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的基本特征和時代價值

2023-11-08 02:09孟范莉鐔鶴婧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基本特征時代價值

孟范莉 鐔鶴婧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青年成才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入探討了如何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關于新時代青年健康成才的重要論述,形成了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習近平青年成才觀不僅具有人民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統一、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的基本特征,而且對于引導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習近平;青年成才;基本特征;時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D432.6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5.002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馬克思主義青年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育青年成才的深厚文化根基,明確指出了青年健康成才的正確方向、正確道路和正確方法,致力于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形成了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習近平青年成才觀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為指引新時代青年健康成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論綱領和實踐指南。

一、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的基本特征

●人民性與社會性相統一

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馬克思主義認為,現實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人只能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強調,青年在社會變革和發展中要實現自身價值,并與社會發展相統一,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同時,青年也應為一切人的自由發展創造條件,將促進社會公平公正作為自身價值追求,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習近平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青年成才觀的基礎上,將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運用到青年成才思想中,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成才的人民性和實踐性的觀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是個大課堂。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才,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許多學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中樹立了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盵1]習近平青年時期曾在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實際上就是在上社會的大學、上群眾的大學,那段經歷使他受益匪淺,也為他后期治國理政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實踐基礎。

由此可知,人民性和社會性是辯證統一的。人民性需要通過深入基層實踐來實現,社會實踐是青年實現人民性的根本途徑,是青年深入基層、認知群眾、了解國家基層運作方式的重要維度。青年只有深入群眾,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才能實現自身價值,成為社會性的人才。

●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統一

習近平青年成才觀體現了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在繼承馬克思主義青年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時代化科學化的青年理論。

第一,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中國共產黨人關于青年成才的理論,并適應新的時代條件、結合青年特征進行了創新性的理論總結,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指導廣大青年健康成才,引領廣大青年在青春的賽道上砥礪奮進。第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處理好繼承性和創造性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滋養青年成長成才的育人資源?!盵2]習近平青年成才觀注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青年人的文化根基,強調現代青年成才的深厚文化底蘊,并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行理論創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文化支撐,從整體上引導廣大青年成為自覺擔負民族復興大任的合格人才。第三,習近平青年成才觀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實踐。習近平青年成才觀深深植根于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以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新時代實踐。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青年始終是推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創新性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繼承先輩們留下的奮斗業績,并不斷創造新時代的偉大勝利。

●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

隨著世界性交往的深入,不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沖突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造成影響。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世界歷史眼光的培養,始終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民族性是指一個民族在文化、思想、價值觀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和風格,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的綜合體現。世界性表現為與全人類相互關聯的特性和本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日益成為命運與共的共同體,這就要求青年一代主動融入世界,順勢而為,利用世界發展機遇助力自身成長成才。

新時代青年不僅要學習本國的理論知識,還要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在交流互鑒中增強自身能力和本領。同時,世界的進步也需要青年一代為之奮斗,廣大青年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意識認識世界,以更加真摯博大的情懷融入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盵3]青年夢、國家夢和世界夢密切相關,中國青年要立志為世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新時代的青年要有愛國情懷和開放的國際視野,發揚中華文化所崇尚的和諧共存、天下為公的精神,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致辭:“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要從青年做起?!鼻嗄晁季S活躍,應該以平等、尊重、友好的眼光看待和而不同,以欣賞、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多元文化。

習近平青年成才觀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和世界和平發展的追求緊密結合,提倡各國青年相知相親、攜手同行,鼓勵青年成為國際間友好往來的新一代使者,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實現人類更好的發展注入青春動力。

二、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的理論價值

●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青年理論

習近平圍繞青年成才形成的科學理論,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青年理論的精髓,又同中國當前的發展實際相結合,推動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青年理論的創新發展。

第一,豐富了青年成才方法論。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強調,教育要同生產勞動實踐相結合,指出勞動實踐是培養人才、鍛煉人才的重要途徑。馬克思和列寧都非常重視教育和學習,其中馬克思把教育理解為智育、體育和技術教育,他在《資本論》中指出:“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盵4]習近平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實踐鍛煉和學習教育的成才方法,指出青年成才要深入基層,強調基層是青年人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鼓勵青年到基層一線接受實踐鍛煉。此外,習近平還從理想信念、過硬本領、創新創造、艱苦奮斗、高尚品格等方面指導新時代青年提高能力和水平。

第二,拓展了青年成才環境論。馬克思、恩格斯強調,青年一代要自覺投入到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的革命事業中,他們積極撰寫了《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著作,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理論指南。列寧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注重充分發揮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重要作用,即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創造革命的先進青年組織。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提出青年要努力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夢想。習近平不僅高度重視青年團的重要作用,而且注重發揮多方合力,協同黨和政府、家庭、學校等各社會主體共同肩負起培育青年的責任,營造全社會、全領域、全過程注重培養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圍。

第三,提出了青年成才科學的價值評價。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在與自然界和社會的相互作用中,不斷滿足自身需要,也不斷地以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成果滿足著他人的需要,展現出人的價值,這為青年成才的價值評價提供了參考依據。一方面,人才的價值實現要求以一定的社會條件為保證。另一方面,人才以其創造性勞動為社會和他人創造更多的價值,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更多人的需要。習近平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質理論,既肯定青年成才的社會性價值,促進青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結合新時代青年成長的特點,指出“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于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廣闊的天地,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盵5]

●傳承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青年堅定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盵6]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傳統文化中的詩詞警句和名人典故來涵育青年,這些用典生動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青年成才思想。

第一,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浸潤下,中國青年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升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語境中的價值表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他創新運用《禮記》中的經典智慧“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箴言,箴言中蘊含的文化基因既是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的精神根脈,又是青年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針。

第二,在激勵青年增強文化自信中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青年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化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這是廣大青年樹立文化自信的根基。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敝挥羞M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繁榮興盛。新時代青年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獨立性。習近平青年成才觀以文化自信的精神內核去激勵廣大青年,要求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使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守好文化底線,傳承和發揚優秀文化。

第三,在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有開展對外交流的優良傳統,絲綢之路的開辟,隋唐時期大批使者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西洋等等,都是中外友好往來的生動實踐。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也在吸收外來文明的過程中得到豐富發展。歷史證明,中華文化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獲得了豐富的滋養,并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廣大青年應該對包含中華文明在內的各種文明秉持學習借鑒的態度,與此同時,還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傊?,加強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是新時代青年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選擇。

●充實和完善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涵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的思想理論,包括“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和“十三個方面成就”,有關青年成才的論述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習近平青年成才觀鮮明提出了“黨管青年”原則,始終強調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著力發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深刻詮釋了“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戰略思想,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第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8],將實現中國夢的總任務融入當代青年思想;第三,習近平總書記鼓勵青年走向社會、深入基層,深切感受為群眾工作的重要性,標定了青年成才方向,豐富了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第四,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世界各國青年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鼓勵不同文明互學互鑒,豐富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第五,習近平總書記倡導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堅定“四個自信”,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在法治、強軍、生態等方面為青年成才提供了理論指引,引導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三、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的實踐價值

●為當代青年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了青年全面發展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精神狀態:

在理想信念上,新時代青年人生閱歷有限,需要正確引導和長期教育,因此廣大青年要加強對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改革開放史等知識的學習,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踐行“四個自信”中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在愛國情懷上,要把愛國主義貫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教育引導青年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引導青年在正視歷史的基礎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厚德育才上,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廣大青年要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品德潤心、公德善心、大德鑄魂;在學習鑄才上,青年應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拓展知識體系的寬度和深度,在學習中增長見識,做到敏而好學、知行合一,沿著探求真理、頓悟道理、明辨事理的方向前進;在體育強才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的身心健康問題,提出學校教育要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幫助廣大青年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強健體魄,健全人格,磨練意志;在美育化才上,當前美育仍然是青年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強美育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需要,更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避免把美育局限在美術、音樂等藝術教育上,要樹立大美育觀,堅持以美的規律全面育才;在勞育勵才上,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勞動光榮、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新時代新征程要深刻把握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引導青年自覺踐行勞動精神、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的傳統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勞動實踐中苦練本領、增長才干,努力成為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為新時代青年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實踐指導

習近平青年成才觀回答了當前關于青年教育的問題,具體闡釋了“為誰培養青年”“培養什么樣的青年”“如何培養青年”等時代性課題,為推動新時代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關于“為誰培養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求廣大青年始終聽黨話、跟黨走。新時代青年更加自信、自強,富有思辨精神,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思想潮流的影響,在面對理想和現實、主義和問題、個人和國家、民族和世界等方面的問題時可能會有困惑。因此,更加需要深入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能夠用敏銳的眼光觀察社會,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創造未來。

第二,關于“培養什么樣的青年”。我們黨立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廣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并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了“五個模范”“五個帶頭”的要求,為青年全面發展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實踐指導。

第三,關于“怎樣培養青年”。首先,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共青團在青年教育工作中的組織領導作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在青年群體中傳播黨的思想,必須適應青年特點,必須以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將共青團的政治優勢、規模優勢和組織優勢疊加起來,幫助他們早立志、立大志。其次,要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要多方協同。在學校教育工作中,要求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家庭應該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同時,教育和婦聯等相關部門應該協調社會資源,以支持學校和家庭搞好教育。整個社會都要承擔起青年成才的責任,要堅持關心和要求相統一、尊重規律和積極引領相統一,引導青年正確認識世界,全面認識國情,把握時代趨勢,找準人生方向。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人才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黨的未來和希望。習近平青年成才觀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為青年成才提供了實踐指導,激勵廣大有志青年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挺膺擔當,踔厲奮進。

經濟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發揮青年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營造良好的成才環境,鼓勵青年在各領域勇于創新、勇攀高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政治方面,要著力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和理想信念教育,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中確立奮斗目標。要引導青年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思想、推動工作。文化方面,青年是民族復興的希望所在,其內心的文化自信與國家發展和民族興衰密切相關。青年是文化自信和自強的主力軍,應該在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主動擔當,積極投身于有利于文化傳承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文化傳承發展中貢獻青春力量。社會方面,中國夢的實現要求當代青年在本世紀中葉,不但要建立起一個社會公平公正、人民安居樂業、社區平安和諧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等進一步提升的和諧社會與治理體系,還要擔負起實現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升的社會文明責任。生態方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青年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定盤星”和“指南針”。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廣大基層青年干部要在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站出來、沖上去、頂得住,將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實干擔當書寫新的綠色奇跡,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3]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218.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56-557.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07-108.

[6]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J].求是,2022,(14).

[7]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

[8]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30.

作者簡介

孟范莉,遼寧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

其現實問題。

鐔鶴婧,遼寧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現實問題。

責任編輯 安然

猜你喜歡
基本特征時代價值
深刻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特征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全面從嚴治黨”理論體系重點問題研究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時代價值、核心思想與哲學意蘊
論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正義觀及其時代價值
國外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的基本特征與經驗借鑒
長株潭水生態系統基本特征及保護修復
抗大思想文化建設的時代價值探析
法治中國視域下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培育
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