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尺度下蘇北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關系及分區調控研究

2023-10-31 06:07付永虎劉俊青趙彬玉蒲嘉霖朱敏杰
西安理工大學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東??h權衡耕地

付永虎, 耿 燦, 劉俊青, 郭 赟, 趙彬玉, 蒲嘉霖, 朱敏杰

(1. 江蘇海洋大學 文法學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5;2. 江西財經大學 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湖北 武漢 430074;4. 江西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耕地的多功能利用與管理問題始終是區域耕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重要研究議題。作為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與關鍵要素,耕地在承載糧食生產功能的同時,亦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功能和社會保障功能。耕地多功能是指土地利用所提供的多種類型的私人和公共物品和服務,通常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基于耕地系統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而發展起來的[1]。隨著農業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化,耕地呈現多種功能間的復雜性也越來越明顯,其表現為此消彼長的權衡關系和互相促進的協同關系逐漸為人們所認知。厘清權衡與協同關系的演變,可以進一步明晰多功能作用過程,準確評價耕地功能價值,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耕地管理保護政策。耕地各功能利用的強弱與結構特征直接影響著區域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與社會穩定等諸多方面[2]。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大量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導致耕地規模逐年減少,耕地集約利用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在此背景下,作為農業生產的稀缺資源,耕地多功能價值測度、時空演化分析及其權衡與協同關系研究已成為相關學者與政府政策制定者廣泛關注的熱點之一。

測度與評估耕地的多功能價值及其權衡與協同關系對于提升耕地資源優勢、實現耕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義。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耕地多功能研究領域已有諸多報道,相關研究主要聚焦耕地的生產、社會、生態三大功能[3],圍繞耕地多功能的概念與內涵[4-5]、功能分類及其價值測算[6-8]、時空評價與演變趨勢[9]、影響因素與驅動力[10-11]、耕地多功能與社會經濟的耦合關系[12-13]、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關系[14-15]、耕地多功能管理[16]等方面來展開。例如,Liu等[17]以張家口為案例研究區,在網格尺度上繪制耕地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以此來識別不同功能的相互作用。張一達等[18]以北京市為例,基于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的視角,分析了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性的變化趨勢。在研究方法上,多功能評價研究多通過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在構建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常采用指標體系表征法、物質量分析法、能值與價值量分析法、全排列多邊形法、耦合協調度模型、STIRPAT模型分析法等諸多方法[19]。Zhang等[20]以武漢市為案例研究區,通過構建耕地功能評價指標體系,測度了都市圈耕地多功能價值。此后,生態系統多功能的權衡與協同關系開始引入到耕地研究領域[21-22],學者大多采用多功能服務權衡關系測度法、耦合協調度模型及相關性分析等方法來研究。例如,方瑩等[23]使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和權衡強度量化法研究了河南省耕地多功能權衡關系的區域差異。朱慶瑩等[24]運用空間自相關分析,探討了湖北省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的時空格局及其變化規律。

縱觀上述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重點從耕地多功能內涵、測算與評估等方面,逐漸轉向耕地各功能間相互關系研究及實踐應用階段[25]。根據研究視角與研究目標的不同,相關研究方法也在不斷完善和拓展。上述研究成果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然而,仍需指出的是既有研究存在二點不足。第一,在耕地多功能價值的測度上,既有研究多采用指標體系表征法,直接價值量化測算的研究相對較少。第二,在探討耕地多功能價值權衡與協同關系方面,當前對耕地各功能空間相關關系研究相對較少,涉及縣域尺度耕地多功能價值權衡與協同的研究更是鮮有報道??h級是貫徹國家、省級耕地保護政策的基本單元,也是耕地可持續利用與管理的最佳尺度。展開縣域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關系及分區調控研究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耕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我國農業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東??h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連續六年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等稱號。近年來東??h在新型城鎮化與工業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人地矛盾日益凸顯。探討如何開展耕地保護,充分發揮耕地的多功能價值顯得尤為迫切?;诖?本文以江蘇省東??h為例,進行耕地多功能價值測度、權衡與協同關系研究,厘清耕地多功能空間相關關系。研究成果以期為提升研究區耕地資源優勢、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供依據,同時還可為不同區域制定差異化耕地保護策略及利用模式提供理論與方法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東??h(118°23′44″E~119°6′28″E,34°18′17″N~34°47′50″N)位于江蘇省北部,隸屬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地處江蘇、山東兩省交界處。全縣總面積2 037 km2,下轄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2019年常駐人口96.84萬人,城鎮化率54.14%。東??h氣候濕潤溫和,屬于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869.90 mm。境內屬黃淮海平原崗嶺地,地勢西高東低,中西部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間存有緩坡地,東部地勢平坦。東??h土壤質量較好,土地生產力較高,耕地資源豐富,面積達1 223 km2,占轄區總面積的60.03%,十分適合農業種植,常年種植水稻面積6.53×104hm2以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功能區。主要種植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等。2019年研究區糧食總產量為1.17×106t,位居國內縣(市)前列。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東??h耕地資源日益緊缺,生態承載力下降等問題日益凸顯。2019年末耕地面積與2010年相比減少了220 hm2,人均耕地僅0.136 hm2。城鎮空間擴張、糧食安全保障與生態安全需求等對耕地的可持續利用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之下,研究東??h耕地多功能變化規律與權衡/協同關系,對于優化研究區耕地利用方式、合理配置耕地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2 研究方法與參數選取

2.1 耕地多功能指標體系的構建

2.1.1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來源

耕地功能具有多重交錯復雜的特性,各功能利用的強弱與結構特征直接作用于社會、經濟與周邊環境,從而對區域糧食安全、社會穩定與生態安全產生深刻地影響。本文參考已有研究成果[14, 26-27],結合研究區數據的可獲得性,從生產、社會和生態三個維度構建研究區耕地多功能價值測度指標體系(見表1)。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東??h統計年鑒》(2010-2019年)、《中國農產品成本收益數據匯編》(2010-2019年)等。

2.1.2耕地各功能價值測度方法

1) 生產經濟功能價值。

收益還原法是在預期收益原理的基礎上,通過估算耕地在未來每年預期的純收益,以一定的還原利率折現,借以確定待評估耕地經濟產出價值的一種估價方法[28-29]。針對耕地生產經濟功能價值的測算問題,本研究采用收益還原法計算研究區耕地的生產經濟功能價值。計算公式如下:

Vc=e/r

(1)

(2)

式中:Vc表示耕地年生產經濟價值,億元;e表示耕地產生的年總收入與耕地投入年總生產成本之差值即耕地年凈收益,億元;r表示耕地收益還原利率;q表示對應年度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c表示同期生產資料物價指數;d表示農業稅率,由于2006年農業稅的廢除,目前d=0。

2) 社會保障功能價值。

本文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在充分考慮數據收集可行性的基礎上,從基本生活保障價值和就業保障價值2個方面計算耕地的社會保障價值[30]。其中生活保障價值采用替代市場法,以農村養老保險金作為測算依據,鑒于2009年全國剛開始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本研究參照當地城鎮養老保險金額,通過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的收入比修正得到[31]。在就業保障價值方面,耕地上所表現的就業保障價值能減少非農就業風險問題,協調農民再就業與耕地矛盾,本文根據蔡運龍的相關成果,采用市場價值法測算耕地資源的就業保障價值[32]。計算公式為:

Vs=Vb+Vt

(3)

(4)

Vt=PS/A

(5)

式中:Vs表示耕地社會保障價值,億元;Vb表示耕地的生活保障價值,億元;Vt表示耕地的就業保障價值,億元;Vu表示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金,元;I1表示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I2表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P表示當地鄉鎮企業人均固定資產原值,萬元/人;A表示人均耕地面積,hm2/人;S表示總面積,hm2。

3) 生態保護功能價值。

本文依據謝高地、魯春霞等相關成果,采用“一個基于專家知識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化方法”測算我國耕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年均價值為5 140.9 元/hm2, 但這是全國平均值[33]。在計算具體區域耕地資源的生態價值時,根據研究區實際情況,采用耕地生態系統潛在的經濟產量進行空間修正[34]。計算公式如下:

(6)

式中:Ve表示耕地的生態保護價值,億元;Va表示我國耕地資源生態價值的平均值,元;b表示研究地區耕地生態系統的潛在經濟產量;B表示全國一級耕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平均潛在經濟產量。

2.2 權衡與協同關系分析

耕地多功能的權衡是指不同功能間相互競爭,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協同是指兩種功能間相互協作,存在著相互增益的關系[35]。本文采用SPSS偏相關分析與空間自相關分析方法測度研究區耕地多功能的權衡與協同關系。SPSS偏相關分析是指當2個變量,同時與第3個變量相關時,則會消除第3個變量的影響,只分析另外2個變量之間的凈線性相關關系。偏相關分析能夠更科學地反映功能之間的凈相關性,若結果為正相關,則兩種功能在空間上表現為協同,若為負相關,則表現為權衡[36]。計算公式如下:

(7)

式中:r12,3表示剔除x3的影響后,x1與x2之間的偏相關程度;r12、r13、r23表示x1、x2、x3兩兩之間的相關系數。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采用雙變量空間自相關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變量之間的空間相關性[35]。根據相關系數判斷耕地多功能間的協同與權衡關系。計算公式如下:

(8)

(9)

(10)

(11)

(12)

(13)

(14)

3 結果分析與政策建議

3.1 耕地多功能價值時空變化特征

3.1.1時序特征分析

根據式(1)~(5)計算研究區耕地的生產經濟功能價值和社會保障功能價值。根據式(6),在謝高地等生態系統服務當量因子的基礎上,進行本土化修正進而得到研究區耕地生態保護功能價值。

由表2可知,東??h生產經濟功能、社會保障功能與生態保護功能之間存在顯著的梯度化分布態勢。整體上,研究區耕地的多功能以生產經濟功能為主導,其次為社會保障功能,生態保護功能價值最低。2010-2019年,東??h耕地多功能價值呈現上升的趨勢,由2010年的1 679.36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4 117.79億元,增加了145.20%。在此階段,除生態保護功能經歷了先降后升外,其他功能均呈持續增長的態勢,其中生產經濟功能的增幅最高,達176.20%。

表2 2010-2019年東??h耕地多功能價值測算

2010-2014年,受社會經濟發展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研究區耕地生產經濟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價值均呈增長的趨勢,生產經濟功能價值增長較快,從2010年的1 066.54億元上升至2014年1 428.20億元,增長了361.66億元,年均增幅7.57%。4年間,社會保障功能增加了104.01億元,年均增幅5.71%。耕地資源在保障糧食安全與社會穩定方面成效顯著。耕地的生態保護功能由2010年的194.59億元下降至2014年的155.51億元,降幅20.08%。在此階段,研究區在發展經濟、保障耕地糧食產出的同時,忽視了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了耕地生態保護功能有所下降。2014-2019年,耕地各功能價值均呈快速上升的態勢。5年間,生產經濟功能、社會保障功能和生態保護功能分別增加了1 517.20億元、390.24億元和103.93億元(圖1)。5年來,研究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以優質稻和優質小麥為主導,通過實施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等項目,提升了全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水平,截止到2019年,研究區種植業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38.5%。此外,研究區圍繞蔬菜、鮮切花、草莓、西甜瓜、葡萄和食用菌6大特色產業,推進高效特色農業建設,打造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有效提升了耕地的生產經濟、社會保障和生態保護功能的充分發揮,綜合效益提升顯著。

圖1 2010、2014、2019年耕地多功能變化趨勢

3.1.2 空間變化特征

為進一步探究東??h耕地多功能價值的空間變化特征,依據式(1)~(6)得到全縣19個鄉鎮(街道)耕地資源的多功能價值(見圖2)。東??h各鄉鎮(街道)耕地多功能價值以生產經濟功能價值為主,占比較高;其次為社會保障功能,生態保護功能價值最低。2010年,耕地生產經濟功能價值超過77億元的鄉鎮有4個,占全縣總數的21.1%,分別為黃川鎮、安峰鎮、房山鎮、桃林鎮。上述鄉鎮均為產糧重鎮,耕地面積比重高,灌溉設施便利,常年糧食畝產超過600 kg,農業呈現出集聚化與規?;卣?。社會保障功能最高的地區位于緊靠縣城區的駝峰鄉,達35.29億元。受地理區位條件與交通的影響,農戶生計發展策略多樣,耕地利用呈經濟作物種植比重大、農戶兼業形態占比高的農業生產特征,人均收入相對較高。2014年研究區耕地生產經濟功能價值超過77億元的鄉鎮增加了2個,分別為平明鎮和駝峰鄉。平明鎮積極整合農業資源,利用土地集中連片優勢,依托“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政策,發展特色農業種植,耕地生產經濟功能呈逐步增長態勢。駝峰鄉通過無公害優質小麥和水稻認證基地建設,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促進了耕地生產經濟功能的提高。2014年,社會保障功能價值超過35.29億元的鄉鎮數量提升至6個,占研究區鄉鎮總數的31.65%。與2010年相比,研究區各鄉鎮耕地生態保護功能價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位于研究區西部的石湖鄉下降較多,降幅達28.4%,2014年僅為5.81億元。2019年研究區各鄉鎮耕地生產經濟功能價值提升較快,其中有5個鄉鎮生產經濟功能突破200億元,占全縣鄉鎮總數的26.3%。在社會保障功能方面,牛山街道耕地社會保障價值最高,達96.77億元,其發展成為東??h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山左口鄉,李埝鄉、曲陽鄉、石湖鄉在經歷了2010年和2014年耕地社會保障功能低值后,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其中,山左口鄉增幅較高,2019年社會保障價值突破了40億元。在生態保護功能方面,研究區各鄉鎮生態保護功能價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超20億元的鄉鎮有3個,分別為桃林鎮、房山鎮、平明鎮。

圖2 東??h耕地多功能價值空間分布

3.2 耕地多功能權衡協同關系分析

3.2.1耕地多功能的偏相關分析

在計算耕地多功能價值的基礎上,利用SPSS偏相關分析方法測度研究區耕地多功能的權衡與協同關系。東??h耕地3類功能相關關系見表3。

整體上,研究區耕地多功能間存在協同關系,且生產經濟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生產經濟功能與生態保護功能的相關系數均通過顯著檢驗,呈顯著協同的態勢。耕地的生產經濟與社會保障功能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協同關系,相關系數為0.456,表明生產經濟功能價值提高,社會保障功能價值也隨之增加。耕地生產過程中,糧食作物產出提高,不僅會提高生產經濟功能價值,還會帶動農戶增收,農民保障收入也隨之提高。作為社會重要的穩定器,耕地是農民基礎的資源保障,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是促進人力資源城鄉流動的關鍵要素。農民生活穩定了,亦會促進耕地利用轉型與提高經濟產出,進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耕地的生態保護功能與生產經濟功能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0.523,協同關系特征顯著。耕地生產經濟功能提升的同時,針對耕地的生態保護亦得到重視。發展現代化綠色高效農業,形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良性互動、協調發展格局是研究區破解農業產業發展與環境質量瓶頸的重要途徑。耕地生態保護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呈微弱的協同關系,相關系數0.138,未通過顯著性檢驗,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但相關系數為正,呈現向協同方向發展的趨勢。一般而言,由于耕地的社會保障功能會影響耕地的生產經濟功能,農民生活得到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農業經濟產出呈現增長的態勢,愈發刺激農業經營主體對耕地生態環境的維續和保護。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程度、土壤質量的好壞與農業生產性能的高低休戚相關。耕地生態保持功能越強,土壤肥沃程度越高,耕地的立地條件越好,農業生產性能就愈發優越,從而促進了經濟產出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的充分發揮。

3.2.2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的空間關聯性

為進一步揭示東??h耕地不同功能的空間權衡與協同關系,本研究基于GeoDa軟件,采用Queen contiguity空間矩陣,基于距離空間權重,運用雙變量空間自相關分析方法,測度研究區2010年、2014年和2019年耕地3類功能兩兩之間空間自相關性,并進行Z值5%顯著性檢驗(P=0.05),得到耕地3類功能間的權衡與協同的局部分布表(見表4)。其中,“高-高”、“低-低”類型區為耕地功能間高值或低值空間關聯性較大的鄉鎮,呈耕地功能間的協同關系,而“高-低”、“低-高”類型區域為耕地功能間高值與低值空間關聯性大的區域,即功能間的權衡關系,不顯著區域表示為空間單元的獨立關系。

總體上,東??h19個鄉鎮(街道)3類耕地功能兩兩之間的權衡與協同關系均呈差異化空間分布特征,空間異質性突出。研究期內,研究區耕地兩兩功能間以空間獨立關系為主,處于權衡或協同關系的鄉鎮數量較少,且較為離散。具體而言,研究區生產經濟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的權衡與協同關系呈現顯著的空間異質性,總體上聚集區域分布比較離散且稀少。2010年“高-低”值權衡區位于縣中心的牛山街道,低值協同區位于北部的溫泉鎮,其余鄉鎮均為不顯著鄉鎮(街道),顯示為空間獨立關系。2014年研究區耕地該2類功能之間變更為“高-高”協同關系,且聚集區域位于蘇北經濟綜合百強鄉鎮之一的房山鎮,其余鄉鎮空間關系獨立,均為不顯著區域。2019年溫泉鎮仍為“低-低”協同區域,其鄰近的雙店鎮與黃川鎮則呈現“高-低”權衡關系特征。研究區生產經濟功能與生態保護功能的權衡與協同關系以“高-高”、“低-低”協同與“低-高”權衡關系為主,但數量較少且分布較為零散。

2010年“高-高”與“低-低”協同區域分別位于房山鎮與石湖鄉,位于研究區東南部的張灣鄉為“低-高”權衡區域。2014年張灣鄉依然處于“低-高”類型區域,平明鎮提升為“高-高”協同區域。2019年協同類型增加至4個鄉鎮,“低-低”聚集散落分布,“高-高”協同分布集中。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耕地的生產與生態保護功能協同發展,生產效益與生態效益良性循環,互促互饋能力呈逐漸增強的態勢,耕地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轉換能力在不斷增強。與上述2類功能的空間關聯特征相比,研究區社會保障功能與生態保護功能的空間自相關關系較弱。研究時段內,以“低-低”協同類型為主,且呈離散分布特征。2010年僅牛山街道處于“低-低”協同類型區,其他皆為不顯著區域。2014年處于研究區北部的石梁河鎮為“低-低”協同類型,駝峰鄉處于“高-高”協同類型區,而曲陽鄉落入“低-高”權衡類型區。2019年屬“低-低”協同類型的鄉鎮增加至2個,分別為黃川鎮和溫泉鎮,雙店鎮則落入“高-低”權衡類型區。

由此可見,東??h耕地功能處于動態調整與發展階段。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通過對耕地生產經濟、社會保障與生態保護的協同整治是推進研究區耕地保護與利用、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3 耕地多功能區域的類型劃分與政策建議

耕地多功能權衡與協同結果表明東??h耕地多功能空間分布差異明顯。為進一步識別耕地多功能區域分布特征,借助SPSS軟件,對東??h域耕地多功能進行聚類分析。根據空間聚類結果,東??h耕地多功能可劃分為4種類型區,依次為Ⅰ類、Ⅱ類、Ⅲ類、Ⅳ類4種類型區(見圖3)。

圖3 耕地多功能聚類區域分布

Ⅰ類區主要由石梁河鎮、牛山街道構成,這兩個地區耕地面積相對較少,農業生產能力受限,區域內城鎮化發展程度高,勞動力大量涌向城鎮,農地出現棄耕撂荒現象,家庭承包的耕地對家庭生計的支撐作用下降,耕地的生產經濟與社會保障功能價值不顯,逐漸喪失,主要表現為耕地功能間較強權衡關系特征,針對此類區域,耕地保護需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從頂層規劃入手,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和多措并舉,落實好休耕政策,完善農村社保水平,處理好耕地保護與經濟生產的關系。

Ⅱ類區主要分布在研究區北部和西部鄉鎮,該區域以山地為主,耕地較為細碎化,且耕地肥沃程度與東南地區平原相比,條件略顯劣勢。體現耕地功能的弱權衡特征。針對此類區域可結合當地土壤特性,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提高種植的綜合效益,增強生產經濟功能。以蔬菜、花卉、食用菌、果樹產業為重點,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融合,增加農業收益,提高維持農戶生計的社會保障功能。依托當地現有涉農產業,開展蔬菜、花卉、食用菌與果樹產業提升工程等專項建設,通過新品種推廣、示范大棚建設、技術集成應用,打造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發展新模式,并根據山地與平原土地質量的差異,開展差異化生態保護,探索合理的耕地生態保護措施。

Ⅲ類區較多分布在中部與東南部鄉鎮,該區土壤肥沃,耕地數量多、質量高。呈現耕地功能間的協同特征,生產、保障、生態具有協同效應。針對此類區域,農業生產應向規?;?、集約化方向發展,創新農業生產技術,推動先進實用科技的推廣普及,提高產能維護糧食安全的同時,協調耕地生態保護,維護耕地生態系統穩定,并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增強農民發展生產的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領,以此保障耕地的社會功能價值。將耕地生態保護置于社會經濟與自然生產兩大系統中統籌考慮,維系耕地三者功能的協同與穩定。

Ⅳ類區由黃川鎮組成,該鄉鎮耕地集中連片分布,耕地生態環境較好,表現為耕地多功能的強協同關系,后期需維持功能間的現有價值,可進一步推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創新耕地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完善農業生產體系。加強生產經濟與社會保障功能。發展休閑觀光產業,打造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以建設國內知名的農業高新技術孵化園和現代農業綠色生產的樣板園為目標,以保障耕地生態保護功能為原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東海智慧農業展示示范園,成為東?,F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以帶動東??h農業可持續發展。

4 討 論

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務,耕地作為農業生產的關鍵要素,歷來是維持世界各國農業與農村發展可持續性策略的重要一環。在人地關系日趨緊張的現實背景下,提升耕地多功能性是促進農村土地利用轉型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耕地多功能認識的不斷深化,通過挖掘耕地多種功能價值,實現有限耕地資源的功能發揮與可持續利用已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政府和相關學者的普遍共識。然而,由于耕地功能具有類型多樣、區域分布差異性和人為利用選擇性等特征,耕地的多功能之間存在權衡與促進或抑制的協同關系,使得目前學界對耕地多功能評價體系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

本文基于數據的可獲取性,從生產、社會和生態三個維度構建了研究區耕地多功能價值測度指標體系。針對各功能的測算問題,本研究采用收益還原法、市場價值法等方法直接量化測算耕地多功能價值,并嘗試應用于縣級糧食生產功能區,測度與分析了東??h耕地多功能價值的時空變化。研究發現,在農業主產區,耕地的生產與經濟功能是耕地利用的主要導向。此外,生態功能的不足也使得研究區面臨著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通過功能價值量的直接測算可準確刻畫耕地各功能價值的時空變動,為耕地保護與補償研究提供了方法參考??焖俪擎偦羁逃绊懥烁氐亩喙δ軆r值,同時也改變了耕地各功能之間的權衡與協同關系。通過耕地多功能測度與權衡與協同關系評價,尋求鄉村社會、經濟發展與耕地利用保護之間的平衡,可為指導糧食主產區鄉村規劃、實現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目標提供參考。本研究采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ESDA)、SPSS偏相關工具,并根據耕地多功能權衡協同結果的空間差異性,進行耕地多功能聚類分析,劃分Ⅰ類、Ⅱ類、Ⅲ類、Ⅳ類4種類型區,研究方法可以較好地反映了耕地利用的實際狀況,能夠更合理地反映各功能間的相關關系與空間相關關系。與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研究通過時空兩維的研究思路,有利于客觀準確地評估耕地多功能價值及其權衡-協同關系的時空演變規律,研究思路與方法為厘清耕地多功能相互作用機理,功能分區與優化并進一步制定耕地空間發展模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同時需指出的是,耕地除了生產、社會與生態等功能外,還具有文化、美學等非物質性功能,這些因素如何量化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數據的可獲取性,僅從生產經濟功能、社會保障功能和生態保護功能3個角度對耕地多功能進行測度與分析,在指標體系與指標選取上囿于數據所限,仍不夠詳細,在后續研究中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5 結 論

測度與評估耕地的多功能價值及其權衡與協同關系對于提升耕地資源優勢、實現耕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東??h為例,基于東??h統計年鑒和中國農產品成本收益數據匯編等數據,從生產經濟、社會保障和生態保護三個維度構建耕地多功能價值核算體系,對研究區2010年、2014年和2019年耕地的生產經濟功能、社會保障功能和生態保護功能價值進行直接測算,識別其時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采用SPSS偏相關工具、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ESDA)方法探究耕地多功能之間的權衡與協同關系。

1) 東??h生產經濟功能、社會保障功能與生態保護功能之間存在顯著的梯度化分布態勢。整體上,研究區耕地的多功能以生產經濟功能為主導,其次為社會保障功能,生態保護功能價值最低。2010—2019年,東??h耕地多功能價值呈現上升的趨勢,2019年達4 117.79億元,增幅145.20%,其中生產經濟功能的增幅最高,達176.20%。

2) 東??h耕地多功能間存在著協同關系,協同關系由強到弱依次為:生產經濟功能與生態保護功能(0.523)>生產經濟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0.456)>生態保護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0.138)??臻g上,研究區19個鄉鎮(街道)耕地3類功能兩兩之間的權衡與協同關系均呈顯著的差異化空間分布特征,空間異質性突出。耕地兩兩功能間以空間獨立關系為主,處于權衡或協同關系的鄉鎮數量較少,且較為離散。各鄉鎮耕地功能處于動態調整與發展階段,通過對耕地生產經濟、社會保障與生態保護的協同整治是推進研究區耕地保護與利用、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3) 采用SPSS軟件中的系統聚類分析工具對耕地多功能進行聚類分析,將東??h劃分為4種類型區:Ⅰ類區(2個鄉鎮:石梁河鎮、牛山街道),II類區(8個鄉鎮:山左口鄉、李埝鄉、溫泉鎮、青湖鎮、張灣鄉、曲陽鄉、石湖鄉和洪莊鎮),III類區(8個鄉鎮:桃林鎮、雙店鎮、石榴街道、駝峰鄉、白塔埠鎮、平明鎮、房山鎮和安峰鎮),IV類區(1個鄉鎮:黃川鎮),并針對不同類型區提出了差異化的耕地保護與利用策略。

猜你喜歡
東??h權衡耕地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保護耕地
權衡“輕”“重” 吃透密度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如何權衡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病的獲益與風險
東??h應急處置突擊隊 出擊疫情防控“疫”線
平安如意
基于探索與開發權衡的地磁仿生導航搜索方法
江蘇省東??h博物館藏青銅器的修復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