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古籍書名的密碼

2023-11-20 14:28陸遠霞
今古文創 2023年42期
關鍵詞:題寫命名

【摘要】黃威《古籍書名考》是一部關于書名研究的專門論著。此書以典籍實物和目錄學為基,探討書名的題寫、命名等相關問題。不僅在卷軸包首題符號、書名命名原則等諸多問題上具有創新性,還為后來的書名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此書無疑是一部頗具學術價值的書名學專著,對研究書名學的學者,甚至是研究古書形制、典籍制度等領域的學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古籍書名;題寫;命名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2-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24

書名是一部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本書的門面,讀書都會先看書名。清鈕琇《觚剩續編》卷一有云:“著書必先命名。所命之名,與所著之書,明簡確切,然后可傳。若意尚新奇,字謀替代,一有謬誤,遂生訾議,不可不慎也?!盵1]書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對于書名的研究,學界也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余嘉錫先生在《古書通例》中對書名進行了初步探索,在“古書書名之研究”一節云:“古書之命名,多后人所追題,不皆出于作者之手,故惟官書及不知其學之所自出者,乃別為之名,其他多以人名書”[2],并總結出一系列古書命名的規律,如古書多摘首句二字以題篇,書只一篇者,即以篇名為書;古書多無大題,后世乃以人名其書等。余嘉錫先生之后對書名的研究逐漸多了起來,程千帆、杜澤遜、曹之、葉守法等學者,對書的命名方式進行深入研究,逐步擴展細化,把典籍書名的命名規律挖掘得更為深入。

程千帆、徐有富在《校讎廣義·目錄編》里提到書名往往概括地反映了一部書的內容、體裁與作者[3]。杜澤遜認為古書的命名方式有七種:以通稱為書名、摘取書中一二字為書名、以姓名為書名、以朝代命名、以時間命名、以地點命名、隱括內容為名[4]。而后曹之更為細化,將古籍的命名方法分為“與內容有關”“與作者有關”兩大類,在這兩大類下又進行了細分,“與內容有關”的書名包含“以事件的主要人物命名”“以事件發生的地點命名”“以事件發生的時間命名”“以事件命名”“以內容類別命名”“以學術流派命名”“以詩文典故命名”“以疊字命名”“以首句數字命名”“在原書名之前加上與內容有關的冠詞,成為新的書”“將原書名刪減數字,成為新的書名”“以謙詞命名”12類,“與著者有關的書名”分為“以著者的姓、名、字、號(包括封號、謚號)命名”“以作者的官職命名”“以與作者有關的地名命名”“以齋堂名命名”“以與作者有關的時間命名”“以著者志趣命名”“以著者背景命名”7類,共計兩大類,19小類[5]。葉守法在《書的命名》一書中又將書的命名方法進一步細化,將其歸結為:“純數字命名法”“數字與其他字詞組合命名法”“責任者的有關信息命名法”“用書中的有關內容命名法”“用時間或簡稱、代稱與其他字詞組合命名法”“用方向性的字詞與有關內容詞語合并命名法”“用全、大、小、長、短、新、舊、春與有關詞合并命名法”“用季節的簡稱或與其他字詞組合命名法”“用天氣變化情況的簡稱、代稱,或生物通稱、簡稱,或擬人化或物品命名法”“用御或欽與制、批、纂、注、選、撰、覽、錄、定、書、訂結合同有關內容的簡稱相連接命名法”“用朝代或簡稱或尊稱與內容的簡稱混合命名法”“用朝代的簡稱與‘書’或‘六典’‘典章’‘會典’‘會要’合并命名法”“用朝代的簡稱與‘史’‘史稿’‘史紀’‘史類編’‘史新編’等字詞連接命名法”“用朝代歷史的簡稱與‘紀事本末’合并命名法”“其他命名法”15大類,在這15大類下又有166小類[6],是目前對古書命名方式總結最為全面和細致的。除書名命名方式研究外,書名的釋義研究也逐漸成了熱點話題,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古代典籍書名的形成與意義,揭示書與書名的內在聯系,如《〈文心雕龍〉書名、性質辨》[7]《論〈素問〉書名的含義》[8]等。

黃威《古籍書名考》是一部關于書名研究的專門性論著,是書名學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不僅涉及書名命名方式及書名釋義兩方面,還包括其他諸多關于書名的研究。此書以出土、傳世古書實物為考察對象,探討不同時期、不同載體、不同裝幀形式的古書書名題寫與命名的規律。在卷軸包首題符號、書名命名原則、古書“大題在下”現象等諸多問題上具有創新性,為后來的書名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此書對研究書名學的學者,甚至是研究古書形制、典籍制度等領域的學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黃威教授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題成果《古籍書名考》,較為系統全面的整理了簡帛古書以來書名的題寫特征和命名特征。黃威教授一直致力于古書書名的研究,在這方面深耕多年,發表了《論古籍書名的類別屬性與命名特征》[9]《同書異名、異書同名現象初探》[10]《書名號起源考》[11]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扎實的基礎。此書是在黃威教授一系列成果上加以整理修訂而成,前后歷時十余年,隨著研究的深入,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加深,對舊作有不同程度的修訂,體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學術的尊重。本書分為四部分:緒論、上編題寫編、下編命名編、結語。

在緒論里,作者對“古書書名”這一研究對象做了界定和解題,也對前人研究的成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指出如今書名學領域研究的問題與不足,交代了本書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書籍框架等事宜。

作者把書籍的主體內容分為了上、下兩編。上編題為“題寫編”,介紹古書書名的題寫,共五章。第一章為“簡帛古書書名格式研究”,第二章為“卷軸古書書名格式研究”,第三章為“冊頁古書書名研究”,此三章分別介紹了簡帛、卷軸、冊頁古書的書名題寫特征、形成原因及影響。第四章對古書中的“大題在上”現象進行追溯,厘清了“大題在上”現象的產生原因、存在方式、范圍、流傳與影響等問題。第五章對敦煌出土文獻中的卷軸古書包首題符號進行思考,探索卷軸古書包首題符號的物質特征、起源、演變及功用。

下編題為“命名編”,介紹古書書名的命名,共四章。第六章頗具理論性,總結了典籍書名的命名、涵義與指稱的規律。第七章探究古書命名活動在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時期的時代風格與階段性特點。第八章以我國四部圖書分類法為依據,考察經、史、子、集四部典籍書名的總體特征,并解析部類下典籍命名常用字。第九章闡明同書異名、同名異書、書名合稱、書名縮略四種古書命名中的特殊現象,這四種現象是在書名命名規律的支配下,受特定因素影響而產生。

最后在結語里,作者對書名研究的現實意義和本書給古書形制、典籍制度和古書物質性領域帶來的方法論啟示做了總結,并提出了書名研究有待推進的方向?!豆偶畷肌吩谇叭说幕A上對書名問題進行系統總結和進一步研究,其中有很多創新性的觀點,拓展了書名研究的邊際,具有極大的學術意義。

《古籍書名考》汲取前人研究精華,提出許多富有創見性的觀點。

第一,對敦煌寫卷中包首題符號的流變研究。出土的敦煌寫卷包首上存有大量的標識符號,但是關于此符號的研究很少且不全面,作者注意到此問題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作者將敦煌文獻中的包首題符號進行整理統計,將此符號歸納為四種樣式:雙勾式、八字式、以字式、一字式,并認為“雙勾式”為此符號的典型形態,其他三種為變體?;谝陨涎芯?,作者把包首題符號置于整個書籍發展進程中加以考察,認為敦煌包首題上的符號起源于簡冊古書契口,是簡冊契口在紙卷上的符號化,之后在冊頁時期包首題符號又演變為魚尾,我們如今使用的書名號“《 》”“〈 〉”又為冊頁時期的魚尾符演變而來[12]171。簡單來說,從簡冊的古書契口到卷軸時期的包首題符號,再到冊頁時期的魚尾,再到如今的書名號,它們是一脈相承的。此觀點無疑是非常具有創新性的,并且論證充分,有理有據,具備胡適先生提出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理論內涵,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視野是非常開闊的,具有歷時性的眼光,為我們考察書籍史、書名史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作者也提出了敦煌文獻包首題符號的兩種功用:標識作用和裝飾作用。相較于前人來說,作者對敦煌卷軸的包首題符號研究更為系統和全面。

第二,書中提出了一些關于書名命名的創新性理論,為后來者研究書名提供理論指導。本書第六章“書名的命名、涵義與指稱”是其理論精華,作者在這一章中明晰了書名的命名機制、命名者身份、命名原則、命名方式、書與書名之關系、何為“書名涵義”、書名涵義的類型、書名指稱等概念,這是前人所不曾觸及的,極具開創性與方向性。如作者總結的七個古書命名的原則:1.簡潔性原則;2.名實相副原則;3.排他性原則;4.權威性原則;5.方便性原則;6.同類相從原則;7.委婉蘊藉原則[12]220。此七個原則可以在討論某一部或某一類古書名稱的形成原因時起到指引作用。又作者梳理的古籍書名的命名者身份,指出書籍編者、書籍作者、書籍譯者、書籍的校閱者、書籍的稱引者、賜名者、目錄編撰者、書商皆可成為書籍的命名者[12]213,有助于人們研究書籍名稱的致因及演變。除此以外,在歷史的縱向上,作者總結了從先秦到元明清時期的書籍命名特征,讓對整個書籍命名發展史有了脈絡性的了解。在橫向上,系統梳理了經、史、子、集四部典籍書名命名的總體特征和書名常用字,每一類書籍的命名都是有所區別的,如經解類典籍的書名多由元典加表批注方式的詞匯構成,史書書名顯著的特征是重名、近名現象普遍等,這些理論的梳理無疑深化了我們對四部典籍的認知。

第三,關于“大題在下”現象的研究。清代以來,多流傳有“古書多大題在下”的觀點,受清人影響,今人也多持此說。通過對古書實物的考察,作者認為這一觀點值得商榷。作者首先對簡冊的典籍標題進行全面分析,論證了簡冊古書無法產生“大題在下”的標題模式。其次考證“大題在下”的起源及歷史地位,此現象最初當出現在帛書上,為受書寫材料的限制而形成。而這一現象多產生于東漢至三國 “紙簡替代”時期,漢魏之際,書寫材料由簡向紙的轉換過程中,書名成為書籍載體上的必要項,書籍在不同載體上轉抄、整合的過程中,將書名補寫在頂格題寫的篇名之下成為抄手的一種選擇,從而形成了“大題在下”的標題模式?!按箢}在下”為書籍物質載體由簡向紙轉變過渡時期的產物,而并非寫本時代(尤其是唐五代時期)標題題寫方式的主流,“大題在上”才是魏晉之后古書書名題寫的主流模式?!按箢}在下”在后世主要以“模仿”和“殘留”的方式集中存在于“五經”“正史”類典籍中。最后提出“古書多大題在下”的觀點是清人出于崇古的觀念形成的,不合史實[12]141。作者此考證糾正了學界長期以來的謬誤,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此外,除了開拓創新之外,本書引用的材料也很豐富,基礎扎實,高屋建瓴。如在介紹四部典籍書名常用字時,不僅解釋字義,也多有例證,每一條均落實到位,可見作者扎實的學術功底。征引翔實,論證充分,邏輯清晰,讀起來一氣呵成,可讀性很強,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學術著作。

作者提到本書的研究思路為以典籍實物與目錄書為憑依,探討中國古籍書名的題寫與命名問題。確實如此,典籍實物與目錄書貫穿了整本書,無疑使得本書的論點和論據都十分可靠。作者在第一章介紹簡帛古書書名格式時,在第二節“材料的甄別與統計”中提到以上博簡、清華簡、包山楚簡、睡虎地秦簡、武威漢簡、銀雀山漢簡、馬王堆帛書、張家山漢簡、北大漢簡九家中存有篇題的簡冊為研究對象和材料來源,可見作者選取的材料十分豐富。但是作者在介紹有篇題的簡帛時,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簡帛的外形特征、內容及其他其他一些特點,這是否是有必要的呢?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書名,用較大篇幅來介紹相關簡帛的其他內容會顯得有些冗雜,可以只是精煉地介紹一下簡帛上的書名現象即可,這也有助于讀者抓住作者的研究中心——書名。

在排版上,第四章“古書‘大題在下’現象研究”、第五章“卷軸古書包首題符號研究”、第九章“古書命名中的特殊現象”都是討論書名中的特殊現象,是否能單列一編呢。前兩者放在“題寫編”里,與前三章“簡帛古書書名研究”“卷軸古書書名研究”“冊頁古書書名研究”格式不太相符,且前三章有一種歷時性,是面上的研究,而第四、五章相對來說是點上的研究,乍一看,使人感到疑惑,為什么這兩章要放在這一編下。雖然它們是與書名題寫相關的,但是與前面的排版不太相符,是題寫中的特殊現象,與第九章“古書命名中的特殊現象”放在一起,單列為“古書書名里的特殊現象”,結構可能會更加清晰明了。

作者在第六章《書名的命名、涵義與指稱》中提及了兩種較為特殊的典籍命名現象,托名以及長書名[12]227。托名是指一書作者出于某種目的將書籍托名給另一人,所托之人一般為名人,如《管子》一書假托管仲所作。而長書名一般出現在宗教典籍里,為了強調典籍的重要性而產生,如《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經》《太上混元上德皇帝道德真經》等。此兩種現象在書名研究里頗有趣味,礙于篇幅原因,作者沒有深入討論,略感遺憾。

另有校正上的錯漏,第一章《簡帛古書書名格式研究》中談到馬王堆漢墓帛書處,作者引用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作者共引用了12次,但是前7處均誤書為《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集成》[12]56,此應為書寫及校正時大意所致。

綜上所述,黃威教授一直在推進書名研究的工作,企望能建立專門的“書名學”,并為此在不斷努力,筆者也渴盼著拜閱黃威教授的后續研究成果,相信一定能為書名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豆偶畷肌肥且徊咳媲翌H有創新的書名學專門著作,對書名的題寫、命名以及一些書名特殊現象進行系統考證,為理論性較強的書,為后來的書名學研究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雖然書中尚有一些缺憾,但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學術著作。

參考文獻:

[1](清)鈕琇.觚?!@m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6:177.

[2]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M].北京:中華書局,

2007:210.

[3]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目錄編[M].濟南:齊魯書社,1998:54.

[4]杜澤遜.文獻學概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1:199-201.

[5]曹之.中國古籍編撰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461-467.

[6]葉守法.書的命名[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31-267.

[7]高宏洲.《文心雕龍》書名、性質辨[J].晉陽學刊,

2019,(05):58-63.

[8]崔志文,趙樂,黃風景,張光霽.論《素問》書名的含義[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21,27(02):203-204+313.

[9]黃威,王士香.論古籍書名的類別屬性與命名特征[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1,(01):98-104.

[10]黃威.同書異名、同名異書現象新探[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1,(03):6-12.

[11]黃威,王甜甜.書名號起源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0,(03):85-88.

[12]黃威.古籍書名考[M].北京:中華書局,2021.

作者簡介:

陸遠霞,女,四川冕寧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學碩士。

猜你喜歡
題寫命名
命名——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郭老為《徐孝穆刻竹》題寫的封面
詹石窗教授為本刊題寫寄語,勉勵學報發展
初三
有一種男人以“暖”命名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初三
小行星是怎么命名的等
中藥命名拾趣
河鲀命名小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