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古典愛情戲中后花園的意象

2023-11-20 14:28張祎
今古文創 2023年42期
關鍵詞:后花園意象

張祎

【摘要】“后花園”作為中國古典戲劇作品中的一個客觀空間,有其獨特的內在意蘊,它既是一個獨立的意象,也是多個意象綜合而成的整體意象群。特別是在才子佳人類型的中國古典戲劇作品中,“后花園”則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意象,是一個頻繁出現的地理空間,并對戲劇情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昂蠡▓@”意象的典型性與戲劇創作主體運用典型意象塑造法與神秘化結構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這一意象也揭露了男權社會下女性自我意識雖有覺醒但仍被束縛規誡。

【關鍵詞】后花園;意象;雙重結構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2-005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17

一、情景交融:后花園意象生成的文本基礎

對于戲劇而言,“后花園”這一意象對古典戲曲自身情節的發展有著推動的作用。如《墻頭馬上》中的男主人公裴少俊正是由于后花園的吸引,在一墻之隔下抬眼相望“便好道杏花一色紅千里,和花掩映美容儀?!?①與女主人公李千金相邂逅。也正是由于花園中杏花盛放,李千金的面容與花團錦簇的杏花交相映和,才使其顯得更為嬌俏動人,從而引發裴少俊驚嘆洞府神仙貌對李千金一見鐘情,為后續的故事發展矛盾沖突,做出必不可少的鋪墊,有力地促使了戲劇情節的推進。進一步來講,“后花園”對于矛盾沖突的推動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從客觀的方面來看,它能夠為戲劇中的男主人公與女主人公的邂逅,提供外部環境條件上的一定契機。正如在《西廂記》中就鮮明地體現出傳統的社會倫理對于女性的道德規范與約束,老夫人治家有方,人莫敢犯,對于崔鶯鶯的不告而出閨閣,則責備其不知自恥。在這樣禮教森嚴的背景下,崔鶯鶯自身的主動叛逃的可能性就顯得十分渺茫,因此張生作為一個外來者的男性角色,打破平靜制造矛盾沖突從而推動戲劇情節發展的重任則落在了他的身上。如:《西廂記》中“天色晚也,安排香案,咱花園內燒香去來?!?②崔鶯鶯在更闌人靜之際來到花園燒香,此時的花園既無人看管也無規誡,這就為張生吟詩,崔鶯鶯和詩“蘭閨久寂寞”抒發自己的閨怨情思提供了一定的活動環境,也為戲劇矛盾沖突的爆發提供了可能。其二,從主觀方面來看,對于閨閣女性而言,后花園是一個具有雙重結構的空間環境,這種雙重性使“后花園”能夠引發女性角色在道德規誡束縛下的心緒情思的涌動?!昂蠡▓@”既連接森嚴前堂又臨界廣袤社會。使女性角色開始探索自由心靈的武陵溪,并能夠在此地抒發其對了解生命真諦的渴望,從而從情感上來刺激矛盾沖突的產生。這一點在《牡丹亭》中的顯現尤為鮮明。在《驚夢》一折中“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③春光無限喚醒了杜麗娘對青春的無限遐想和對愛情的憧憬與期待,正是后花園的美好春景使杜麗娘想到自己的紅顏易逝,因春感情,激發了杜麗娘內心的情思意念,才能夠由情入夢,從而來推動情節的發展。

二、審美理想:“后花園”意象的審美內蘊與精神空間

后花園這一意象與才子佳人之間的邂逅息息相關,其作為一個具有典型性的意象能夠在中國古典戲曲作品中反復出現,與它自身所包含著的深厚意蘊,以及其能夠傳達一定的思想情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后花園”的環境結構來看,這一意象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以一個獨立的意象形式出現的,即一個完整的具體的活動空間,一個單獨的意象,同時它又包含了許多其他獨立存在的意象如:“花”“柳樹”“假山”“池水”“亭臺樓閣”等,來形成一個整體的意象群,這些意象不僅本身具有一定的意蘊,而且它們之間又能夠相互疊加組合,使“后花園”的審美意蘊得到豐富發展,傳達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后花園”與桃花源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如在《墻頭馬上》第一折中“將湖山困倚,把角門兒虛閉,這后花園權做武陵溪?!边@里的武陵溪便是桃花源,桃花源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詩并記》中給讀者呈現出的是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在劉義慶的《幽明錄》中則記載為仙女所居住的場所。為何在我國古典戲曲中要將“后花園”比作“桃花源”,首先,比作桃花源不僅稱贊了戲劇中女子的洞府神仙貌,更為重要的是,因為這是男性角色與劇中佳人相遇的地點,如《西廂記》中張生也把梵王宮比作武陵源,梵王宮與后花園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地點都被喻為“桃花源”,這是因為張生在梵王宮偶遇崔鶯鶯,并為鶯鶯的美貌而流連忘返情牽意惹,裴少俊在花園的圍墻外因李千金的出世容顏而一見鐘情,正是由于這兩個地點都是男主人公與女子相遇和邂逅的活動空間所以這才比作武陵溪。由于女性的出現,佳人的嬌美柔弱使男子沉溺其中,同時也給予了男子對于功名利祿求而不得,雖空有野心欲望卻無法實現的生活補償,女性角色的溫婉旖旎使男子身處在一個美好的恍如仙境的桃花源之中,使其能夠得以安慰,能夠暫時忘卻俗世的煩憂。因此“后花園”才被喻為“武陵源”。由此可見,后花園這一意象的意蘊具有如夢似幻的溫柔鄉之意。其次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就桃花源所處的地理位置而言,漁人因迷路而誤入其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睆臐O人如何抵達桃花源的描寫來看桃花源所處的位置曲折幽深,由此可見武陵溪是一個極為隱秘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地方,而作為與其相互照應的“后花園”而言,這一意象同樣也深蘊著隱蔽而又神秘的內涵。

后花園并非屬于公共空間,它不會呈現于外界視線下,也不會暴露于大眾可視范圍內,其所處的位置更為隱秘。由于其所具有的隱私性,社會背景和父權家庭的約束也在這里暫時消失。當封建禮教的監察暫時缺失時,這就使后花園在一定程度上為這些并不擁有與外界聯系權利的女性提供追尋自然,自由釋放自己的情感的活動地點。

由于后花園的監管缺失,因此其往往設立圍墻來象征道德倫理的約束,從而達到防范外界侵入的目的,但這一界限也極易被突破。在我國古典戲曲中,通過男主人公“跳墻”這一動作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越過這條戒線來到后花園之內。如《墻頭馬上》第一折中(裴舍云)“張千,俺打那里過去?(張千云)跳墻過去?!睙o獨有偶,再如《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中(紅云)“你休從門里去,則道我使你來。你跳過這墻去?!庇谑?,通過“跳墻”便可越過古代禮儀秩序的約束,進入到女性所處的活動空間,因此后花園往往呈現出一種敞開的狀態。與此同時,后花園由于它的隱蔽性使其處于監察視線之外,缺乏道德規范的監督,因此對于入侵者而言也就呈現出一種不受監管的開放狀態。后花園因其隱秘性與開放性,為日常生活中受道德禮儀樊籬影響而無法自由交往,密切相處的才子佳人之間提供了打破封建倫理規范,與異性邂逅的可能。

“后花園”這一意象同時也是古典戲曲中女性的潛意識世界的象征。特別是花園中的許多景物,都與戲劇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有著密切的關系,并通過花園中這些柳葉芳菲等具體的景物意象來表達劇中女性角色的情思眷意。如《墻頭馬上》第一折中,通過描寫后花園的柳色濃郁,落花紛飛,展現了花園殘破狼藉的景象,借景抒情,使李千金由落花聯想到自己,雖青春正好但無人欣賞,青春年華也會像落花一般墜落飄零,李千金借對落花的惋惜來表達對自己年華易逝的憐惜,一句“正是東君不管人憔悴”更是嘆盡了,在古代倫理道德的約束下女子被壓抑的天性,無法獲得美好愛情的落寞情懷與無盡的寂寞感傷。在《牡丹亭》中,“后花園”作為潛意識世界的象征,對于女性潛意識的反映也十分明顯。第十出《驚夢》中,與姹紫嫣紅花景爛漫相映襯的是殘破不堪的圍墻和枯竭的水井,象征著杜麗娘內心春情萌動,蓬勃的青春與程朱理學所盛行的環境下,冷漠殘酷令人窒息的生活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成對兒的鶯燕,燕語鶯歌,更反映了杜麗娘潛意識下作為深閨少女的她與生俱來的渴望美好婚姻和愛情的天然本性。杜麗娘感嘆虛度青春,嚴肅的社會禮俗的約束使杜麗娘內心深處的孤獨苦悶無法排遣,因此她內心對于自由愛情的向往,內在的情心沖動,勃發的原始欲望,都寄寓到后花園里的種種景物之中,通過這些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濃厚真摯的感情。

封建秩序的規誡下,閨閣女性的心理精神受到束縛,合理的人欲與天然的情感被壓制,而“后花園”因為其自身位置的特殊性,實現了對于封閉與樊籬的突破,獲得自由與開放,使女性能夠暫時擺脫禁錮在身上的禮俗枷鎖,成了封建環境下,女性寄托個人情思的理想園地。壓抑灰暗的現實社會與冷漠的道德約束使閨閣中的女性在“后花園”這一無人監管不受規誡的環境下,實現抑制在內心深處克制已久的情感欲望的迸發。

三、意在言外:后花園意象的形象塑造與文本建構

中國古典戲曲的創造者在才子佳人類型的戲劇創作中往往運用一定的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來描繪后花園,豐富其內在意蘊,并使這一意象逐步具有典型意義。通過對文本的分析具體的塑造技巧可分為:典型意象塑造法,神秘化結構技巧兩類。

(一)典型意象塑造法

后花園這一意象本身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一個整體意象,又是許多子意象的綜合載體。所謂典型意象塑造手法在這里是指,劇作家在對后花園進行描寫時,常常選取其自身就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動植物來豐富花園整體的意蘊?!盎ā笔菢嫵烧麄€后花園的主體意象,在塑造后花園時,其中的花有“芍藥”等此類象征愛情的典型意象?!盎ā迸c女子之間仿佛擁有天然的聯系,形容女子貌美時往往以花比容,花在春時盛開,時過即逝與女子的青春易逝又是彼此為鏡,相互照映。因此當閨閣女子逸離規訓制度,來到這個隱秘的美好境地時,繁花似錦花團錦簇,成雙結對的鶯燕依依相偎,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呈現出一個涌動著勃勃生機的環境。后花園中的無限春光,觸發了蘭閨女性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情思涌動,同時也開始對個體生命進行重新審視,來觀照自身的“后花園世界”。她們對于美好愛情的渴望,對于幸?;橐龅钠诖?,對于及荓年華仍未成良配,美好青春只能在無人欣賞的寂寞中褪色的自我憐惜,都在后花園中重新被探索被發現。除了芳菲柳木外,后花園中的動物對于戲劇氛圍的烘托也有一定影響。劇作家在進行創作時也多以鴛鴦,鶯燕此類成雙成對的鳥類為主,除此之外如月,香煙,琴等這些伴隨意象也在后花園中頻繁出現。劇作家在創作時采用這種典型意象的描寫方式,這些意象既是女性自身的象征,又能夠利用這些典型意象,從視覺,聽覺,嗅覺各種感覺上出發,并使其交織雜糅為一體,層層相疊,運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藝術技巧,為人物觸景生情從而營造出一個芳菲明媚的縱情浪漫的氛圍,豐富后花園的整體意蘊,烘托后花園曖昧朦朧的氣氛,呈現出一個與前堂截然相反的明媚多情的世界。她們對于美好愛情的渴望,對于幸?;橐龅钠诖?,對于美好青春只能在無人欣賞的寂寞中褪色的自我憐惜,都在后花園中重新被探索被發現。

(二)神秘化結構技巧

“后花園”意象的神秘性,許多學者早有研究。筆者認為,“后花園”在古典戲曲中一方面被封建家長定義為蘭閨女子最不宜戲游之地,充滿著詭異危險的狼藉之地。一方面被才子書生當作無盡纏綿的溫柔鄉,充斥著風花雪月的奇幻仙境。二者共通之處在于都承認后花園這一特殊環境,充斥著超驗奇幻的神秘氣氛。后花園意蘊的詭秘怪誕與劇作家在創作時所運用的神秘化結構技巧也有著重要的聯系。所謂神秘化結構技巧也就是說,劇作家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來結構整個后花園烘托其如夢似幻的神秘氛圍。首先,對于花園整體意象的構建,作者運用白描手法直接呈現后花園的衰敗凄涼之景,凸顯其氛圍的殘破不堪。無論是在《墻頭馬上·第一折》中后花園內殘花紛紛墜落于地,直問“為甚西園陡恁景狼藉?” ④還是《牡丹亭》里后花園的斷井頹垣,劇作家都直接運用“斷”“狼藉”等能夠直接表現后花園景色寥落的詞語,鮮明地描繪出后花園的殘損衰敗,使整體呈現出一種凄清冷寂的氛圍,進一步說明后花園既無人打理也無人涉及,這一空間在整個家庭中,特別是對于閨閣少女而言,都處于鮮為人知的地位。它的幽寂冷清無人問津,使潛意識下洋溢著春情的少女充滿了好奇,對于未知的欲望使其對后花園有了無盡的遐思憧憬,也就在思想深處自覺地認同了它的神秘性。其次劇作家通過對后花園中的一些具有“超驗性”的事件的描繪,豐富了花園內的故事,增添了后花園的瑰麗神秘感,在《牡丹亭》的創作中,劇作家對于這種塑造手法的運用十分嫻熟。在《尋夢》一出中“這荒園塹,怕花妖木客尋常見?!?⑤當杜麗娘想要再次游園時,春香的勸說理由便是以花園內的一些鬼怪精魅為根據來恫嚇杜麗娘,這就把老夫人話中對于花園的恐懼具體化,直接將后花園中可能存在的超自然的,無形的事物呈現出來,后花園的神秘色彩由此被渲染得更為濃厚。除了鬼神精靈,在《牡丹亭》中,后花園又與夢境相互交織,在幻化虛無中又賦予花園預言的功能。柳生因夢入園,在花園梅樹下遇到了一位美人,并因其一席話“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緣之分,發跡之期”(第二出《言懷》) ⑥改名為柳夢梅。這里,柳夢梅夢境中的后花園,便與后文杜麗娘所游玩的后花園遙相呼應,柳生夢中的內容也能夠在杜麗娘的夢境中找到與其相對應之處,同時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也被其夢境做了簡要的概括。梅樹下美人的一番話更是預示了柳夢梅今后的命運,只有遇到這位佳人,柳夢梅才能得配良緣,才能功成名就,而后文故事發展又與美人的話相互照映。同時,柳夢梅與杜麗娘都是因夢入園方能邂逅彼此,因此后花園又與夢境交橫綢繆,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后花園是整個夢境的載體,夢境又賦予了后花園更為豐富的情思意蘊?;顒佑趬艟持械倪@些具有先兆性的事件,后文故事發展的種種巧合都賦予后花園以預言能力,使其具有預示,預兆的作用,進一步增添了“后花園”這一意象的神秘色彩。

四、文化反思:后花園意象的敘事動力與人文意蘊

在古典戲曲中,“后花園”這一意象具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烘托環境氛圍從而來引發激起女性的情感涌動的功能。女性在后花園內完成了內在意識的一次覺醒,或是對自身身份和禁錮于身上禮俗枷鎖的出離,或是肯定認同被外在環境所抑制的自然原欲。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閨閣女子女性意識的覺醒,是一種對于腐朽灰暗的封建道德的反抗,是一種對于在古代社會環境下忽視人類合理欲望的需求,為了維護父權家庭利益而建立起的禮俗規范的打破。同時,也是封建社會環境下,針對男性作者求救心態的一種自我慰藉。在后花園中這些以還未取得功名踏入仕途的書生為主的男性角色往往能夠獲得家教嚴格門第不俗的富家千金的垂憐愛慕,這些閨閣女子的女性形象以迎合男性審美為目的來進行塑造描繪。在男性作者筆下,從小就受著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在面對男主人公的眉目傳情時往往是欣然相應,既柔情萬種又端莊溫婉,完全符合封建社會下男性所鐘愛的理想女性形象。除此之外,無論是張生,柳夢梅還是裴少俊,這些男性主角都還未完成科考,而當他們與女性人物在“后花園”邂逅之后,當才子佳人的愛情出現了危機時,為了維持這段感情,男子往往就會選擇應考。如《墻頭馬上》中當裴父強行要求裴少俊與李千金分開時,裴少俊的舉動便是“張千,與我收拾琴劍書箱,我就上朝取應去” ⑦。由此可見,“后花園”在一定程度上為男性角色的應考提供了契機,而在此基礎上,大團圓的結局就變得水到渠成,滿足了封建社會中男性金榜題名與得配良緣的兩大人生追求。

后花園一方面為女性擺脫封建枷鎖提供了理想園地,一方面又將女性拉回了父權制之下的生活。崔鶯鶯、杜麗娘的最終訴求都是能夠覓得令自己滿意的夫婿,而非徹底而又堅決地對于封建父權進行反抗,李千金更是與裴少俊在后花園秘密生活七年,重新回歸于封建家庭。后花園仍然成為男性對于女性的規訓,女性仍然被禁錮于蘭閨藩籬,仍然活動于父權體系下。

在古典戲劇不斷發展過程中,經過劇作家多種藝術技巧的結構和反復使用,使“后花園”這一意象具有典型性,并且蘊含豐富的意蘊。后花園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空間性使戲劇情節起承轉合,成為許多瑰色故事的理想園地,這一典型意象也與當時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昂蠡▓@”意象不僅氤氳出色彩繽紛的文學世界,更是呈現了男權社會下女性自我意識雖有覺醒但仍被束縛規誡的文化現實。

注釋:

①(元)白樸著,潘莉注:《墻頭馬上》,長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8頁。

②(元)王實甫:《西廂記》,四川美術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頁。

③(明)湯顯祖:《牡丹亭》,四川美術出版社2017年版,第194頁。

④(元)白樸:《墻頭馬上》,長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8頁。

⑤(明)湯顯祖:《牡丹亭》,四川美術出版社2017年版,第199頁。

⑥(明)湯顯祖:《牡丹亭》,四川美術出版社2017年版,第175頁。

⑦(元)白樸:《墻頭馬上》,長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頁。

參考文獻:

[1]李銀河.女性主義[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2]李源.滿園春色關不住——元雜劇中的“后花園”文化現象[J].藝術百家,2003,(4).

[3]周寧.花園:戲曲想象的異托邦[J].戲劇文學,2004,

(3).

[4]陳麗紅.性別話語下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后花園”意象對比分析[J].福建論壇,2011,(5).

猜你喜歡
后花園意象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一場細雨,攜著意象而來
美麗的歐洲后花園——塞浦路斯
后花園小坐
意象、形神
小猴子的后花園
柳葉湖畔的后花園——河洲休閑生態園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