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公主教育述略

2023-10-30 19:03張桃桃
今古文創 2023年41期
關鍵詞:明代公主教育

張桃桃

【摘要】隨著明代婦女教育體系的完善,婦女有了更多接觸教育的機會。但公主作為帝王之女,雖同普通閨秀一樣接受教育,卻又有所不同。明代公主因身處宮廷之中,接受教育的途徑主要分為向宮人學習以及長輩教導兩種,以及在長輩信奉宗教的影響下接受宗教教化。另外,公主作為皇室中的一員,除了要和普通女性一樣用女教書,學習女德教育,還需根據自己的身份學習針對公主的書籍和一些宮廷禮儀,以彰顯皇家尊嚴。公主教育內容的這種特殊其實是公主和皇家地位的昭示。

【關鍵詞】明代;公主;教育

【中圖分類號】K24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1-006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20

到明代,婦女教育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此時婦女接受教育的機會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婦女教育體系也日益臻于完善,越來越多的婦女有機會識字,接受教育。公主作為帝王之女,更是成為最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婦女群體。她們的教育情況也應備受關注。然而,公主身處深宮之中,嚴格的宮闈秩序使得其在史書中的記載只有寥寥幾筆。再加上明代公主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所留存的形象也未展現出獨特的一面,使得這一群體被稱為“被遺忘的宮廷婦女”,有關明代公主的研究也未能有太多成果。

回顧以往研究,可以發現學界有關明代公主的討論主要圍繞公主的婚姻生活、經濟情況展開,對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討論卻很少。特別是對于明代公主的教育情況,一些學者在通史著作中也會提到,卻鮮有人進行深入分析。事實上,公主作為金枝玉葉,明代皇室雖教導其要遵循傳統婦女堅守的三從四德標準,但介于身份地位的不同,皇家在公主的日常教育中又會顯露出些許不同。這種特殊性十分值得探討。

因此,本文擬將明代公主的教育情況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利用有限的史料盡可能地呈現出明代公主接受教育的大致輪廓,以期豐富學界對明代公主乃至明代宮廷生活的認識。

一、公主接受教育的途徑

按照傳統慣例,女子接受教育的時間一般是從其啟蒙再到及笄嫁人為止。換言之,也就是說女子接受教育大致是在其“在室女”時期。明代公主接受教育的時間也應與此相似。而作為“在室女”,公主的生活和活動空間大多局限在宮中,接受教育的機會也將圍繞宮中展開。

(一)宮人

明代宮廷之中,除了妃嬪和公主,剩下的女性即為宮人,其中宮人又可分為普通宮婢和女官。這些宮人們雖有等級之分,但都服務于維持明代宮廷的正常運轉。同為女性,且作為數量繁多的群體,宮人們也就成了公主最易接觸到、接受教育的途徑之一。

按照明代民間說法,女子最初接受啟蒙的年齡一般是6、8歲,選擇在雙歲之時入學。但在宮中,公主們的教育在還是個嬰兒時就已開始。嘉靖九年,桂萼奏議,提到孕育皇子女要注意挑選“諸母”,“諸母”指“慈母、保母、乳母”。認為她們雖“慈者知其嗜欲,保者安其居處,乳者以乳食子”,負責公主們的日常生活起居,但在挑選“諸母”時也要注意選擇“寬裕慈匯、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則動靜語默”等品行優異之人。桂萼認為公主身邊的“諸母”有言傳身教作用,因此應當謹慎行事。由此可見,時人認為“諸母”作為公主身邊最親近的人,是有可能影響到公主的教育,故對其提出了嚴格要求。

另外,雖無明文記載說明公主受女官教導,但宮中其他女性的教育都離不開女官負責,那同樣在宮中長大的公主也很有可能接受女官教導。而且在弘治朝女官沈瓊蓮的宮詞中,其實也透漏出一絲公主之師系為宮內女官之意?!八L涼好朝西坐,專把書經教小王” ①。明代男女有別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作為天下表率的宮廷更應將此貫徹下去,沈氏作為宮中女官,介于男女有別她所接觸最多的應該是宮內女性,故其詩歌中的“小王”應為公主。

(二)公主長輩

公主們接受教育的途徑除了受身邊宮人影響外,還會受到其長輩的熏陶。

公主們在成婚前的活動空間基本都在宮內,且較為自由。據記載,明代皇子成童冊立后,就會因男女有別思想行動受到嚴格限制。他們除了自己母親所在宮殿可以偶爾前去,其他地方都不能隨意走動?!坝姓?,方得入他宮?!倍c皇子們在宮中行動受限不同的是,作為女性的公主卻可以在宮廷女性世界中有著相對自由的行動。且公主在幼兒時期,還能被撫養于母親宮內,與母親一起生活。例如世宗嘉善公主、思宗第二公主,未冊封前都曾以所居安泰殿、昭仁宮的名字,被稱之為安泰公主、昭仁公主。之后熹宗剛即位,就對諸臣說到,選侍西李居噦鸞宮,“撫養所生朕八妹”,選侍傅氏居昭儉宮,“撫養所生朕六妹、七妹……”熹宗話語中透漏出公主與兩位選侍的各種待遇是在一起的,可見公主幼年應是和母親一同生活。明世宗長姐常寧公主“雖在襁褓中,端麗柔嘉之容”,在幼齡時期被當時仍是藩王、王妃的“獻皇帝及章圣皇太后夙所鐘愛,每躬自撫抱” ②,在其逝后,“痛惜不已,成人禮喪儀葬事一如成人禮”。世宗入承大統后也對其進行了追封,“遣官駙馬都尉京山侯崔元捧冊焚黃……”世宗的另一個姐姐善化長公主“日侍恭穆獻皇帝,章圣皇太后膝下撫摩鞠育”,于十歲逝,“圣懷哀悼不已”。此外,公主除了會隨母親一起居住外,也會因年幼失親被其他皇族撫養。太祖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生而太祖崩,母張氏亦卒”。這種情況下公主被成祖收養,在宮中長大,之后其出嫁時成祖除了給予豐厚的嫁妝外更是讓皇太子送嫁以表重視。

從上文可知,明代公主因年幼常常會養于帝王后妃膝下,如此使得其與帝后宮眷的關系十分親近。也因此公主們也有機會受到宮中長輩們的教導。尤其是后妃們或為方便內廷女眷學習或為彰顯自己母儀天下身份會撰寫一些女教書籍,這就使得公主們會更為系統地從長輩那學到系統的閨范教育。如“(明太祖)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視。平居服大練浣濯之衣,雖敝不忍易。聞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練織為衾裯,以賜高年煢獨。余帛颣絲,緝成衣裳,賜諸王妃公主,使知蠶桑艱難”。馬皇后以身作則,使各位王妃公主等知道生活不易,要恪守婦道。作為長女的臨安公主受母親影響,也是恪守婦道,洪武九年,“以臨安公主歸其子祺,拜駙馬都尉。初定婚禮,公主修婦道甚肅” ③。在成祖女永安公主壙志中也記載公主“閑暇則講明仁孝皇后《內訓》及《列女傳》《女憲》等書,而躬行之” ④。明仁孝皇后徐氏是一個貞靜賢淑的女子,在成為燕王妃后謹遵婦道,頗受馬皇后喜愛。其入主中宮后心系百姓,并認為自己有教育后宮女眷之職,于是在繼承前代女訓內容和馬皇后《女訓》的基礎上編撰成《內訓》。而從永安公主的教育途徑可見其是受過仁孝皇后教育熏陶的。

(三)佛教施化

公主接受教育除了從宮人和長輩處接受熏陶外,還可能從宗教中得到教育。明代宮廷崇佛之風盛行,宮眷們常常熱衷于佛事,公主們或為排解自身孤寂或出于討長輩歡心,也多信奉佛教。特別是明代皇太后多是佛教的忠實擁護,公主們由此會常常接觸佛教。如神宗時皇太后欲籌建慈壽寺,幾位公主紛紛出資佐助。以及萬歷年間榮昌公主因“神宗圣母弗豫”而命道士禱之,并建玉皇廟⑤。常德長公主也因“念皇考與圣母生成之恩”,“訪求福地,創立佛宇,奉揚真乘妙法” ⑥。從這些公主與宗教之間的聯系可以推測出明代公主是有可能受到宗教教化的。

綜上,明代公主接受教育的途徑主要來源于身邊女性的影響,但因受長輩影響也有可能從佛教中得到教化。

二、教材

教育離不開系統的教材指導,明代公主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會用到一些教材。這些教材既有同傳統婦女一樣要用到的女教書籍,也會有因公主身份而具有針對性的書籍。

(一)女教書

明代皇帝為教導宮中女眷,會命大臣編修一些女教書供女官在宮內講授,如洪武元年,朱升等人奉太祖旨意編撰《女誡》(一作《女戒》),“纂述《女誡》及古賢妃之事可為法者,使后世子孫知所持守”。又或者世宗令翰林院編寫高皇后傳、成祖徐皇后《內訓》及世宗母蔣太后《女訓》的簡明直釋,供女官記誦。此外,明代一些后妃既是為迎合皇帝旨意,也是為彰顯自己“母儀天下”的風范,會撰寫一些教育婦女的書籍,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馬氏、仁孝皇后各著《內訓》、章圣皇太后蔣氏撰《女訓》、神宗母親慈圣皇太后李氏著《女鑒》等等。這些女教書籍不管是由皇帝組織還是后妃撰述,首先面向的必然是整個宮廷的女性。公主身處宮闈,所用的女教書籍也應離不開長輩們所著書籍。

(二)針對公主的書籍

當然,明代公主與后妃、女官有所不同,作為宮廷中一個特殊的女性群體,朝廷對其也有專門的教育書籍。如在焦竑《國史經籍志》的《制書類》中,提到明代朝廷專門著錄了有關公主教育的教科書,“命孔克堅撰《列女傳》三卷、《歷代公主錄》二卷” ⑦。

三、教育內容

公主作為帝王之女,其所受到的教育不僅僅是教材的不同,具體的教育內容也會與宦門閨秀有所不同。

(一)宮廷禮儀

明代公主雖被禁止參與政治,但作為帝王之女,皇室中的一員,還是有機會參與一些帶有政治性的禮儀活動。因此,公主也需學習一些宮廷禮儀,以期在典禮中能更好地彰顯公主及皇家地位的地位尊嚴。

公主能參與的宮廷典禮有“親蠶禮”。關于“親蠶禮”,《明會典》記載,其在明初并未制定,嘉靖時世宗意欲禮制改革才首創,命皇后率公主、內外命婦主持。而根據儀注,在親蠶之儀中皇后先蠶,公主隨之。在祭祀先蠶氏之神部分:

“皇后至壇所……導引女官導皇后至拜位,司贊奏就位,次公主,次內命婦,又次外命婦各就拜位。內贊唱瘞毛血,迎神,樂作,樂止。司贊奏四拜,(公主以下同)內贊唱奠帛,行初獻禮,樂作……司贊奏興,皇后興,司贊奏二拜,(公主以下同)內贊唱徹饌,樂作,執事女官詣神位前徹饌訖。樂止。內贊唱送神,樂作,司贊奏四拜,(公主以下同)樂止?!?⑧

以上是親蠶禮中祭祀先蠶氏的部分流程,其中公主雖不是儀式的首要參與者,但作為宮廷女性的代表之一,其一言一行都需注意,且在皇家彰顯對蠶??棙I重視的典禮上,更是具有濃重的象征意義。因此,明代公主們在典禮前應該是有接受過這方面禮儀規范的。此外,在日常宮廷儀式中,不同身份有著不同的禮儀規定,公主們應該也被教導過相關的行為舉止。如《思陵典禮記》記載,崇禎十三年正月,當時尚未冊封的思宗的兩位公主在參與神宗昭妃加號皇太妃儀式上“行四拜禮” ⑨。同年十月,在進光宗御容儀式上,公主們具行八拜禮⑩。公主就座的順序也有差異。

另外,冊封和婚禮是在公主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此時這兩個典禮中也體現出公主的宮廷禮儀,尤其是公主在婚禮上的禮儀更是彰顯出皇家的地位和尊嚴。以公主與駙馬合巹環節前的禮儀為例,弘治二年,規定:在正式進入合巹環節前公主坐東位,駙馬須面東向公主行四拜禮,公主可以坐著接受兩拜。這段禮儀無疑確定公主是尊于駙馬的。之后見舅姑環節,“公主見舅姑,舅姑坐于東,西向;公主立于西,東向,行四拜禮,舅姑答兩拜”。明代,自至正二十七年始明確規定“尚左”。在這一儀式中舅姑坐東西向,公主立西東向,雖符合尊左,但在公主拜舅姑過程中舅姑竟還需向公主答兩拜,按照傳統婚禮中的見舅姑環節理應凸顯舅姑之尊,舅姑應坐受,此處公主卻受兩拜,表明公主所接受的禮儀是突破了傳統禮制觀念的,而這些禮儀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禮制就是皇家為彰顯公主和皇家地位。

(二)婦德教育

陳寶良指出,古代傳統中國的女子教育,大多以“女德”教育為先導,無論是宮中女子,還是民間的大家閨秀,概莫例外?。從明代宮廷后妃所著女教書籍亦能看出,公主們所接收到的教育內容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婦德教育。

婦德教育,也就是對婦女德性、修身的規范,仁孝皇后徐氏認為婦女德性,即“貞靜幽閑,端莊誠一”,女子只有做到“孝敬仁明,慈和柔順”,德性才算具備。具體來說,就是女子要做到孝順勤儉,盡心輔佐丈夫,等等。而從公主們婚后的生活來看,明代宮廷對公主們的婦德教育是成功的。

明初,馬皇后就時常教導諸王妃、公主,“當勤女紅,無坐而受福,取惡造物”。作為長女的臨安公主因此在婚后謹遵母親教誨,“修婦道甚肅”。成祖女常寧公主,也是“淑慧恭慎,動止有禮,通《孝經》《女則》《列女傳》。之后英宗之女重慶公主“主事舅姑甚孝,衣履多手制,歲時拜謁如家人禮。景每早朝,主必親起視飲食。主之賢,近世未有也” ?。

四、結語

公主作為帝王之女,既代表了傳統婦女的形象,又具有皇家身份,這樣兼具雙重性質的身份使得她們的生活必然不同于一般的女性。尤其在教育方面,公主們接受的訓導也是與普通女性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特別的一面。具體來說,公主們接受教育的途徑之一與傳統閨秀一般多來自于長輩,但因其身處宮廷,內外秩序更為嚴格,再加上身邊自小圍繞宮人,她們的另一個接受教育的途徑就是來自身邊宮人的耳濡目染。與此同時,公主們出于種種考量多信奉佛教,由此也可能會從宗教中收獲宗教教育。接著,公主們所用到的教育書籍既有如傳統婦女所用的女教書,也有專門針對其身份的《歷代公主錄》書籍。但公主與傳統閨秀不同的是,她們除了要接受傳統的婦德教育外,因有機會參與到一些宮廷典禮中,還會接受一些用來顯示其地位和皇家尊嚴的宮廷禮儀,特別是在其婚禮上的一些行為舉止,更是與傳統女性接受的禮制不同,而這種特殊的背后其實是公主與皇家身份的彰顯,是階級差異對儒家禮制的壓制。

注釋:

①沈立東編撰:《歷代后妃詩詞集注》,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年版,第451頁。

②熊道琛編:《鐘祥縣志》,鐘祥縣志局刊1937年版,第4頁。

③(清)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507頁,第3771頁,第3672頁。

④馬壘:《淺談明永安公主墓——京西南唯一的明代公主墓》,《首都博物館論叢》2012年第26期,第101-107頁。

⑤(清)英廉等主編:《日下舊聞考 20》,中國書店出版社2014年版,第65頁。

⑥(明)李時勉:《古廉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2-95頁。

⑦(明)焦竑:《國史經籍志》,明徐象橒刻本,第2頁。

⑧(明)申時行等重修:《明會典》,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526頁。

⑨(清)孫承澤:《思陵典禮記》,清借月山房匯鈔本,第29頁。

⑩(清)孫承澤:《思陵典禮記》,清借月山房匯鈔本,第20頁,第21頁。

?陳寶良:《明代的婦女教育及其轉向》,《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6期,第157-161頁。

?(清)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3507頁,第3771頁,第3672頁。

猜你喜歡
明代公主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遼史·公主表》補述
《愛哭公主》
粉紅兔公主鏡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小公主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及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