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3-12-09 16:03山西省介休市第一中學劉文君
天津教育 2023年30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山西省介休市第一中學 劉文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課程,以英語體系下的文字語言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載體,閱讀、寫作與口語是英語教學的三個重要板塊,分別對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其中有關閱讀的教學更多指向語言的輸入,學生需要通過閱讀這項語言學習活動,從外部的書籍或資料中積累更多有用的語言知識,而由于英語在我國本身屬于一門外來語言,因而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獻或英語材料時往往遇到更多的困難。項目式教學是新課標與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趣味性、探究性與系統性是項目式教學活動最大的特點,而這也就意味著項目式教學能夠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系統性知識體系的建構,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則能夠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知識的內化與遷移。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項目式教學的內涵與應用價值

閱讀是語言類學科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模塊,也可以說是本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學習的前提,英語在世界范圍內被看作通用語言,學生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在于應用英語,包括閱讀英語文獻、用英語與其他各國的人進行交流等。新課標與新課改背景下針對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教學改革都是為了打破傳統應試理念下“以知識為重”的教學模式,包括項目式教學在內的引入高中英語課堂的一系列教學模式也都是為了打破“啞巴英語”的教學困境,從根本上提升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實際上,項目式教學本身以項目為單位的教學設計和以探究為核心的開展形式極大地提升了英語教學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有助于學生英語思維和綜合英語能力的發展。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項目式教學的內涵

項目式教學本身是以驅動性問題和驅動性任務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設計項目活動,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完成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并要求學生從問題出發討論、設計并實施問題解決方案的一種教學模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項目式教學通常指的是“3+5”的教學模式,其中的“3”指“調動與預期”“思考與探究”“展示與評價”三個教學環節,“5”是指“圍繞教學內容,提出驅動性問題”“分析問題,設計方案”“整合資料,形成觀點”“合作探究,生成產品”“展示成果、評價總結”這5個教學步驟,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式的英語閱讀教學更強調實效性,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也更加精準,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二)項目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

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下的英語閱讀教學通常更注重技巧的培訓,強調的是學生怎樣才能更快地在閱讀文本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很少通過閱讀來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系,而這也就導致部分學生雖然能夠總結出閱讀理解類問題的答案,但是對于完整文本的理解大都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項目式教學作為一種程序化、系統化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循序漸進的教學邏輯,會先將基礎但抽象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具象的表現形式,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而這種靈活的轉化有助于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

2.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是一項需要落實到實踐中的教學活動,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實際上依靠的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實踐鍛煉,新課標強調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體現,項目式教學就以將學生作為項目探究主體對象的方式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身份則由主導者轉變為組織者與引導者。而無論是在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的閱讀活動還是在學生自主進行的閱讀活動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相較于傳統灌輸式的課堂,這種立于實踐的教學方式明顯更能促進學生能力、素養與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真正實現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3.養成英語語言思維。

語言思維是語言學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主要指的是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綜合思維之間的關系,“語感”是語言思維邏輯下一個受到諸多關注的關鍵詞,擁有良好語感的學生在閱讀到沒有學習過的詞匯或句子時,往往能夠通過對上下文的分析來猜出其中的意思。英語學科中常說的“英語思維”主要指的是憑借語言進行思維,是英語作為一門交流工具時工具屬性的體現方式之一,貫通性是語言思維的特性之一,也是項目式教學之于學生英語思維養成的切入點,一次完整的語言探究活動能夠讓學生形成對語言知識的完整認知,從而為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項目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普通高中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活動是學習的基本形式”,與課程標準和學生學情相適應的活動設計能夠有效推動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多元思維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形成,以閱讀為核心設計的教學類或實踐類活動更能幫助學生掌握獲取信息、理解信息、反思信息、選擇信息和評價信息的能力,助力學生的個性成長與全面發展。項目式教學以項目為教學單位,本質上就是一種活動式的課堂教學形式,注重引導學生圍繞項目主題展開探究與思考,并在這種探究與思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極大的助力。而教師在實際設計與開展項目式的教學活動時,還需要從多個視角出發,圍繞項目主題與教學內容進行更加多元化的設計,在提升學生語言水平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素養。

(一)基于英語閱讀教學內容,設置驅動性問題探究活動

驅動性問題是項目式教學定義中的項目組成元素,因而教師在設置項目式的閱讀教學活動時首先需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出發,以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為目標,有針對性地設置驅動性的項目探究問題鏈,以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展開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探究,趣味性更強的驅動性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挑戰性更強的驅動性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動力,二者的結合則能夠有效提升項目式教學活動質量。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3“Family matters”為例,本單元的人文教學主題為“家庭事務”,教材中以家庭事務為出發點介紹了包含character,focus,assume,responsible等重點詞匯在內的多個英語語言知識,并選取“Like Father,Like Son”和“JUST A BROTHER”這兩篇課文供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在圍繞“JUST A BROTHER”設計的項目式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驅動性問題,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What’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ownlee brothers?”“Why would Alistair choose to give up winning?”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在文本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并通過小組成員的內部討論進行總結。實際上,這種以問題探究為主要形式展開的英語閱讀更能夠提升學生閱讀時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養成一邊閱讀一邊思考的習慣。

(二)基于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推動項目化課堂探究思考

項目式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確定項目主題、梳理教材知識、選定項目內容、確立項目目標和制定項目計劃,在一個大的項目下,教師還需要引領學生設置更多的子項目,并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完成對子項目的優化,學生帶著目標設計的項目內容和制定的項目計劃更符合其知識基礎與思維認知,而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到的就是保障項目的可操作性和可實踐性,并基于英語學科的課程教學目標來推動項目化課堂的探究思考。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6“Earth first”為例,本單元的人文教學主題為“地球優先”,探究有關保護地球的環保問題。教材中提到的能夠體現單元主題的重點詞匯包含fortunately,extinction,devote,reserve,damage,drought,restore,sustainable等,圍繞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與重點詞匯,教師可以將項目化閱讀教學活動的主題定位在“環?!边@一大的命題上,同時設定防治污染、防止破壞和自然保護等子項目主題,要求學生圍繞“如今地球上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對環境的破壞為人類帶來了哪些惡果?”“環境的變化帶來了哪些連鎖反應?”等項目問題展開探究。在此過程中,每個小組都需要進行合理分工,一部分學生負責查找中英文相關資料,一部分學生負責對查找到的資源進行中英文翻譯和整理,將對英語資料的閱讀和解析作為項目化教學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一種開展形式,在拓寬學生英語視野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三)基于英語群文閱讀教學,開展演繹性英語戲劇實踐

群文閱讀指的是單位時間內對多個關聯文本的系統性閱讀,教師和學生需要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來選取一組文本進行連續性閱讀,議題與結構化文本即群文閱讀活動的主要構成元素,也是群文閱讀與項目式教學產生聯動的主要切入點和突破口,而在項目背景下的英語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基于英語戲劇的實踐活動實現英語語言學習、英語學科知識學習和英語綜合實踐能力發展的融合。

以莎士比亞創作的經典戲劇《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該戲劇在當代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在歷史中被解讀和演繹過無數次,其藝術價值與文學價值可見一斑。而在演繹性質的英語項目式戲劇實踐中,教師可以將要演出的戲劇看作項目,并將戲劇劇本看作學生在項目式閱讀學習中需要進行探究和解讀的閱讀材料,同時將完整戲劇中的不同劇目作為群文閱讀中結構化文本的組成部分,讓學生閱讀原著片段后進行英語的讀后續寫,改編為適合在班級中進行演繹的英語劇本。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解讀與之后的排練屬于項目式教學活動的探究過程,而最終的表演則屬于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成功展示。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基于自己的表演,用英語來談談自己的感受,以實現語言教學的深化。

(四)基于英語整本書教學,依靠大任務引導多層級閱讀

整本書閱讀是語言類學科閱讀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依托書本前后有關聯的信息鏈來幫助學生構建對語言的整體感知,同時在語言知識的積累以外能夠讓學生通過對書籍中文化內容與價值內涵的探究來實現思維層面的發展。而在基于整本書閱讀的英語項目式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任務或大問題對整體教學活動的引導。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1“Knowing me,Knowing you”為例,本單元的人文教學主題直譯過來是“了解我,了解你”,延伸過來也可以是“你好,陌生人”,從這一主題出發,教師在這一單元教學中可以圍繞托馬斯·哈代的《三個陌生人》設計基于整本書的項目式閱讀教學活動,順著導入閱讀、梳理閱讀、鑒賞閱讀、思辨閱讀、聯想閱讀、品悟閱讀、模態重構和創意續寫的項目框架設置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圍繞項目大任務對閱讀材料展開多層級閱讀。在這一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從語言細節出發展開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探索,而這種細致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知識的積累、鞏固、內化和遷移,進而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中,同步實現對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的塑造。

(五)基于英語信息化教學,依靠多媒體引導感受式閱讀

信息時代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對信息技術、信息設備和信息手段的使用,高中英語學科的項目式閱讀教學同樣如此。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Family matters”中的課文“Like Father,Like Son”為例,在圍繞改變課文設置的項目式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初始階段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視頻內容可以是某一部英文電影中的一場家庭內部談話,以引入該篇課文的主題。教材中的課文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包括Grandfather、Father和Son三個主人公,那么在正式開始閱讀前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這三個主人公之間的關系來預測文章的走向。而在學生獨立完成對課文的初步閱讀后,教師可以選擇一邊播放音頻,一邊引導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閱讀,用音頻中的聲調變化來對應文本中的情感變化,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事實上,這種閱讀教學形式更注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而更加真實的體驗與感受也能深化學生對文本的認知。

三、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語言教學的重要板塊,閱讀理解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活動中,項目式教學是一種能夠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提升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教學方式。而在項目式教學理念驅動下進行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尤其需要關注教材內容、項目主題與學生基礎和學生需求之間的適配性,在真實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項目設計、開發與調整過程,在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個人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