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老采空區地基注漿處治后穩定性評價研究

2023-12-07 01:34劉新文
山西交通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煤巖采空區建筑物

劉新文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0 引言

在過去幾十年中,大規模的地下開采形成了大范圍的采空塌陷區。近年來,隨著基建活動的增多和土地資源的減少,部分建筑不得不修筑在采空區影響范圍內。采空區引發的地表沉降將會影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且其影響通常貫穿于構筑物的整個使用壽命[1]。

在建設高速公路時,由于不同地區的地勢、地質條件及周圍環境等不同,一般采用復合材料注漿填充加固的方式進行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區的治理[2]。法國的Charles Berigny 最早提出注漿法用于地下復雜地質的堵水和地基加固。隨著工程需求和科技進步,各種多層次復合的新型注漿材料逐漸被發明出來,且完善了注漿過程的精細度,有效保證了注漿后的效果[2]。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區常用的注漿治理工程屬隱蔽工程,其質量檢測是確保后續工程施工安全及運營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老采空區建筑地基的穩定性評價研究多針對近水平煤層、中等穩定頂板,采用相似模型試驗和數值分析方法,不能完全揭示老采空區的巖體結構特征及注漿效果。因此,針對不同巖體結構的采空區,如何評價注漿加固治理效果,如何評估治理后的采煤沉陷區土地是否能滿足工程建設需要,十分重要。本文介紹軟弱覆巖場地,開采傾斜煤層形成老采空區,經注漿處治后的場地穩定性評價研究。

1 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JK1+100—JK1+300 段東北側,場地占地面積15 333.4 m2,擬布設5 層綜合樓、4 層辦公樓、3層宿舍樓、附屬用房及配套設施;綜合樓、辦公樓采用樁筏基礎,宿舍樓采用筏板基礎,框架結構。

該場地下伏3 號煤層采空區,該采空區開采方式為房柱式開采和走向長壁法開采。房柱式開采時間為1970—1976年,采深34.3~178.2 m,采厚3.6~5.2 m,煤層傾角約28°~39°,采空區處于充水狀態,地表塌陷坑局部存在積水。走向長壁法開采時間約1970—1976年,采深75.5~360.8 m,采厚3.8~5.0 m,煤層傾角30°~41°。根據終采時間計算,場地內采空區均屬于傾斜煤層老采空區。

該場地采空區治理深度為34.3~300.0 m,治理面積9 660 m2。注漿漿液為水泥粉煤灰漿,其水固比為1∶1.3~1∶1.0,建筑物區水泥含量占固相30%的漿液,非建筑物區水泥含量占固相20%的漿液,共設計注漿孔104 個。注漿孔梅花型布設,設計充填率為85%。建筑物及注漿孔平面布置示意圖見圖1。

圖1 建筑物及注漿孔平面布置示意圖

根據建設單位及采空區治理施工單位提供的資料,治理工程完成注漿孔104 個,注漿量17 056 m3。場地注漿孔單孔平均注漿量為164 m3。

2 評價標準及方法

按照現行國標《煤礦采空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根據處治結束后檢測所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比分析房柱式采空區處治前后的主要場地穩定性參數,對該場地采空區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穩定性進行評價。

2.1 勘察前期與施工結束穩定性評價方法比對

場區內的采空區類型屬于采掘不規則、頂板垮落不充分、難以進行準確定量計算的老采空區場地,勘察前期結合擬建場地,進行穩評。

2.2 條件判別法分析

采空區處治施工結束后,采用終采時間、頂板管理等條件對采空區穩定性進行判別已失去意義,由于采空區處治與未處治最大差異為剩余空洞量,所以該次條件判別法采用采深采厚比和地表移動變形特征對處治后采空區場地穩定性進行評價。

3 穩定性評價

3.1 穩定性主要參數變化

根據該項目采空區治理工程勘察設計文件,采空區處治后最大的變化為充填采空區后剩余空洞量,按最初勘察確定的房柱式采空區回采率為40%,處治前剩余孔隙率為回采率的50%,設計充填率為85%,處治后剩余孔隙率理論上將由20%降為3%;依鉆芯檢測綜合情況與最初的勘察穩評資料對比分析,處治前最大掉鉆高度約4.2 m,處治后揭示到最大掉鉆高度0.3 m。房柱式采空區按采深采厚比、地表移動變形等對比分析判定如下。

3.1.1 采深采厚比穩定性判定

參照《采空區公路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4.2 條規定,評價標準如表1。依據處治前后剩余空洞高度(處治前空洞高4.2 m,處治后空洞高按0.63 m 計),以50 m、100 m、150 m、200 m 等4 個采深(根據計算結果處治后100 m 以下均穩定,故分析至200 m)進行穩定性評價如表2。

表1 不規則柱式采空區場地穩定性等級評價標準

表2 參照公路房柱式采空區處治前后穩定性分析評價表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處治前房柱式采空區早期穩定性均為不穩定;處治后房柱式采空區為欠穩定-穩定,二者臨界深度為72 m。

3.1.2 按地表移動變形特征判定

在房柱式采空區處治之前,煤柱與空洞巷道相間分布,即使發生變形也屬于非連續性變形,采空區處治之后,大量剩余空洞被冒落碎屑和結石體所充填,煤柱與冒落充填物接觸較充分,原非連續變形逐漸被盆地邊緣的連續變形所替代,可參考地表移動變形特征對采空區場地穩定性進行評價,見表3。

表3 房柱式采空區處治前后穩定性分析評價表

3.2 煤巖柱穩定性定量分析法

擬建場地西部區域采空區房柱式開采形成,根據《煤礦采空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分別對綜合樓、辦公樓、宿舍樓棟下伏房柱式采空區的煤(巖)柱進行穩定性評價,見表4。

表4 煤柱安全穩定性系數評價標準

式中:Pu為巖柱能承受的極限荷載,kN;Pz為巖柱實際承受的荷載,kN;γ0為上覆巖層的平均重度,kN∕m3;H1為煤巖柱埋深,m;Bh為保留煤巖柱條帶寬度,m;Bz為采出條帶寬度,m;M為采出煤層厚度,m;σm為煤巖柱的極限抗壓強度,kPa。

該次計算中參數煤巖柱埋深采用樓座范圍內取芯檢測數據,煤巖柱極限抗壓強度、上覆巖土平均重度均采用該場地原穩評單位煤礦采空區場地穩定性評價報告數據,煤巖柱長度、煤巖柱寬度采用樓座范圍原采掘資料代表性煤柱,考慮到原采出條帶寬度、煤層礦房巷道原始高度已因冒落坍塌及處治充填大幅縮小,剩余空洞寬度與高度顯著降低,原始巷道寬度一般約3.5 m,處治后采出條帶剩余寬度按原寬度35%取值,即Bz=1.2 m,處治后采掘巷道剩余高度0.6 m 取值,即M=0.6 m,煤巖柱穩定性分析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樓棟煤巖柱穩定性分析計算結果

4 擬建工程對采空區穩定性的影響分析

4.1 根據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定量評價

根據《煤礦采空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12.3.3 條[5],擬建工程對采空區的影響程度,根據建筑物荷載及影響深度等,采用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判別法、附加應力分析法分析評價采空區場地適宜性。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定量評價工程建設對采空區穩定性影響程度的評價標準見表6,當HD≥H時,荷載對采空區影響程度大;當HD<H≤1.5HD時,荷載對采空區影響程度中等;當H>1.5HD時,荷載對采空區影響程度小。

表6 根據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定量評價工程建設對采空區穩定性影響程度的評價標準

臨界開采深度的計算模型見圖2,該次計算利用原穩評單位前期穩評資料參數,假定處治后巷道寬度減小為1.2 m(與煤巖柱計算一致),其余參數不變,則處治后HD=7.0 m,1.5HD=10.5 m。

圖2 臨界開采深度的計算模型

式中:HD為臨界深度,m;P0為建筑物基底壓力,單層取20 kPa;B為巷道寬度,m;γ0為頂板以上巖層的重度,kN∕m3;φ為頂板以上巖層的內摩擦角,(°),由巖樣剪切試驗求得。

根據處治后與前期勘察結果比對,擬建場地房柱式采空區剩余巷道埋深均大于10.5 m,因此該工程建設所形成的荷載對下伏采空區活化因素影響小。

4.2 附加應力影響深度判別法

工程建設對采空區的影響主要是地面建筑物形成的荷載對采動破碎巖體地基的擾動。對建筑地基下伏采空區而言,可能因地面建筑加載引起下伏采空區內冒落帶、裂隙帶、剩余空洞等破碎巖體產生二次活化位移,繼而導致建筑物地基下沉或變形加劇,冒落帶和裂隙帶與建筑物荷載影響深度的關系見圖3。

圖3 冒落裂隙帶與建筑物荷載影響深度的關系

地基中的自重應力與矩形基礎下的附加應力:

式中:σc為自重應力,kPa;γi為第i層土的重度,kN∕m3;hi為第i層土的厚度,m;n為從地面到深度z處土的層數。

矩形基礎下的附加應力計算采用角點法計算:

式中:σz為附加應力,kPa;P0為矩形面積均布垂直荷載,kPa;α為角點下豎向附加應力系數,是L∕B、z∕B的函數,L為基礎的長邊。

利用原穩評計算數據(評價取土層平均厚度20.0 m,土層平均重度取20 kN∕m3,巖層平均重度取25 kN∕m3),擬建工程為5F、4F、3F 建筑,按照最高的建筑物計算建筑物附加應力影響深度。單層建筑物基底壓力按照20 kPa 進行計算,建筑考慮樁基礎埋深為20.0 m,土層厚度取20.0 m,計算結果見表7。

表7 擬建5F荷載影響深度

建筑物地基附加應力最大影響深度為基底下26 m,距地面深度為46 m。該場地內房柱式采空區埋深均大于46 m(埋深小于46 m 的采空區不在建筑物下部),因此,建筑附加應力對采空區影響小。

根據荷載臨界影響深度與附加應力影響深度等兩種分析評價方法,擬建場地建筑物附加應力影響深度及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均小于采空區埋深,即場地內建筑物所產生的附加應力對處治后的采空區影響深度較小,建筑物所形成的附加應力在正常工況條件下不會引起采空區活化。

5 穩定性分析評價結論

a)依據《煤礦采空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1044—2014),采用開采條件判別法、采深采厚比變化穩定性法等定性因素進行分析判定[6];同時通過煤巖柱穩定性定量分析法,對處治后場地采空區穩定性進行了分析評價。采空區處治之后場地內較大的剩余空洞很少,因此場地已由原處治前不穩定場地轉化為穩定場地。

b)參照《采空區公路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4.2 條規定[7],依據處治前后剩余空洞高度,處治后房柱式采空區大于72 m 為穩定場地,小于等于72 m 為欠穩定場地;由于該場地采空區埋深絕大多數大于72 m 的臨界高度,故處治后采空區穩定性總體評價較好。

c)經對擬建場地綜合樓、辦公樓、宿舍樓下伏房柱式采空區的煤(巖)柱進行穩定性演算分析,場地內煤柱安全穩定性系數Kp均在2.0 以上,與注漿之前穩定性系數提升較大。通過演算,該采空場地處治后穩定性較好,判定為穩定-較穩定場地。

d)依據建筑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定量計算,場地建筑附加應力對采空區自身穩定性影響較小。

6 結語

本文針對灌漿處治后的房柱式采空區開展穩定性評價研究,參考國標和公路行業標準中處治前的穩定性評價方法,對處治后的老采空區地基穩定性進行綜合評價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場地建筑物附加應力影響深度及荷載臨界影響深度均小于采空區埋深,場地已由原處治前不穩定場地轉化為穩定場地。本文開展了勘察前期與施工結束穩定性評價分析,建立了煤礦老采空區地基注漿處治后穩定性評價方法,為類似工程提供了技術借鑒。

猜你喜歡
煤巖采空區建筑物
層理煤巖浸水前后力學性質研究
老采空區建設場地采空塌陷地質災害及防治
瞬變電磁法在煤礦采空區探測中的應用
鄰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轉鉆機拔樁技術
描寫建筑物的詞語
火柴游戲
某礦山采空區處理方案
半煤巖巷金屬支架錨桿聯合支護在白源礦應用
綜掘機在大坡度半煤巖巷中的應用
基于測井響應評價煤巖結構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