必將為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貢獻核心力量。

2. 2 碳排放效率系統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評價體系的構建

在遵循指標體系的科學性、系統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的基礎上,分別構建碳排放效率系統和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

2. 2. 1 碳排放效率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結合現有研究[11,20],將碳排放效率界定為在勞動力、能源和資本投入恒定的情況下,決策單元(DUM)能夠實現的最大經濟產出(期望產出)與最少CO2排放量(非期望產出)。依據碳排放效率的內涵,文中選擇年末就業人口數、能源消耗量和資本存量作為投入變量,將以2005年為基期的實際GDP作為期望產出,將各省份CO2 排放量作為非期望產出[21-23]。投入產出變量的具體描述見表1。

2. 2. 2 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現有研究對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理解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情況[3-4,24],該研究從金融規模、金融結構、金融效率和金融穩健性四個維度選取具體測算指標構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2。

猜你喜歡
空間差異耦合協調
社區居民生計模式變遷與土地利用變化的耦合協調研究
區域經濟與人力資源耦合協調發展分析
中國西部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與城市化耦合協調發展研究
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綜合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
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綜合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
松嫩—三江平原地區農業水土資源匹配格局研究
昆明市縣域經濟發展空間差異研究
中國區域信息化研究述評
江蘇省物流業與經濟發展耦合協調性的時空演變特征
加拿大入境中國大陸旅游流空間分布特征及差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