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3年11月:統一思想凝心聚力

2023-12-01 06:47李桂華朱騰飛
學習與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上海大學李大釗人民出版社

李桂華 朱騰飛

上海書店舊址

上海書店開業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上海是黨開展宣傳出版工作的根據地和大本營。1920年9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首個出版機構——新青年社在上海成立。次年2月,因被法租界當局查封,新青年社被迫南遷廣州。1921年9月1日,出于持續推進黨的宣傳出版工作的考慮,中國共產黨首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由李達負責,組織馬克思、列寧著作的出版。為保護出版社及其成員的安全,人民出版社以“廣州人民出版社”的名義發行刊物,并將新青年社所在的廣州昌興馬路26號作為公開社址。事實上,這一時期的人民出版社仍設在上海。

黨的三大后,為推進國共合作,中共中央開始調整黨的宣傳出版工作布局。1923年夏秋間,中共中央將人民出版社遷往廣州,并入新青年社。因開展工作不便,同年秋,中共中央又將新青年社遷回上海。為避開反動當局偵查,中共中央將新青年社改名為上海書店,并將辦社地址遷至民國路一帶。

1923年10月,中共中央局在上海召開會議,決定組建中央出版委員會。同月,在中央出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委員會決定統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出版發行工作,并任命委員徐白民為上海書店經理。

1923年11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書店在民國路振業里11號(今黃浦區人民路1025號)正式開業。此后,上海書店肩負起中共中央賦予的使命,全面負責各類革命書刊的出版發行工作,陸續出版和發行了《向導》《新青年》《前鋒》《中國青年》等機關刊物及《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入門》《唯物史觀》《社會科學講義》等革命書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上海書店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出版物的總發行所。

在上海書店的努力和推動下,黨的宣傳出版事業迎來了大發展。至1926年時,中國共產黨已成功在長沙、廣州和青島等地陸續建立了專門的出版發行機構,甚至在香港和巴黎也設立了經銷處。上海書店不僅統一了黨團出版發行工作,還成功將各類革命書報推向全國,為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出版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以上海書店為中心,一張覆蓋全國的革命書報發行網逐漸建立起來了。

李大釗在上海大學演講

由國共兩黨合作創辦的大學——上海大學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著重要的政治使命。為加強我們黨對上海大學的領導,1923年夏,經李大釗推薦,中共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鄧中夏入職上海大學,成為學??倓臻L(后改稱校務長)。不久,經陳獨秀介紹,瞿秋白也進入上海大學工作,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一職。

為將上海大學打造成南方的新文化運動中心,鄧中夏和瞿秋白等人付出了大量心血。在他們的主持下,鄧中夏的《中國勞工問題》、瞿秋白的《社會哲學概論》、蔡和森的《社會進化史》和施存統的《社會思想史》等理論著作被匯編為《社會科學講義》,統一出版。此外,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還創造性地開設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等課程,向學生系統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啟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占領大學講壇的先河。因社會學系的課程設置科學合理且選題新穎、立意深刻、論述透徹,吸引了眾多其他院系乃至外校的學生前來旁聽,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1923年11月7日,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6 周年之際,上海大學社會問題研究會成立。李大釗應邀赴會,并為上海大學師生作了題為《社會主義釋疑》的演講。在演講中,李大釗嚴詞駁斥了社會主義是“窮苦的”、是“要發生怠工的”、是“不自由的”等錯誤觀點,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是要富的,不是要窮的,是整理生產的,不是破壞生產的”“是要免除工作的苦痛,發揚工作的喜悅的”,并著重強調“經濟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李大釗的演講,進一步解除了廣大師生對社會主義的困惑、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此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大學逐漸成為傳播黨的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和“在帝國主義及軍閥的虎穴奮斗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黨報》創刊

1923年6月,中共三屆一中全會決定創辦一份不定期的刊物作為黨報,以此形成“黨內問題討論及發表正式的議決案、報告等之機關”。11月30日,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秘密機關刊物——《中國共產黨黨報》正式發刊??紤]到性質特殊,中共中央任命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陳獨秀為主編。

《中國共產黨黨報》創刊號

在創刊號上,刊登了中國共產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紀要、報告及決議案等重要內容。由于《中國共產黨黨報》為黨內刊物,編輯部參照當時全國的中共黨員人數,將報紙控制在每期印刷500 份。為杜絕刊物外傳,編輯部更是在報紙上明確要求:“接受本報之黨員,應該妥慎保存,對外絕對守秘密;違者照本黨章程第二十六條第六項之規定(按:即開除黨籍)辦理!”

《中國共產黨黨報》發行后,作為宣傳陣地和學習課堂,在黨內產生了較大反響。至1924年6月1日時,刊物已發行至第4 期。在1925年1月召開的黨的四大上,中共中央指出,“《黨報》是我們現時秘密組織用以教育黨員的最重要機關”,并計劃“今后當多登載黨內關于政策和各種運動非公開的討論文件”。但是,黨的四大結束后,根據當時的革命形勢,中共中央將宣傳工作重心轉到組織工人階級、發動工人運動上。于是,《中國共產黨黨報》未再出刊。1926年,另一份黨內機密刊物《中央政治通訊》創辦,主要為中央高級領導干部制定決策提供參考。

在國共合作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黨報》準確地將中共中央各項決議傳達給各地的中共黨員,有力維護了黨的團結和統一,實現了對全體黨員的政治動員,為大革命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猜你喜歡
上海大學李大釗人民出版社
李大釗《青春》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釗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