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合并食管癌圍術期的效果分析

2023-12-04 13:33吳健張永聰張邦輝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8期
關鍵詞:圍術低血糖食管癌

吳健,張永聰,張邦輝

泉州市第一醫院胸外科,福建泉州 362002

2 型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類型,目前在老年群體中較為普遍?;颊咭坏┗疾?,往往需要長時間用藥,所以,能夠預防由此產生的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對于血糖的穩定控制是非常有意義的[1]。而伴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導致越來越多的手術患者合并糖尿病,而糖尿病是誘發圍術期相關并發癥發生的重要因素[2]。目前的研究認為,在圍術期控制血糖水平的穩定性,對于食道癌患者的治療手段需要通過外科手術來進行治療,而對于糖尿病合并患者來說,則具有積極的意義[3]。導致低血糖、高滲性昏迷的風險較高,各種嚴重并發癥如血糖過高等,如無法控制,會對患者的預后和臨床治療結局造成嚴重影響?;A胰島素聯合餐時胰島素強化降糖方案作為一種能夠最大程度模擬人胰島素分泌模式的降糖策略,在研究聯合用藥效果和選擇何種聯合治療方案較少的情況下,能夠達到控制血糖、預防和延緩并發癥的目的[4]?;谝陨涎芯拷Y果,選取2019 年11 月—2022 年10 月泉州市第一醫院收治的64 例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64 例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成兩組,每組32 例。對照組中男18 例,女14 例;年齡43~76 歲,平均(58.63±2.66)歲。研究組中男17 例,女15 例;年齡47~77 歲,平均(57.16±2.7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1999 年WHO 制定的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5],術后病理診斷為食管癌;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可配合治療;近期未接受相關治療者。

排除標準:其他的心腦血管疾病或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患者;患者對本研究所使用的胰島素過敏現象;近3 個月內發生過嚴重低血糖者;急性并發癥者;精神障礙或意識障礙者。

1.3 方法

患者均接受食管癌根治術,常規控糖藥物停止治療,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除口服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0190601;規格:0.5 mg)0.5 mg/次,3次/d。對照組為餐前5 min 以內注射賴脯胰島素(國藥準字J20140152;規格:0.1 U)0.3 U/kg 聯合睡前注射甘精胰島素(國藥準字H20140052;規格:0.1 U)0.3 U/kg 皮下注射。研究組對谷賴胰島素進行餐前5 min 以內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國藥準字J20150062;規格:0.1 U)0.3 U/kg 聯合甘精胰島素0.3 U/kg 皮下注射。根據患者血糖水平調整注射胰島素的劑量,每日監測3 餐前、餐后2 h 和晚睡前的血糖。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糖水平,統計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并對兩組在圍術期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評價。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空腹、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前、晚餐后2 h 及睡前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空腹、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前、晚餐后2 h 及睡前的血糖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mmol/L]

?

2.2 兩組患者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對比()

?

2.3 兩組患者在圍術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在圍術期發生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在圍術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3 討論

食管癌是目前在臨床中相對為一種多發性的消化道腫瘤類型,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多以早期手術切除為主[6-8]。但考慮到手術是一種應激性操作,因此會對患者的呼吸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原有的肺功能受損,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造成切口疼痛、手術創傷等[9]。特別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其圍術期采取針對性的血糖控制措施,在幫助患者順利度過圍術期的同時,還能降低術后切口感染、血糖過低等風險[10]。目前臨床上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法主要有胰島素泵和“三短一長”兩種方式,由于胰島素泵價格較高,且操作相對復雜,在老年患者中不容易推廣,而“三短一長”的方式操作相對簡單,費用較低,患者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因此,胰島素強化治療在研究中,有學者指出,甘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治療的研究組結果表示,治療后空腹血糖為(7.51±0.79)mmol/L、餐后2 h 血糖為(9.53±1.26)mmol/L 控制效果均好于對照組的(8.07±0.86)、(11.67±2.11)mmol/L,日需胰島素劑量為(34.12±4.24)U 低于對照組的(39.67±4.71)U(P<0.05)[11-12]。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的空腹、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前、晚餐后2 h 及睡前的血糖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其中研究組分別為(6.18±0.79)、(10.36±0.74)、(8.52±0.69)、(9.21±0.07)、(8.62±0.26)、(9.27±1.18)、(7.62±0.51)mmol/L,較對照組更低,且下降程度更明顯(P<0.05)。研究組患者的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在圍術期發生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梢姳狙芯拷Y果與學者研究結果相似[13-14]。主要考慮到主要由賴氨酸替代胰島素分子B 鏈第3 位天門冬酰胺和谷氨酸替代B 鏈第29 位賴氨酸所形成的無鋅結構和緩沖體系更為獨特,因為谷賴胰島素是在人胰島素分子結構的基礎上改變了2 個氨基酸而得到的一種新型的、速效的胰島素同類物質[15-16]。然后,谷賴胰島素可以更快地從單體中解離,從而對藥物的吸收起到更理想的作用,持續時間可以顯著縮短[17]。谷賴對胰島素的吸收和起效比一般人胰島素高出1 倍,從而使谷賴對餐后血糖的控制和低血糖的效果更好[18]。而本研究由于納入樣本數量有限,且未對患者進行長期的隨訪,并不明確在長期治療下對于患者血糖指標的改善效果,此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食管癌圍術期患者,以精胰島素聯合谷賴胰島素治療,可顯著的控制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減少日需胰島素劑量及低血糖發生次數,降低圍術期并發癥發生概率,效果理想。

猜你喜歡
圍術低血糖食管癌
圍術期舒適干預應用于口腔頜外科的效果
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圍術期處理
低血糖的5個真相,你都知道了嗎?
圍術期血液管理新進展
糖尿病反復低血糖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進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食管癌術后遠期大出血介入治療1例
β受體阻滯劑在圍術期高血壓中的應用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