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學方法研究

2023-12-10 06:55王曉梅
戲劇之家 2023年30期
關鍵詞:音樂作品生活化幼兒

王曉梅

(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漢中 723000)

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教師理應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的意義,探索優質的音樂教學路徑,在強化幼兒音樂素養的同時,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不難看出,總結優質的幼兒音樂教學路線很有意義。

一、幼兒音樂教育重要性

(一)強化幼兒的注意力

音樂本身具有調節情緒的作用,為幼兒帶來愉悅的感受,也為幼兒提供優質的精神空間。在展示音樂巨大魅力的基礎上,為幼兒帶來更多的感受,還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在音樂教學中,音樂作品實際上扮演了教師與幼兒溝通介質的角色。幼兒在充分體會音樂魅力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無比的喜悅,有效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進一步密切師幼之間的交流。音樂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語言藝術,引導幼兒在成長階段獲得情感的表達。教師借助音樂作品,可以逐步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為師幼之間的順暢交流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教師更好地關愛幼兒、提升教師親和力奠定基礎。

(二)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展

幼兒在學習演唱音樂的過程中,需要調動自身多方面的器官。例如幼兒在鍛煉演唱技能的過程中,有效強化個人心肺功能,為幼兒的身體發展打好基礎。音樂學習不僅僅包含“唱”,“演”也是音樂學習的關鍵環節。教師借助音樂學習中的“演”,讓幼兒有更多表現的機會,同樣促進身體發展。例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安排兒歌,讓幼兒按照兒歌的內容圍成圈,并按照相關內容開展音樂活動,發揮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價值。換言之,借助音樂教學讓幼兒“動”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大有裨益。

(三)吻合幼兒德育要求

幼兒音樂教學也是幼兒德育的重要陣地,任何音樂作品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演唱,其中蘊含了很多內容,有效激發幼兒的聯想。幼兒針對音樂作品產生情感體驗的同時,在生活中注重情感體驗的運用,學會在生活范圍中體會音樂作品,并領悟到生活的真諦,對于幼兒德育大有裨益。例如教師播放《我的好媽媽》,并引導幼兒反復吟唱兒歌中的歌詞。幼兒在反復吟唱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媽媽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一切,體會到母親的不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也會模仿兒歌中的舉動,關注到母親的一舉一動,學會疼愛自己的媽媽,逐步形成孝敬父母的品德。教師也可以播放《一分錢》兒歌,并借助兒歌內容,引導幼兒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音樂作品中德育素材很多,教師要善于發掘音樂作品中的德育素材。

(四)促進幼兒智力發展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結合音樂作品設置情境,為幼兒參與音樂教學提供優質的情境。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加入模仿類的因素,讓幼兒主動聆聽音樂作品,體會音樂作品的內涵,在了解音樂作品的同時,對音樂技巧的理解更加深刻。幼兒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更加全面,由此形成幼兒的音樂學科能力。教師借助音樂作品,充分開發幼兒的大腦,為幼兒提供自主發揮想象的空間,并鼓勵幼兒參與音樂創造。幼兒在深入參與情境的同時,嘗試自主創編音樂劇,進一步提升幼兒的音樂認知能力。音樂學習結束后,幼兒仍然在音樂作品中回味無窮,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記憶力,對于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

二、幼兒音樂教學方法

(一)應用游戲模式

將游戲應用于幼兒音樂教學,促進游戲與音樂課程的融合,不僅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也為音樂課堂帶來更多樂趣。教師在準確定位幼兒接受能力的基礎上,設計可靠的音樂游戲,為幼兒接受音樂知識提供有效支撐。幼兒在音樂游戲氛圍中,自身的參與度更高,也為幼兒融入音樂作品奠定基礎。在大量加入游戲因素的基礎上,音樂教學不再是傳統的理論說教,音樂課堂更加生動,幼兒不由自主融入音樂氛圍之中,對音樂知識和表演技能的理解更到位。例如教師將《丟手絹》納入音樂教學中,引導幼兒在音樂課堂中進行丟手絹游戲。幼兒在參與音樂游戲的同時,對音樂作品本身建立全面的認識,還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全部感官,引導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

(二)結合音樂內容創設情境

幼兒身心發展尚不成熟,對形象化的事物充滿興趣。在音樂教學中使用形象思維,適應幼兒抽象思維不足的特征,發揮專有情境的獨到作用。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創設情境,對于幼兒理解感知音樂作品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之前,需要結合音樂內容精心創設情境,將幼兒引入到音樂氛圍中,并推動情境與音樂歌詞的結合。例如在學習《小兔子乖乖》時,教師根據歌詞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讓幼兒扮演小白兔,教師扮演大灰狼。與此同時教師準備相關的道具,讓每一位幼兒都戴一個“兔耳朵”,并將教室布置成兔子家的場景。教師使用塑料制作圍墻、柵欄,提供音樂教學的虛擬場景。為引導幼兒深入音樂情境,在播放音樂之前需要講授音樂內容,隨后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音樂,更好地發揮情境的帶動作用,引導幼兒深入音樂作品中,真正做到享受音樂。

(三)重視身體教學的作用

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不由自主地通過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要注意到幼兒的動作,將其作為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切入點。如果教師不注意利用幼兒的肢體語言,則會降低幼兒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首先要肯定幼兒在音樂學習中的表現,發掘幼兒動作的潛能,為幼兒學習音樂帶來更多體驗。換言之,教師要重視律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借助音樂教學中的律動因素,推動音樂與身體、運動的結合。在律動教學的引導下,更好地發揮動作在音樂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真切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音樂教學中的動作運用,絕不是讓幼兒胡亂做動作,要保證音樂課堂的秩序。在教師有序引導下,幼兒伴隨著音樂擺動身體,通過個人的動作領悟音樂作品的奧秘。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同樣強調了律動的作用,強調音樂教學中的肢體動作作用,借助身體的聲音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實現音樂教學與動作的結合效果,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與節奏感,還能間接培養幼兒的視覺與聽覺能力。在播放《拍拍手》時,教師引導幼兒在音樂作品的節奏點以及歌詞的停頓處,采用拍手、扭腰等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例如教師唱到其中某一句的時候,引導幼兒做出對應的身體動作。教師借助動作不僅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樂趣,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幼兒音樂教學生活化路徑

生活因素與幼兒音樂教學的結合,意味著幼兒教學與生活因素充分對接,在鼓勵幼兒主動參與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幼兒的審美意識和能力,探索幼兒音樂教學生活化路徑很有必要。

(一)生活內容的發掘

教師要拓展生活因素的發掘空間,多角度展現音樂作品之美。例如教師發掘音樂作品中的季節因素,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作品的獨到情趣。音樂教材中給出的知識并不直接,但是大自然中的季節因素非常豐富,而且不受人為因素影響,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教師結合四季特征,從中發掘關于音樂教育的內容,在推動季節與音樂結合的同時,充分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大自然,由此培養學生的欣賞、創造能力。音樂教學與生活的結合,還可以從學生生活環境入手,將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因素作為理解體會音樂作品內涵的切入點,為幼兒提供更多的音樂學習動機。幼兒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戶外環境等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善用這些因素,不僅有助于幼兒熟悉周邊的生活環境,為幼兒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撐,也有助于提升幼兒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強化教師的生活化意識

幼兒音樂教學與生活化的結合,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幼兒音樂教學的選材偏重于現有參考資料,內容局限性較強,沒有充分對接幼兒的生活經驗,導致音樂教學脫離幼兒的生活經歷。教師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關注點不能局限在課堂領域,還要注重幼兒的生活環境。從幼兒常見的生活節奏入手,擬定音樂與生活相結合的音樂活動方案,確保生活因素融合在音樂教學中,進一步提升幼兒的體驗感。在充滿生活氣息的音樂教學中,幼兒感受到別樣的樂趣,同時意味著音樂教學關注點的轉向,引導幼兒在學習中關注生活因素,認識到生活對于音樂學習的意義。音樂教材在幼兒音樂教學體系中居于關鍵地位,如果教材脫離學生實際生活,則會導致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出現照本宣科現象,同時幼兒也會對音樂學習產生枯燥感,認為“音樂學習非常復雜”。教師結合幼兒生活實際,編制優質的音樂教材,確保音樂教學內容真正對接幼兒的興趣愛好。音樂教師在生活化意識的支撐下,關注幼兒的生活意義和價值,真正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幼兒,在準確定位幼兒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真正理解幼兒的實際需求,為選擇音樂教學內容提供有效支撐,使得幼兒真正成為音樂教學的“建構者”。教師還要注意音樂教學中的反思,通過對音樂教學全過程的反思,驗證音樂教學內容是否吻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作為設定教學目標的有效依據。與此同時,主動回顧音樂教學的實施過程,對比此前設定的目標,定位當前音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通過查漏補缺不斷完善幼兒音樂教學過程。

(三)設定生活化的活動方案

在音樂教學中善用主題活動,推動音樂因素的滲透,為幼兒音樂教學提供更多動力。音樂活動的隱性特征非常明顯,例如教師開設“抱抱團”活動,讓幼兒感知數量,并建立幼兒的數字觀念。當幼兒學習詩歌朗誦時,教師將有節奏的音樂納入其中,引導幼兒逐步體會音樂作品中的音律美。在幼兒美術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富有遼遠的音樂背景,不僅培養幼兒的想象創造意識,還能豐富自己的情感表達。如果涉及蹦跳類的體育活動,教師要帶領幼兒首先熱身,為幼兒適應音樂活動奠定基礎。教師在音樂活動中不要僅僅做示范,而是要與幼兒互動,引導幼兒真正參與到活動中。

(四)發揮幼兒園管理者的作用

幼兒園管理者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做好統籌規劃工作,結合幼兒音樂教學的要求準備足夠的音樂教學資源。幼兒園管理者要積極訂閱幼兒音樂教學出版物,注重有用素材分類。由于音樂教學素材較多,要注意素材管理過程,圍繞幼兒音樂教學素材建立管理機制,確保教學資源管理到位,為教師應用并發掘音樂教學資源庫提供保障。幼兒園管理者推動音樂教學生活化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更好地落實生活化音樂教學任務奠定基礎。音樂教師利用管理者提供的培訓機會,合作討論,探索以生活為導向的幼兒教學之路,真正符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幼兒園管理者通過開展此類培訓,逐步強化幼兒教師的生活化理念。在積極開展培訓的同時,鼓勵教師表達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感受,并由此實現教師音樂教育生活化的專業成長效果。

四、結語

在未來的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進一步總結優質的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擴大音樂教學的范圍,將更多優質的素材融入音樂教學體系,從多個角度提高幼兒音樂教學的質量。幼兒園要進一步加大音樂課程資源建設,為音樂教學帶來更多優質素材,拓展音樂教學內容,為幼兒帶來一場音樂盛宴。在成功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為音樂教學帶來更多活力,體現了音樂教學對幼兒的作用。

猜你喜歡
音樂作品生活化幼兒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雷曉偉音樂作品選登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辨其體、感其韻、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樂作品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