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模式探賾

2023-12-02 00:47施宇
成才之路 2023年31期
關鍵詞:德育模式思想道德教育職業素養

施宇

摘要:職業素養是指個體在某一特定職業領域內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其是高職院校德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為更好地培養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了解職業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工作。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高職院校要注重德育目標制定、德育內容設計、德育方法和手段選擇,并通過實踐性教學、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組織引導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德育模式;思想道德教育;職業能力;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1-0129-04

職業素養是企業招聘和評價員工的重要標準之一[1]。然而,傳統的高職教育只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操作技能的鍛煉不夠重視,導致部分學生畢業之后難以滿足企業要求,出現就業難的情況。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高校應提高對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教育,以使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主動遵守職業行為規范,且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能和良好職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2]。

1.職業素養的含義

職業素養是指在某一特定職業領域內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術和職業精神等三方面內容[3]。

2.職業素養的發展歷程

從時間跨度來看,職業素養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第一,職業道德階段(20世紀50年代~60年代)。這一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主要強調職業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如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有責任心等。這一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主要以職業倫理、行為規范等為主要內容。第二,職業技術階段(20世紀70年代~80年代)。這一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開始強調職業技術,要求職業人員除了職業道德外,還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這一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主要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術的培養。第三,職業精神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這一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不僅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術,還強調職業精神,要求職業人員需要具備積極向上的態度,如勇于創新、逆境而進、追求卓越等。這一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主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能力培養、職業文化熏陶等方面內容。職業素養是隨著社會發展和職業需求而不斷演變的概念,其既是職業人員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也是現代高校應該加強培養的重要內容。未來職業素養的發展將越來越綜合化、多元化,高校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完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貼近市場的職業素質教育[4]。

3.職業素養的構成要素

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術和職業精神等三方面要素。第一,職業道德素養,主要指職業人員在工作中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準則和職業倫理,如誠實守信、尊重他人、責任心強等。在現代社會經濟活動中,職業道德素養是職業人員必不可少的品質[5],違反職業道德準則會給個人和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第二,職業技術素養,主要指職業人員在特定領域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現代職場中,職業技術素養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換代,職業人員需要保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第三,職業精神素養,主要指職業人員在工作中應具備的積極向上的態度,如發奮進取、樂觀向上、自我激勵等。職業精神素養是決定職業人員在職場中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個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人,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職業精神素養。這樣,其才能更好地滿足職業發展需求,才能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隨著社會對高職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也在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在此背景下,職業素養培養逐漸成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當前,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注重職業技能培訓

高職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是職業技術、技能類崗位,因此職業技能培訓是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高職院校一般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活動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職業技能和職業經驗。

2.緊密結合實際需求

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培養往往緊密結合實際需求,注重與企業、行業的聯系。高職院校通過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職場的實際情況,提升職業素養。

3.注重職業道德培養

職業道德是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非常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高職院校一般通過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舉辦職業道德大賽等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4.采用多元化的培養方式

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往往采用多元化的培養方式,包括理論學習、實踐探究、創新創業等多種形式。這樣,學生便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得到不同的鍛煉,進一步提升職業素養。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些挑戰,亟須改進。

1.職業素養評價標準不明確

職業素養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人對職業素養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有所差異。高職院校目前缺乏統一的職業素養評價標準,導致學生和教師對職業素養的認識存在差異,同時也給評價工作帶來了困難。

2.職業素養培養體系不完善

高職院校在職業素養培養方面往往偏重職業技能培訓,而對其他方面的培養還不夠系統和全面。例如,對職業心態、職業規劃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需要進一步強化。

3.實踐教學內容不足

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教學內容還不豐富,無法滿足學生對實踐經驗的需求。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去進行實際鍛煉。

4.職業素養與學科融合不夠緊密

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與學科知識技能教學融合不夠緊密,缺乏交叉融合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需要思考如何將職業素養培養和學科知識技能教學融合起來,以提高職業素養培養的質量和效果。

1.制定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目標

制定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目標,是高職院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目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和市場競爭力,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和跨學科知識,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職業行為規范、職業精神和團隊意識,從而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高職院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目標。第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職業素養的核心之一,主要包括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服務社會等內容。高職院校應注重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對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的培養,以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培育學生的職業操守。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更好地適應現代職場的挑戰,高職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對此,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教學活動,如實驗、實習等,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第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職業精神是職業素養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包括職業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追求卓越等方面內容。高職院校應通過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團隊合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以使學生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職業市場的發展和變化。第四,注重職業素養評價體系建設。高職院校應建立科學的職業素養評價體系,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標準,以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發展和提升。第五,加強校企合作。高職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充分了解職業市場最新的需求和趨勢,以更好地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指導。

2.設計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內容

設計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內容,是高職院校實現德育工作目標的關鍵途徑之一。職業素養涉及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等方面的培養內容,因此,高職院校應從多個角度出發,精心設計全面、科學的德育內容,以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有效提升。第一,注重職業道德教育。高職院??梢酝ㄟ^開展職業道德課程、案例分析、專家講座等活動,加強學生對職業道德規范的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意識。還可以通過模擬職場環境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職業道德教育。第二,注重職業技能培訓。高職院??梢酝ㄟ^實驗、實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鍛煉學生工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還可以通過引入實際操作和案例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關系,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第三,注重職業精神培養。高職院??梢酝ㄟ^社會實踐、團隊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并鼓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工匠精神”,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職業態度。還可以開展各種職業技能大賽、科技競賽、創新創業活動等,讓學生在比賽中感受到競爭和挑戰,以此激發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職業素養的熱情和動力。第四,注重德育評估機制的建設。高職院校在設計德育內容時應該建立完善的德育評估機制,為學生提供全面、客觀的評價標準,以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3.選擇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方法和手段

選擇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方法和手段,是實現德育工作目標的重點之一。高職院校應該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職業素養方面得到全面、系統的提升。第一,注重實踐性教學。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實踐性教學,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來更好地掌握職業技能,加深對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理解。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逐步提高職業素養。第二,注重案例教學。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將真實案例合理引入課堂教學,以此讓學生深入了解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行為準則,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操守。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企業需求引入真實案例,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來面對職場常見的問題和挑戰,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職業市場的需求。第三,注重社會實踐。高職院校應加強與相關企業的聯系,及時掌握市場需求和職業發展方向,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實踐過程中接受更全面的職業素養教育,從而讓學生更了解社會,樹立職業責任感,提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第四,注重活動的組織引導。高職院校應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大賽、科技競賽、創新創業活動,鼓勵學生追求卓越、追求創新,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職業發展的要求。在這些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錘煉自己的職業技能,還可以提高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以及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組織開展講座。高職院??梢酝ㄟ^開設職業素養課程、德育論壇、個人成長規劃講座等多種方式來開展德育工作。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和手段,高職院校都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職業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方案,以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1.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模式實踐效果評估指標

高職院校應合理設計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模式,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要評估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模式實踐效果,就要全面考慮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和市場競爭力,精心選擇評估指標。評估指標的選擇要符合德育目標,具有科學性、客觀性、可操作性,以便為高職院校提供更有價值的數據信息,進一步完善德育模式,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6]。對于德育模式的實踐效果評估指標,高職院??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選擇。第一,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方面。這是職業素養的核心之一。評估指標可以包括對學生的誠信水平、職業操守、職業態度等方面的評價。第二,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方面。評估指標可以包括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實驗操作能力、實習表現等方面的評價。第三,職業精神和團隊意識方面。評估指標可以包括對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團隊協作能力、創新創業意識等方面的評價。第四,職業發展和適應能力方面。評估指標可以包括對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就業競爭力、職場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評價。這些評估指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測量和評估,如問卷調查、實際操作考核、企業實踐評估、畢業生追蹤調查等。另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了解職業市場的需求和趨勢,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職業發展。

2.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模式實踐效果評估方法

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德育模式實踐效果評估,是對德育工作的一種重要補充和完善。要想全面、客觀、科學地評估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就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評估方法。在評估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模式實踐效果時,高職院??梢圆捎靡韵略u估方法。第一,基于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是一種常見的評估方法,可以通過設計科學、客觀的問卷,收集學生和教師的意見與反饋,評估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和目的來設計相應的問卷,并進行統計和分析。第二,基于實際操作考核的方法。實際操作考核可以在課程實驗、企業實習或者項目研究等場景下進行,以便評估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7]。例如,高職院??梢酝ㄟ^企業實踐評估、模擬職場等方式來進一步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第三,基于畢業生追蹤調查的方法。畢業生追蹤調查是一種常用的評估方法,高職院??梢酝ㄟ^對已畢業的學生進行調查來了解他們的職業發展和適應能力,進而評估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校了解自身德育工作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制訂下一步的發展計劃。第四,基于企業實踐評估的方法??赏ㄟ^與企業合作,讓學生參加一些實際項目或者業務活動,在企業內部進行實踐操作和評估,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在職場中的實際表現。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當前企業對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要求之一[8]。因此,高職院校應不斷完善校企合作方案,加強與企業的密切聯系,不斷完善評估方法,以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質量和效率,培養出更多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應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針對職業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高職院校要注重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目標制定、德育內容設計、德育方法和手段選擇,以便完善德育模式。高職院校還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職業心態和職業規劃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有效將職業素養培養和學科知識技能教學結合起來,以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為實現國家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靖雅,李飛.深化高職教育改革推進職業素養培養[J].教育研究, 2020,39(02):76-82.

[2]戴慧芬.高職院校德育模式與實踐探析[J].師范教育論壇,2019(12):62-63.

[3]張旭東,劉正華.高職院校德育工作中“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8(08):97-98.

[4]王曉麗.淺談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J].職教論壇,2020(06): 67-68.

[5]石黎明.高職院校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模式實踐[J].現代教育論壇,2021(04):74-75.

[6]楊楠.高職院校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德育模式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9(01):114-115.

[7]楊華偉.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實踐研究[J].教育信息化,2019(03):14-15.

[8]徐玉峰,劉麗娟.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培養的途徑與方法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1(05):93-95.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Professional Literacy as the Core

Shi Yu

(Heze Home Economics College, Shandong Province, Heze 274300,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literacy refers to the basic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that individuals need to possess in a specific professional field, which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ha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onnection with enterprises, understand the needs and trends of the vocational market, and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work with professional literacy as the core on this basis. When carrying out moral education work,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ul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goals, design of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sele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and mean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practical teaching, case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organizational guidance, 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moral education mod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ability;foster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歡
德育模式思想道德教育職業素養
創新德育模式提升學生素質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
在素質教育中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論思想政治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對大學生人格養成的啟示
醫患關系緊張對醫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