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2023-10-21 21:38曹鶴鳴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格局經濟發展

馮 剛 曹鶴鳴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際,習近平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構想,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構建新發展格局,既是一個理論課題,又是一個實踐命題,需要從歷史、理論、實踐三重維度深刻把握其內在邏輯,充分認識這一路徑選擇的歷史必然、理論支撐和實踐要求。

一、歷史邏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轉變

從歷史邏輯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自我揚棄的過程,新事物的形成來自對舊事物的揚棄。新發展格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改革開放以來逐漸形成的“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外向型發展格局的轉變,主要表現在新的發展階段對供需關系消長、發展質量提升、科技創新推進的認識和實踐方面的深化。

(一)著眼供需關系消長

根據國民經濟實際情況和發展預期不斷深化對供需關系消長的認識,將供給側或需求側作為特定時期經濟發展的重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觀點的鮮明體現。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30 年內外向型經濟發展格局構建的根本依據。

經濟體制的轉型和對外政策的轉變,要求我國經濟發展格局的轉變。改革開放初期,在“對內經濟搞活,對外經濟開放”的發展方針指導下,相較需求側,供給側在供需關系中更為重要,黨和政府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以鄉鎮民營企業、個體勞動者等為代表的多種微觀經濟主體形成;另一方面則通過設立經濟特區等方式重點發展對外貿易,積極吸引外資、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優秀人才,創辦外資、合資企業,以激發市場活力,使市場經濟的發展前景持續向好。

1992年,黨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通過金融體制改革、分稅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切實增強了市場活力,進一步推進構建外向型發展格局。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走出去”戰略引領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在全球經濟循環和國際分工中的作用和地位愈發重要,外向型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不過也存在供給能力不足、外需內需比例不均衡等情況。為此,“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成為“十一五”期間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與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國內產能過剩等情況的重要舉措,供需關系的重點也自然落于需求側。

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邏輯基點。習近平指出:“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已轉化成結構性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在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盵1](p.235)此次供需關系的消長變化在內容上主要表現為以結構調整為重點,通過供給創新滿足需求、創造新需求,進一步催生新的供給形成,從而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相較于以往歷次調整來說意義更為深遠,是我國社會發展邁進新階段,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

(二)聚焦發展質量提升

習近平指出:“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盵2]如何處理發展速度和質量的關系,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提出了在講求發展質量的前提下加快發展速度的要求,他指出:“能發展就不要阻擋,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可能搞快點,只要是講效益,講質量,搞外向型經濟,就沒有什么可以擔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盵3](pp.375)具體來看,以農業、能源、交通為重點加快經濟建設是這一階段的發展重點,旨在通過快速、優先發展上述基礎性產業補強經濟循環的薄弱環節,增強發展的后勁和可持續性。強調發展速度是盡可能爭取時間、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加快經濟循環,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國內外政治、經濟實際情況的客觀選擇。不過,若過于追求發展速度,缺乏對發展質量的關注,就難免會對經濟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造成影響。

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的關系,既是20 世紀90 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難點,也是這一時期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江澤民指出:“我們講發展,難就難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問題往往出在偏重數量擴張,單純追求增長速度,而忽視經濟質量,效益不理想,整體素質不高?!盵4](p.462)相較于一味追求速度,強調發展質量成為當時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和基本施策方向。21世紀初,我國經濟雖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但是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卻逐漸增多。胡錦濤提出“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要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更加注重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5](p.365)的要求,強調轉變發展觀念、模式、質量等,促進經濟運行良性循環,實現發展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成為當時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盵1](p.237)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不再簡單以生產總值論英雄,經濟發展速度也不再是衡量經濟發展情況、評判經濟發展勢頭的關鍵指標,而是更加追求發展質量、效益與可持續性,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促進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四大要素之間暢通循環,實現經濟發展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

(三)穩抓科技創新推進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重視推進科技創新是我們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一貫堅持的基本原則,而且科學技術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增強。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歷史性決策,把集中精力促進社會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把科學技術與經濟建設密切結合、將科學技術視作生產力等,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和直接推動力,凸顯科技創新蘊含的重要價值。

世紀之交,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世界科技革命,不僅豐富發展了科學技術的內涵,而且進一步增強了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江澤民指出:“我們進行科技創新,就是要使科學技術成為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仨氉プ∧切ξ覈洕?、科技、國防、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課題,抓緊攻關,自主創新?!盵6](p.65)科學技術作為社會生產力得到解放和發展,是促進生產力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發展的先導環節,在經濟建設中處于首要地位,必須要推進科技創新,進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內在支持??茖W技術以其自身的高速發展不斷提高其與經濟之間的耦合程度,深刻改變著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模式。胡錦濤做出指示,“要堅持把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科技進步和國家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到現代化建設整個進程中”,[7](p.599)進一步提升了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將其視為把握發展先機和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進入新時代,世界各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占據科學技術制高點也就意味具備了核心優勢。不斷推動科技創新,成為深度參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敲門磚”??茖W技術與社會發展的滲透融合更為迅速,社會發展更加依賴科技創新,“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不僅是破解西方技術封鎖的必然選擇,而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堅實支撐。

由是觀之,適應供需關系消長調整經濟發展重點,反映出發展格局構建過程的辯證性以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性;在更高的發展階段提升發展質量,不僅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把握,而且反映著不同發展階段回應與解決經濟領域重大問題的邏輯延續,折射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清晰脈絡;把推進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貫穿我國經濟建設全過程,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理論邏輯:以對立統一的辯證邏輯引領理論建構

習近平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盵8](p.17)以對立統一的辯證邏輯引領理論建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的創新發展,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堅實的科學理論支撐。

(一)蘊含深刻的對立統一辯證思想

毛澤東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盵9](p.336)根據唯物辯證法,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貫穿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也具有特殊性和相對性,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有特點。構建新發展格局蘊含深刻的對立統一辯證思想。

第一,供給和需求的辯證關系。供給與需求是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是商品社會中影響商品或要素市場價格的兩大因素。根據西方經濟學,供給與需求分別反映了供給量、需求量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通過相互作用即買賣雙方在市場中圍繞商品價格調整供給量和需求量以實現供給關系平衡,其理論基礎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均衡價值論,更多強調價格而非價值對供需關系的影響。與此不同,馬克思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分析供需關系,認為商品價格的變動總是受價值規律支配,市場價格圍繞市場價值進行波動,供求一致只是偶然現象,“在任何一個場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們的不平衡的接連發生……從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期的整體來看,使供求總是互相一致;然而這種一致只是作為過去的變動的平均,并且只是作為它們的矛盾的不斷運動的結果”。[10](p.211)質言之,供給和需求在現象上與價格、數量有關,但實質上與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社會制度與經濟政策內在關聯,通過供給和需求之間的辯證運動實現供需關系長期的相對平衡。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供給和需求的辯證關系構成理論依據,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成為內在要求。

第二,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的辯證關系。列寧指出:“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盵11](p.556)以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認識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是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理論邏輯的關鍵。進言之,既要對“雙循環”進行一分為二的內在審視,也要避免把“雙循環”割裂開來,片面孤立地強調國內大循環。理解“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首先要弄清楚為什么把國內大循環作為主體,即明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性。加強國內大循環意味著把滿足國內需要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支點,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挖掘內需潛力、建立內需體系為目標,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建設,充分發揮我國現有的市場、資源優勢,提高國內經濟的循環能力和穩定性。其次,要搞明白雙循環的實質。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際上是對“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轉變,需要充分發揮國際大循環對國內大循環的促進作用,利用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人才隊伍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通過不斷提升國內大循環水平促進國際大循環。

第三,深化改革與對外開放的辯證關系。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的基調,也是推動國民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重要舉措。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互為動力。改革是開放的前提,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為對外開放提供政策支持和發展空間;開放是改革的動力,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倒逼改革,激發經濟建設活力,推動社會發展。習近平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盵12](p.225)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共同為其提供動力。深化改革是促進“雙循環”的內向動力,以暢通經濟循環為首要目標,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調整與優化國內大循環的各環節各部分,促進與保障生產要素在國內各區域之間的高效流通,推動政策設計與落實,加快內外資融合發展,為構建“雙循環”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營商環境;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促進“雙循環”的外向動力,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國內市場為依托,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增強外資吸引力,將國外資源要素引入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協同發展,同時以高質量的產品供給為著力點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通過國際大循環為國內大循環提供支撐。

(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盵8](p.19)人民至上體現在黨的理論創新全過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發展為了人民為價值遵循,以發展依靠人民為基本路徑,以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根本目標,形成三位一體的邏輯進路。

第一,發展為了人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盵15](p.44)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品格,人民性強調發展不是為了某一階級或團體,而是為了每個人能夠自由而全面發展,這一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首先,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擴大內需為基本要求,將發展的重點落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居民生活保障上,通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土地、住房政策,提升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切實增強居民的生活質量。其次,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供給結構適應消費升級,釋放消費潛能,加強公共產品供給避免消費需求外溢,匹配消費需求,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發展依靠人民。列寧指出:“以往的理論從來忽視居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科學的精確性去研究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盵11](p.425)發展依靠人民,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觀的本質要求,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不竭動力。一是凝聚思想共識,筑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思想基礎。在觀念層面,讓廣大人民群眾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構想的時代背景、現實意義和基本內涵,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二是夯實工作基礎,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創造性。在實踐層面,增強人民群眾的主體意識,匯集經驗智慧,從建好微循環、區域循環做起,逐步破解、疏通“雙循環”建設過程中的難題、堵點。三是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這要求在“雙循環”建設過程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政策設計和制度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進一步完善公平的競爭機制和分配機制,打造新型政商關系,讓人民群眾在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始終懷揣信心、篤定前行。

第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馬克思指出:“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顒雍拖硎?,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盵16](p.187)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和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要求社會發展創造的一切物質、精神成果由每一位社會成員共享,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破除制約要素順暢流通的制度機制,降低要素成本,提高國內外企業的投資意愿,拉動內需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基本物質條件;通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為產業升級賦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人才基礎,增進民生福祉,讓社會發展成果真正落到實處,讓經濟效益惠及千家萬戶。

(三)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的運用與創新

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為內核,在把握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主要特征,圍繞“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大環節進行理論建構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發展實際進行深刻闡發,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的運用與創新。

社會再生產不同于社會生產,更強調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流通性。馬克思指出:“不管生產過程的社會的形式怎樣,生產過程必須是連續不斷的,或者說,必須周而復始地經過同樣一些階段。一個社會不能停止消費,同樣,它也不能停止生產。因此,每一個社會生產過程,從經常的聯系和它不斷更新來看,同時也就是再生產過程?!盵13](p.653)確保生產過程的連續性,是社會再生產的基本前提和內在要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斷裂都會給經濟發展帶來潛在風險。此外,流通過程是社會再生產必不可少的一環,若產品不經過流通直接被使用,社會再生產也就無法進行。因此,馬克思認為要想實現社會再生產,就必須要保證“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連續性和流通性,進言之,完成從生產到分配到交換到消費的全過程是社會再生產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上述環節分別在社會再生產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馬克思指出:“生產制造出適合需要的對象;分配依照社會規律把它們分配;交換依照個人需要把已經分配的東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費中,產品脫離這種社會運動,直接變成個人需要的對象和仆役,供個人享受而滿足個人需要。因而,生產表現為起點,消費表現為終點,分配和交換表現為中間環節,這中間環節又是二重的,分配被規定為從社會出發的要素,交換被規定為從個人出發的要素?!盵14](pp.12-13)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促進“雙循環”暢通為重點,意在打通“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之間存在的梗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使經濟循環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推動供需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環節中,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在社會再生產總過程中起決定作用,是其他環節得以進行和整體循環的基礎。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方面要求創新引領,加強科技創新逐步完善生產鏈,推動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要優化供給結構,增強供給能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中高端供給,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結構錯配的情況。分配和交換是社會再生產的中間環節,對生產和消費具有促進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流通是從總體上看的交換,交換一般被當作生產要素包含于生產。生產和分配決定交換,反過來,交換對生產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交換的擴大范圍即市場不斷發展,促進生產規模的擴大。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著力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通過治理方式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府職能轉變,破除地方貿易壁壘,促進土地、生產力、貨幣、技術等市場要素和商品服務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暢通,通過規范市場體系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各類企業的生產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消費與生產分別位于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兩端,消費的需要決定著生產,不斷創造出新的生產需要。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把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優化需求結構,釋放需求潛力,通過拉動國內供給能力和水平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形成內外需的良性互動。

三、實踐邏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

習近平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穿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盵12](p.178)這“三個明確”闡釋了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作用,蘊含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現實邏輯的基本思路。所謂發展格局,指的是通過深刻把握發展規律,對當前發展情況進行調整與優化以及對發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邏輯應當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在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以新發展階段為時間起點,準確認識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以新發展理念為邏輯起點明確實踐指向。

(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8](p.21)作為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以“雙循環”建設為主要內容,以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為重要目標,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內在契合,是堅持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一,構建新發展格局關乎國計民生。從宏觀上看,經濟循環的暢通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環節之間的暢通;二是各環節內部要素之間的暢通。任何一個環節、要素出現堵點,都會影響經濟正常有序循環,從而影響社會穩定發展。當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構建新發展格局旨在通過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工作崗位,通過促進“雙循環”的暢通保持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的勢頭,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通過逐步建立現代經濟體系擴充市場容量,通過制度設計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從多方面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第二,構建新發展格局謀求互利共贏。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所要求的高水平對外開放相匹配。受西方民粹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潮影響,我國對外貿易受到一定阻礙,國際關系的不確定性也大大增加。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意在實施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應對逆全球化趨勢,以我國超大市場的規模優勢為重要依托,暢通國內國際兩大循環,在加強國際合作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經濟發展機遇和空間的同時,補齊自身短板,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第三,構建新發展格局注重協同發展。習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盵8](p.22)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方面要求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科學擴大鄉村產業規模,因地制宜打造產業特色,進一步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城市治理,為農村轉移人口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與配套保障;另一方面則要求發揮各區域的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促進區域之間協同聯動,全面深入參與國內國際循環,實現城鄉區域協同發展,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二)立足新發展階段推進實踐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指出:“今天我們所處的新發展階段,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盵12](p.162)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一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階段,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時空方位。

第一,立足新發展階段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所謂戰略機遇期指的是由國內外各種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綜合國力的“窗口期”。機遇和挑戰并存是戰略機遇期的基本特征,既要把握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好我國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積極參與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國際市場競爭,也要直面受國內需求結構升級、全球需求總量萎縮和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復雜等帶來的種種挑戰,堅持問題意識、危機意識和底線意識,保持戰略定力,視挑戰為機遇,化挑戰為動力,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可持續性。

第二,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2020 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提出將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從關注量的積累到關注質的提升,不僅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發展階段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要求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基本途徑,既要把著力點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上,通過高質量的供給滿足當前國內外市場消費需求的升級,創造新的需求增長點,也要逐步推進以居民、產業、政府為主體的內需體系建設,帶動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供需關系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第三,立足新發展階段完善宏觀經濟治理。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則之一,“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新發展階段推進經濟建設的基本遵循。作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是經濟領域中加快推進治理現代化的主要目標,旨在通過“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8](p.29)這在內涵上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要求契合,在實踐上也以治理的方式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堅實支撐。

(三)貫徹新發展理念引領實踐的內在要求

第一,以科學的發展理念為引領,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新發展理念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導環節,相較于構建新發展格局來說既是時間在先,亦是邏輯在先。在時間維度上,2015 年,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論述了新發展理念的提出背景與現實意義,在2020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重要戰略構想。在邏輯維度上,新發展理念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進路。由此可見,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既是新發展理念的邏輯順承,也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指導經濟工作開展的實踐產物。

第二,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新發展理念所要求的創新落實在實踐上就是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強,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從路徑上看,一是要在被“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保障高新技術產業的獨立自主發展;二是要加快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更新升級原有的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等行業,提升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要加強創新鏈建設,以面向市場需求為基點加強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四是要推進制度建設,通過建立與完善促進科技創新的相關制度機制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創新隊伍,賦予創新更為深厚的動力。

第三,貫徹新發展理念兼顧發展與安全。發展與安全不是此消彼長,而是相互支持的關系。習近平指出:“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盵17](p.201)經濟發展需要以安全的發展環境為基礎,社會的安全穩定也需要以經濟發展為依托。安全的發展環境是實現開放、共享的前提,在經濟層面上表現為加快“雙循環”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提高我國經濟發展面對國際環境變化的抗干擾能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對內穩固經濟發展基本盤,對外逐步加深國際分工中的參與程度,調整在國際循環中的角色,全面構筑安全屏障。

猜你喜歡
格局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格局
聯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小人物的大格局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