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聯療法”改善眩暈患者頭暈癥狀的療效觀察

2023-10-18 12:36黃麗娜通訊作者陸芝格
當代臨床醫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三聯療法頭暈天麻

黃麗娜 楊 樂(通訊作者) 陸芝格

(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江蘇 南京 210000)

眩暈作為一種內科病癥,臨床上以劇烈旋轉性眩暈為主要表現,持續時間相對較短,癥狀輕微者閉目休息后可自行緩解,癥狀嚴重者無法正常站立,且伴出汗、嘔吐及惡心等一系列不良狀況,導致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應重視合理治療[1-2]。近年來,中醫在眩暈癥治療中取得較大進展,且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中醫外治法,如針刺、穴位貼敷及耳穴壓豆等,治療以通經活絡、補益氣血為基本原則?,F階段關于“三聯療法”治療眩暈患者的相關研究較少,且療效尚未完全明確。本研究,以70 例眩暈患者為觀察對象,分析“三聯療法”改善眩暈患者頭暈癥狀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70 例眩暈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5 例。研究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30~69 歲,平均(50.01±7.45)歲;病程6 個月~3 年,平均(1.58±0.33)年。對照組男21 例,女14 例;年齡30~70 歲,平均(50.15±7.58)歲;病程5 個月~3 年,平均(1.62±0.46)年。兩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 (1)對照組:靜脈滴注600 mg 天麻素注射液(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653、200mg/支)+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靜脈滴注,1次/d;(2)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三聯療法”,①靜脈滴注600 mg 天麻素注射液(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653、200mg/支)+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 靜脈滴注,1 次/d;②“三聯療法”:耳穴壓豆:選取神門、心、肝、交感等穴位,常規消毒耳廓,使用王不留行籽膠布壓貼各個穴位,按摩2 min 左右,以患者自覺脹痛、酸痛為基準,3~5 次/d,雙側耳穴交替予以按壓,1 次/隔日;穴位貼敷:選取大椎、內關、雙足三里等穴位,肝陽上亢者,菊花、冰片、天麻貼敷;風痰上擾者,法半夏、石菖蒲、天麻貼敷;氣血不足者,川芎、當歸、炙黃芪貼敷;肝腎虧虛予以石斛、吳茱萸、山藥貼敷,貼敷過程中一旦發生異常反應第一時間停止貼敷,1 個療程5 d,休息2 d 后開展下個療程;通腦活絡針刺:選取百會、四神聰、太陽、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位,以小幅度、高頻率捻轉手法針刺,針刺1 次/d,連續針刺6 d,休息1 d,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14 d 后眩暈殘障評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評分與治療后總有效率。生活質量選取DHI 評分評估,總分100 分,分值越低及生活質量越高。療效評定:(1)治愈:眩暈、頭暈等癥狀消失。(2)顯效:眩暈、頭暈等癥狀顯著減輕。(3)有效:眩暈、頭暈等癥狀有所緩解。(4)無效:眩暈、頭暈等癥狀無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 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及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及t 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DHI 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DHI 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兩組治療后DHI 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更低,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DHI 評分比較

2.2 兩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n,%)

3 討論

眩暈癥為臨床常見疾病,多見于體弱人群、中老年患者?,F代醫學認為眩暈是機體對空間定位產生障礙而發生的一種運動性錯覺或幻覺。由于老年人群基礎疾病較多,多種慢性疾病并發引起,常見原因如貧血、高脂血癥、動脈硬化、頸椎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眩暈癥往往引不起患者重視,認為只是一時虛弱引起,但長期眩暈發作得不到有效治療可能會引起前庭、迷路等器官損傷,多次發作還可影響機體腦血管調節機制,造成腦微循環不暢,誘發腦部供血不足,甚至造成腦梗死。因此對眩暈癥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臨床多選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療眩暈,但療效有限,其他藥物如血栓通注射液等,盡管有一定療效,但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如驚厥、譫妄、粒細胞減少等,導致病情加重及反復發作,加劇機體損害[3]。

中醫認為眩暈癥病位在腦竅,與肝、脾、腎關系密切。病因主要為體虛、情志、飲食等,引起氣血虛損、肝失條達及脾失運化,致使病邪入侵致使眩暈,以通絡定眩為治療原則,治療以通腦活絡針刺、穴位貼敷及耳穴壓豆為主[4-5]。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后DHI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三聯療法”聯合天麻素注射液改善眩暈患者頭暈癥狀的療效顯著,關鍵在于耳穴壓豆可持續性刺激特定穴位,對經絡氣血有序運行具有促進作用,對經絡臟腑功能產生調節作用,其中神門穴可發揮清心調氣、寧心安神之效,心穴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之效,肝穴可消除疲勞、緩解頭痛之效,交感穴可解痙鎮痛之效[6];穴位貼敷通過使藥物于各個穴位皮膚處滲透,可確保藥效通過穴位直達病所,在此基礎上對機體功能予以調整,其中菊花可發揮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冰片可開竅醒神、解熱止痛之效,天麻可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之效,法半夏燥濕化痰之效,石菖蒲開竅豁痰、醒神益智之效,川芎有活血行氣之功,當歸有補血活血之效,炙黃芪益氣補中之效,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之效,吳茱萸散寒止痛之效[7];通腦活絡針刺通過循經傳感作用,減少血管阻力,使氣血上榮于腦,促使腦血流量增加,達到祛邪通絡、舒筋活血目的。本研究結果證實,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三聯療法”聯合天麻素注射液具有協同效應,能起到有機結合局部與整體,調理全身及促進康復[8]。

綜上,“三聯療法”改善眩暈患者頭暈癥狀的療效顯著,可減輕患者頭暈癥狀,改善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三聯療法頭暈天麻
防跌倒,當心直立性頭暈或眩暈
頭暈和眩暈有何區別
你知道食天麻會引起“藥駕”嗎?
天麻無根無葉也能活
HPLC-RID法同時測定天麻丸中3種成分
梳走頭暈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測定烏天麻和紅天麻中化學成分的研究
不同療程標準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分析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