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產業化之路探析

2023-10-18 01:20陳翔劉波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科普

陳翔 劉波

[摘 要] 科普產業的提出是在21世紀初,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科普產業化之路尚在進行中??破债a業與文化產業存在相似之處,也有一定差別。本文試圖探索出科普產業化的關鍵要素和推進路徑。

[關鍵詞] 科普;科普產業;產業發展;社會團體

一、科普產業與科普事業的思辨

事業和產業永遠是一對糾結的概念。就科普而言,其首先是事業??v觀我國產業發展之路,所有產業幾乎都脫胎于相應的事業。產業的重要特征就是規?;a和商業化運作,產業的底層邏輯是讓使用價值通過市場機制形成交換價值。因此在探究科普產業概念時無法回避以下三個問題:

科普產品或科普服務的使用價值是什么?其使用價值是消費者通過使用科普產品或接受科普服務,掌握科學知識、科學原理、科學方法,進而形成科學思維,提升自身科學素養。因此科普產業的底層邏輯是存在的。但必須認識到,部分科普產品或科普服務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點,也就是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但不能因為部分科普產品或服務具有公共產品屬性而否定科普產業的底層邏輯。

科普產品或服務能否規?;a?科普產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初的科普僅有服務層,也就是傳播科學技術的培訓,例如科技館服務等。之上是產品層,原來的科普產品因為要疊加科學原理、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所以這類產品往往很大、很重、很貴。但隨著這些年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普產品開始輕量化。最后是融合層,也就是同時疊加產品和服務。就產品層而言,只要客戶需求是明確的,規?;a是沒有障礙的。原來困擾所有服務規?;a的瓶頸,目前通過標準化工作也得到了解決。

科普產品或服務能否商業化運作?在回答此問題之前就必須理順公益與商業化運作的關系。商業化與公益本質上并不矛盾,科普產品或科普服務商業化運作需要社會服務機構,以及與之匹配的社會團體。

綜上所述,部分科普事業是可以有條件地轉化為科普產業的。其中有制度性條件,也就是科普產業的實施主體目前可以是社會服務機構和與之匹配的社會團體,未來可以是社會企業。還有就是能夠形成有足夠社會影響力的科普服務標準。2017年6月12日,全國科普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68)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正式成立??破諛宋瘯某闪酥局破辗諛藴驶ぷ鬟M入常態化、制度化,為科普服務國家標準的制訂、修訂、貫徹實施奠定了基礎,國家將通過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的融合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二、科普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異同

科普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相似之處,就在于都強調內容和傳播,且都經歷過事業與產業之辯。作為產業一定要有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產業鏈在價值鏈的具化體現,也就是價值創造的各個環節上,都有相應的專業機構,這些機構可以是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也可以是社會服務機構和社會團體。產業集群則在某個主導產業的特定領域內,大量相鄰、相似、互補的支撐的專業機構在空間上集中,以共通性和互助性相連接而形成的強勁的、持續的協同效應。因此不管從產業鏈還是產業集群上來看,科普產業與文化產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文化產業為了解決半公共屬性困擾,做了如下的努力:首先是通過大量的生產以提高得失比,也就是平衡失敗產品和熱銷產品;其次是通過集中整合和品牌管理完成企業化經營;再次是通過渠道控制、產品限制和版權保護等手段制造資源的稀缺性;最后是通過明星制、類型化和系列化等手段制造品牌效應。

科普產業與文化產業盡管相似,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差異主要體現在內容上??破债a業就形式而言可以多樣且活潑,傳播手段完全可以學習文化產業,但科普產業在內容上卻要保持絕對的科學性。

三、一定區域內科普產業的發展邏輯

適合科普產業的一種理論就是長尾理論。就各類產業發展而言,只要找到鏈主企業,在其周邊就能根據價值鏈集聚起各類市場主體,進而形成集聚效應??破债a業幾乎沒有鏈主企業,這是因為其絕大多數盡管貼上科普產業的標簽,但更多的是在其他產業中的??破债a業很難找到清晰的鏈主企業。即使假設科技館作為鏈主,其對產業鏈上的企業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且幾乎無法形成產業集群。

如何在缺乏鏈主企業的情況下發展科普產業,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正如在科普產業與科普事業的思辨中所提及的,完全可以由社會服務機構或與之匹配的社會團體承擔起鏈主的地位。鑒于社會服務機構相對散、弱、小,社會團體則需要承擔起產業發展的重任。為了履行鏈主職責,結合科普工作內外部環境及自身特點,科普類社會團體須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投入。

(一)銜接者

單純依靠政府、公益性機構、企業的任何一方都難以推進科普產業,同樣,缺失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科普產業。對政府來說,科普是法定職責,對企業來說科普有公益屬性,對公益組織來說科普缺乏清晰的購買服務者。從總體來看,三方存在合作開展科普工作的意愿,但無法形成產業的格局。在此狀況下社會團體將扮演銜接者的角色,它比政府更了解市場需要,比企業更了解政府意圖和決策流程,比單個公益組織更有資源整合能力。

(二)標準的推動者

以服務為主、以產品為輔的科普產業,如果不標準化,就無法實現規?;a,也就不可能構成產業。標準化工作是不斷追求最佳實踐路徑的過程。社會團體將成為標準的推動者,它比政府更了解市場需要,比企業更有公信力,比單個公益組織更有開展標準化工作的能力。

(三)部分知識產權的持有者

知識產權在科普產業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破债a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必然要經過產品化、商品化、組織化和規?;倪^程。在此過程中,知識產權貫穿始終,包括品牌、版權、專利等。品牌是為了辨識和傳播,版權和專利是為了保護科普工作者的智力成果,也就是為智慧之火澆上利潤之油。過往大量的科普工作盡管是面向公眾的,但就購買服務而言往往是面向政府的。如果僅是面向政府,科普工作僅僅是事業。只有科普工作的整個閉環是圍繞社會公眾的、面向消費者的,科普產業才能得以發育。

(四)成就和愉悅感的共同創造者

根據原材料收費的企業是初級產品的提供者,根據產品收費的企業是商品生產者,根據相處時間收費的企業是體驗提供者,根據榮譽感和喜悅感收費的是共同創造者。就科普產業發展而言,以上四種都需要,因為它們在價值鏈的不同位置。由于科普產業能級目前較低,產業內的相關企業、公益服務機構尚停留在初級產品提供和商品生產上。這就要求社會團體主動依靠業務主管單位,為科普活動的參與者提供榮譽感;同時緊緊拉住更懂消費者的企業,為科普活動參與者提供喜悅感。

參考文獻

[1]趙陽,蘇周平.三螺旋視域下科普產業協同創新機制的建構[J].中國市場,2022(18):73-75.

[2]陳海濤,張勇軍.用戶需求視角下的科普產業盈利模式研究——以武漢科技報社為例[J].新聞前哨,2021(12):101-104.

[3]江翠.探究科普產業生態模型研究[J].營銷界,2021(24):84-85.

[4]周建強.安徽省科普產業發展調研報告[J].科協論壇,2015(2):40-43.

[5]任福君,任偉宏,張義忠.促進科普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研究[J].科普研究,2013,8(1):5-12.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科普
科普達人養成記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荊州港口物流發展對策研究
微科普
微科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