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3-11-22 05:53
英語教師 2023年15期
關鍵詞:背景初中英語信息化

仲 怡

不論教育改革的風云如何變幻,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律和邏輯永遠是存在的,那就是人們常說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當今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在教育領域,教師承擔著貫徹落實國家課程意志、面向學生實施學科教學的重任。只有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教育中才能充分發揮“本”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對學科教學帶來的影響是普遍而深遠的,其不僅在教學手段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深刻影響著學科教學的理論建構及教師的教學理念。就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每一個教師都應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任何目標的達成都必須講究策略,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自然也不例外。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研究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首先必須正確認識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與外延,這是研究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的方向性影響因素。如果這一理解本身就有問題,那么后續就會越努力偏差越大。除此之外,在研究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時,只有堅持宏觀思路與實踐探究相結合,才能保證在努力的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能夠指導自身教學實踐的樸素理論和策略。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本質上屬于專業成長的范疇,專業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性,也有相應的影響因素,在實踐與總結的過程中同樣必須考慮。下面,結合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的使用,談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與收獲。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與外延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思考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與外延,本質上是約定了大的背景,然后思考所研究的對象在這一背景之下應錨定什么,應向哪些方向努力。

教育信息化背景意味著什么?上文已經給出了答案:一是教學手段的變化,二是教育教學理念的變化。教學手段的變化是不言而喻的,曾經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已經不是當下課堂教學的形態,聲、光、電齊備的多媒體教學才是當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常態,這自然意味著英語教師應熟練掌握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技巧,并在此過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但這種教學能力所體現出的通常是工具性特征,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具體呈現形式即多媒體等,在教師的眼中還只是作為教學工具而存在的。教育信息化所帶來的變化不能只體現在工具性上,還應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理念上。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理解教育信息化所帶來的教育教學理念的變化,應緊扣教育信息化的具體形式能夠如何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形成一些體驗,能夠如何有效發展他們的語用能力,能夠如何促進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分析到這里就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即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理解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與外延,關鍵是將教育信息化與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結合在一起,并且前者必須對后者起提升與優化的作用。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本質上體現為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包括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評價等多個因素;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外延可以理解為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習及學生的生活銜接在一起的能力,具體表現為英語教師的教學視野、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的能力等。

明確這一點后,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方向與路徑也就清晰了。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宏觀思路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表面看起來教師是主體,真正的抓手卻是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也就是說,只有當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過程時,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得到體現;反之,如果學生的學習體驗不是很好,那么無論教師自我理解的教學理念多么先進和教學能力多么強,都不能認為是能力提升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宏觀思路必須先把握準確。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莫大的便利,開啟了教學模式的新篇章。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逐漸推行,意味著包括英語學科在內的各科任課教師應抓住信息化推進的機會,豐富教學手段(郭明麗 2018)。教學手段的作用在于為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提供更多的機會,為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助力。對于一線英語教師而言,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最直觀、最容易把握的,也是自身教學能力提升最直接的抓手。在借助教學手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時,初中英語教師至少應明確兩點:一是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永遠是輔助性的,無論多么功能強大的教學手段,都不應成為課堂上的主要角色。相應地,對于教師而言,借助信息化背景下教學手段的進步,應思考這些教學手段的變化能夠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帶來哪些積極變化。只有緊扣這一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路徑才不會偏。二是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一定要將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作為立足點。作為英語教師,教學能力一定體現在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與結果上,這里要注意確定相應的評價標準,英語學習過程科學并不意味著學生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而應是英語語言能力形成過程與學生認知特點的高度匹配。同樣,英語學習結果優秀并不是指學生的考試分數高,而是他們的英語語言掌握與運用情況與自身的經驗基礎及認知特點高度匹配。

總體來說,如果英語教師賦予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能夠讓他們有良好的學習體驗,能夠讓他們的英語知識積累及語言運用符合其自身的認知規律,能夠讓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得到自然體現,那么這樣的學習過程就是科學而有效的,如此體現出的英語教師教學能力就是優秀的??紤]到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在面向學生優化學習體驗過程時,要將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作為載體,并以此優化學生的英語語言積累與運用過程。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具體策略

初中英語教師技術傾向呈現正向性。教師對計算機及其輔助教學均持積極的態度,技術性創新意識較強,具有較高的技術整合教學的興趣,但一般性創新的意識有待加強(應建芬、王陳琦 2020)。結合這一實際,具體到日常的教學實踐,初中英語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具體策略可以概括為:研究信息技術及現代教學手段與學生英語學習之間的匹配性,通過信息技術核心的教學手段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為英語語言的運用優化空間。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過程、英語語法理解過程,同時要結合教學反思判斷自己的教學實效,從而讓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升既有面向學生英語學習的客觀基礎,又有面向自身英語教學與反思的主觀基礎。通過客觀與主觀相結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就能夠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5的內容主題是Let’s celebrate。對于這一單元的教學,信息技術可以在其中充分發揮作用,這些作用既體現在本課內容的引入上,也就是學習情境的創設上,又體現在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英語知識加工與運用上。具體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在教學引入環節,教材中的設計遵循了借助霍伯(Hobo)與埃迪(Eddie)兩個卡通人物形象的對話這一慣例引入內容。實際上,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教師在這一內容的設計上可以進行面向學生的優化。相較有的同行在這一環節會將兩個卡通人物形象用兩個學生角色來代替,然后進行表達而言,教師在教學時進一步細化,即分別給學生提供音頻和視頻,讓他們借助自身的英語表達和動作演繹對話中的內容。具體來說,就是先借助音頻播放對話內容,再讓學生用動作演繹。從教育信息化的角度來看,這里所用的現代教學手段比較基本,就是音頻的播放。錄制音頻是有技巧的,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中的插圖,觀察卡通人物形象,然后在錄制音頻時加入相應的語氣。同樣,在評價學生演繹這些內容時,關鍵看他們的語氣和表情與對話內容是否相匹配。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學生對待學習非常認真,會認真鉆研教材插圖,思考每一個卡通人物形象,如他們在說每一句話時應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語氣,并思考如果是自己演繹這一卡通人物形象的話應如何進行。在切換教學思路后,教師會給學生播放制作的卡通人物動畫,即將課本上靜態的畫面設計成動態的畫面。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手段運用能力,并能夠熟練運用某些動畫制作軟件。這樣的轉換盡管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但是所取得的教學效果確實非常理想。初中階段的學生擅長形象思維,一旦他們看到動態的畫面,就會通過腦補優化此前對教材的加工過程,從而讓自己對卡通人物形象的動態與語言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雖然上述教學引入的環節看起來只是課堂的一個簡單開始,但是由于對信息技術手段的充分運用,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加工深度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學習方式,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研究英語語言本身,如“Hobo,today is Halloween.Great!Let’s celebrate.What’s in the bag?Have a guess!I want to dress up as a ghost.A ghost?That’s not very interesting.OK.How about the Monkey King?”等內容的含義,還研究在闡述這些內容時應具有怎樣的語氣,以及這些語氣應對應怎樣的動作或表情。當學生研究這些內容時,意味著他們的英語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他們所關注的不再只是英語知識的簡單積累,還包括英語語言在具體情境中的運用。這些情境是學生在教室借助教學手段構想出來的,如此形成的英語語言理解與語用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讓學生形成較強的語用意識與能力,這也正是當下初中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

從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發現,信息技術及現代教學手段支撐下的英語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積累與運用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因此這樣的教學是高效的。高效的學習過程證實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可持續發展,證實了上述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四、教學實踐加反思是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永恒的抓手

要想切實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初中英語教師還必須在教學中養成反思的習慣。反思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讓教師的教學過程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再優秀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存在一些低效的行為,這些行為如何被發現,又如何去改進和優化?這些問題需要在反思過程中得到解決。

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實踐—反思”模式(practical-reflective model)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反思能力是維持這一過程的核心因素(駱北剛 2009)。這一結論可以得到教學事實的佐證。教師在教學中逐步養成了反思的習慣,也正是在反思的過程中發現了自身教學的諸多不足。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嘗試改進這些不足時發現,只要將分析的重點放在學生身上,就總能發現進一步改進的抓手。比如,就上述引入的例子而言,教師之所以愿意花時間將一個看似簡單的課堂引入分作兩個環節實施教學,就是因為在反思的過程中發現,如果不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那么學生總會將其中的英語語言當作一個簡單的記憶對象,而有了這一學習過程,學生就會將課本上的語言轉換為自己的語言,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這些語言。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反思,是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永恒的抓手。

猜你喜歡
背景初中英語信息化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月“睹”教育信息化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