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崗位要求分析“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路徑的思考

2023-11-02 03:02彭映林李必才卿湘東
化工時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碳達峰環境工程管理員

黃 毅 林 立 彭映林 徐 玲 李必才 卿湘東

(湖南城市學院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2)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疤歼_峰”和“碳中和”(簡稱為“雙碳”)已列為今后中央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已上升成為國家戰略?!半p碳”戰略的實施必然產生新的人才需求。據BOSS直聘研究院2021年6月15日發布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在碳中和、碳達峰等一系列產業和政策熱點的助推下,新能源、低碳環保等領域對高學歷青年人才十分渴求,招聘規模迎來高峰,普遍呈現翻倍增長。在生態環境部氣候司指導和支持下,石化、電力、鋼鐵、建材、有色金屬、航空運輸的行業協會和單位共同向人社部申請設立了“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碳排放管理員”已于2021年3月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環境工程專業是與“雙碳”戰略最為接近的專業之一,應當搶抓新的發展機遇,主動對接“雙碳”戰略,為社會培養適應“減污降碳”生態環保工作新形勢的環保專業人才。2021年7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已明確提出鼓勵高校開設碳中和通識課程,將碳中和理念與實踐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作者查詢了知名招聘網站“碳排放管理”崗位,分析了崗位需求和要求,在此基礎上對“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路徑進行了淺析,并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

1 崗位需求整體情況分析

在“智聯招聘”“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知名社會招聘網站和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知名高校校園招聘網站搜索“碳排放管理員”及相近職位,發現該類崗位目前的需求量暫時不大,可能是因為該崗位剛剛啟動,各行業的碳排放管理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從現有的職位來看,工作地點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需求企業主要是寶武鋼鐵、國家電投、中國電建、中廣核、比亞迪、富士康等大型企業集團,表明一線城市的大型企業在“碳排放管理”和“雙碳戰略”的起步更早,行動更快,也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企業將啟動相關工作,對人才的需求會是爆發式的增長。同時發現,該類職位大多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或者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相對應的薪酬在環境工程專業職位中屬于中等偏上,月薪在0.8~2萬,能做到相關職位管理層,年薪可達30萬以上。

2 崗位職責和要求分析

在招聘網站所搜索到的“碳排放管理員”及相近職位中,崗位職責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進行碳盤查和碳核算、能源審計、節能診斷等;(2)碳達峰碳中和實施的頂層設計、規劃和實施方案編制、碳減排實施路徑制定;(3)建立公司的碳交易管理制度、風險控制管理制度和碳交易審批流程;(4)建立碳管理、綠色建筑/園區/制造等管理體系及認證;(5)碳監測管理,編制年度排放報告;(6)進行碳達峰碳中和相關項目研究。

根據上述崗位職責,企業對于崗位的要求包括專業要求、學歷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情感要求等。表1列出了“碳排放管理員”崗位的具體要求。

表1 “碳排放管理員”崗位的具體要求

3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路徑的思考

3.1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必要性

“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新階段。為了培養適應這一新階段的專業技術人才,必須重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降碳”和“減污”知識體系有機融合?!敖堤肌笔且粋€系統化工程,牽涉到環保、能源、電力、建筑、經濟管理等各個行業,因此“降碳”融入環境工程專業的深度和廣度是需要思考的問題。過于深和廣,學生必然負擔過重;太淺和窄,又難以滿足行業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作者認為“碳排放管理”是與環境工程專業聯系最為緊密的“降碳”相關工作之一。這是因為一方面“碳排放管理員”崗位是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工作的,另一方面“碳排放管理員”中的碳核查、碳監測以及其他工作的基礎知識與環境工程專業的環境化學、環境評價、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等課程有交叉融合?!疤寂欧殴芾怼比谌氕h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可以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碳排放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崗位技能,更有利于使本專業學生適應生態環保工作減污降碳協同新階段對于人才的新需求和能力素質的新要求,使其具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和行業適應力。將“碳排放管理”融入理論課程體系達到崗位所需的知識要求,融入實踐課程體系達到所需的能力要求,融入第二課堂達到所需的情感要求。

3.2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理論課程體系的路徑思考

根據上述崗位職責和要求可知,“碳排放管理”崗位需要應聘人員掌握“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知識,碳排放相關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碳核查核算等基礎知識。這些知識點可以融入“環境學概論”“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與規劃”“清潔生產”等課程當中[1]。對于碳交易、碳資產管理等知識涉及經濟管理專業領域,建議與同校管理專業學科交叉融合,共同開設相關課程。還應注意統籌各課程碳排放管理知識點,形成系統化的“碳排放管理”知識鏈。

大多數工業行業都涉及碳排放管理,每個行業又有其自身特點,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難以了解每個行業的碳排放環節和特點,因此建議各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緊密結合本校重點專業或強勢專業,圍繞某一重點行業的碳排放管理開展特色課程,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發展新工科專業[2]。以湖南城市學院為例,該校的強勢專業為建筑類專業,可以重點關注建筑行業的碳排放管理,為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開設“建筑碳交易和碳核算”“綠色建筑”“建筑行業碳達峰碳中和”“低碳生態與城鄉規劃”等特色課程,有利于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建筑類央企就業,符合建筑行業低碳轉型對于人才的需求。如湖南省內的永清環保與步步高聯手打造“零碳示范商場”,采用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為步步高量身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規劃線路圖,提供碳排放核算、碳排放趨勢預測及節能減碳診斷服務。這一案例充分說明環保、新能源、建筑等專業可以充分交叉融合發展,從而推動學校學科和專業跨越式發展,培養適應新產業、新技術、新形勢的專業技術人才。

3.3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路徑思考

“碳排放管理員”屬于實操性較強的行業,因此需加強實踐訓練?!疤寂欧殴芾怼比谌氕h境工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要體現減污降碳協同治理,不能把“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理”獨立開來,因此關鍵在如何“融”的問題。作者認為可考慮以下幾方面的融入路徑:(1)在課程設計中,要求學生對所選污染治理工藝進行碳核算和碳評價,從而選擇兼顧達標排放、經濟效益和碳減排的最優工藝,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碳核算和碳評價能力,另一方面又培養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低碳意識。在課程設計教學環節中,注重學生溝通領悟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2)在專業實驗實訓教學中,可引入減污降碳的實驗項目或者在原有的污染治理實驗項目中將治理目標物替換為CO2。如可增設堿性廢渣捕獲CO2項目;利用固廢制備低碳建材項目;將“堿液吸收SO2性能測定”項目改造為“堿液吸收CO2性能測定”。這樣既讓學生認識了污染物治理的一般原理,又掌握了一部分碳減排和低碳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針對控制和減少碳排放提出技術方案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與管理學院等其他院系聯合進行碳交易和碳資產管理的實訓。(3)在實習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拓寬實習基地,改變過去單一地將環保企業作為實習基地的現狀,特別是要將化工、冶金、石油石化、電力、建材等碳排放重點行業的大型企業納為實習基地,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碳排放管理全過程,接觸到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的新技術。在實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與企業各部門及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主動承擔碳監測、核算、核查及報告編寫任務 。(4)在畢業綜合訓練中,鼓勵學生在實習企業完成畢業設計工作,將碳核查和碳管理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內容或者在設計中增加碳核算和碳評價章節。通過畢業綜合訓練,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第二課堂的路徑思考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第二課堂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低碳意識和作為“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的參與者、行動者的專業認同。在第二課堂中,專業可聯合學工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社會實踐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開展低碳宣傳以及進行低碳社區、低碳校園建設相關調研,還可邀請知名專家進行“碳達峰,碳中和”知識講座或培訓。從學校層面來看,要在全校形成關注低碳綠色發展的氛圍,讓低碳行動深入人心,實現“三全”育人。

3.5 “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保障措施

課程體系的優化和重構必然要求在硬件和軟件上提供相應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1)組織教師參加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組織的“碳排放管理”培訓,獲得相關資格證書,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在引進教師時優先考慮有“雙碳”研究或工作經歷的技術人才。(2)專業要加強與外界交流,包括與校內相關專業的聯合,整合教學資源;也包括與其他高校、企業、環保部門、行業協會的溝通交流,聘任行業專家為兼職教師。(3)更新相關實驗實訓設備,拓展實習基地。(4)邀請行業專家指導教師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素材。也可借助外部力量獲取教學資源。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征集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教學資源的通知》可知教育部正在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儲備,可成為未來重要的教學資源獲取渠道。(5)學??梢月摵舷嚓P院系成立低碳研究院,鼓勵教師設立工作室,開設低碳教育通識課程,在全校形成低碳共識。

4 結語

環境工程專業是與“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最為接近的專業之一,而“碳排放管理”是與環境工程專業聯系最為緊密的“降碳”相關工作之一。在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生態環保工作新形勢下,為了培養學生適應行業新形勢的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拓寬就業方向,有必要在分析崗位要求的基礎上將“碳排放管理”融入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包括融入專業理論、實踐課程體系和第二課堂,形成“知識-能力-情感”三層次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學院應該在師資引進與培訓、實習基地建設、項目庫建設、硬件條件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護航”人才培養目標實現。

猜你喜歡
碳達峰環境工程管理員
碳中和·碳達峰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員
裝備環境工程
關于“碳達峰”和“碳中和”——2030碳達峰與2060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應當采用何種立法思路
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設計思考
我是圖書管理員
我是圖書管理員
探討環境工程工業污水治理中常見問題
可疑的管理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