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人—機—環—管”(MMEM)理論的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

2023-11-26 04:59周瑋孫瓏妍
消防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消防救援

周瑋 孫瓏妍

摘要:為深入剖析造成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的深層次原因,本文首先將“人—機—環—管”理論引入作戰傷亡分析,分析得出造成消防員作戰傷亡的4個維度57個要素,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事故發展邏輯,從理論學習、組織指揮、緊急避險、戰例復盤、事故調查等角度提出10項針對性措施,為避免消防員作戰傷亡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作戰訓練安全;傷亡;消防救援;MMEM;安全科學

引言

改革轉制后,隨著消防救援隊伍承擔“全災種、大應急”職責使命,出警量與日俱增。消防救援人員在滅火救援中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在逐漸攀升。造成人員傷亡原因種類繁多,既有環境突變、裝備失效等客觀原因,也有組織指揮、安全管控、自身素質等人為因素。因此,如何全面分析誘發滅火救援傷亡事故的各類原因,并提出針對性預防措施,從而實現防患未然、警鐘長鳴,既是擺在隊伍面前十分緊迫而現實的重要課題,更是提高隊伍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根本要求[1]。

一、MMEM在滅火救援作戰傷亡中的因素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狀態(共17項)

按照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作戰過程中所呈現的具體行為方式,從改革轉制5年來的32起消防員作戰傷亡事故案例中,分析篩選出以下17種安全事故概率較高的行為。

1.事前(6項):指戰員作戰安全理論掌握不精,安全教育不到位;緊急避險自救能力不強;作戰安全認知欠缺;駕駛員或特種裝備操作員專業能力薄弱;身體存在重大損傷;情緒低落,心理狀態存在嚴重波動。

2.事中(10項):持續監控不到位、不全面;火情偵察不細致、后續偵察未跟進;陣地設置不當或后續調整不及時;倉促展開行動;安全監護不足;貿然深入不熟悉的內部空間;安全措施不能保證,強行進入;連續疲勞作業;對建筑物結構缺乏合理判斷;對環境變化不敏感、不熟悉。

3.事后(1項):對已發生的作戰安全事故思想麻痹疏忽[2]。

(二)機的不安全狀態(共8項)

按照消防員滅火救援作戰訓練過程中直接或間接接觸作用的物體以及所處環境狀態,我們從消防員作用物(使用車輛、器材裝備或所接觸的物質)的不安全狀態中歸納整理出以下8個安全事故概率較高的狀態。

1.事前(3項):車輛、個人防護裝備、信息通信設備、繩索或其他作業工具存在明顯缺陷或異常;個人防護裝備、信息通信設備、繩索或其他作業工具缺失;車輛、個人防護裝備、信息通信設備、繩索或其他作業工具不能滿足滅火救援現場需求。

2.事中(4項):車輛及裝備操作不規范;未采用科技手段監控車輛裝備的安全狀態;通信中斷或不暢;未按要求穿戴個人安全防護裝備。

3.事后(1項):歸隊后未及時恢復車輛裝備性能狀態。

(三)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共16項)

環境的不安全狀態貫穿全程,為避免遺漏或重復,此處不進行二級分類。密閉空間(地下、廠房、裝置操作間等)的煙霧顆?;蚱渌卸練怏w;致命高壓帶電體;燃燒產生的高溫熱輻射;易燃易爆物品;具有主動攻擊性的危險生物;作業高空區域;激流或深水區域;密閉或半密閉作業受限空間;惡劣或突發氣候變化;特種壓力容器;高溫或低溫物體;強光或黑暗環境視覺障礙,迷失方向;高壓高速物質;交通情況復雜;作戰場地存在倒塌、埋壓、建筑垮塌等風險;森林、高山、冰原等地理環境復雜多變。

(四)管理的不安全狀態(共16項)

1.事前(6項):安全管控訓練計劃不科學、不合理,針對性不強;開展安全專項訓練后未及時考核,沒有檢驗培訓成效;未將安全管控能力及日常學習情況納入年度考評;指揮員火場態勢研判存在重大失誤;安全員與崗位的適配度較低;緊急救援小組人員設置不合理。

2.事中(7項):指揮員安全管控不及時不全面;滅火救援指揮能力較低;安全員全流程安全管控存在漏洞;緊急救援小組救援不及時;緊急救援小組能力薄弱;未結合滅火救援現場實際,制定針對性的安全管控措施;現場通信保障、戰勤保障、政工保障等未能及時跟進。

3.事后(3項):戰評總結不深不實;作戰安全督導力度不夠;未建立健全多部門安全形勢研判和聯合會商機制[3]。

二、應對策略

(一)事前應對策略

1.強化學習培訓,提升安全管控理論水平

一是精心組織學習,堅持學習形式制度化。對作戰訓練安全、體技能業務知識、指揮能力綜合知識、安全管控知識的學習進行系統謀劃,詳細制定學習計劃,認真抓好干部指揮能力和作戰安全專項培訓,并督促指戰員結合自身工作崗位撰寫學習心得體會。二是拓展學習方式,確保學習方式多樣化。根據學習內容及實際情況,在抓好集中學習的基礎上采取靈活多樣化的方式,有創造性的學習,開設小課堂、小比武,增強學習的多樣性和生動性。三是做到學以致用,推動理論學習實踐化。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統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通過理論授課和實訓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成立示范示教隊,廣泛開展“五會教練員”評比活動,通過規范操作程序,統一訓練科目,將“課堂搬到訓場”,探索“知行合一”的沉浸式體驗訓練模式。深入推進“5573工作法+一案三查”,督促各級指戰員扎實開展轄區熟悉演練和高層消防設施測試工作,確保對轄區重點單位底數清、情況明。

2.轉變訓練模式,突出訓戰耦合

要克服“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錯誤思想,充分認識“抓安全”與“抓訓練”的辯證關

系,把從嚴訓練、提高訓練水平和保證訓練安全統一起來,全面加強各級指揮員、消防員教育培訓

體系,催生消防作戰訓練安全思想認識的更新和變革。要進一步轉變訓練方式方法,注重安全實戰訓練工作,針對各類災害事故專題開展高溫濃煙、易燃易爆、狹小空間等復雜環境適應性、實戰性訓練,可按照單兵、班組、整建制合成化訓練程序,有序推進安全管控專項訓練。各地可依托支隊級培訓基地,定期開展安全員、緊急救援小組隊員集訓,重點對作戰安全技能訓練科目、典型災害處置安全管控程序、緊急呼救“五步法”等現場教學實訓。此外,還應深入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圍繞高層火場供水、排煙、內攻搜救及繩索、水域、地質災害等應急救援重點難點開展作業,研究戰術戰法,優化作戰編成。各級隊伍要定期對個人防護和偵檢類器材進行統計分析,為制定裝備配備計劃提供針對性意見[4]。

3.強化人裝結合,實現戰斗力生成

一是關注指戰員身心健康。要強化心理健康服務保障,在作戰行動前注重觀察指戰員心理

和生理不適及變化。在日??梢劳邢绬T職業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障中心,定期組織康養體驗活動。遴選優秀指戰員參加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考試,定期舉辦心理輔導講座,保障指戰員身心健康,為作戰安全提供堅實的心理支撐。二是優化車輛裝備配備。要關注材料領域創新,強化分災種的防護裝備體系建設,提升有效防護能級。比如,針對隧道等內攻縱深距離長的火災事故,為指戰員提前配備好氧氣呼吸器、降溫背心等防護裝備。結合轄區“高低大化”等滅火救援難點,提前購置性能優良的高噴車、泡沫車、移動炮、消防機器人等,減少前線作戰人員數量[5]。此外,在現有的監控指戰員心率、體溫、血壓等身體信息的基礎上,搭配綜合定位系統等安全監控平臺,動態掌握指戰員在火場位置、狀態,為作戰安全提供堅實的裝備保障支撐。

(二)事中應對策略

1.貫徹安全理念,強化作戰指揮

指揮員要通過前期災情偵察、詢問知情人等方式,全方面掌握現場風險點,依托現場實際快速、精準、科學制定作戰部署。在此基礎上,指揮員在下達任務時也要強化對指戰員的安全提示,避免指戰員一心急于作戰,忽視安全。

2.強化安全管控,狠抓責任落實

在現場安全管控方面,支隊指揮中心和全勤指揮部要提前介入,全程做好安全預警提示;

現場各級指揮員要嚴密組織,堅持“先評估、再施救”,做好全程安全動態管控;安全員要嚴格落實安全檢查,對車輛、個人防護裝備、消防通信設備等進行檢查,防止裝備帶病作業,檢查人員防護裝備配備是否齊全,堅決糾正違規行為,及時果斷發布險情預警信息;戰斗員要強化個人防護,佩戴齊全個人防護裝具,自覺遵守行動規程,嚴格落實“八個一”工作措施、水域救援“五個絕不允許”、安全防事故“六條紅線”等硬性規定,全面筑牢滅火救援現場安全防線[6]。

3.查清查實風險點,做好安全提示

指揮員要通過初期偵察、不間斷偵察、無人機偵察、詢問知情人等手段,明確現場到底有

哪些安全風險,特別是涉及單位危險部位的情況要反復詢問,斷開周圍電源、電器,關閥斷料,及時啟動消防設施等,盡可能先行一步將現場危險源排除掉。要嚴格實施滅火救援現場警戒,及時疏散周邊群眾,控制無關人員進出。進入濃煙、高溫區域搜救人員時,應采取水槍冷卻掩護、設置導向繩和救生照明線等措施。指揮員以及安全員要時刻與內攻人員保持聯絡,時刻掌握其位置和狀態,當救援人員發現倒塌征兆,應徒手快速撤離。

4.結合實際,明確緊急撤離措施

首先,在處置危險性較大的火災事故時,必須考慮到作業環境的最不利因素,迅速制定緊急撤離措施。要確定緊急撤離信號,白天可以以哨音、旗語、消防車喇叭的長鳴等為主,夜晚可以用燈光輔助。其次,現場要留有緊急撤離通道,特別是內攻搜救成員必須確保自己可進可出。每一個戰斗單元都必須在三人以上,相互提醒,相互糾正,從而采取最佳的撤離措施[7]。

(三)事后應對策略

1.加強戰例復盤

要及時“復盤”總結,對轄區典型或有影響火災和救援第一時間進行“解剖麻雀”式的復盤研討,發現普遍規律、總結歸納提升、積累豐富經驗,完善滅火救援預案。每一起滅火救援戰斗結束后,都要回過頭反復核對作戰預案的等級設定、力量編成等方面是否合理,災情設定是否基于最不利情況。要從指揮員、班長骨干、特種車輛駕駛員、供水員、裝備技師等不同崗位履職能力入手,從單位的車輛器材性能入手,評估單位作戰效能,真正做到對人員、車輛、裝備如數家珍。

2.深入開展作戰傷亡事故調查

在開始事故調查時,應由紀檢部門、戰訓部門、指揮中心、政治部門、后勤保障部門等多

個業務部門共同調查,從自身業務職責出發,深度剖析造成傷亡事故的根本原因及間接原因,避免歸因的單一化、簡單化、片面化。

3.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協同配合機制

要對發生作戰傷亡的單位進行蹲點幫扶,對思想態度不端正、躺平不擔當的指戰員,加強思想教育與政治紀律監督。各級滅火救援指揮部、政治部、紀委等要建立安全形勢研判和聯合會商機制,開展安全監察、重點幫扶和責任追究,倒逼各級安全責任落實[8]。

結語

將MMEM理論模型創新應用到消防員滅火救援作戰傷亡分析中,得到了四大類57項致災因素,可以幫助各級指戰員更好查清安全隱患,筑牢安全根基。以“事前—事中—事后”時間邏輯線,結合57項致災因素,針對消防員滅火救援作戰傷亡原因,從理論學習、訓戰耦合、人裝結合、組織指揮、現場管控、緊急避險、戰例復盤、事故調查、建立機制等角度提出應對策略,將對各級隊伍提升滅火救援作戰安全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和實踐參考。

參考文獻

[1]余青原.從中美消防人員傷亡統計談救援人員實戰化訓練的必要性[J].中國應急救援,2016 (02):51-55.

[2]陳偉炯,吳宇凡,李欣,等.一種基于人—機—環境—管理系統理論的安全文化評價方法[J].安全與環境學報,2022(05):2657-2659.

[3]楊洋,張文博,左晨曦,等.基于“人-機-環-管”理論的數字化煤礦安全管理研究演化分析[J].煤礦安全,2021,51(02):239-243,247.

[4]劉宏暉.消防滅火救援中消防員傷亡原因及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0,5(10):53-54.

[5]劉可新.減少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的對策探討[J].今日消防,2020,5(07):71-72.

[6]秦圣義.芻議滅火救援中消防員傷亡原因與預防舉措[J].今日消防,2020,5(06):48-49.

[7]李盛標.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傷亡案例分析以及反思[J].建材與裝飾,2020(16):127-128.

[8]趙新明.減少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的對策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0,6(08):37-38.

作者簡介:周瑋(1983- ),男,漢族,江蘇泰州人,在職研究生,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滅火救援;孫瓏妍(1988- ),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滅火救援。

猜你喜歡
消防救援
無線通信中消防滅火救援的應用
基于遙感技術的消防救援指揮輔助決策系統
雷達生命探測儀在消防救援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HSE管理在消防隊伍滅火救援中的應用
空氣呼吸器在消防救援場所的應用及故障排除
試論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
基于WIFI定位的消防救援系統軟件設計
淺談火災事故及預防策略
衛星通信在消防應急中的應用
消防部隊化工災害事故處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