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蜂窩大規模MIMO 網絡下基于聯邦學習的用戶接入策略及能耗優化

2023-11-19 06:53姚媛媛劉憶秋黃賽潘春雨李學華袁昕
通信學報 2023年10期
關鍵詞:發射功率鏈路信道

姚媛媛,劉憶秋,黃賽,潘春雨,李學華,袁昕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系統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2.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現代測控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3.北京郵電大學泛網無線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876;4.悉尼科技大學電氣與數據工程學院,悉尼 NSW 2007)

0 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物聯網的發展,各類無線終端用戶和物聯網設備的數量爆發式增加,由此產生的移動數據流量也呈指數級增長。要實現如此海量的通信需求,從用戶接入到用戶間的相互通信,都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F有的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是5G 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其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均配有多根天線,運用多址技術和復用技術,實現多用戶之間的高效通信。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多,為提高蜂窩小區的容量,小區劃分從宏蜂窩演變為微蜂窩,多天線技術以及超密集組網技術也應運而生。同時,由于低頻段頻譜資源越發緊缺,6G正逐漸邁向太赫茲通信。而太赫茲通信雖然速率高,但覆蓋距離短、基站數目多,隨著蜂窩小區劃分面積的不斷縮小,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以及用戶因移動而頻繁越區的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集中式系統中天線規模的增大使物理上實現困難,進而導致用戶的通信速率并不能得到持續提升。為了突破這些瓶頸問題,迎合未來網絡的發展需求,國內外學者開始嘗試對傳統蜂窩網絡架構進行變革和創新。美國紐約大學的Marzetta 教授和瑞典林雪平大學的Larsson 教授于2017 年共同提出了無蜂窩大規模MIMO(CF-mMIMO,cell-free massive MIMO)技術[1]。在無蜂窩大規模MIMO 網絡中,不再部署具備大量MIMO 陣列的大型基站,而是通過海量的接入點(AP,access point)來為用戶提供服務[2]。所有AP 通過回程鏈路連接到中央處理器(CPU),用戶與AP 之間通過無線鏈路連接。在時分多址模式下,所有用戶使用相同的頻段進行通信[3]。

由于消除了小區與小區之間的限制,因此,理論上用戶可以選擇區域內的任意AP 為其服務,同理,每個AP也可以為區域內的任何用戶提供服務。然而,在現實中,用戶選擇AP 時要考慮多種因素。首先,AP 能夠支持的終端數量有限;其次,若用戶選擇與自己距離較遠的AP,考慮到路徑損耗和陰影衰落等因素,用戶與該AP 之間較差的信道質量會嚴重影響通信性能,此時選擇該AP 的收益不大。因此,對用戶來說,如何合理地選擇最佳AP 是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合理的感知接入策略是保障用戶通信和系統性能的重要前提。Ngo 等[2]提出了一種用戶按照隨機順序選擇AP 的方法,仿真結果顯示,該方法的用戶平均吞吐量過低,系統性能并不理想。Buzzi 和Dandrea[4-5]提出了一種以用戶為中心(UC,user-centric)的AP 分配方案,每個AP 計算自己與所有用戶之間的信道系數,并只服務那些具有最大信道系數的用戶,這樣雖然使AP 將資源集中在最優用戶上,但無法保證信道質量較差的用戶也能夠被分配到合適的AP。Chen 等[6]提出了一種基于競爭機制的AP 分配算法,對于某一AP,信道系數較大的用戶將在競爭中勝出,取得該AP 的使用權,同時該算法維護了一個競爭失敗的用戶名單,并在競爭結束后為這些用戶分配剩下的AP,然而競爭失敗的用戶很有可能與分配到的AP 之間信道質量較差,通信質量依舊不夠理想。Ngo 等[7]研究發現,回程鏈路的功率消耗會顯著影響系統能量效率,對此提出了2 種簡單的AP 分配方案,即基于大尺度衰落和基于接收功率的AP 選擇方案,旨在降低回程鏈路的功耗。Dao 等[8]提出了一種基于信道增益的AP 選擇方案,通過推導每個用戶的頻譜效率(SE,spectral efficiency)并以系統總SE 最大化為目標,來確定用戶與哪個AP 進行連接。Biswas 等[9]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為無蜂窩大規模MIMO 系統中的用戶選擇AP,提出了一種基于集群的AP 選擇算法,并在選擇時優先為用戶選擇具有較高頻譜效率的AP。

上述研究工作從不同角度出發,均對用戶與AP之間的選擇方案進行了研究,然而,文獻[4-6]均基于信道質量較強用戶優先選擇的準則,文獻[7-9]則以實現最優頻譜效率或能量效率為目標,并未優先考慮提升用戶的通信速率。對于信道質量較差的用戶,上述方法并不能很好地保證其通信質量。因此,本文從弱者優先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種基于信道排序的較差用戶優先(CPCS,channel poor user priority based on channel sorting)接入策略。根據文獻[7-8]的AP 選擇方案,利用用戶與AP 之間的信道系數作為衡量用戶信道質量的標準,即信道系數的高低代表了信道質量的好壞。以此為依據,本文首先計算每個用戶與其他AP 之間的信道系數,以信道系數的高低和方差作為依據,來衡量用戶的信道狀態好壞和穩定性,并以此作為衡量用戶信道綜合質量的2 個指標,對所有用戶計算其指標后按升序排序,以確保將信道質量較差的用戶排到前面;其次,所有用戶按照排序依次選擇合適的AP 為其提供服務,由此實現信道質量較差的用戶優先完成接入,保證了信道條件較差用戶的通信質量,同時提升了系統的平均通信速率。

此外,隨著移動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傳統的機器學習面臨數據傳輸時延較高、用戶隱私安全無法保證的問題,新興的聯邦學習(FL,federated learning)算法可有效解決這些問題[10-11]。聯邦學習利用了邊緣計算的思想,即處于邊緣節點的用戶也可處理數據,在FL 中,用戶只需將本地學習得到的模型參數上傳到CPU,而不需要共享整個訓練數據,就可以協同執行學習任務。目前,聯邦學習前景十分廣闊。

然而,在無線網絡上實現FL,用戶必須通過無線鏈路傳輸它們的本地訓練模型參數,FL 的性能可能會因有限的無線資源(如網絡帶寬和用戶功率)而受到影響,因此,有必要考慮FL 在無線網絡中的資源調度及分配問題。Xu 等[12]研究了FL 在無線網絡中的帶寬分配問題,提出了一種分布式帶寬分配算法來優化FL 的整體性能,且同時兼顧了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和用戶隱私的安全性;Behmandpoor等[13]利用局部深度神經網絡來實現FL 在無線網絡中的資源分配問題,包括對用戶的功率分配及最大化用戶數據傳輸速率。然而,用戶的能量受限也是部署FL 架構的一個關鍵挑戰,若用戶在通信過程中能耗過高,很可能導致電量不足,從而嚴重影響其通信性能,因此,有必要對用戶的能耗問題進行優化。Vu 等[14]提出了一種可支持 FL 運行的CF-mMIMO 網絡架構,并以訓練時間最小化為目標來優化FL 的性能,但并未考慮用戶的能量消耗問題;Yang 等[15]研究了FL 在無線網絡中的計算資源分配和節能傳輸等問題,但未考慮CF-mMIMO 場景下的計算資源調度問題。因此,本文研究了CF-mMIMO 場景下的聯邦學習框架,建立了該框架下的用戶總能耗表達式,提出了一種基于能耗優化的交替優化變量(AIEO,alternating iterations with the goal of 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算法,對多維變量進行優化,使系統總能耗降到最低。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創新點總結如下。

1) 建立了基于聯邦學習的無蜂窩大規模MIMO 系統架構,根據用戶與AP 之間的信道條件,提出了CPCS 接入策略,該策略綜合考慮每個用戶的信道質量和穩定性,對所有用戶的信道質量進行排序,令信道較差的用戶優先選擇最佳AP。

2) 建立聯邦學習框架下的系統能耗分析模型,綜合考慮傳輸時間、功率、學習精度等因素,構建能效最小化的目標函數表達式,提出AIEO 算法,并對用戶總能耗進行優化。

3) 將所提接入策略與傳統的無蜂窩大規模MIMO 中用戶接入策略進行對比,仿真結果表明,所提CPCS 接入策略與能耗優化算法在用戶整體上行可達速率方面有顯著提升,且優化前后的對比顯示總能耗得到顯著降低。

1 系統模型

考慮一個典型的CF-mMIMO 場景,AP 和用戶均隨機分布在同一區域內,且AP 和用戶均為單天線,用戶可選擇單個AP 進行接入,每個AP僅為一個用戶提供服務。分布式AP 通過回程鏈路連接到CPU,用戶則通過無線鏈路與AP 進行連接。假設該區域內共有M個AP 和K個用戶,AP 的集合表示為 M={1,2,…,M},用戶集合表示為 K={1,2,…,K}。當進行聯邦學習時,用戶利用其本地數據進行本地模型訓練,并將計算結果經無線鏈路上傳至為其服務的AP,AP 再將結果通過回程鏈路發送至CPU,CPU 匯集所有用戶的計算結果以計算全局模型更新,并將新的計算結果經回程鏈路發送給AP 至各用戶,以便用戶進一步完成本地模型的更新。當模型結果達到一定的學習精度時,該迭代過程終止。無蜂窩大規模MIMO 系統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無蜂窩大規模MIMO 系統模型

1.1 信道模型

在該模型場景下,用戶k與第m個AP 之間的信道可表示為

其中,dk,m表示第k個用戶與第m個AP 之間的距離。L滿足

其中,f為載波頻率,單位為MHz;AAP和AUE分別為AP 和用戶的天線高度。由于在實際場景中,距離相近的用戶和AP 可能被共同的障礙物包圍,因此,陰影系數zk,m是相關的,可表示為[17]

其中,m=1,…,M,k=1,…,K,am和bk均服從分布N(0,1)且為獨立隨機變量,參數δ滿足0≤δ≤1。am和bk的協方差函數分別為

其中,dAP(m,m′) 為第m個AP 與第m′個AP 之間的歐氏距離;dUE(k,k′) 為第k個用戶與第k′個用戶之間的距離;參數ddecorr為取決于環境的去相關距離,取值范圍為20~200 m[4]。

1.2 用戶上行數據傳輸模型

由于采用時分多址通信模式,所有用戶使用相同的頻段進行通信。如圖2 所示,用戶與AP間的信道感知可分為以下3 個階段:上行信道感知、下行信令確認、上行數據傳輸。在上行信道感知階段,用戶向AP 發送導頻數據,以便AP進行信道感知;在下行信令確認階段,AP 執行信道感知、信道匹配波束成形,并在下行鏈路上發送信令,以便用戶確認;在上行數據傳輸階段,用戶向AP 發送數據。由于用戶只在上行鏈路發送數據,考慮到后續的能耗分析,從用戶角度出發,本文主要討論上行鏈路的信道感知和上行數據傳輸可達速率。

圖2 信道感知的3 個階段

1.2.1 上行信道感知

采用導頻匹配法來完成上行信道感知。令τc為信道相干時間的長度,τp為上行訓練階段的時間長度,其中τc〉τp。令φk表示第k個用戶發送的τp維導頻序列,且。在訓練階段,第m個AP接收到的信號可表示為

其中,pk為第k個用戶在訓練階段的傳輸功率;wm為τp維列向量,表示熱噪聲影響和小區外干擾,其分量為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且服從分布CN(0,)。利用AP 的接收向量,可以對gk,m進行信道感知,表示為

其中,(·)H表示共軛轉置。

1.2.2 上行數據傳輸

由于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區域內的AP 為自己服務,令Z(k)為用戶k所選擇的為其提供服務的AP集合,則用戶k的上行信噪比為

用戶k的上行數據傳輸速率為

其中,W為帶寬。在時分多址模式下,所有用戶使用相同的帶寬來進行數據傳輸。

2 基于信道排序的較差用戶優先接入策略

本節闡述所提出的基于信道排序的較差用戶優先接入策略。如前文所述,第k個用戶與第m個AP 之間的信道可表示為gk,m,將此系數作為評判信道質量的依據[1,7],gk,m越大,表明用戶k與APm之間的信道質量越高。此外,考慮到用戶與不同AP之間的信道質量有所差異,而方差是用來衡量一組數據波動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這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大,即波動越大,數據越不穩定;方差越小,表明這組數據分布比較集中,各數據偏離平均數越小,即波動越小,數據越穩定。因此,為綜合評判用戶與AP 間的信道質量,用方差來描述用戶信道質量的穩定性。具體來說,對于每個用戶,首先計算其與每個AP 之間的信道系數之和以及方差,并對所有用戶的信道系數及方差進行升序排序,由此每個用戶得到2 個排序序號ak和bk,以此作為信道質量評估的2 個指標。所提CPCS 接入策略流程如圖3 所示,步驟如算法1 所示,首先對所有用戶的信道質量進行評估排序,隨后再按照該順序依次選擇AP。

圖3 CPCS 接入策略流程

算法1基于信道系數排序的較差用戶優先接入策略

在算法1 中,λ為排序權值且滿足。對用戶k來說,在輪到自身選擇AP 進行接入時,總是按照數組UEk[]中存放的AP 順序來選擇,即優先選擇與自身之間信道系數更大的AP,以求獲得更好的通信性能。然而,若用戶當前所選擇的AP 被其他用戶所選擇的次數已超過限制,且此AP 也是數組UEk[]中的最后一個,則用戶只能選擇該AP。此時該用戶被視為接入失敗,因為該AP 實際上已經不能為其提供服務。然而,在CF-mMIMO 系統中,AP 數量往往均等于甚至遠多于用戶數量,此類接入失敗的情況發生的概率較小。針對AP 數量不足導致用戶接入失敗的情況,本文將在第4 節進行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算法1 的復雜度取決于用戶數量K及AP 選擇情況。由于數組UEk[]按照用戶k與各AP 間信道系數的大小從高到低依次存放AP,因此,對于每個用戶來說,其數組UEk[]中的第一個AP 為其最佳AP。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每個用戶的最佳AP 各不相同,在選擇時僅需進行一次判斷比較便可選擇其最佳AP,此時算法1 的時間復雜度僅與用戶數量K有關,為O(K);在最復雜的情況下,所有用戶的數組UEk[]所存放的AP 順序相同,第一個進行選擇的用戶完成選擇后,第二個選擇的用戶經2 次判斷比較后選擇UEk[]中的第二個AP,依此類推,最后一個用戶選擇時需判斷比較K次,所有用戶完成選擇共需判斷比較0.5K(K+1)次,此時算法1 的時間復雜度為O(0.5K(K+1))。由此可見,算法 1 時間復雜度的下界和上界分別為O(K)和O(0.5K(K+1))。

3 基于能耗優化的交替優化變量算法

本節闡述用戶能耗模型及所提AIEO 算法。首先,分析了CF-mMIMO 網絡下的FL 框架;其次,構建了用戶能耗優化的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并提出AIEO 算法進行求解。

3.1 基于聯邦學習框架的模型設計

要考慮FL 框架下的用戶能耗問題,首先要明確用戶如何在無線網絡上實現 FL。在CF-mMIMO 場景中,CPU 相當于FL 框架中的中心服務器,用戶相當于FL 框架中的終端。用戶進行本地計算后,只需上傳模型結果,而不需要上傳原始數據,CPU 聚合這些本地模型以更新全局訓練模型,再將更新后的參數下發給用戶,以進一步協助其進行本地計算。由此,用戶承擔了一部分的計算任務,減輕了中心服務器的負擔,降低了數據傳輸時延,同時,數據隱私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因為原始數據不需要通過無線網絡傳輸。

其中,ω為模型參數,f(ω,xki,yki)為單個數據樣本的損失函數。在對底層模型進行訓練后,可以部署FL 模型。FL 訓練問題可表示為[18-19]

由于在CF-mMIMO 網絡中,與用戶直接相連的是為其服務的AP 而非CPU,因此用戶上傳本地計算結果時,需先經過無線鏈路上傳至AP,再由AP 經回程鏈路上傳至CPU。在此過程中,回程鏈路承擔了連接主干網和接入網的功能,CPU 既可以通過回程鏈路向用戶下發計算任務,減輕自身計算負擔,又可以經由回程鏈路及時收到來自用戶的計算結果。

3.2 能耗模型

每個用戶在進行本地計算和結果上傳時均會產生相應的能耗。

3.2.1 本地計算能耗

設用戶k的計算能力為fk,其與CPU 的轉速有關。則用戶k進行本地數據處理所需時間為[20]

其中,Ck為用戶k計算一個數據樣本所需要的CPU周期數,Ik為用戶k進行本地迭代的次數。由此可得用戶k進行本地計算所消耗的能量為[21]

其中,φ為與用戶芯片結構有關的有效電容系數[22]。

3.2.2 傳輸能耗

用戶k在完成本地計算后,需將計算結果經由AP 上傳至CPU。由于每個用戶的數據規模相同,因此可設其需要上傳的數據規模均為d。設傳輸時間為tk,用戶k的平均發射功率為pk,則用戶k將本地計算結果上傳至AP 所消耗的能量為

為了保證在傳輸時間tk內完成全部數據上傳,需滿足tk pk≥d。

綜上所述,參與FL 的所有用戶的總能耗為

其中,Ig為FL 算法的全局迭代次數。當參與FL的用戶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和隨機梯度下降算法等優化算法時,若用戶的本地學習精度均為ε,全局學習精度為θ,則學習精度和迭代次數的關系可表示為[23-24]

其中,γ,ζ>0,其值取決于用戶本地數據集的大小和結構。

3.2.3 能耗優化模型

綜上所述,為使用戶總能耗最小化,可以將該優化問題用以下目標函數來描述

為解決式(18),本文利用所提出的AIEO 算法來求得目標函數最小值。該算法分為兩步。首先,固定變量p,優化變量t和ε。根據式(18)中的約束條件C2,可以得到t的最優解為

此時,式(18)轉化為解決如下問題

然后,固定變量t和ε,優化變量p。此時,式(18)可簡化為

由式(21)可知,目標函數為關于pk的單調遞增函數,因此最優解即滿足上述約束條件的最小值。具體步驟如算法2 所示。

算法2基于能耗優化的交替優化變量算法

在算法2 中,其時間復雜度與算法迭代次數有關。在每次迭代中,由于步驟6)~步驟17)使用了三分搜索算法,因此,在該算法的一次迭代中,時間復雜度約為O(logn)。假設算法2 達到其算法精度而收斂時的迭代次數為JAIEO,則算法2 的整體時間復雜度為O(JAIEO(logn))。

4 仿真結果

本節利用MATLAB 進行仿真驗證,假設AP位置固定,均勻分布在一個半徑為100 m 的圓形區域內,CPU 位于區域中心位置,即圓心處,用戶位置則通過隨機撒點來進行模擬并確定。在仿真中,AP 數量總是大于或等于用戶數量。假設最終每個用戶選擇一個AP 為自己服務,每個AP 也僅為一個用戶提供服務,并分別考慮了不同AP 數量的幾種場景。仿真參數如表1 所示。

表1 仿真參數

用戶數量為10 時,在不同AP 數量和用戶發射功率的場景下,權值λ對用戶平均上行速率的影響如圖4 所示。從圖4 可以看到,當AP 數量相同時,適當增大用戶發射功率可提高用戶平均上行速率,而當權值逐漸增加時,所有場景下的用戶平均上行速率都得到了提升,當發射功率為0 時,在AP=10和AP=20 下,用戶平均上行速率分別在權值λ=0.2和λ=0.8 時得到了提升,并分別由17.87 Mbit/s 和24.63 Mbit/s 增長至21.79 Mbit/s 和30.65 Mbit/s,分別提升了21.9%及24.2%,當發射功率為-30 dBm時同理最大可提升27.1%。不同的是速率得到提升時的權值不同。這是因為當AP 數量增多時,用戶彼此間的信道系數和差距減小,這時信道質量的穩定性,即方差成為評估用戶信道質量的主要因素,權值越高,信道評估時方差所占比重越大,信道質量較差的用戶在最終評估中所處位次越靠前,越能夠優先選擇AP,這也體現了本文策略的“弱者優先”機制。此外,還可看出,在相同的用戶發射功率下,AP 數量越多,用戶平均上行速率越高,這是因為用戶在選擇AP 時是按照用戶與AP 間的信道系數從高到低擇優選取,AP 數量越多,出現信道系數較高的AP 的概率越大,從而使用戶獲得越高的上行速率。

圖4 權值對用戶平均上行速率的影響

如圖5 所示,為驗證信道最差用戶的速率提升情況,本文計算了不同場景下信道最差用戶的上行速率,并將所提CPCS 接入策略與UC 接入策略[4-5]進行了對比(權值λ均取0.8),其中用戶數量為10。由圖5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用戶發射功率下,對于信道最差用戶,使用CPCS 接入策略可獲得更高的上行速率,且2 種接入策略下的速率差距隨著用戶發射功率的增加先逐漸增大,然后保持不變。這是因為對于信道最差的用戶來說,2 種接入策略下所選擇的AP 不同,進而根據式(8)和式(9),使用本文所提CPCS 接入策略可獲得比UC 接入策略更高的上行信噪比,且信噪比的差距隨上行發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大,而當上行發射功率增加到一定值時,噪聲影響可忽略不計,信噪比趨于恒定,故此時用戶上行速率也趨于恒定。在本節仿真中,可以看出,當上行發射功率在20 dBm 附近時,用戶上行速率趨于恒定。

圖5 信道最差用戶上行速率對比

圖6 考慮了用戶數量為10 且AP 數量少于用戶數量的接入情況(用戶發射功率均為20 dBm,CPCS接入策略中權值λ取0.5)。由圖6 可得,與AP 數量充足的圖5 相比,2 種接入策略的用戶平均上行速率均受到了影響,出現大幅降低,而隨著AP 數量的增長又逐漸得到提升。這是因為當AP 數量少于用戶數量時,部分用戶并未實現接入,上行速率為0,從而影響了用戶平均上行速率。從圖6 還可以看出,使用CPCS 接入策略可以使信道最差用戶獲得更高的上行速率。這也說明在AP 數量不足的情況下,使用CPCS 接入策略可以更好地保障信道最差用戶的通信性能。

圖6 AP 數量不足時的接入情況分析

圖7顯示了2種場景下信道最差用戶的能量效率對比。仿真結果顯示,在相同的用戶上行發射功率下,所提CPCS 接入策略的用戶能量效率總是高于作為對比的UC 接入策略。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所提接入策略可以獲得更高的能量效率,但在圖7 中所有場景下,2 種接入策略的用戶能量效率均隨著用戶發射功率的增大而逐漸降低,后趨于恒定。這是因為當功率增大到一定值時,用戶速率趨于恒定,而通信中的能效定義為有效信息傳輸速率與信號發射功率的比值,由圖5 中的分析可得,此時繼續增大用戶的發射功率,用戶上行速率也不再提升,故能效也不會增加,這也說明了優化用戶發射功率的必要性。

圖7 信道最差用戶能量效率對比

圖8 顯示了在用戶數量為10 且不同AP 數量的場景下,用戶總傳輸能耗隨發射功率的變化,由圖4分析可知,當AP 數量增多時,用戶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上行速率,從而在相同的發射功率下,因傳輸耗時減少而取得更少的傳輸能耗。而由圖8 可得,在不同場景下,總傳輸能耗均隨用戶發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大,為優化用戶發射功率,應取同時滿足這2 個約束條件的最小值。

圖8 用戶總傳輸能耗隨發射功率的影響

圖9 為在AP 數量為10,且用戶數量為10 場景下,變量優化前后用戶總能耗的對比。由圖9 可知,用戶總能耗隨著用戶發射功率的增加而逐漸增大,且發射功率相同時,隨著變量t和ε被優化,用戶的計算能耗和傳輸能耗均得到了降低,故總能耗隨之減小,當用戶以最大發射功率(即40 dBm)工作時,最高可節省67.4%的能耗。

圖10 為對AIEO 算法的收斂性分析,用戶數量為10。從圖10 可以看出,算法開始運行后,平均迭代3 次后算法收斂,且在不同AP 數量的場景下,相較于變量優化前,能耗均減少了50%以上。

圖10 交替優化算法收斂性分析

5 結束語

本文研究了無蜂窩大規模MIMO 網絡中的用戶接入及能耗優化問題。對于用戶接入時的AP 選擇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信道排序的信道較差用戶優先的接入策略,通過綜合評估用戶的信道質量來確定用戶進行AP 選擇的順序;對于能耗優化問題,建立了聯邦學習框架下的系統能耗分析模型,并構建能耗最小化的目標函數表達式,提出了一種基于能耗優化的交替優化變量算法。仿真結果表明,與傳統的AP 選擇算法相比,所提接入策略可提升20%左右的用戶整體上行可達速率,且信道較差用戶的上行速率可實現兩倍提升。在能耗優化方面,優化后的總能耗可降低50%以上。綜上所述,本文所提出的接入策略和能耗優化算法對于研究CF-mMIMO 場景下的用戶接入及通信性能提升具有指導意義,對于構建未來智能化社會網絡架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然而,本文的研究重點均集中在上行信道,尚未考慮下行鏈路的一些情況,如對AP 進行功率分配、能效分析等,以及如何將深度強化學習算法與本文的研究工作相結合,更好地實現無蜂窩大規模MIMO 網絡中的用戶接入及通信資源分配,提升系統性能。這也將成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歡
發射功率鏈路信道
家紡“全鏈路”升級
天空地一體化網絡多中繼鏈路自適應調度技術
放大轉發中繼器降低發射功率的選擇策略研究
淺談AC在WLAN系統中的應用
基于功率分配最優中繼選擇的研究
基于導頻的OFDM信道估計技術
一種改進的基于DFT-MMSE的信道估計方法
基于MED信道選擇和虛擬嵌入塊的YASS改進算法
基于3G的VPDN技術在高速公路備份鏈路中的應用
一種基于GPU的數字信道化處理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