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財務時代下新商科人才數商能力培養分析

2023-12-06 17:46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1期
關鍵詞:商科財會人員財會

蘇 飏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 金融投資學院,廣東 廣州 510445)

“大智移云物區”等新信息技術帶來智能化變革正在推動財會行業的轉型升級。2021年4月財政部發布了《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強調切實加快財會數字化轉型步伐[1]。同年,中國數字化年會發布的《2021中國數字企業白皮書》中調研數據顯示,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數量占比逐年上升?!爸悄茇攧铡钡娜瞬排囵B和專業變革已經開啟并快速推進。重視新商科財會人才的數商塑造,培養其運用數據管理、使用數據決策、利用數據創新的能力,將成為財會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智能財務

智能財務是指將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運用于財務工作的一種新型財務模式。它對傳統財務工作進行模擬、延伸和拓展,以改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降低會計工作成本,從而提升會計合規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促進企業財務的數字化轉型[2]。

(二)新商科

新商科是在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模式下提出的相對于傳統商科的一個新概念。傳統商科是以工業經濟為背景,新商科是以數字經濟為背景。新商科將經濟管理科學、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學科交叉,把新技術手段、新商業模式等手段融合,以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商業新理論、新技術、新需求的挑戰,連接產業需求和新技術平臺,培養學生的新商業能力和新實踐技術與技能。

(三)數商

數商是對使用數據、駕馭數據能力的衡量。它包括記錄數據、整理數據、組織數據、清洗數據、數據分析以及控制數據的能力衡量體系。會計“數商”是指財會人員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數據獲取與整理、挖掘與分析、數據可視化等技術為手段,對財務、業務等數據進行分析與展示,形成的財務業務數據預測、決策、業財融合和風險防控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智能化技術對財會行業的影響

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和經濟管理等相關領域。新信息技術帶來社會活動方式變化,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同時推動企業管理模式和方式的轉型,數字經濟呈現出高頻創新的發展態勢。在智能化變革的影響下,財會工作向著管理智能化、深度融入業務和助力價值實現的方向變革。

智能財務在提高財會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為財會人員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以前從事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會計傳統核算工作的財會人員或將面臨失業,財務機器人及“無人化”辦公會的場景應運而生,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以及基礎的財務數據分析被替代,智能財務系統使得工作流程更規范高效,并且可避免手工會計工作時代差錯率高的現象。

三、財會人才數商培養現狀和人才特質分析

(一)新商科財會人才數商培養現狀

1.缺乏IT技能,與智能時代融合性差。目前一些中小企業仍然采用會計電算化方式進行財務處理,這使得高校中一些財會專業仍將會計電算化作為教學的重點,學生大部分都未進行過IT知識的系統學習。這顯然不符合當前財會行業發展的趨勢,未來新商科財會人員利用智能財務平臺開展日常工作將成為常態,與智能財務時代的融合性較差的財會人員容易被行業企業拋棄。

2.缺乏數商思維,可代替性強。隨著財務智能化平臺及系統、大數據信息技術的發展,會計核算、出納等崗位可能被商業智能化的RPA財務機器人所替代。只能為管理決策者提供記錄信息、反映信息以及基礎數據的財務分析,不具備數商思維和一定數字技術處理能力的財會人員,在智能財務平臺被廣泛應用于企業時失業的可能性極大。

3.缺乏復合型財管人員,技能優勢弱。當前各高職院校的財經專業競相開設財會專業,多而泛的財會人員以及盲目擴招學生的現實,導致無法保證會計人才對于社會急需的技術技能掌握以及專業素養的養成,這使得低端財會人員過于飽和,每年畢業的財會學生數量遠遠超過用人單位對專業財會人才的需求,但是懂管理、善于核算的高端財會人才依然緊缺。高端管理型會計人才的決策能力仍無法被智能財務機器人代替。財會人員加強專業技能學習,向高端管理型會計人才轉型是重中之重。

(二)新商科人才特質分析

新商科在人才培養上,要求以行業為導向,培養知識技能跨界復合、多種思維交叉融合、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等特征鮮明的跨學科復合型新商科人才。

1.行業化。新商科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專業化的技能和知識,更需要理解整個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構成,熟悉業務流程、生產工藝、財務制度,了解各崗位、各工種之間的業務鉤稽關系,從而具備業財融合的能力。行業化的新商科人才能通過對數據的跟蹤分析,從財務的角度對業務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對業務流程提出優化建議,做業務經營方案的提供者和經營風險的預警者;也能從業務的角度讀懂財務數據,不斷反思改進運營流程和管理制度。

2.知識技能跨界復合。新商科人才是知識技能跨界復合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所謂的“?!?,即所學專業,新商科人才必須掌握其所學專業,如經濟、管理、會計、金融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澳堋笔侵刚莆湛鐚I的知識和技能。新商科人才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還應具備與其工作崗位相關的其他專業能力和技能,做到“多能”。

3.多種思維交叉融合?;ヂ摼W思維、大數據思維、編程思維等都是新商科人才應具備的重要素質。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產業需要的新商科人才是掌握一定編程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編程思維的復合型人才,他們面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分解問題從中發現規律,建立解決問題的模型,與軟件專業人員協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完成程序編制。新商科人才重點是運用一些簡單常用的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幫助決策并提出優化建議,提高工作效率。

4.終身學習持續發展。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首次提出,2010年我國要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的改革目標。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報告都提出,要形成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四、智能財務時代下新商科人才數商能力構建

新時代的智能財務人才同樣將被賦予有別于傳統會計的新定義。傳統財務部門的金字塔式人員結構正經歷著重大變革,基礎會計核算將逐步被財務機器人替代,決策支持與業務財務將在企業戰略與決策制定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一)戰略思維能力

戰略思維能力包括洞察與判斷能力,分析能力、預測與創新能力、戰略統籌與戰略決斷能力。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理論素質和信息儲備,具備廣闊的視野、豐富的知識、合理的價值取向,深入研究領導科學、現代管理科學、決策科學等知識,能夠針對不同行業做出戰略規劃與戰略制定。財務智能化在底層數據層面打通財務活動與業務活動的聯系,在智能技術層面進一步深入管控和決策的各個領域,財務智能化有助于更有效地提升財會人才的戰略思維能力和戰略思維的創造性。

(二)財經專業能力

現有的商科財會專業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養主要集中在會計核算與信息系統應用方面,非常缺乏高端管理型的財會人才。智能財務下高技能管理型會計人才需對財經法規、會計準則及應用指引深入研究,既精通核算又善于管理。加強對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建構企業財務管理及戰略發展規劃,充分挖掘專業潛能并最大化其價值[3]。

(三)數智化能力

數字經濟下,數據就是資源,數字產生價值,對數智化技術的培養凸顯重要。數智技術能力包括對數據的采集、清洗和挖掘,流程的自動化實現,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智能化場景挖掘,智能化體系構建等維度。財會人員需結合會計主體工作崗位要求提升相應維度的能力,運用數智技術賦能管控、分析和指導相應的專業需求[3]。

(四)信息檢索能力

信息檢索能力會影響到新商科專業財會人才的競爭力和工作學習效率,同時它也是非常實用而且必備的現代技能,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源,全靠檢索技能而獲取有價值信息。高效的檢索和信息搜集能力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要求。在智能財務時代下,財會人才不僅為企業發展提供財務支持和業務指導活動,也為企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設計,增加企業市場競爭力。在智能財務下,敏捷高效的信息檢索能力將大幅提升企業整體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發揮業務協同與溝通的效用。

五、智能財務下新商科人才數商能力培養路徑分析

(一)培養復合型新商科人才

財務智能化下新商科財會行業僅僅掌握核算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高職院校應盡快適應智能時代的環境,培養復合型新商科人才[4]。數商能力培養是高職院校新商科專業財會人才能力需求的關鍵,財務人員掌握了相關人工智能以及編程的知識有利于智能財務機器人的開發及其維護升級,提高財會工作效率。各高職院校應進行計算機、管理學科交叉融合,優化財會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給相關專業學生開設智能財務所需要的“Python編程基礎”“RPA財務機器人”“財務大數據分析”等課程。

(二)實現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隨著智能財務不斷發展,會計核算職能逐漸被人工智能代替,管理理念融入財務管理工作。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應加強管理會計能力及管理思維的培養,財會專業學生要對管理會計形成專業的系統理解,并結合智能財務的發展趨勢,利用智能管理平臺進行會計實操訓練。社會中的財會人員應主動加強自身對于管理會計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管理思維,有目的地鍛煉自己的長期戰略意識,在職業發展路徑中逐漸實現向業財融合的管理型崗位轉型[5]。

(三)提升財會專業技能

隨著智能財務的發展,財會人員都應提高自身專業技能,進行更高端的會計知識的學習,提高財會人才職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高職院校應加大高級財務知識在教學中的占比,提升新商科人才高級財務知識的掌握能力。財會人員應主動學習高級財務技能,提升自身在智能財務時代的不可替代性,并且拓寬職業發現道路。

(四)培養不斷學習的觀念

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智能財務不斷地更新換代,財會人員應該建立長期學習的觀念。高職院校應該將長期學習思維滲入到財會人才培養體系中,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逐漸建立起長期學習觀念并付諸行動。財會人員應該認清當下形勢,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學習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持續學習觀念可以使財會人員及時適應時代的發展。

六、新商科智慧學習工場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通過教育部學校規劃中心頂層設計的“新商科智慧學習工場”項目的建設與實踐,建立起了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新商科的業財融合場景應用為基礎的“財稅審”商圈,實現了大數據與財務管理高水平專業群內的人才聯動培養?!柏敹悓彙鄙倘柚按笾且圃啤奔夹g,強化新技術元素和應用場景融入課堂,基于會計核算能力培養,跨專業融合會計、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管理、稅務、資產評估、管理學、統計學等領域的課程,構建分階段多規格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將財務工作內容置于更加多元化和開放性的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建設了工作場景式的多功能學習實訓場所,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通過“會計基礎”“會計模擬實訓”“財務管理”“財稅一體化綜合實訓”等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學習和實訓,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通過Python大數據基礎、財務大數據分析、會計信息化等“因需而智”的線上平臺訓練學生的數據采集、清洗、挖掘、大數據分析及可視化的數商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校企深度合作,協同育人,共同制訂或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和虛擬仿真教學實訓平臺,對接職業發展需要開展“項目式教學”和“雙師”隊伍建設,將產業導師引進校園,開展“因需而智”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等,為本專業群內的學生提供了解、認知、學習數字技術、行業領域的知識、技術技能、文化素養等的載體和路徑。

各高職院校新商科專業應當順應智能時代的潮流,做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培養學生長期學習的觀念和習慣,注重數商能力培養,促進其職業成長和終身發展。

猜你喜歡
商科財會人員財會
中小企業管理型財會人才培養策略
發力提高企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
借鑒建構主義思想培養財會專業人才
企業財會內控監督機制的現狀與思考
對高校財會人員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
發揮財會管理功能促進企業提高效益
基于商科人才培養的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之思考
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工作研究
民營中小企業財會人員流失原因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