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三晉高?!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探究

2023-10-18 06:39武嬋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探究

摘 要: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豐富、內容多樣,是一部濃縮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史。探索將其融入三晉高?!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方法和途徑,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從本土角度觀察和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獨特視角,豐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資源,也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調動其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熱情,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關鍵詞:山西小康社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9-0088-04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是高校面向大學生開設的五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之一,主要目的是通過講授中國近現代史使大學生“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更加堅定地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盵2]因此,學習和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山西小康社會的建成有著濃郁的歷史底蘊和深厚的革命傳統。革命戰爭年代里,在國家和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山西人民創造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和呂梁精神;社會主義新時期,山西人民為了爭取幸福生活形成了艱苦拼搏的錫崖溝精神和右玉精神。進入新時代后,山西人民聽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繼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踔厲奮發,久久為功,終于建成了小康社會,這些都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的有力支撐,將其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既為學生提供了從本土角度觀察和理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獨特視角,豐富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理論內容,又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實踐教學提供了教學載體,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一、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意義

在21世紀的中國,山西省以其堅定的決心和毫不動搖的步伐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將這一成就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中,其意義深遠。

(一)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學生提供了從本土角度觀察和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獨特視角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曾是抗擊外來侵略的戰略要地,在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三晉大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因此,在山西省地方高校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融入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成就,從山西省出發,學習和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學生提供了從本土角度觀察和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獨特視角,有利于學生感知時代責任,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載體

高校開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熟知歷史,使其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歷史觀教育需要依托一定的載體,地域發展史是高校育人的生動例子,是開展中國近現代史教學的有效載體?!暗赜蛭幕休d傳導的文化因素符合歷史教育的目的、任務、原則和內容,且蘊藏在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能為教育主客體所運用,教育主客體可借此相互作用和交流?!盵3]

(三)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豐富,蘊藏著豐富的史料且為本地學生熟悉。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山西省的案例因地制材施教,那些具體可感的生動例子就是一個個鮮活的體驗式教學資源,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和生動體現,對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還能增強他們對家鄉的自信,對民族的自豪,調動其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熱情,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方法與途徑

(一)融入方法

當前,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于地方社會發展的理解和認識,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應該增加關于地方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強化學生對家鄉的了解。關于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史料豐富多樣,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筆者采取教材和山西發展史相結合的方法,對山西省小康成就進行適當剪裁,合理運用,突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利用好對學生進行歷史觀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的作用,在課堂上講述“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理論,使學生更好地將相關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做到入腦入心,而且要努力在課外實踐中,組織學生實地考察歷史現場,培養學生對山西發展的全面認知,通過史實與物質載體,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

(二)融入途徑

1.導入穿插式教學。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時,可以將相關的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穿插進來進行拓展講述。例如,在講解教材第十章第三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前,可以播放山西民歌“人說山西好風光”和影片《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片段,讓學生體會山西農村群眾對家鄉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在講授“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時,可以利用時政熱點,引導學生了解山西省的發展狀況,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到山西省,深入多個村莊,就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插入教學中,使學生深刻感受黨中央對老區人民的深切關懷和對山西省工作的高度關注。從而啟發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是黨的堅強領導,是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是一代接著一代干的堅守執著,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同時,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十堅持”寶貴經驗。

2.案例分析式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成就以案例形式融入教材中,使教材內容更加豐富多元。例如:在講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時,可以把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的故事作為一個經典案例提供給學生,以“賈家莊人民為什么能過上小康生活”為主線,讓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幸福不會從天降,好生活要靠雙手來創造”,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黨領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讓學生以小見大,直觀認識近代以來歷盡艱辛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此外,山西省煤炭產業的轉型,山西省晉中市的鄉村振興,山西省大同市的歷史文化保護和利用,山西省的環保政策實踐等案例都是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的具體實例,可以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

3.專題探討式教學。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開設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專題,選擇相關的內容進行討論,讓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合作與探究,加深對山西省歷史的認識。例如:在講述第十章第三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時,山西省地方高校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師可以將題目設計成“從‘煤炭航母’晉能控股集團的發展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晉能控股集團是山西省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生動實踐,通過對晉能控股集團發展思路和理念的學習,進一步領會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的內涵。這樣既能使學生了解山西省的發展歷史,也能激發學生獨立探索知識的熱情,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此外,山西省地方高校還可以開設“右玉精神”“太行精神”“昔陽大寨的奮斗歷程”等專題。

4.課外實踐式教學。山西省各地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人故居、歷史展覽館和實地場景等,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參觀考察場所。教師要引導學生親臨歷史現場實地考察,“鼓勵他們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校園走向社會,在和山西歷史的深度融合中,增進對區域歷史和我國近現代歷史的認識”[4],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變化。例如:學生們可以去平順西溝展覽館,感受全國著名勞模李順達、申紀蘭帶領西溝人民艱苦奮斗的輝煌歷程,了解山西省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發展變遷;去右玉精神展覽館,聆聽右玉歷屆縣委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將“不毛之地”變為“塞上綠洲”的感人故事,領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的囑托。同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師可以采用社會調查式實踐教學法。比如,可以讓學生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上太行訪呂梁,親自去總書記走過的五個村莊,對當地村民進行訪談,用鏡頭記錄十年來農村生活的變化,實地感受鄉村振興的脈搏,從而增強大學生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堅定他們投身建設家鄉的決心。

三、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困境及對策

實踐證明,將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三晉高?!爸袊F代史綱要”課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把握近現代中國整體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加深對家鄉的了解,理解山西發展和中國發展之間的關系。因此,將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其中是一種積極有益的探索,但在融入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困境,例如山西省高校教師的本土化成就融入意識不強,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不均等,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繼續探究,逐步完善,為進一步提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效果而踔厲奮發。

第一,提升山西省高校教師的本土化融入意識。教師是教學的重要參與者,一支能力過硬,熟悉和熱愛山西的專業師資隊伍是小康山西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關鍵,這就需要山西省政府、高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山西省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山西歷史進課堂;教育部門可以增加教學改革項目,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高校應開展有關山西發展史的培訓,鼓勵教師創新;教師應不斷關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最新版本,創新教學方法,主動將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課堂教學,逐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第二,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意平衡中國歷史與地方歷史的關系?!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設計要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將地方的發展歷程和經驗以一種更加貼合生活現實的形式有效地融入教材中。在教學實踐中,尋找既能保證教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能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和成就的教學內容整合方式。

第三,著力推動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形式。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和策略調整。一方面,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既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通過多元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既有其深遠的教育意義,也存在一些實踐困境。但只要我們深入研究、勇于實踐,就一定能找到有效的途徑,使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成為豐富和活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的重要資源。

——————————

參考文獻:

〔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1.

〔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07):2.

〔3〕練翠瀅.地方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7.

〔4〕呂婷婷.地方歷史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8(06):109.

(責任編輯 曹彩霞)

Research o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to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hanxi

WU Chan

(College of Marxism,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19, China)

Abstrac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Shanxi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China. The achievement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of Shanxi are rich and diverse. It is a condensed history of the struggle of the CPC to lead the Chinese people to achieve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Exploring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in Shan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unique perspective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enrich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but also help cultivat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in their hometown and pride in their nation, and arouse their enthusia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town and motherland,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e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word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eaching Inquiry

收稿日期:2023-06-27

作者簡介:武嬋(1985-),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太原師范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

基金項目: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22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三晉大地話小康”(2022YS032)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探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中職英語口語互動教學探究
人物說史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樹立唯物史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