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生活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思考

2023-12-10 03:58徐倩倩
小學生 2023年29期
關鍵詞:美術創作資源

☉徐倩倩

在新課標下,小學美術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而生活資源則是提高美術教育實踐性和生動性的重要基礎。本文旨在探討生活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思考,為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學策略和思路,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美術教育質量。

一、小學美術課堂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不受重視

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中,語數英等學科的考試成績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升學和未來就業。因此,學校在教學計劃和教師招聘上也更加偏向于這些學科,美術則往往被忽視或者沒有受到重視。這導致了美術教學中存在教學方式落后、教學資源缺乏等問題,從而影響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認真程度。此外,很多家長也認為美術學科無法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幫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夠重視。一方面,由于文化傳統和社會心態的影響,很多家長仍然認為美術是“興趣課程”,并不具備實際價值;另一方面,一些家長也因為缺乏美術方面的知識和教育資源,無法提供足夠的幫助和支持,從而導致孩子在美術學習中遇到困難或失去興趣??偟膩碚f,教育體制和家庭觀念等方面的問題導致了小學美術不受重視。

(二)與日常生活脫節

小學美術教育是孩子們在審美、創造和表現等方面的早期教育。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小學美術課程存在內容與現實脫節的問題,這不僅讓孩子們難以理解和接受,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1]。抽象的、藝術的東西被認為是小學美術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老師可能會讓孩子們畫一些抽象的形狀、線條和色彩,或者學習一些抽象的藝術理論和概念,例如色彩的對比、構圖的平衡等,這些內容可能對小學生來說過于復雜和抽象,難以理解和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根本上來說,美術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脫節是導致這種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術教育理論上,學者們傾向于將美術視為一種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精神性的藝術形式,追求藝術的本質和獨特性,而忽略了美術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實踐中,一些老師也往往更注重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效果,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和實際應用價值。

二、生活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價值

(一)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活資源是小學生日常生活、社會文化背景和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是學生與周圍世界進行情感互動的重要載體[2]。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通過引導學生感知和表達生活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周圍的世界,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敏銳地感受、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

(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生活資源是小學生接觸各種美的事物和元素的來源,因此是小學生提升審美能力的最佳資源。在美術課堂中,學生通過對生活資源的分析、比較和感悟,可以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提高對美的敏感度和鑒賞能力。

(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生活資源是小學生創作的素材和靈感來源,通過對生活資源的加工和創新,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3]。例如,在美術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將生活中的各種元素進行組合、轉換和創新,從而產生出自己獨特的作品,進而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生活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改變觀念,連接美術與生活

連接美術與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幫助改變大眾對小學美術的觀念。許多人認為美術只是一門純粹的藝術學科,與日常生活沒有什么實際聯系。但實際上,美術與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通過小學美術課程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我們可以讓學生深入體驗和感受美術的魅力。連接美術與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需求來設計美術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創作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美術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讓美術與生活更加貼近。此外,讓學生走出教室,到現場進行寫生、觀察和收集素材等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知周圍環境中的美。在實踐中,我們還要強調美術的實用價值,讓學生了解美術與工業設計、室內設計等實際應用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美術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學科,也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改變他們對小學美術的觀念,讓他們意識到美術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二)引導學生觀察并記錄生活之美

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實地考察、生活繪畫等方式,引導學生隨時隨地觀察身邊的環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美,鼓勵他們記錄下所見所聞,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資源的感性認識和創作靈感[4]。實地考察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并了解自然和城市環境中的生活資源。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周邊的公園、街頭巷尾、建筑物等地方進行實地考察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生活素材的美感和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培養出對生活資源的感性認識,并且從中汲取靈感,為后續的創作積累素材。生活繪畫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讓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更好地表達自己對生活資源的感受。例如,當學生在校園里散步時偶然發現了一株美麗的花草或一座特別的建筑物,可以通過簡筆畫或拍照的方式記錄下來,收集到生活之美素材庫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賞生活資源的美,也可以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創作能力。

(三)多元化的創作方式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多種創作方式來描述生活,如繪畫、拼貼、雕刻、立體構建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材料、不同手法的創作中去感受生活資源的美感,從而拓寬學生的審美經驗,豐富他們的創作想象力和表現力。當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多種創作方式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繪畫是一種非?;A的藝術創作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畫筆和顏料表現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拼貼則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材料中選擇并組合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和形狀。雕刻和立體構建則可以讓學生通過手工制作出有立體感的作品,從而更深入地感受形態與空間之間的關系。同時,可以結合《抽象的雕塑》《明暗與立體》等課程,讓學生通過創造出抽象的形狀和結構來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通過多種創作方式的嘗試,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手法中感受到生活資源的美感,從而拓寬審美經驗,豐富創作想象力和表現力。這種多元化的創作方式能夠讓每個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表現方式。

(四)結合當地傳統文化

除了鼓勵學生嘗試多種創作方式和組織實地考察、生活繪畫等方式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地傳統文化,讓學生了解和感知傳統文化,如各種傳統工藝、建筑風格等[5]。例如,在教授中國畫的課程中,教師可以介紹中國傳統畫法的發展歷程、技法特點和繪畫題材,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獨特魅力。在教授造型課程時,教師可以介紹傳統建筑的風格、特點和藝術價值,引導學生觀察傳統建筑中的美感元素,如屋頂的形狀、雕刻的圖案等。通過對傳統文化中的美進行觀察、分析和表達,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獨特性和美感,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課程活動,如,讓學生在課堂上繪制中國畫、制作傳統手工藝品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教授《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這一課時,學生會有更加深層次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到當地的文化景點進行實地考察,觀察和體驗當地的傳統文化,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知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引導學生進行繪畫或手工制作活動。例如,教師可以講解當地的傳統繪畫或手工藝品的特點和技巧,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或自由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傳統文化元素,例如傳統圖案、色彩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能夠創作出更富有個性和創意的作品。

(五)實地寫生

實地寫生是一種非常有趣和有用的藝術活動,它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所處環境的美麗和獨特之處[6]。當學生在現場進行素材收集和觀察時,他們可以仔細觀察和記錄身邊的事物,如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和風景,或是城市中的街景、建筑和人物。通過這種活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周圍環境中的細節和特點。例如,當學生在自然界中進行寫生時,可以觀察花瓣的細節、樹枝的紋理、蝴蝶的翅膀、魚的鱗片等。這些細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和動物的形態結構,還可以啟發他們在后續的繪畫創作中加以運用。在城市環境中進行寫生時,學生可以觀察建筑的形態、街道的布局、人們的穿著和動作等等。通過這種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特點和文化內涵,同時也可以啟發他們在后續的繪畫或攝影創作中加以運用。在進行實地寫生活動時,學生可以通過繪畫或拍照的方式記錄下所觀察到的事物。這些記錄可以作為學生后續創作的參考,幫助他們更好地運用自然或城市環境中的素材,創作出更具有個性和創意的作品。在進行實地寫生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地方,如公園的花園、湖泊、樹木等,或是城市的建筑群、歷史文化街區、市場等,這些地方都是豐富的藝術素材資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特點和魅力。同時,實地寫生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和創新思維能力,讓他們通過觀察和表達,發掘和展現出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力。

(六)課文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小學美術課本所包含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實用和有意義的,但是單純地閱讀和理解知識點卻難以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美術的精髓。將小學美術課本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四年級學習《色彩的對比》與色彩的和諧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實物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簡單介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類,讓學生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如鮮花、水果、衣服、建筑等,讓學生注意它們的色彩搭配和對比關系。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組喜歡的顏色,并在紙上進行排列和組合,嘗試不同的搭配和對比效果,這樣,學生便可以深入地體驗到色彩的魅力,同時也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除了觀察身邊的事物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名畫中的色彩運用和表現效果。通過分析藝術作品,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運用的技巧和藝術效果。

四、結語

生活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是一項有益的教學實踐,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和表達生活之美,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引導觀察記錄、結合傳統文化、多元化創作等策略,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同時,教師也需要關注評價機制的完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相信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生活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豐富和深入,為學生的成長和美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猜你喜歡
美術創作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資源回收
《一墻之隔》創作談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