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生菌與胰島素泵聯合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2023-12-04 13:33張敏劉銀陳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8期
關鍵詞:胰島素泵益生菌腸道

張敏,劉銀,陳莉

襄陽市襄州區人民醫院產科,湖北襄陽 441100

妊娠期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顧名思義為患者妊娠期出現的糖尿病,為常見孕期疾病,發病率逐年提升,我國每年有近140 萬孕婦出現GDM 病癥[1]。GDM 是胰島素抵抗的結果,女性在孕期會出現皮質醇(cortisol, Cor)水平提升、雌孕激素增加,血糖水平自然也會提升,增加GDM 發生率[2]。胰島素抵抗多數情況下出現于孕婦妊娠后24~28 周,孕婦血糖較其他患者會有所提升,至32~34 周更是會發展至高峰,而胰島素分泌缺陷、胰島素抵抗被認為是GDM 發生的主要原因[3]。GDM 的發生會對妊娠結局產生一定影響,若此期間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良好控制則患者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概率更高,甚至可能威脅母嬰生命安全[4]。隨著對于GDM 研究的愈發深入,也有更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也會通過胰島素抵抗、炎性反應等參與至GDM 的發展過程中,因此探究益生菌藥物的有效使用方法成為臨床新的研究課題[5]。本文選取2020 年5 月—2022年5 月襄陽市襄州區人民醫院治療的GDM 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胰島素治療基礎上益生菌的聯用對于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的影響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治療的84 例DM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數法予以分組,每組42 例。研究組年齡22~37 歲,平均(28.03±3.54)歲;孕周24~29 周,平均(25.87±0.78)周;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18.34~28.25 kg/m2,平均(25.87±1.96)kg/m2;初產婦24 例、經產婦18 例。對照組年齡21~39 歲,平均(28.16±3.64)歲;孕周24~28 周,平均(25.76±0.75)周;BMI 18.34~28.25 kg/m2,平均(26.05±1.87)kg/m2;初產婦22 例、經產婦2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6]診斷標準;②經飲食及運動干預后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者;③單胎妊娠者;④孕期24~29 周者;⑤意識清晰,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孕前糖尿病者;②合并嚴重臟器疾病、傳染性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者;③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礙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⑤存在精神系統疾病或交流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胰島素泵治療。①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從飲食、運動方面控制患者血糖,嚴格控制熱量攝入,并加強日常血糖監測,教授患者正確血糖監測及控制方法。②予以患者胰島素泵治療,胰島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33636;規格:0.3 mL)使用劑量為0.8 U/(kg·d),其中50%為基礎用量,剩余量于患者三餐前用藥。治療前3 d 加強血糖監測,5次/d,針對性調整胰島素用量,用藥至分娩。

研究組實施益生菌聯合胰島素泵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國藥準字S20060010;規格:0.5 g)治療,3 次/d,1 g/次,用藥至分娩。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相關指標,主要包括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 FINS)、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以及餐后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

②對比兩組患者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主要包括早產、巨大兒以及新生兒窒息。

1.5 統計方法

選擇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涉及數據予以分析,計量資料滿足正態分布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INS、FPG、2 hPG 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相關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相關指標對比()

?

2.2 兩組患者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不良妊娠發生率為9.52%低于對照組的16.67%,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對比

3 討論

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逐年提升,已成為妊娠期主要疾病類型。而GDM 的發生會在較大程度上增加先兆子癇、流產、早產、子宮收縮乏力等出現的概率,長時間高血糖環境還會造成巨大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等,威脅母嬰安全[7]。因此,臨床愈發重視對妊娠期女性血糖的控制,而胰島素使用便是GDM 的主要治療方法,能夠通過模擬胰島素生理分泌達到控制血糖、降低高血糖毒性的目的。糖皮質激素、孕期生乳素、雌孕激素等產生的激素抵抗是GDM 發生的主要原因,早診斷、早治療是該病的最重要干預原則,對于改善妊娠結局有重要意義。對于GDM 患者一般優先采用飲食干預護運動療法,但是若無法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通過胰島素的使用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8]。胰島素的使用能夠顯著提升血糖利用度,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外源性胰島素的使用已成為包括GDM 在內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最主要治療方法,對于GDM 患者來說更是能夠達到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結局的目的[9]。而在胰島素使用方法上,臨床主要對患者實施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兩種給藥方法,前者應用較為廣泛,雖也能夠起到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但是分次皮下注射會使患者血糖、血壓處于較大波動狀態,血糖變異性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后者則是通過皮下持續輸注裝置的安裝為患者提供持續且精準的胰島素供給,以脈沖輸注系統對人體自身的胰島素分泌情況予以模擬,能夠有效控制患者三餐間的血糖水平,而餐前胰島素加注則能夠進一步提升血糖控制有效性。楊寶娟[10]在研究中肯定了胰島素泵的應用優勢,認為胰島素泵不僅能夠更好改善患者各項生理指標,且在降低妊娠并發癥、減少不良妊娠結局上也有積極意義。也有學者進一步研究了影響妊娠期糖尿病水平的影響因素以及更加全面的治療方法,劉侃等[11]便在其研究中得出結論:腸道菌群的調控會有效提升調節性T 細胞、濾泡調節性T 細胞、調節性B 細胞水平,在提升妊娠安全性、降低炎性反應上有突出優勢。這是因為,妊娠期女性腸道菌群種類及數量會出現明顯變化,GDM 患者腸道益生菌減少則會進一步降低孕婦免疫力、提高炎性反應,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概率也會有所提升[12]。因此臨床可以從益生菌的使用入手,分析益生菌在GDM 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均實施胰島素泵治療,研究組加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發現研究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性更高,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也會有所降低。這是因為,腸道菌群微生態對于患者血糖水平有較大影響,作用機制主要有兩點:①微生物機制。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acids, SCFAs)在促進胰高糖素樣肽-1、酪酪肽分泌上有顯著作用,可有效調節機體糖代謝、維持胰島素信號通路、減少三酰甘油沉積;而膽汁酸(bile acids,BAs)作為膽固醇代謝產物可有效控制糖脂代謝。但是腸道菌群失調會造成GDM 患者SCFAs 及BAs水平異常,影響胰島素信號通路,而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就能夠通過改善腸道菌群微生態環境提升SCFAs 及BAs 水平,恢復胰島素通路,達到控制血糖效果。②炎癥及氧化應激反應機制。GDM 患者多存在腸道功能下降、屏蔽功能損傷等問題,代謝產物的刺激便會增加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明顯。而在高糖環境下,GDM 患者及體內活性氧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統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治療過程中益生菌的使用便可通過增加有益菌抑制病原微生物,重新建立和完善腸道黏膜保護屏障,降低腸道滲透性,抑制炎性因子釋放,既能夠減少糖尿病血管病變,又能夠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達到改善妊娠結局的目的。王娟等[13]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氧化應激狀態改善明顯,這是對于這一結論的證實。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益生菌聯合胰島素泵治療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妊娠結局,血糖控制效果更為理想,且能夠有效調節腸道內環境,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胰島素泵益生菌腸道
70%的能量,號稱“腸道修復菌之王”的它,還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
常做9件事腸道不會差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進豬生長和健康
益生菌別貪多
神奇的小小腸道益生菌
中國益生菌網
內分泌科實施科外帶胰島素泵應用的管理體會
要從“腸”計劃 腸道SPA三部曲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臨床效果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