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平野》:“心正意誠”,書寫時代巨變

2023-11-22 16:30孫書文
百家評論 2023年5期

孫書文

內容提要:如何在偉大的時代創作出偉大的文學作品?涉及到許多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洞蠛悠揭啊烦湟缰畛恋摹靶恼庹\”,孟中文對這片土地、對這個時代、對父老鄉親有著發自內心的溫情與熱愛。作者進行了長期、踏實、艱苦的采訪與思考,腳力拓展了眼力,提升了腦力,成就了筆力。作者寫人敘事,是在體驗社會的“真理”,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積累“誠”的力量?!靶恼庹\”的寫作有諸多借鑒意義:“真正藝術家的勇氣”,是“誠”的表現;尊重內在的情感,是“誠”的過程;揭示出歷史必然性,是“誠”的結果?!靶恼庹\”,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會通建構豐厚的文學觀念。

關鍵詞:《大河平野》 “心正意誠” 孟中文

巴爾扎克自稱充當了他那個時代的“歷史的書記官”。恩格斯則說:他從巴爾扎克那里學到的東西,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a。馬克思也表達過極其近似的意見:英國現實主義作家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同時,也有作家提出相對的觀點,如王爾德認為:每一個藝術家應該避免的兩件事是形式的現代性和題材的現代性;對生活在19世紀的人來說,除了“我們的世紀”之外,任何一個世紀都是一個合適的藝術主題(《謊言的衰朽》)。

當今中國正經歷著巨大變革,被稱為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此相應,經??梢月牭竭@樣的說法: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學作品;作家要創作出與這一偉大時代相適應的偉大文學作品。這種對文學的熱情的期許完全可以理解;與時代同頻共振,也是文學一個重要的特質。同時,在文學史上又不乏如下“矛盾”現象:緊跟時代的文學作品,既有持續發光發熱的熠熠閃光的藝術“恒星”,也有隨時代變革而出現、接著又隨時代變遷而很快消失的藝術“流星”;與時代保持距離的文學作品,既有在那個時代未引起注意、在歷史長河上中未泛起任何漣漪的平庸的作品,也有打動一代又一代讀者、歷久而彌新的經典巨制。在偉大的時代如何創作出偉大的文學作品?這涉及到許多深層次的理論問題。

喬葉書寫鄉村振興的作品《寶水》贏得廣泛贊譽,并獲評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作家徐則臣評價這部作品:“《寶水》耐心、從容地寫下了鄉土中國現代化里的生動圖景,以及新山鄉巨變里豐饒、隱秘的人的情感,從一個村莊的故事可以看見一個時代的變化,充滿生活的光彩?!眀如何“耐心、從容”地書寫當代,如何寫出“豐饒、隱秘的人的情感”,如何以小見大,也包含如何穿越當代-歷史的阻隔、從當代書寫中見出大寫的“人”……這部作品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孟中文創作《大河平野——黃河灘區鄉村振興紀實》,書寫“黃河灘區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遷建,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c,無疑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正如作者在《后記》中所說:“從一開始采訪,我就很緊張,心有壓力,生怕完不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畢竟黃河灘區大遷建是百年大計,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關鍵而重要的環節,是國家實施的一項前無古人的民生工程”。(第295頁)這部作品出版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被納入中宣部、中央電視臺專題部制作的《黃河安瀾》(電視報告文學)第6集,并在北京衛視、北京教育頻道、沿黃9個省市的省衛視、咪咕頻道相繼播出;入選山東省“紀錄小康工程”重點文藝作品庫;獲第35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評選一等獎;等等。作者在作品中寫道:“儒家講‘心正意誠,而道家講‘自然,也就是以自然的方式達到和諧,在順應自然的同時要求與時代俱進,以萬變應萬變?!保ǖ?05頁)這是指待人做事,也可看作其創作理念?!洞蠛悠揭啊肥且徊俊靶恼庹\”書寫時代巨變之作?!罢\”是這部作品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

“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講誠信,被譽為“進德修業之本”,與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一起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性、核心性內容。四書五經中,《中庸》集中論“誠”,其中有:“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闭\,就是完成自身道德修養的要素;道,就是知道自己走向完成品德修養所應該走的道路。誠,是天地自然之力,它貫穿在世界上萬事萬物之中,而始終不能離開,沒有“誠”就沒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所以,君子把“誠”看作是一種高貴的品德。所謂誠,并不僅僅是完成自身的品德修養就算到頭了,而是要使萬物都得到完成。完成自身的品德修養便是仁;使萬物得到完成便是智,仁和智都是人們天性中所固有的美德,它們內外結合,便是“成己”“成物”的道理,所以經常實行就沒有不適宜的地方。誠,連接天文與人文、天道與人道。

《大河平野》充溢著深沉的“心正意誠”,對這片土地、對這個時代、對父老鄉親有著發自內心的溫情與熱愛。

這種“誠”首先表現在作者對黃河的真情?!疤咸宵S河向東流,說不盡的驚濤往事,訴不盡的故道情觴?!保ǖ?8頁)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與中國、黃河文明與中華文明……有著極強的重合性。黃河之于中華文化的地位,正如同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之于古巴比倫,尼羅河之于古埃及,印度河、恒河之于古印度。作品用《云山蒼蒼,河水泱泱》《見證者》兩章,寫黃河的數千年的歷史,這既是在為《黃河灘區大遷建》作必要的準備,同時,也是在用情感論證黃河灘區大遷建的必要性、重要性。

同飲黃河水,作者是“自然而然”地把黃河灘區的人當作自己親人,因而,與父老鄉親的對話真誠、溫馨。作品中寫到對東明的“活地圖”史月恒老人的采訪,收廢品的“辛強”與老人的一番對話活靈活現?!笆窌?,我是焦園鄉辛莊村的,我叫辛強,俺爹叫存糧……”這幅鮮活的鄉村圖景,蘊含著中國傳統鄉村的溫暖,“老人心里有百姓,百姓心里也就裝著他”。這位“有閱歷、有見識、有思想的退休干部”,讓作者想到自己在鄉鎮工作了一輩子的父親,“從村里、田間地頭一路走過,一路親切地和百姓拉呱,到了中午就在百姓家吃飯,飯后放下一張糧票……”(第40頁) “父親”,是作品的一個重要意象,被作者屢屢提及,如提到父親雖不抽煙、甚至“暈煙”,但衣兜里總放兩盒煙,給鄉親們“散煙”?!案赣H一進村就下車,見了人就打招呼,下車后第一個動作就是掏煙,然后散煙”。這些場景應深藏作者心中,必會經常想起,經過了時間之酒的浸潤之后,隨手拈出,有著深沉的動人力量。

這種“誠”,滲透在作品塑造的一系列黨員干部、第一書記形象之中,這是時代巨變、推進大工程的黨員的群像。作為王保平書記的“變通”,為村民墊付一畝800元的賠償費,“鎮上沒這方面的開支,上邊也沒這方面的政策”。寫出基層干部為推進民心工程所付出的心血。一位管區書記遇到家族矛盾,工作無法推進,苦悶地到村頭小賣店買了一瓶酒、一包五香花生米和幾根香腸,坐在一棵樹下喝悶酒?!案鶕數氐娘L俗,老百姓怎樣易于接受怎么做。工作可謂細致具體,也充分彰顯了以民為本、立足百姓、服務于百姓的宗旨?!保ǖ?3頁)中國鄉村社會中黨的基層干部,是當代文學的富礦,信仰、人情、社會大變革……這些因素鑄就了這一群體的巨大的豐富性?!洞蠛悠揭啊窌鴮戇@一群體,近似于白描,卻又看得見、摸得著,令人動容,為當代文學這一群像的塑造貢獻了力量。

“誠”實屬不易。巴金曾言,“把心交給讀者”。但如何方能“交”心?這又不會憑作者一己之愿。賈島在《題詩后》中所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盧延讓在《苦吟》中所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都在講把個人情感與讀者情感的相通,在講“交心”之難能可貴。如何把個人的情感,轉化成為讀者能接受、能為之共情的情感,需要氣力、需要筆法,需要作者有自己的“文體”。陳忠實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中曾言:“這個‘句子不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文章里的某一句話,而是作家對歷史和現實事象的獨特體驗,這個‘句子自然也包括作家的藝術體驗,以一種獨特的最適宜表述那種生命體驗的語言完成敘述。作家傾其一生的創作探索,其實說白了,就是海明威這句話所作的準確又形象化的概括——‘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那個‘句子只能‘屬于自己,尋找到了,作家的獨立的個性就彰顯出來了,作品獨立風格也就呈現出來了。因為對于世界理解、藝術追求的差異,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藝術景觀和風貌,也便都有自己的句子?!眃

這種力量難能可貴,在有些作家那里,甚至具有強大的神秘性,是非自主性和非個人性的,依靠超人的力量、“更高的律令”。理論家榮格便認為,藝術家的“手被捉住了,他的筆寫的是他驚奇地沉浸于其中的事情;……他只能服從他自己這種顯然異己的沖動,任憑它把他引向哪里”。作品好像不是作家的創作的,而是“完全打扮好了才來到這個世界,就像雅典娜從宙斯的腦袋中跳出來那樣”,“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馬克思經典作家對這一問題的論述,顯現著真理的力量。馬克思不排斥“直觀”,但這種“直觀”既不是康德式的先驗直觀,也不是費爾巴哈式的簡單直觀,而是一種現實的直觀能力,這種能力是社會——歷史的構造物,現實的社會歷史條件決定著直觀的形式和內容。馬克思強調基于外部感知的“感性”的社會歷史性,批判各種抽象的“感性論”?!皩ο笕绾螌λ麃碚f成為他的對象,這取決于對象的性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本質力量的性質”,人的感覺器官以及相應的外部感知的能力不是給定的,而是伴隨著人的自我生成的現實過程?!拔骞俑杏X的形成是迄今為止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e

為創作《大河平野》,作者自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歷時9個月走訪了28個鄉鎮,69個村莊,采訪了200多個人,書中提到的人物近140個。腳力拓展了眼力,提升了腦力,成就了筆力。作者寫人敘事,是在體驗社會的“真理”,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積累“誠”的力量。

《大河平野》“心正意誠”的寫作,有諸多借鑒意義。

“真正藝術家的勇氣”,是“誠”的表現。恩格斯給哈克奈斯的信:“您的小說,除了它的現實主義的真實性以外,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它表現了真正藝術家的勇氣?!眆作者書寫大時代,不隱藏、不虛美,不夸飾,文字中有著真實的力量。作者善于發現、分析鄉村工作中的難題?!扒灞怼敝凶铍y的是遷墳,村里最難解決的解不開的上輩子的恩怨,化解不了家族矛盾。孟中文塑造了系列“釘子戶”“惹不起”之人的形象,比如,老人家要搬家,條件是必須請來真正的泰山石敢當。作者深入基層,體驗到基層干部的辛苦,同時,又不掩飾一段時間里干群關系疏遠和僵硬的問題,如有些干部所說:“有的干部動不動端架子、擺譜、諞能,在老百姓面前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在有些事上硬來;還有的干部常常搞特權化、搞腐敗,致使老百姓很反感,對一些干部沒了好印象,在許多事情上就出現了逆反心理?!保ǖ?04頁)薛崗山書記,原在東明縣委工作,到鄉政府工作幾年,最大的感受是,“磨人,能把人磨死”。正是作家的勇氣,使這部作品成為當代鄉村的真實、多彩、充滿生命力的風俗畫卷。

尊重內在的情感,是“誠”的過程。作者用“情”貫通全篇,“情”潤文字,以“情”成文,令人動情。全書用一章篇幅寫“第一書記在鄉村”,有許多經典的情節,如其中的“第一書記喊你回家”。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最大生產力,國家倡導“返鄉創業”,人回來方能極大推動鄉村振興。如何能讓那些有想法、有謀略、有見識、有熱情、有干勁,想干事、會干事的能人回到村里?第一書記孔靜珣帶領班子創作了《第一書記致外出務工人員的一封信》?!澳銈冸x開故土,走南闖北,歷盡艱辛”,開篇寥寥數語便點中在外工作人的最柔軟的情感點;“在外漂泊的你,是否感到疲憊”,設身處地,以情動人;“就業何須離家鄉,在家亦能奔小康”,以發展前景吸引人;信末,“倦鳥思返,歸帆入港。第一書記喊你回家!”赤誠之心,殷殷期盼,動人心旌?!洞蠛悠揭啊穼︵l土的深情、對事業發展的豪情、對工作者的崇敬之情有機地融為一體,有著打動人心的力量。

揭示出歷史必然性,是“誠”的結果。黃河灘區的鄉村振興為何能夠有效推進、取得豐碩成果?這應是作者采訪、謀篇、寫作中縈繞心頭的一個核心問題。1998年,灘區試點搬遷采取的異地搬遷,百姓生活不方便,還有強烈的背井離鄉感和被孤立感,百姓的認可度低。新世紀的搬遷基于試點的情況,切實從百姓的實際和長遠出發,分地施策,如東明縣是建設村臺搬遷,鄄城縣則有異地搬遷與就地搬遷相結合。作者創作了像“父親”一樣的基層黨員干部的群像,寫他們的用心、用情、工作細致,充分彰顯了以民為本、立足于百姓、服務于百姓的宗旨。作者寫80多歲的老人,堅韌、樂觀、通情達理,他們代表著追求生活幸福的中國老百姓。黨和政府一心為民,實事求是,全局謀劃;黨員干部以民為本、從實際出發,真抓實干;百姓們積極樂觀、一心奔小康,這幾方面的力量,推動了鄉灘區的鄉村振興。

“心正意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會通建構豐厚的文學觀念。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丑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有的搜奇獵艷、一味媚俗、低級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有的胡編亂寫、粗制濫造、牽強附會,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華、過度包裝、炫富擺闊,形式大于內容;還有的熱衷于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边@些問題,目前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著。

文學創作中須避免與時代的疏離。有的作家打著純文學的旗號,有意“自絕”于這個時代,在創作中不接地氣、因而也孱弱無力。表現有三:第一種情況,僅僅滿足于個人的一己生活,在高閣之中自成一統??總€人的才情寫作,是痛苦且難以維系的。就文學創作而言,天才源于豐富的社會積累,沒有離開大地的天才。第二種情況,熱衷于婆婆媽媽、家長里短?;蛘咧魂P注社會生活中邊緣地帶的人物,表現他們的迷茫、失落、失敗甚至扭曲;或者憑自己的主觀想象和既定的概念進行脫離實際的編造,使感人的故事變得粗糙、僵化、食之無味。缺少生動深刻地表現時代發展變化的史詩品格的作品,極少既具有人性深度又具有深廣社會意義的人物形象。第三種情況,裝神弄鬼,神神叨叨。對形式探索的追求遮蓋對社會歷史的深入,對身體感性的依賴代替“深入生活”,用對殘酷性的追求代替對“歷史必然性”的追求,這些都影響了文學的力量。

《大河平野》的可貴之處正在于,這是一部“跳入生活”“叼住人生不放”的作品。孟中文在創作這部作品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鮮活的當代中國鄉村的“史料”,醞釀了濃烈、深摯的情感,塑造了多樣、真實的人物畫像。期待作者能從此作再出發,創作出一部寫風土、寫人情、寫巨變的大時代中人性的拷問與思索的當代大詩史!

注釋:

af恩格斯:《致瑪格麗特·哈克奈斯》(1888年4月初),《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頁,第570頁。

b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寶水》,搜狐網,2023-08-11。

c孟中文:《大河平野——黃河灘區鄉村振興紀實》,青島出版社2020年版,引文,第3頁。

d陳忠實:《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創作手記》,《江南》,2007(4)。

e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4—8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