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樂、動、會”踐行幸福體育課堂

2023-10-19 04:00李亞瓊劉方方費志麗
體育教學 2023年9期
關鍵詞:一體化

李亞瓊 劉方方 費志麗

摘? 要: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落實,“幸福體育課程模式”順勢而生,它符合新時代學校體育發展的需求?;谝惑w化專題研究,解析“樂、動、會”的內涵,明晰及其指向的幸福感,探索聚焦“樂、動、會”打造幸福體育課堂的方向與路徑,通過有效組織讓學生真正感悟到幸福,提高體育教育質量,為學生身心健康與幸福人生奠基。

關鍵詞:幸福體育課堂;一體化;“樂、動、會”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9-0011-02

于素梅博士提出的“幸福體育課程模式”順應新時代學校體育的發展需求,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行動指南,是體育課程標準走向課堂的重要舉措,更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突破口。在理解幸福體育課程模式指向“樂、動、會”的基礎上,體育教師作為課程模式的實施主體,需要進一步理順“樂、動、會”與幸福體育課堂的關系,探索“樂、動、會”體育課堂指向幸福感的內在邏輯,構建幸福體育課堂的實施路徑與方法,為幸福體育課程模式走向體育課堂提供可沿用、可推廣的范式。全國讀者圍繞如何打造“樂、動、會”幸福體育課堂展開研討,探索幸福體育課堂模式的實施路徑,分享課堂教學創新成果。

一、解析“樂、動、會”的內涵

在理解幸福體育課堂中的“樂、動、會”方面,主持團隊認為,“樂、動、會”幸福體育課堂提倡的是新快樂體育教學方式?!皹贰笔切腋8凶钪庇^的表現,不僅體現在學生因獲得而“樂”,也包含了學生因參與比賽競爭而“樂”,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而“樂”等內心更深層次的快樂?!皠印笔蔷哂兄赶蛐缘膭?。有趣的“動”可以激發學習熱情,準確的“動”保證科學鍛煉,合理的“動”確保密度負荷適中,安全的“動”是提前防范可能傷病,有效的“動”是促進和體現目標的達成?!皶笔菑摹安恢钡健爸?,從“不懂”到“懂”,從“不做”到“做”,從“不能”到“能”的體育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

來自全國各地名師工作室的代表紛紛發表各自觀點。一是“關系說”:江蘇張煒、深圳曾慶義老師認為,“樂、動、會”三者之間的關系不是割裂的,而是螺旋上升的?!皹贰贝龠M“動”,“動”促成“會”,“會”感到“樂”。二是“特征說”:安徽胡為為老師認為,“樂、動、會”是幸福體育課堂的顯著特征。三是“位置說”:浙江高紅梅、陜西張磊老師認為,“樂”在“樂、動、會”中處于首要地位,是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感知到的愉悅感、幸福感?!皠印笔求w育課堂的基本要求,要動得準確、動得夠量、動得有效、動得安全?!皶笔菍W生運動能力的綜合特征,指向讓學生會說、會做、會用、會學、會做人的“五會”培養與發展。陜西師英果老師認為,“樂”是幸福體育課堂的首要環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讓運動成為“快樂”之源;“動”是幸福體育課堂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身心健康,開拓全面發展動的空間;“會”是幸福體育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四是“功能說”:安徽唐海燕老師認為,“樂”是打造幸福課堂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為“動”和“會”建立基礎和保障;“動”是體育學科最本質的特性,更加重視身體的活動和體驗;“會”是針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最終讓學生達到“學會”的目的。江蘇省曹峻凡老師認為,“樂、動、會”體育課堂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通過趣味性教學和多樣化運動項目,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練。同時,設定合理目標和檢驗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訓練能力和自控力。

特邀專家安徽省體育教研員吳橋老師認為,“樂、動、會”是幸福體育課堂的表征和指向,與幸福體育課堂之間的價值追求和底層邏輯是一致的,都是指向人生對幸福的終極追求。反之,幸福體育課堂是“樂、動、會”的重要載體,可用“樂、動、會”三個指標去評價幸福體育課堂?!皹贰敝饕憩F在學生學習態度上的變化;“動”是需要動腦與動體的統一;會說、會做、會用、會學、會做人的“五會”是一種整體性要求。

二、指向體育課堂的幸福感

于素梅博士指出幸福體育課程模式重視讓學生幸福地參與體育運動,獲得幸福感。追求幸福課堂,獲得指向幸福的愉悅感、欣喜感、存在感、滿足感、獲得感、成就感的“六感”。在體育課堂中,“樂、動、會”與幸福感之間有明確的指向性。主持團隊認為,“樂”指向的有相互合作的愉悅感、幫助同伴獲得的存在感、走向成功的欣喜感?!皠印敝赶蛴蟹e極克服困難、成就自我的滿足感、運動過后超越自我的愉悅感?!皶敝赶蛴袆幼魍瓿芍蟮某删透?、學法創新的獲得感、同伴之間相互欣賞、助人為樂的滿足感、戰勝對手獲得的成就感。

談到指向幸福感,廈門林秀寬老師認為,關注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快樂、愉悅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獲得愉悅感與欣喜感;關注運動密度和強度,滿足學生對運動的需求,獲得存在感與滿足感;關注知識、技能的傳授讓學生最終達到“學會”的目的,感受獲得感與成就感。福建吳超、浙江陳夏露老師認為,可以通過趣味游戲、情境導入等,體會愉悅感與欣喜感;合理安排練習密度、強度及難度、精講多練、因材施教等,體會存在感與滿足感;通過優生展示、自主合作學習等,體會獲得感與成就感。揚州陳修修老師以執教的小籃球《行進間變向運球》一課為例,利用學科融合和主題思路引導學生進行熱身活動、探究性練習和小組合作練習,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受到樂趣和挑戰,提高技能和體能,從而獲得幸福感。

基于以上觀點,特邀專家福建省體育教學名師陳煌老師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促成學生在體育課當中獲得幸福感。一是創設情境、創新教法、創造器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合理的運動、適宜的負荷,注意安全,加強科學的運動,發展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產生存在感和滿足感;三是掌握技能、發展體能、形成品德,促進有效的“學會”。

三、落實幸福課堂的實踐

“樂、動、會”幸福體育課堂的打造,不僅涉及對“樂、動、會”的理解,而且還需探尋“樂、動、會”與幸福的關聯,更要有能夠真正打造幸福體育課堂的可行性措施[1]。主持團隊認為,關于“樂”,通過對動作的體驗,感受動作的內在機制,獲得理解之樂;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在相互合作過程中進行主動學練,獲得合作之樂;以問題導向、創設情境來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獲得探究之樂。關于“動”,學練趣味化,讓學生“生趣”地“動”;任務為導向,有目的地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讓學生有層次地動;較高的運動密度、合理的運動強度,有質量地動。關于“會”,學生能夠深度理解教學內容的“會”;從應用的角度,完成有質量的動作的“會”;能夠在比賽、實踐中體現運動能力的“會”;在學習方式上,能夠實現創新的“會”;在比賽中,體現體育課堂育人功能的“會”。

名師工作室的代表從不同角度給幸福體育課堂“支招”。安徽胡彬老師認為,從滿足學生需求視角實施“樂、動、會”的幸福體育課堂,精準把握學生在“學、練、賽、評”各個環節中的運動需求,呈現“樂、動、會”的幸福體育課堂。天津黃琴老師認為,可以通過創設跨學科主題學習情境,準確把握學情、精準實施分層、“學、練、賽”層層推進、建立“常賽”機制、重視評價跟進等,著手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學生樂在其中,從而達到“樂、動、會”的課堂效果。福建連振杰老師針對“動”進行了具體的設計,精講多練、少等多動,“動”得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鼓勵學生,“動”的有質量;以問題鏈為導向,培養學生“腦動”與“體動”相結合,“動”的拓展。福建朱守敏老師認為,在“樂”的環節中,通過多樣化、創新化、趣味化的練習方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與,讓學生在體育練習過程中體驗快樂感、愉悅感;在“動”的環節中,分組合作、問題導向,既動腦又動體;在“會”的環節中,學會創新、學會應用、學會練習,體現體育的“育人”綜合價值。江蘇王曉雯老師提以執教的二年級《打果子》一課為例,采用了跨學科(勞動+體育)融合教學,通過紙球投擲練習和趣味游戲,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培養勞動習慣品質,實現跨學科融合,助力學生幸福成長。

特邀專家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楊浩老師認為,對于樂動會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不應該局限于一堂課的表達,而應該指向于評價標準的建立。關于“樂”的指標,包括情緒反應與參與程度;“動”的指標,包括合理性與時效性;“會”的評價指標,包括語言表達、身體呈現、行為方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于素梅博士指出,“樂、動、會”幸福體育課堂提倡的是新快樂體育教學方式、智能化體育教學方式和整合式體育教學方式。體育教學“一體化”真正落實幸福體育要以人為本,真正為學生服務,關注學生興趣,讓學生享受運動樂趣。幸福體育課堂現構建的具體思路是通過合作創新、課程融合、“五育”并舉,充分發揮體育育人價值,推動體育教育發展。

隨著研討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對“樂、動、會”的認識更深刻,方向更正確,幸福體育課堂教學實施思路更清晰。希望廣大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到指向幸福的體育課堂中“樂、動、會”的重要性及其具有的深刻意義和價值,共同推進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素梅,彭慶文.幸福體育課程模式下的幸福感追尋與實踐方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2,34(06).

猜你喜歡
一體化
國有企業信息工程一體化建設管理模式初探
淺談關于服裝局部工藝制作的教學方案設計
獨立院校藝術類畢業實習與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中高職服裝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