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鄧拓辦刊育人的思想

2023-12-01 06:47劉福同
學習與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鄧拓廣博辦報

劉福同

《前線》第一任主編鄧拓

《前線》雜志第一任主編鄧拓同志是全黨公認的、杰出的新聞工作老前輩。在近30年的辦報辦刊生涯中,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出了許多辦報辦刊育人的好思想,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出色的編輯、記者人才,為黨報黨刊事業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1961年,我到《前線》編輯部理論組工作直至1966年《前線》被迫???,有幸能在鄧拓同志的言傳身教下學習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編輯。其豐富的辦報辦刊育人思想,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堅持聯系實際、聯系群眾的辦報辦刊方針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堅持“游擊辦報”的方針??谷諔馉幒徒夥艖馉帟r期,鄧拓主持出版《抗敵報》,后改名為《晉察冀日報》。為了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保證出版,把黨中央的聲音傳達到前方戰士,把前方和后方各條戰線勝利的消息傳播到人民群眾中去,他提出報社要適應游擊戰斗的環境,堅持“游擊辦報”的方針。在這一辦報方針指導下,報社的編輯、記者一手拿槍、一手拿筆,騾馬馱著印刷機,堅守在游擊戰的第一線,及時忠實地報道了中華兒女誓死抗敵的英雄事跡,如實地記錄了敵人的血腥罪行,并對國內外重大事件作了大量的評論。作為敵后抗戰報紙中出刊最多的報紙,《晉察冀日報》榮獲了“邊區輿論界的權威”和“抗戰新文化的傳播者”的美稱?,F在遠非游擊戰的環境,但編輯、記者堅守第一線的精神仍應發揚光大。

——提出《人民日報》必須堅持聯系實際,聯系群眾的辦報方針。1949年秋,鄧拓任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總編輯。他總結長期辦黨報的經驗,強調指出:“要辦好報紙,必須聯系實際,聯系群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應該是人民報紙的方針,對于黨報來說,更是唯一的方針。過去的經驗證明,能照著這個方針做得好的,報紙就辦得生氣勃勃;做得不好的,或是離開這個方針的,報紙就辦得奄奄一息,沒有生氣?!彼磸椭v:“人民群眾是報紙服務的對象,是報紙真正的主人。我們一定要擺正報紙和群眾的關系,編輯、記者首先要向群眾學習,‘先當學生,后當先生’,這是我們新聞工作者對待群眾的基本態度?!彼f:“報紙一定要做關心群眾的‘熱心人’,廣大群眾關心的問題,不論是思想的、工作的、生活的或者是學習的,報紙都要敢于觸及,給以回答,這樣,報紙的讀者時時刻刻感到你是在關心他,報紙就會辦的得人心,就能成為讀者的知心朋友?!?/p>

——提出編輯部工作的重點應在報社之外,不應在報社之內的要求。鄧拓認為,新聞工作者不能是社會生活的旁觀者,而必須是社會生活的參加者。他鼓勵《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走出報社,到地方、到基層、到第一線去。他說:“編輯部工作的重點應在報社之外,不應在報社之內。我們要想出一切辦法,把千萬根線索伸展到群眾中去!”“不把報社力量撒下去,就不能了解黨的政策在各地執行的情況,人民日報就不能起到黨的耳目喉舌作用?!痹卩囃剡@一辦報方針指導下,《人民日報》大批富有寫作采訪經驗的編輯、記者從報社各級領導崗位上下來,走出報社大門,到全國各地任地方記者。同時,報社還在各省市選拔了一批水平較高的干部擔任特約通訊員,各地建立了通訊網,通訊員隊伍達萬人以上,使報紙能及時反映基層情況和人民群眾的呼聲。

——提出《前線》的辦刊方針是從理論方面指導北京市的實際工作。1958年《前線》創刊時,鄧拓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兼《前線》主編,他在向市委寫的《前線》創刊報告中指出:“根據彭真同志對理論刊物工作的指示,……編輯方針是根據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并且主要是從理論方面指導北京市的實際工作?!卑凑锗囃氐木庉嫹结?,要求《前線》所刊登的文章內容都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及時準確地反映各條戰線的工作實際和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指導實際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鄧拓要求《前線》要有五性:理論性、地方性、時事性、知識性和戰斗性。他說:“現實生活向我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迫切問題,其中許多需要從理論上加以解答?!瓚摻洺5鼐忘h和國家的總任務和實際生活中的各項問題,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解釋。應該強調理論宣傳的文章要從實際出發,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力戒教條主義傾向?!编囃貙Α肚熬€》的要求很高,他在市委常委會上說:“《前線》雖然是地方刊物,但要辦出全國的水平?!?/p>

——強調社論是表明報刊觀點的旗幟,要求《前線》每期要有社論。鄧拓在《人民日報》時就指出:“社論是表明報紙觀點的旗幟,報紙必須有社論,才具有完全的政治價值?!彼炎珜懮缯摵驮u論作為報刊工作的重點,要求《前線》每期都要有社論,強調社論要聯系實際,有針對性。他身先士卒,在他親自撰寫的《前線》前10篇社論中,有3篇是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述了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針對現實生活中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作風作了尖銳的針砭。

——主張刊物要按照讀者的實際需求多開設專欄。鄧拓要求《前線》要按照各條戰線讀者需求,相應地開辟若干專欄,強調專欄文章的內容要密切聯系各方面的實際。在鄧拓的指導下,《前線》開設了許多專欄。如《支部工作講話》《農村工作座談》是《前線》常設的專欄,這兩個專欄文章的素材均來源于實際,多是由富有基層黨支部工作經驗和農村工作經驗的同志撰寫,因而如實反映了基層黨支部工作實際和農村工作的實際。又如《問題解答》《思想雜談》,也是《前線》常設的專欄,這兩個專欄的文章都要根據工作實際和干部群眾思想實際中反映出的問題擬定題目,回答和議論問題。再如《邏輯漫談》專欄是針對在日常實際工作、生活乃至文章和講話中違反邏輯的現象開設的。這個專欄的文章內容既對違反邏輯的種種現象進行了分析,又普及了形式邏輯的知識?!肚熬€》的專欄文章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

聯系實際、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鄧拓提出的聯系實際、聯系群眾的辦報辦刊方針,是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在黨報黨刊工作上的具體化,是黨報黨刊工作應始終遵循的基本原則。

報刊是百科全書,編輯、記者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

——提出報紙、刊物應擔負起傳播知識的職責,使讀者從中汲取精神食糧而感到充實。鄧拓經常講:“無產階級是需要知識的。報紙天天和讀者見面,向人們輸送精神食糧,應該擔負起傳播知識的職責,滿足讀者渴望知識的要求。就一定的意義說,報紙應該是給人知識的百科全書?!彼蟆肚熬€》的文章要給讀者以廣泛的知識教育,中外古今、天文地理、文史哲經無所不談。他強調,任何思想理論總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的,報紙、刊物要通過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讀者從中吸取有用的東西,感到充實。

——編輯、記者要刻苦學習,具有廣博的知識,為辦好報紙、刊物作貢獻。鄧拓反復講,編輯、記者要有尊重知識、熱愛知識、探求知識的精神。在一次《前線》編輯部的會議上他熱誠地說:“人生要有精神寄托?!惫膭罹庉嬋藛T既要在自己所學專業上有所成就,使自己成為學者、專家,又要有廣博的知識。他在《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前線》《北京文藝》4 家報刊的負責人和部分編輯、記者座談會上說:“我們要學習再學習,把前人一切好的經驗都拿過來,為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服務,把報刊辦得更出色?!彼麖娬{,編輯、記者要能制定出好的編輯計劃、擬出好的文章題目、編出好的稿子,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鄧拓特別重視文章的題目,他說:“能出來一個好題目,文章就出來一半了,文章的稿費應付給出好題目的人一半?!编囃靥岢庉?、記者要博覽群書,成為具有廣博知識的“雜家”。他在題為《歡迎“雜家”》的雜文中說,具有專門學問固然重要,而具有廣博知識更有重要意義,有人把知識比較廣博的人鄙視為“雜家”,殊不知真正具有廣博知識的“雜家”是難能可貴的,如果這就叫“雜家”,我們應該對這樣的“雜家”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說:“不要怕人家說雜七雜八,只要有馬列主義的根底,就不怕雜,不怕亂?!?/p>

鄧拓強調,報紙、刊物的質量取決于編輯、記者的水平。他要求編輯、記者一要有廣博的知識,二要有正確的觀點。對此我深有體會。我在《陣地》雜志工作時就感受到,理論刊物的大量文章雖然主要是刊載別人的研究成果,但是編輯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正確的觀點和較廣博的知識,否則文章的題目出不好、約不來好稿子、編不出好稿子,甚至有了好稿子也“不識貨”,刊物也就很難辦好。

——向《前線》的編輯人員提出“三勤”要求:勤讀、勤寫、勤跑,或者叫勤動腦、勤動手、勤跑腿。就是要勤于動腦學習、思考問題,勤于動手寫作,勤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多聯系作者和讀者。實際上“三勤”是相輔相成的。鄧拓說:“一寫東西,就會逼你關心實際問題,研究各方面的政策;逼著你學習;逼著你聯系群眾,改進作風。高高在上的‘新聞官’是寫不出東西來的?!睘榫庉嬋藛T做到“三勤”創造條件,實現既辦好刊物又培養人才的目的,鄧拓提出編輯人員實行“三三制”的設想。即三分之一的人坐班,做日常編輯工作,保證按時出刊;三分之一的人專門學習、寫作;三分之一的人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三個月或半年輪流一次,使編輯人員得到全面的鍛煉,提高編輯工作能力。鄧拓的這一設想雖然由于當時編輯人員少和其他原因沒有完全實現,但許多同志把鄧拓提倡的珍惜“生命的三分之一”作為座右銘,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刻苦學習、寫作。在日常編輯工作中也經常下基層采訪、開展調查研究。鄧拓要求編輯人員學習“游擊辦報”時期在馬背上思考問題、在菜油燈下寫文章的精神,使編輯人員得到全面的鍛煉。

——提倡編輯、記者要廣交朋友。鄧拓認為,編輯、記者既要有廣博的知識,又要廣交朋友,為辦好報刊開路。他在一次北京市報刊編輯、記者座談會上說:“編輯、記者還應該有廣泛的社會交往。要開路,你們就應該走出報社大門,深入群眾,廣交朋友。各行各業,工人、店員、手工業者、作家、教授、演員等都應該交。否則,編輯、記者的活動場所只是從市委到區委到基層黨委,從辦公室到辦公室,路子就太窄了。有了各方面的知心朋友,和他們共休戚、通血脈,隨時聽他們的意見,并經常向他們約稿,使他們在報刊上有用武之地。這樣,報紙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和人民群眾心連心,報刊也就一定可以擴大題材的范圍,打開我們的路子?!彼麖娬{指出,交朋友的基礎是編輯、記者勤學苦練,使自己既有廣博的知識,又有正確的觀點。交朋友要知己知彼,自己不苦練功,和別人談話也談不攏。他說,正像文章的關鍵是內容一樣,報刊提高質量的本錢是編輯、記者自己的功夫。

鄧拓還強調,和作者交朋友,可以使編者和作者相互學習。和專家、學者型的作者交朋友,學習、了解他們的學術觀點,和他們共同探討問題,對辦好理論刊物至關重要。我在《陣地》工作時,經常登門拜訪專家、學者,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探討理論問題,經常參加各界舉辦的理論研討會,不但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約到高水平的稿子,保證刊物的質量,還交了許多知心朋友,有些朋友至今還不斷聯系,經常探討問題、交換意見,使我受益匪淺。

不當“新聞官”

這是鄧拓的一句名言。他認為,編輯、記者是一輩子的職業,不論擔任了什么行政職務,組長、部主任也好,編委、總編輯也好,對報紙來說,也都是本報記者,都應該不斷地采訪和寫東西?!巴豆P從戎”可以,“投筆從官”不行,一定要反對“新聞官”。鄧拓身體力行,在主持《抗敵報》和《晉察冀日報》時,他白天經常要到黨政領導機關開會,請示問題、聯系工作,晚上在菜油燈下伏案疾書,絕大多數的社論、評論和重要文章都由他親自撰寫。任《人民日報》總編輯期間,他白天要參加各種會議,晚上每天值夜班看報紙各個版的大樣,審定簽發,撰寫重要社論。長期以來,鄧拓對編輯工作的任何一個工作環節,大到編輯計劃的制定,小到一句話、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的改動,都一絲不茍。他說:“報紙工作是重大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但表現出來的都是日常的具體工作和技術工作,例如排版、組版、標題、校對等等。對待瑣碎的技術性工作,我們應該從政治著眼去看待它。做編輯工作,要注意小事……要盡可能把一切都辦得讓作者和讀者看了舒服,滿意,對你放心?;蛘呶覀兏纱嗫梢哉f:編輯工作無小事?!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人民日報社工作時,他經常是為甄別一個有疑問的字,跑到校對組查《辭?!贰掇o源》《康熙字典》和《中華大字典》等。他看大樣時,如果發現文章某句話有疑問,要特地到印刷車間查對原稿后才放心?!肚熬€》創刊后前10期的社論都由他親自撰寫。后來由編輯部其他領導撰寫,由他審改。對《前線》的稿件,無論大小都由他親自審改簽發。他還親自到印刷廠等著看小樣。鄧拓長期擔任黨報黨刊的領導,但他從來不把這個領導崗位當作官來做,而是孜孜不倦,日夜筆走龍蛇,為黨的報刊事業鞠躬盡瘁。

猜你喜歡
鄧拓廣博辦報
“政治家辦報”概念的百年演化與話語創新
勤奮進取 知識廣博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金山小學簡介
平生贏得豪情在
不變與變——政治家辦報理論的發展與實踐路徑
鄧拓挨批后想當頤和園園長
對樹立“開放”辦報理念的幾點思考
鄧拓不惜血本換蘇東坡名畫
廣博上海大眾專場
院報的制勝要素和辦報體會
裹著鮮花的毒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