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的編排特點、教學價值及實施策略

2023-11-17 13:34王寶娟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3年9期
關鍵詞:統編語文教材教學價值實施策略

王寶娟

[摘 要]文言文是古代文學的表現形式之一,具有極高的教學價值。統編語文教材在編排上遵循課程標準,順應兒童認知與心理發展的特點,注重文言文閱讀內容的精心選擇、整體架構,對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文言文的編排特點及教學價值,從朗讀積累、理解背誦、發展思維、文化傳承等方面引領學生學習文言文。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編排特點;教學價值;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5-0041-03

統編語文教材選編了不少文言文,體現了編者意圖,蘊含著深厚的教學價值。統編語文教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直至六年級,選編的文言文有十幾篇之多,題材多樣,或多或少都蘊含著中國元素,體現了對文化的傳承。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觀照教材整體,從課程視角進行審視,對文言文的編排特點與教學價值進行認真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整體提升。

一、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的編排特點

通過對統編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言文進行梳理,可以發現這些文言文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篇數與字數呈遞增特點

以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主要編排在第三學段,篇數較少。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編排提前至第二學段,總數量有十幾篇之多,這主要是編者基于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意義與要求進行設置的。另外,從選文篇數來看,第二學段的文言文在篇數與字數上普遍較少,三年級上下冊各有一課,四年級上冊編排了一課,下冊編排了兩課,其他文言文均編排在第三學段,而且三年級上冊《司馬光》這篇文言文只有30個字,六年級下冊《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中的字數則有119個。另外,小學階段最長的一篇文言文《少年中國說(節選)》的字數達到了216個字。這樣編排從根本上解決了小學階段文言文學習起步晚、要求低、隨意性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文言文學習材料。

(二)遵循由易到難原則

從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的編排來看,體現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具體來看,第二學段中文言文的字數一般在50字以下,到了第三學段,超過百字的文言文有3篇。另外,從這些文言文所在單元語文要素以及課后練習對學生的要求來看,可以發現三年級教材中的選文具有篇幅短小和故事性、趣味性強等特點,而高年級教材中的文言文在趣味性上要明顯弱于中年級。這表明,小學階段的文言文編排充分關注了學生接受事物的特點,而且文章中的通假字與生僻字也不多,句式簡單,易于學生理解接受。

(三)兒童題材居多

統編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言文有14篇之多,這些文言文多以敘事性為主,趣味性很強,特別適合兒童閱讀。而且選編的文言文中有不少是關于兒童的故事,如《司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楊氏之子》《兩小兒辯日》等課文中都塑造了鮮明的兒童形象。這些故事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對文言文的親近感,很容易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心理上的共鳴,也能為學生中學階段的文言文閱讀做好鋪墊。

(四)人文價值清晰

文言文蘊含著古人的思想與理想,包含著積極向上的精神,其所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對我們走進古人、了解古人的思想意志等具有重要作用。統編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言文人文價值特別清晰,如《司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楊氏之子》屬于聰明智慧兒童的故事,《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屬于寓言故事,《囊螢夜讀》《鐵杵成針》屬于勤學故事,《伯牙鼓琴》《書戴嵩畫?!贰秾W弈》反映的是古人生活中的智慧。從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的選文來看,每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人文價值,是編者經過精心挑選的,蘊含著編者的教學意圖。

二、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的教學價值

統編語文教材的文言文蘊含著一定的教學價值。教師認真研讀教材,揣摩編者意圖,了解文言文的教學價值,可以為學生學好文言文奠定基礎。

(一)感受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文言文與普通白話文有著很大區別,把握文言文的基本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伯牙鼓琴》一文,其中蘊含的“知音文化”“泰山文化”“高山流水文化”等都是這篇文言文流傳千古的重要原因,具有極高的教學價值。又如,《兩小兒辯日》一文中,不僅蘊含著兩小兒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還蘊含著道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以及“清凈無為”的為人處世主張。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中蘊含的文化是古人思想意識的直接反映,教師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堂中的滲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促進學生精神成長

文言文厚積著中華民族的情感、精神與價值觀,表達了古人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學習文言文可以讓學生浸潤其中,在無形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對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與精神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如學習《司馬光》一文,司馬光遇事不慌張、沉著冷靜、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品質值得學生學習;學習《守株待兔》一文,學生懂得了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學習《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學生懂得了不盲從,不跟風,要善于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判斷的道理。文言文中蘊含的真善美等一切正能量都對完善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文言文包括“文”“言”兩部分內容,其中“文”指的是文章、文學、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言”指的是文言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文言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習得一些文學、文化方面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對文言文詞匯、語法知識等有一個大致了解,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如《司馬光》一文中的“群兒戲于庭”,《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巍巍乎”這樣的句式,都可以讓學生得言得意,實現閱讀與表達能力的雙提升。

(四)奠定閱讀基礎,小學初中無縫對接

統編語文教材在小學階段編排文言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文言文這種文體特征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積淀語感,積累學習文言文的一些方法。這樣,學生在初中學習文言文時腦海中就不再是一片空白,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就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銜接,為學生之后的文言文閱讀奠定基礎。

三、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文言文教學中,了解文言文編排特點及其教學價值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閱讀進行統整把握,對各個學段的文言文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采取相應策略,實現文言文閱讀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一)加強朗讀指導,注重背誦積累

文言文語言與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停頓、讀好課文是最基本的教學要求。統編語文教材每篇文言文都提出了讓學生朗讀、背誦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依據課文特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積累文言文知識。

如教學《守株待兔》這篇文言文時,由于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司馬光》一文中已經初步學習了一些文言文的知識,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走出“為讀而讀”的誤區,設計層級式閱讀形式,由教師范讀到學生自由讀,引領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讀懂、讀透、讀美、讀活。首先,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傾聽,聽清楚教師是如何停頓以及每個字的正確讀音;接著,讓學生借助拼音,仿照著教師停頓的形式一句一句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重點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這句話,并注重對學生“耒”字讀音的檢查以及指導學生正確把握停頓;然后,讓學生以同桌互讀、個別讀、展示讀等形式把課文內容與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統整起來,讀出這篇文言文的意蘊,使學生真正讀懂文言文,感受到文言文的獨特魅力;最后,在背誦課文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文言文句子的意思為學生劃分層次,以降低背誦的難度。

文言文每篇課文旁邊都有與文本內容相對應的注釋,這些注釋對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具有輔助作用。教師從學會讀注釋入手,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可以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

(二)借助課文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教會學生借助注釋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

如《司馬光》一文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會學生借助注釋理解文言文意思對學生今后的文言文閱讀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時,在學生跟著教師讀、借助拼音讀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觀察文言文詞語右上角的序號,并閱讀注釋里對應的內容。這樣,就教給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借助注釋來理解課文是學生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教學時,教師幫助學生找到序號與注釋之間的聯系,教會學生運用注釋促理解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發展學生思維

關注學生思維發展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文特點,提出恰當問題,以問題導學,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為學生初中階段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

統編語文教材文言文的課后練習中大多提出了讓學生讀讀、說說的要求,如《守株待兔》課后練習中讓學生說說那個農夫為什么會被宋國人笑話,《精衛填?!氛n后練習中讓學生說說精衛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自相矛盾》課后練習中讓學生想想“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由這些課后練習可以看出,編者對學生的閱讀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讀的層面,還要求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發展思維能力。又如,《書戴嵩畫?!芬晃闹?,牧童敢于指出大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真正做到了不盲從,傾聽自己的聲音,而杜處士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樂于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是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感受到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思辨性閱讀,說說自己對文中人物的看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從統編語文教材課后練習的編排與設計中可以看出編者對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視。教師要以教材為載體,結合課文特點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思考,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言文教學要注重對文化意蘊的挖掘,引領學生感悟文言文中蘊含的歷史文化,使學生從中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與熏陶,提升文化素養。

如通過閱讀《古人談讀書》一文,學生可以習得讀書的方法;學習《司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楊氏之子》后學生會對聰明智慧的品質產生向往,從而努力學習;學習《囊螢夜讀》《鐵杵成針》時,古人勤奮讀書的精神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成為一個熱愛學習,有志向,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學習《伯牙鼓琴》后學生能感受到朋友之間的珍貴友情,對知音文化形成深刻的認知,并沉浸于“高山流水,知音重情”的文化氛圍之中,從而產生和同學和睦相處的情感。

學習文言文,可以傳承古人所言之志,所載之道。教師挖掘文本中蘊含的文化精髓,采取適切的方法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能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綜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文言文的文體特征出發,認真研讀教材,把握其編排特點,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文言文,避免機械講授和偏離教學目標現象的產生。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文言文的閱讀學習基礎,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才會更加輕松。這是小學階段文言文教學的價值所在。

[ 參 考 文 獻 ]

[1] 占桔林.通讀? 悟讀? 化讀:兒童視域下小學文言文啟蒙課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22(9):74-75.

[2] 彭輝鰲,劉立芳.小學文言文的教育價值與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22(12):14-17.

[3] 湯瑾.大單元視域下的小學文言文教學[J].語文建設,2022(8):36-39.

(責編 劉宇帆)

猜你喜歡
統編語文教材教學價值實施策略
統編語文教材之新聞體裁作品編寫探究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