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的病因、診斷和防治措施

2023-10-17 13:51凌清標
養豬 2023年2期
關鍵詞:種豬病原體豬只

凌清標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基層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福建 莆田 351146)

養豬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然而,豬繁殖障礙綜合征成為了制約養豬業發展的一大難題。該疾病涵蓋了一系列影響豬只繁殖能力的病癥,如發情異常、排卵障礙、受精或著床失敗、胎兒死亡、分娩障礙等。病因多種多樣,可能來自病原體感染、環境壓力、營養缺乏以及遺傳因素等。近年來,隨著科研的深入,人們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其診斷和防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然而,鑒于病因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豬只個體差異的存在,診斷和防治仍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因此,本文旨在全面回顧和分析豬繁殖障礙綜合征的病因、診斷和防治策略,以期為養豬從業人員提供實踐的參考。同時,我們期望本文能夠引發更多的科研和實踐探索,以期解決這一行業痛點問題,推動養豬業健康發展。

1 豬繁殖障礙病因分析

1.1 傳染性因素

豬繁殖障礙綜合征的傳染性因素病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多種微生物引起,其中包括:

1.1.1 病毒感染 多種病毒會導致豬繁殖障礙,如豬細小病毒病、豬流行性乙型腦炎、豬偽狂犬病、豬鉤端螺旋體病、偽狂犬病病毒、豬藍耳病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皰疹病毒等。這些病毒感染后,可以導致豬只發情障礙、流產、死胎、弱仔豬、產病仔豬等現象[1]。

1.1.2 細菌感染 許多細菌,如布魯氏菌、利斯特菌等也能導致豬繁殖障礙。如布魯氏菌感染可以導致流產和死胎,利斯特菌感染可以引起母豬的早產和流產。

1.1.3 寄生蟲感染 寄生蟲,如弓形蟲和鞭蟲等,也是豬繁殖障礙的重要因素。其中,弓形蟲感染主要引發母豬的流產、死胎,而鞭蟲感染則可能導致豬只的生長發育受阻,進而影響其繁殖能力。

1.2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豬只的繁殖能力影響巨大,極度的寒冷或炎熱都會對豬只的生理狀態產生影響,影響其繁殖能力。例如,高溫會導致豬只精子質量下降、排卵障礙等繁殖問題。同時,濕度過高或過低也可能引起豬只生理機能紊亂,從而影響繁殖。其次,良好的舍內衛生狀況有助于豬只健康,如豬舍衛生不佳,容易滋生病菌,導致仔豬患有各種疾病,進而影響繁殖能力。而豬舍的光照、通風和噪聲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豬只的繁殖狀態。最后長期運輸、頻繁地轉舍、分群、疫苗接種等都可能引起豬只應激反應。過度的應激會影響豬只的內分泌系統,進而干擾其正常的生殖功能,影響繁殖能力。

1.3 營養性繁殖障礙

營養性繁殖障礙主要表現在生豬日常飲食之中,包括:

1.3.1 能量營養 能量營養對豬只繁殖能力十分重要,能量攝入不足會影響母豬的體重、繁殖器官的發育,導致繁殖障礙。反之,能量過剩會引發肥胖,同樣影響繁殖性能。

1.3.2 蛋白質營養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體所有組織和細胞必需的營養物質,攝入不足會影響母豬的排卵能力、繁殖器官的發育以及胚胎的生長發育,從而導致繁殖障礙。

1.3.3 礦物質營養 一些礦物質對豬的繁殖功能起著關鍵作用。例如,鈣和磷的平衡對母豬的骨骼健康和乳腺發育極為重要; 微量元素如硒、銅和鋅等對豬只的繁殖能力和胎兒發育也有顯著影響。

1.3.4 維生素營養 多種維生素對豬的繁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維生素A 對繁殖器官的健康發育和正常功能起關鍵作用,而維生素E 和硒的協同作用可以保護精子和胚胎免受氧化應激的損害。

1.4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導致母豬繁殖障礙通常是不可逆的,常見狀況包括基因缺陷和遺傳多樣性和近親繁殖兩種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1.4.1 基因缺陷 部分基因缺陷會直接導致繁殖障礙,這些缺陷會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和功能,或影響生殖過程中的關鍵生理過程。例如,一些基因缺陷可能導致精子或卵子的質量問題,從而影響受精能力。此外,基因突變或缺陷也可能導致胚胎死亡、出生缺陷或者遺傳性疾病,進一步影響豬只的繁殖能力。

1.4.2 遺傳多樣性和近親繁殖 生產中常見的追求經濟效益的增加,從而進行近親繁殖,導致遺傳多樣性的缺乏,會影響豬只的繁殖能力。這些問題可能導致不良的遺傳特性在種群中累積,增加了出生缺陷和遺傳疾病的風險,降低了種群的整體繁殖能力。這既包括在選擇種豬時要考慮其遺傳背景和生殖性能,也包括通過基因檢測和分子標記等現代生物技術來進行遺傳優化。

2 診斷方法

2.1 臨床診斷

臨床觀察豬群的行為和外觀是診斷的第一步,獸醫師需要觀察是否存在異常的繁殖行為(如發情異常、交配困難等)、體狀變化(如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等)、疾病跡象(如下痢、呼吸困難、皮膚病變等) 及其他可能影響繁殖的因素(如營養不良、照明問題、溫度波動等)。此外,注意觀察仔豬的情況,如生長發育情況、出生缺陷等。通過記錄種豬的繁殖歷史(如配種次數、窩產量等)、流產記錄、雛豬死亡率等。通過這些記錄,獸醫師可以評估繁殖障礙的嚴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其次,臨床中對表現異常的種豬進行臨床檢查,包括體溫測量、生殖器官檢查、糞便檢查等。例如,通過檢查生殖器官,獸醫師可以發現可能的解剖結構異常、炎癥、腫瘤等問題。最后觀察母豬的發情行為,觀察公豬的求偶和交配行為,以及觀察繁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2.2 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檢測是豬繁殖障礙的診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識別具體的病原體、評估營養狀況,以及探明可能的遺傳因素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常規檢測技術包括:

2.2.1 血液檢測 血液檢測可以幫助評估豬只的健康狀況和營養水平,包括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等血常規項目,以及營養物質 (如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 的濃度。

2.2.2 糞便檢測 通過糞便檢測,可以識別消化道寄生蟲和其他可能影響繁殖能力的病原體。

2.2.3 病原體檢測 根據病情的不同,可能需要進行更為特定的病原體檢測。這可能包括細菌培養、病毒分離、PCR 檢測、ELISA 檢測等。

2.2.4 組織病理學檢查 對于死亡豬只或流產的胎兒,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發現可能的病變和病原體。

2.3 超聲檢查和X 光等影像技術

超聲檢查和X 光檢查是一種無創的影像診斷方法,適用于豬只的繁殖系統,包括卵巢、子宮和胎兒。超聲能夠檢測出卵巢囊腫、子宮積水、胎兒的生長情況和可能的胎死腹中等繁殖問題。此外,超聲還可用于檢查是否成功受孕,以及評估胎兒的發育進度和數量。超聲檢查的優點在于無須使用輻射,能提供實時動態影像,檢查過程相對快速。X 光檢查對識別骨骼結構異常、腸道問題、和一些胸腹部疾病時非常有用。

3 預防措施

3.1 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生產中發生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主要以預防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為主,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常見手段主要包括:

3.1.1 疫苗接種 定期對母豬進行疫苗接種,做到有步驟程序化免疫接種,于每年5 ~6 月份進行乙腦疫苗免疫注射,3 周后進行加強免疫1 次。于初產母豬配種前4 ~5 周前進行犬細小病毒免疫,2 周后進行加強免疫1 次。于母豬配種前4 周使用基因乳劑濃縮苗免疫以防止偽狂犬病的發生,公豬春秋季各免疫1次[2]。

3.1.2 驅蟲 定期進行驅蟲操作,可以預防寄生蟲病,如豬鏈蟲病、豬旋毛蟲病等。通常每3 個月進行一次驅蟲。

3.1.3 隔離檢疫 新入場的種豬應進行隔離和檢疫,以免將病原體帶入豬群。同時,發現病豬后,也應立即進行隔離并治療。

3.1.4 定期消毒 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消毒,可以殺滅病原體,減少病原體在環境中的存活。

3.1.5 生物安全管理 建立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嚴格控制養殖環境的人員和物品流動,避免病原體的傳播。

3.2 加強飼養管理措施

優化飼養管理策略是減少繁殖障礙發生率的有效途徑。首先,保證營養供應的平衡是關鍵,特別是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供應對母豬繁殖能力有直接影響。同時,高質量的飼料和對霉菌毒素污染的警惕性同樣對健康繁殖十分重要。其次,創造舒適的環境也是非常關鍵的。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有利于維持母豬的生理健康。對飼養密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過高的飼養密度可能導致疾病傳播,同時影響母豬心理狀態,從而影響其繁殖能力。最后,定期進行健康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根據母豬的生理周期進行精細管理,如合理配種時間、細心照料妊娠母豬、合理管理哺乳母豬等,都是提高繁殖效率的重要措施。這些細節都可以幫助養豬從業人員更好地管理豬只,減少繁殖障礙的發生率,提高養殖效益。

3.3 遺傳選擇和淘汰

為了降低繁殖障礙的發生率,通過以篩選和淘汰公母豬的方法進行遺傳改良,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3.3.1 設立評價標準 設立公母豬繁殖性能的評價標準,如每胎窩重、斷奶至配種間隔、每胎窩數等指標。

3.1.2 定期檢查 定期對種豬進行繁殖能力檢查,對于繁殖性能低下、遺傳病傾向明顯的種豬,及時進行淘汰。

3.1.3 選種和配種 選擇繁殖性能優良的公母豬作為種豬。避免近親繁殖,以防遺傳病的發生。

3.1.4 建立種豬檔案 記錄和管理每只種豬的生長發育、繁殖性能、疾病歷史等信息,以供篩選和淘汰時參考。

4 治療措施

4.1 藥物治療

對于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傳染性繁殖障礙,可以使用相應的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或抗寄生蟲藥物進行治療。對于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繁殖障礙,可以采用激素調節療法。藥物治療時需嚴格按照獸醫師的指導使用,避免過量或濫用藥物。此外,藥物治療也需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問題,以保障生豬的健康和人類的食品安全。

4.2 做好母豬的藥物保健

做好母豬的藥物保健工作,生產中可在獸醫師的指導下,適當使用激素類藥物,如促性腺激素、孕激素等,調節內分泌,促進母豬的繁殖能力。其次,在母豬產后5 天,可使用阿莫西林藥物按母豬體重20 ~40 mg/kg 拌料飼喂或飲水口服,可有效治療產后乳腺炎、子宮內膜炎、產后熱等癥狀[3],確保母豬健康狀態。同時對患有發熱癥狀的母豬,我們可以使用消炎鎮痛藥如非那西布進行治療,可有效降低母豬的體溫,提高母豬的舒適度。

4.3 生殖系統疾病治療

常見生殖系統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生殖道感染、繁殖障礙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

4.3.1 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是母豬生殖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見癥狀包括發熱、食欲不振、宮頸分泌物增多等。治療方法包括局部沖洗、抗生素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局部沖洗可使用消毒液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以清除宮頸和子宮內的分泌物和病原體。其次免疫調節治療可使用免疫增強劑,如多糖體、益生菌等,可以增強母豬的免疫力,幫助母豬抵抗病原體。李梅等[4]研究認為子宮清洗后使用青霉素4.8 g、鏈霉素5 g; 加蒸餾水100 mL 混合均勻輸送到子宮頸口深處并配合使用青霉素4.8 g/次,加上滅菌用水或黃芪多糖注射液,稀釋均勻,肌肉注射,一天2 次,連續3 ~5 d可治療母豬產后子宮內膜炎情況,若未見康復,即可進行淘汰。

4.3.2 乳腺炎 乳腺炎是母豬哺乳期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癥狀包括乳房腫脹、發熱、乳汁變渾等。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熱敷和按摩等。熱敷和按摩可以促進乳腺的血液循環,緩解乳腺炎的癥狀,可以使用溫水袋或熱毛巾進行熱敷,并輕輕按摩乳腺,促進乳汁排出。

4.3.3 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母豬生殖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包括滴蟲病、霉菌感染、細菌感染等。局部沖洗可使用消毒液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以清除生殖道內的分泌物和病原體。相關研究發現使用濃度為0.1%高錳酸鉀溶液對母豬子宮進行沖洗,并結合以體重0.02 g/kg 阿莫西林可有效緩解母豬生殖道和子宮內刺鼻氣味分泌物的產生[5]。

5 結論

現代養豬業中,豬繁殖障礙綜合征由多種因素引發,如傳染病、環境、營養和遺傳等。全面的診斷,包括臨床觀察、實驗室檢測和高級診斷技術,配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及合理的預防策略是關鍵。優化養殖環境、營養供應及淘汰有遺傳缺陷的豬只,都能有效控制繁殖障礙的發生,推動養豬業的健康發展。結合現代獸醫學知識,全面應對豬繁殖障礙綜合征,是確保養豬業的生產效率和豬只福利的關鍵。

猜你喜歡
種豬病原體豬只
降低日糧粗蛋白并添加單體氨基酸對斷奶—育肥豬生長性能和營養排泄的影響(中)
2022年中國種豬信息網全年計劃
部分地區種豬跌破2000元/頭
天邦股份種豬事業部
豬胃潰瘍的病因與防治措施
野生脊椎動物與病原體
病原體與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態關系
2020年種豬進口或創歷史新高
秋冬季防應激不可忽略飲水消毒
豬只硒缺乏癥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