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現代箏曲《遠清秋》的演奏技巧與音樂特色

2023-12-10 06:55張裕欣楊春林
戲劇之家 2023年30期
關鍵詞:音階古箏彈奏

張裕欣,楊春林

(南寧師范大學 音樂與舞蹈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從古至今,古箏一直是人們喜愛的傳統中國樂器之一?,F如今,在經濟快速發展且文化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大量的現代箏曲隨之涌現?,F代箏曲的創作既與傳統箏曲一脈相承,又在傳統箏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在本文中,筆者對《遠清秋》這首現代箏曲進行剖析,不僅對現代箏曲的演奏風格以及創作有了更好的認識,還對于今后的箏曲創作、箏曲演奏乃至教學有了新的思路。

一、箏曲《遠清秋》作品概述

《遠清秋》這首樂曲創作于2007 年趙潔楠女士的研究生畢業音樂會上,此曲標題取自北宋詩人柳永《雨霖鈴》中的一句詩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悲痛的即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詩人柳永在創作《雨霖鈴》時恰逢仕途失意,自己又對生活與前途充滿了迷茫,因此,他決定離開京都,與舊人告別,作品旨在表現流落時的依依惜別。謝鵬先生認為,如今的社會節奏快、壓力大,人心都很浮躁,因此,他呼吁大家在內心保留一塊凈土,并在音樂的熏陶下擺脫喧囂,又因當時的兩人面臨著畢業,正處于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內心難免百感交集,一方面不舍青春美好的校園生活,內心充滿了傷感,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即將踏入社會的未來前途充滿了迷茫。

二、《遠清秋》演奏技巧及演奏方法分析

(一)快速指序技巧

快速指序是古箏演奏中彈奏多個音最快的指法,是提高手指的速度力量以及手指靈活獨立性,并最終使樂曲達到行云流水般的音響效果的技巧?!翱焖佟币辉~是指這個演奏技法最適宜演奏快速旋律,而“指序”一詞則是指法的順序,大致分為自然指序、伸展指序、密集指序、超密集指序等。[1]談起快速指序,那一定要提及趙曼琴先生和王中山先生。趙曼琴先生首次使我們在彈奏時不常用的無名指和小指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使得我們的手指靈活度和炫技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而王中山先生則以全新的技法重新演繹了《打虎上山》等箏曲,除此之外,他還不斷地進行創新,大大豐富了快速指序的內容??焖僦感蛴址譃椤皞鹘y指序”“現代指序”兩種。傳統指序是指傳統演奏方法中的用指規律,即“右手司彈,左手職按”?!坝沂炙緩棥笔侵赣沂忠詮椬嘀餍蔀橹饕蝿?,各手指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演奏主旋律;“左手職按”是指左手以按弦為主要任務,并通過彈奏箏的左邊位置以按、顫、滑等手法為主旋律添加色彩。[2]在傳統技法中,右手運用最多的就是單音彈奏法,在此曲的慢板部分中,從13 小節開始一直到29 小節,右手都以單音形式彈奏主旋律,左手則以上滑音、顫音以及裝飾音等技巧共同演繹,在這一小段中,作者巧妙運用了模進的手法,并以相同的旋律開始,后以不同的織體將音樂情感逐級遞增,使愁緒越發濃郁。在古箏的傳統演奏技法里,左手的揉、吟、顫、滑都是傳統箏樂的精髓,該片段使用的傳統左手技巧潤飾音色、精修旋律,從而形成“以韻補聲”的旋律特點?,F代指序的概念是相對傳統指序而言的,它是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在西方音樂的影響下出現的,作曲家們所創作的現代箏曲運用和聲、復調等元素越來越多,作品所展現的層次也越來越豐富,在指序技法方面,它不僅要求左右手具備同樣的靈活性,而且要求左手與右手共同承擔彈奏主旋律的任務,因而現代箏樂出現了許多復雜的指序技法。此曲就大量運用了現代指序,這需要演奏者合理安排左右手指序進行彈奏。在彈奏時,建議運用的指法是,對于每一音群,左手彈奏一個音,后面緊接著運用右手的勾、抹、托來演奏,然后通過一系列快速的交替演奏,形成一條流暢的旋律線,需要注意的是,在演奏過程中,左手應與右手保持一樣的靈活,右手在彈奏時要注意保持肩膀與手臂的放松,手腕在彈奏移動的過程中要盡量保持平穩,手指靈活自如,彈奏出的音色要干凈利落,顆粒感要明晰,左手在彈奏時要突出重音,觸弦也應干凈利落,要與右手共同承擔演奏主旋律的任務,從而一起演奏優美的旋律。

(二)搖指技巧

搖指這一古箏技法是指在一根琴弦或數根琴弦上反復地快速彈撥,然后使密集的同音反復,使“點”變成“線”,從而使琴音變得連貫。搖指不僅豐富了樂曲的線性旋律,也賦予了古箏演奏豐富的表現力。[3]搖指一般都是采用右手大指搖彈奏,但隨著現代古箏技法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搖指技巧,使古箏演奏進入一個新的層次。首先,從搖指的技法和發展來看,搖指可分為點搖、長搖、掃搖等;其次,以彈奏時運用的手指進行分類,可分為單指搖、雙指搖和多指搖;最后,根據搖指的方法進行分類,可分為懸腕搖、壓腕搖以及扎樁搖。[4]《遠清秋》這首樂曲多處運用了長搖的技法。1.長搖。顧名思義,長搖是指通過一段長時間的搖指技巧演奏一個長音,以達到烘托情感變化推進情緒的效果,此技法要求用力均勻,演奏旋律呈流線狀,長搖這一技巧既可以鍛煉演奏者的耐力,又可以提高演奏速度、力度,使樂曲的表現力更加豐滿。長搖技法的展現對于此作品主題的展開起到了極強的推動作用,并對前面慢板段落的主題進行了變化再現,從而達到一種情緒的遞進,以此烘托情感。在演奏此段落時,建議演奏者多注意彈奏時搖指的流暢性和密集性,因為搖指的連貫性、流暢性以及搖指的密度、顆粒性,都會影響樂曲最終的演奏效果,因此,建議在演奏時多采用懸腕搖,一方面可以靈活地快速移位,另一方面可以保證旋律的連續性。2.掃搖。掃搖這一技巧一般在箏曲中起到裝飾潤色、突出主旋律的作用,可以營造一種氣勢磅礴、情緒高漲的音樂形象。掃搖切記要以搖為主,中指的勾為輔,在彈奏過程中,中指、無名指連掃兩三根琴弦,大指同時搖出第一個劈音,使弦音保持一個八度,并最終到達搖指與掃弦二者合一。掃搖技法的展現將樂曲的快板部分推向高潮,這時,彈奏力度要由弱到強,將樂曲推向頂點。建議在演奏此片段時多注意中指的勾弦要與大指搖指緊密配合,協調一致,確保中間不脫節,并有意識地將重點放在大指的搖指上,以保證主旋律的順利進行;在變換弦位時要結合弦的粗細、振動頻率及振幅,調整彈奏樂曲時的力度,如彈奏低音區和倍低音區時就要觸弦深一些,力度也相對強一些,在彈奏高音區時,就要觸弦淺一些,力度也相對弱一些;彈奏掃搖時,要確保大臂打開、手腕下沉,甲片平面觸弦,指尖發力,肩部要呈下沉姿勢,使力量集中于指尖,從而形成爆發力,達到一種情緒遞進的效果。

(三)琶音技巧

古箏中的琶音技法在大多傳統曲目中常常以左手的分解和弦形式出現,而在大多數現代曲目中,琶音往往以左右手交替的形式進行彈奏,隨著現代古箏作品的技巧難度不斷攀升,我們常把音階琶音練習用于訓練我們手指的靈活度,并以此來加強我們的基本功,音階琶音練習可以有效鍛煉我們每根手指的肌肉群,因此,在古箏教學中,老師們十分重視該項基本訓練。我們在彈奏琶音的過程時,常遇到的問題有:第一,演奏過程中的各手指出現音色不統一的現象;第二,演奏過程中出現節奏不穩的現象;第三,演奏過程中把握不好曲子的速度從而導致節奏忽快忽慢。因此,建議在演奏時確保每個甲片都能夠平面觸弦,每個音都要彈奏得干脆利落;在雙手演奏時,盡量保持同一直線,以保證雙手音色的一致性;彈奏前一定要把譜子牢記在心,切忌邊找邊彈,否則會直接影響樂曲的連貫性,造成演出失誤。

三、箏曲《遠清秋》的音樂特色

在當今社會面貌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的文化因素不斷涌現,要想更好地發展古箏藝術,就要對傳統箏樂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吸收借鑒其精華之處。[5]古箏作為我國傳統彈撥類演奏樂器之一,因具有獨特的韻味而廣受大家喜愛。隨著歷史的發展和音樂文化的交流,箏樂的音樂元素也隨時代審美的改變而產生變化,逐漸體現出具有近現代音樂元素的風格和特征。[6]

(一)定弦

如其他民族樂器一樣,古箏的音階是依照宮、商、角、徵、羽的傳統五聲音階排列的,而“五聲”這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春宮》“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7]音階是音樂的骨架,音階在許多音樂作品中起到基石的作用,新調式的出現使古箏的弦序發生了變化,并創新出許多新的定弦音階,現如今,傳統的五聲音階定弦已無法滿足當代箏樂創作的需求,作曲家們紛紛打破五聲調式的舊枷鎖,并根據現代人的思維和審美,極大增強創新的力度并投身于探索新箏樂之旅。箏曲《遠清秋》主要采用了較為傳統的定弦方式,從所提供的譜例可以看出1 到3 為大三度,5 到7 也為大三度,如果我們以1 為宮,便可以得出此曲的定弦為D 商六聲加變宮。在演奏此曲的慢板時,我們會發現作曲家設計了一處讓我們在一定長的時間內通過快速地左右挪動琴碼使2 弦與3 弦之間形成一個小二度的音程關系,其目的是在保持箏曲原有基調的基礎上,又巧妙添加些許西方的和聲音樂元素,為此音樂作品注入了新鮮的音樂血液,支撐著此曲往多元化方向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韻味與表現力。

(二)調式調性

《遠清秋》這首作品以C 宮為根基,并采用同宮轉調的方法對音樂主題不斷發展。此曲的引子部分比較短小,是一段自由的散板,音色大多為虛實音,主要表現秋天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孤苦伶仃的感覺,該段由古箏獨自演繹完成,調性也一直在游移,因此無法判斷具體的調式調性;慢板部分以A 羽調式展開,與樂曲的引子部分前后照應,隨后又在25 小節進行了大七度的模進,轉為G 徵調式,28 小節后又轉回原處,其后的小節以D 商為主,它的慢板主題就是在羽與商調式之間來回穿梭,形成對比,最終層層遞進并不斷深化樂曲主題及音樂的情感表達;在樂曲的快板部分,運用的是旋宮轉調的技法,作曲家在樂曲中多次使用了雅樂音階、清樂音階的特征音,使樂曲的主題更加鮮明,層次更加豐富,旋律更富色彩;在樂曲的結尾部分,則變化重現了慢板的主題動機,并以三拍子的長搖作為結束,最后的“虛音”與樂曲引子的“虛音”相呼應,帶給聽眾一種流連忘返的感受。

(三)節奏節拍

現代箏樂在創作上不再局限于對稱的節奏型貫穿全曲的模式,而是在繼承民間樂曲多彩節奏的同時發展出了多變的節奏節拍形式,并將兩者有機結合,使現代箏樂更具表現力。每一首作品都有作曲家獨特的創作視角及創作意圖,它們的出現都包涵著作曲家們想賦予它們的角色與意義。作品《遠清秋》中造成其樂曲變化、增加樂曲律動感的就是作品中含有的大量的切分節奏及交錯拍子等,我們要想深刻理解此作品,就要多花時間去研究并總結其創作特點。

四、結論

現代古箏協奏曲《遠清秋》的成功,首先在于作曲家將現代化的作曲創作手法與我國民族元素相融合,既彰顯了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的古典之美,也有效運用了現代化的創作手法與表現形式;其次在于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感悟,演奏者要想演繹好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圖,其次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掌握各種基本技術要點,最后要不氣不餒地對待曲子,反復推敲。本文剖析了這首現代箏曲,并對此作品的背景概略、演奏技巧以及演奏心得進行了介紹,全方位道出該首樂曲的重難點及一些技巧要領,以期對學習和演奏這首作品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音階古箏彈奏
彈 奏
大小調五聲音階,來了解一下
對稱音階(Symmetrical Scale)解析
第一次上臺表演古箏
彈奏四步曲,抒寫真感受——怎樣寫好讀后感
第一次彈古箏
古箏
我的古箏之旅
編鐘、音階、和聲與數學之美
翻譯的書與翻開的局——紀念《論各民族的音階》翻譯三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