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長春市農業強市建設步伐

2023-11-08 02:09常農委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科技創新長春

摘要:近年來,長春市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發展。但當前仍存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等問題。對此,應協同域內種業創新力量全面打造“北繁硅谷”,加速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長春市農業科技水平;充分發揮本地產業資源優勢,不斷為農業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強化政策支撐,有效整合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農高區輻射帶動作用。

關鍵詞:長春;農業強市;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F327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5.011

一、主要做法

近年來,長春市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發展。

一是堅持推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推廣集成應用。積極選育農業新品種,推進新品種研發和引進。組織長春市農業科研人員積極申報農業部和科技部的國家級、省級協同攻關項目。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堅持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大對機械收獲、免耕播種等薄弱環節的政策傾斜,加大對農機服務組織的扶持力度。三是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大力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基本建成縣區專家組、鎮技術指導員、村科技示范戶、村科技示范組輻射帶動戶四級農技推廣體系,并創新推廣方式,根據種植戶需求,制定技術指導方案,以“專家+農技指導員+科技示范主體+輻射帶動戶”的模式,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四是堅持突出發展綠色農業、品牌農業、智慧農業。大力開展減肥、減藥、綠色發展活動,每年制定和發布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實施方案,積極引導廣大農戶使用先進的施肥技術。五是堅持加強黑土地保護。積極推進秸稈肥料化利用。實施以玉米保護性耕作為主,深翻、碎混及水稻攪漿、翻耕為輔的秸稈還田技術,將其列入長春市首選和主推的農業生產技術。啟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同中科院簽訂市、縣兩級戰略協議,重點打造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萬畝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全面開展長春市城區及外六縣(市、區)千畝核心輻射示范區建設。六是堅持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建設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高新科技、玉米精深加工、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和農業博覽為主,輔以現代種業、高效種養、綜合服務、文化與旅游等產業,形成以農業高新技術為主導的創新創業中心、玉米全產業精深加工中心、教育科研中心、數據中心、服務中心與高新技術企業總部集群。建設凈月農高區,建立以高新生物科技農業為主、生態健康農旅產業和智慧農業科創服務產業為輔的產業體系,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創業高地、智慧農業科創服務高地和國際農業成果博覽展示貿易平臺。

二、對策建議

●協同吉林農業大學等域內種業創新力量,全面打造“北繁硅谷”,加速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一是實施三大工程,建設“北繁硅谷”。首先,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依托國家級、省級農高區,劃定一定規模的國家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優先完成保護區及核心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任務,建設“拎包入住”式配套服務設施。其次,實施科技創新突破工程。依托吉林農業大學,匯聚整合省內外種業創新科教力量,打造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重大科研平臺,構建以國內外高校院所和創新型種業企業高水平創新團隊為引領的種業人才隊伍體系,集中開展種業重大科技攻關。最后,實施體制機制創新工程。統籌構建公共科研服務平臺運行管理體系,種業“一站式”服務政策保障體系,北繁生物育種專區安全管理體系和國際化開放交流體系,全面推進“北繁硅谷”高質量發展。

二是合力打造“北繁硅谷”科技內核。首先,發揮體制機制優勢,聚合域內種業創新科教資源。聯合吉林農業大學,以建設“北繁硅谷”為契機,發揮機制創新優勢,協同省內高校院所、企業構建由國內頂級科研國家隊領銜、以不同類型科研機構為支撐的種業科技創新發展格局。其次,發揮辦學資源富集優勢,打造“北繁硅谷”科技核心區。一方面,打造科研育種核心區。將吉林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基地作為北繁科研育種核心區,以獲批承建的作物種質資源吉林省實驗室和省政府重點督辦項目“東北亞特色種質資源保育創新中心”為牽引,打造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種業科技創新高地和開放共享的科研平臺集群。另一方面,打造創新平臺。依托農博園升級建設種博園,集中打造種業名企引領、營銷展示、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創業孵化、科技交流、生活配套于一體的國內知名種業科技園、種業文化園和種業交易平臺,整體構建種業全產業鏈條創新示范區。最后,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優勢,強化開展“三物并舉”種業科技攻關。聯合吉林農業大學圍繞“北繁硅谷”建設,立足我國北方及世界同緯度地區,建立完善以耐冷涼為特色的“三物”種質資源收集、引進、保護與管理服務創新體系,形成政產學研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聯合攻關體系,創制一批突破性新種質,選育一批重大新品種。

三是支持建設“東北亞特色種質資源保育創新中心”。全面打造國際領先、國內一流、引領示范的北方特色種質資源“保存+培育+引進+創新+轉化+展示”平臺,重點是引進好、儲存好、培育好、推廣好國家種質資源,開展國內外優質種源尤其是耐寒優質種源引入、種源綜合性狀評價和鑒定、區域優異性狀種源選育與利用等研發和推廣,分類建設主要糧食作物和園藝作物、北方特色畜禽、長白山特色植物及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種質基因信息數據庫,同步建設區域特色品種繁育基地和同緯度種質資源引進繁育基地,全力打造我國北方“三物并舉”種質資源原始創新高地。

●加快各種政策兌現與落實,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財政主渠道作用,構建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機制,為農業強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加快各種政策兌現與落實。首先,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領域改革創新。落實國家和吉林省相關政策要求,盡快制定出臺長春市科技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指導性政策,明確科研人員、單位、受讓方等各方權利義務。其次,市級各相關部門要對涉及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開展一次大清底。對相互矛盾的政策要研究拿出協調落實辦法,保障科技成果轉化各方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學習上海、天津等城市經驗做法,出臺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指引政策,打消科研院所領導干部決策顧慮。再次,明確農業科研、推廣單位的公益事業單位的定位。讓廣大農機科研、推廣人員安心,穩定科技隊伍。最后,探索和論證農科院、農業機械研究院、黑土地保護中心、農業推廣總站等市屬科研單位整合重組可行性。

二是建立科技投入長效機制。首先,設立市級成果轉化專項資金。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重點支持有望達到批量生產或應用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進行轉化推廣或試驗示范;資金使用以項目方式申報并在長春市轄區內組織實施??紤]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期間要逐步提高成熟度、穩定度,建議支持期限為1-5年。其次,爭取國家和吉林省專項資金支持。市縣兩級科技、農業農村、畜牧等涉農部門要加強轄區內、行業內農業科技成果的統計篩選,實行“清單式”管理,對轉化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農業科技成果,每年積極組織申報“科技發展計劃年度項目”“吉林省農業產業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或其他有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推廣項目,爭取更多的上級資金支持,將公主嶺、榆樹等符合條件的縣(市)申報為國家創新型縣(市)。最后,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通過稅收優惠、金融支持多途徑引導調動企業投資農業科研積極性,鼓勵社會資本創辦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

三是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首先,充分發揮長興基金的引導作用。建議長興基金旗下30億元規模的“現代農業基金”以現代農業、綠色食品、糧食化工等農畜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發展為主攻方向,采取直投、專項基金、并購基金等多樣化運作模式,在國家級“長春農高區”和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先支持玉米水稻育種、智慧農機制造、功能保健食品生產、梅花鹿和肉牛全產業鏈發展等重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其次,充分發揮科轉貸款的扶持作用。繼續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項目申報工作,協調域內金融機構提升貸款額度和年限,額度上限力爭由現在的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以上,年限由現在的1年提升到2至5年。擔保費減免政策保持不變。

●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隊伍建設,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體系,引導各類科技資源向農業農村匯集,全面提高長春市農業科技水平

一是完善市、縣、鄉、村四級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形成全省五級聯動體制。首先,市級農技推廣機構應保持機構和人員穩定,根據單位空編數和即將退休的人數,及時調整補充新的專業技術人員,提升履職能力。其次,縣(市、區)級農技推廣機構應確保機構職責理順和人員充足。整合栽培技術、土壤監測與科學施肥、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等有關業務職能,由一個專業單位統一承擔,避免出現機構間職能職責邊界不清、上下運行不暢等問題。再次,各鄉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應根據工作需要足額設置專職技術崗位,配齊配強專業人員,探索恢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可行性。最后,各鄉鎮(街道)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行政村配備村級技術員,優先聘用具有農業專業知識或相關工作背景的人員,方便幫助周邊合作社、種糧大戶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二是依托社會各界力量充實農技推廣服務。首先,倡導農業科研單位和有關大專院校開展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抓住在田間進行科研試驗、成果示范的時機,在田間地頭召集農民現場培訓。其次,鼓勵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涉農公司等社會力量開展農技推廣服務。種子、農機、農藥等生產經銷企業在宣傳、銷售產品的同時,應注重技術指導,要加強與市、縣兩級農技推廣機構的合作,利用推廣機構每年舉辦的技術培訓班擴大受眾人群。最后,在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中,選擇一批年輕的農業生產經營者、技術骨干著力培養,促進農民向職業化發展。

三是發揮機構編制資源的作用,確保專業人員及時補充。首先,招聘農學畢業生,建議編辦和組織部門允許有空編的推廣單位有計劃地招聘專業對口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其次,允許跨部門調劑。允許超編的縣級農技推廣機構向本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申請,通過跨部門調劑等方式,補充專業技術人員。

四是創建科技小院。聯合吉林農業大學、長春農科院等單位在五棵樹、合隆、奢嶺等有條件鄉鎮探索創建“迷你科技小院”。通過科技人員和廣大農民零距離對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的“最后一公里”。

●充分發揮本地產業資源優勢,搭建創新就業平臺,加快培育新農人,不斷為“農業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一是進一步放大政策引導和帶動作用。首先,編制“農業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結合長春市未來產業發展和實際需求,結合建設農業強國、農業強省的具體要求,制定未來長春市農村人才總體規劃、主要任務和實現路徑。其次,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在吉林農業大學等涉農高校分年度、分批次為長春市農村免費定向培養農業農村急需專業人才,提供“學費補助+就業分配”等政策。再次,加強市情教育,在各高校開展國情、省情、市情教育,展示長春農業發展的美好前景,使學生們高度認同農業農村所蘊含的發展機遇,認同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堅信廣褒的長春黑土地就是他們的“詩與遠方”。最后,大力加強新農科建設。推動吉林農業大學等涉農高校在榆樹、農安、德惠等地建立教學基地,實施涵蓋勞動實踐、社會實踐、科研實踐、創業實踐、生產實踐“五位一體”產學研教協同實踐育人體系。

二是進一步提供可選擇的就業創業機會。首先,鼓勵提供崗位,鼓勵和支持長春市各類農民合作社和各類涉農中小企業為新農人提供選擇的職位,對有意愿提供就業機會的企業和合作社給予一定補貼,在資金投入、項目投放等方面給予支持。其次,支持創新創業,支持和鼓勵新農人利用自身優勢,在新科技運用、電商產業、創意農業等領域創新創業,不斷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更好地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最后,優化農村營商環境,在項目孵化、融資、擔保、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新農人政策支持;同時為“新農人”與村民、上下游企業、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提供便利渠道和平臺。

三是進一步完善對新農人的激勵機制。首先,支持參與社會服務,充分信任青年人才的智慧和能力,支持他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和社會服務。其次,將符合條件的新農人列入“頭雁”備選庫,精選一批學習好、有潛力、帶動能力強的新農人推薦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頭雁”,并參加相關培訓享受農業職業經理人社保補貼、創業補貼、農業保險費補貼等扶持政策。再次,給予政策傾斜,對于服務滿5年以上的新農人,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涉農相關崗位招聘、公務員考錄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在工資待遇、職務職稱晉升、職業資格評價和職業技能認定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幫助他們打通上升通道;優先推薦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最后,增加社會榮譽,在推薦全國、省、市“十佳農民”、各級勞動模范、農業產業領軍人物以及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推選中優先推薦新農人。

●確立需求導向,深化長春市農業科技創新與國家重大戰略聯系,加快提升長春市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

一是建立農業科技攻關重點選題機制。首先,科學選題,深入銜接《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 《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等系列規劃和方案,針對國家在黑土地保護、鹽堿地治理、種業振興、大食物觀、智慧農業、生態農業等農業重點領域的決策部署,貫徹執行和扎實推進國家相關重點工作和任務。其次,定期組織相關領域專家遴選并發布本市重大農業科技需求。精準識別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和優先發展技術清單,篩選符合國家農業發展重大需求的研究領域,強化重大科技問題和任務凝練中的頂層設計,著力解決制約國家和地區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最后,推進集成創新,結合開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和模式攻關,集成組裝一批農業開發利用和保護技術模式。推進工程與生物、農機與農藝、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改善農區設施條件、內在質量和生態環境,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二是創新科技攻關組織模式。首先,加強國家級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整合在長春的院校、研究機構、基地平臺、涉農企業等創新力量,建立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平臺。重點打造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相關工程中心,創新科技攻關組織模式,打造國家農業戰略科技研發平臺和國家農業戰略力量。其次,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堅持農業研發和黑土地保護的公益性、基礎性、長期性,發揮政府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地方加大農業保護投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農民籌資籌勞,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黑土地保護和智慧農業開發。最后,提高保護能力,探索推動農業科研機構與推廣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整合一體化發展,提升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的能力。著力提高種植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骨干人員的科學施肥、耕地保育水平,使之成為黑土地保護的中堅力量。

●以數字技術應用為突破口,以研發農業智能裝備為重點,推動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助力長春市傳統農業轉型與數字化變革

一是搭建農業大數據平臺。首先,整合人才和科技資源,建設農業產科教融合大數據服務平臺。構建長春市農業科技需求庫、農業科技成果庫,強化需求和成果的精準對接;構建長春市鄉村基層人才庫、農業生產專家庫,強化農業專家服務經營主體能力。其次,以信用和品牌建設為切入點,建設農業經營主體大數據管理平臺。以市農業局為主導,以市農科院為依托,依托吉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優勢,構建基于區塊鏈的經營主體信用數據庫、農產品品牌數據庫,為經營主體申請貸款、申領補貼、申報助農項目等提供“一鍵式”服務。最后,基于批發市場數據和海關進出口數據,建設市農產品市場信息大數據平臺。建立長春市農業市場銷售信息服務平臺,實時聯網發布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銷售數量及海關每天各種農產品的進出口通關量;建立農產品生產數量和價格行情預測平臺,對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暢銷農產品種類、價格實施預測。

二是建設數字化基地。首先,建設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以數字化應用為突破口,在長春市公主嶺、榆樹、農安等地選擇具備一定規模的相對集中連片區域,購置國產化數字農業相關設施設備,開發集成管理平臺,建立貫通信息采集、分析決策、智慧管理等各環節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技術。其次,建設未來農場,學習浙江等地的經驗做法,在公主嶺農高區和凈月農高區探索未來農業,建設未來農場。最后,培育“數字化新型經營主體”,大力培育和引進無人機飛防業務經營公司、農業技術知識模型庫運營商等數字化經營主體。

三是研發農業智能裝備產品。首先,整合“星、光、冷”資源、做優做強農業智能裝備產業?;陂L春市衛星產業優勢(星資源)、光學科技優勢(光資源)和冰雪特色優勢(冷資源),大力發展航空農業、光學農業和冰雪農業,重點研究和推廣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冬季溫室生產中光能和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智能化管控技術以及結合冰雪的農產品智能控溫與檢測技術。其次,支持“專實特新”農機裝備的研發和應用,設立“專實特新”農機裝備科技攻關專項,及時將成熟的農機裝備產品納入補貼目錄,支持經營主體購買專用型、實用型、特色型和新型農機具;向國家農業農村部申請,將長春市列為“大型高端農機研發制造推廣先導區”。最后,加快農機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工程,以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為引領,針對現有農機企業進行產能提升改造和農機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工程。引進高端制造企業,提升示范區產業國際國內影響力。

四是加強政策機制保障。首先,建立農業大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制訂農業數據標準和農業數據開放目錄,建設“農業數據超市”,開放數據接口,構建農業知識庫和模型庫,研制更多實用、易用的軟件產品和云端組件, 適時編制出臺《長春市農業大數據開放共享管理辦法》。其次,建立智慧農業“一院一園一基金”發展模式,成立長春智慧農業研究院,不設編制,企業化運行,負責省內智慧農業頂層規劃設計,開展智慧農業科技攻關;建設長春智慧農業科技園,集成大學、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智慧農業科技成果的示范和轉化;設立長春智慧農業發展基金,培育扶持一批“專精特新”農業數字化企業,以農業產業數字化帶動農業數字化產業。

●強化政策支撐,有效整合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農高區輻射帶動作用

一是強化組織機構建設。首先,完成組織架構。在長春農高區機構編制已經批復的基礎上,盡快完成組織架構搭建和人員配備。其次,切實加強對農高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定期召開長春國家農高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及時研究解決農高區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是加強財政和金融支撐。首先,及時兌現資金。省連續3年每年支持4億元、市連續3年每年支持2億元的扶持資金政策。其次,農高區專項債由省級統籌,享受其他國家開發區政策,在專項債券和一般債發行上優先支持農高區。再次,整合現有各類農業發展資金,向農高區傾斜。最后,鼓勵和支持市國有平臺公司參加農高區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參與重大項目融資和建設。

三是加速創新主體引進培育。首先,加快引進龍頭企業,重點關注生物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設施農業、農業科技服務業等領域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細分行業50強等頭部企業,同時整合省內現有的農業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向農高區集聚,省市新建的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和平臺優先在農高區布局。其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形成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新型農民等人才的培育、吸納、服務體系;優化人才引進模式,突破農業人才短缺瓶頸;培育本土人才支撐鏈,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作者簡介

常農委,長春市政協。研究方向:農業農村工作。

責任編輯 王寶珍

猜你喜歡
科技創新長春
初夏
The pursuit of desir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印語長春
柳長春藏品欣賞
論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煙草行業可持續發展
山東科技創新與農業國際化戰略發展研究
構建推進科技創新的資金模式的研究
要素投入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率分析
關于產業集群效應的研究
走進長春凈月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